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天唐 > 第221章长安又要变天了

天唐 第221章长安又要变天了

作者:格鱼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10-11 06:38:48 来源:笔趣阁

长安。东宫。

张瑄率大军离开蒲州的当日,监国太子李亨在自己的书房里秘密会见了龙武左卫大将军陈玄礼、左相陈希烈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户部尚书张继勇,避开了渤海郡王、右相杨国忠与龙武右卫大将军杨涟。

李亨默然趺坐在正座上,神色复杂。

他今日里秘密召集陈玄礼等人,乃是出于无奈。目前,因为突发的天灾,朝野上下的舆论对他极其不利,而其他皇子开始暗中活动,隐隐有威胁他皇位继承权的迹象。

陈希烈三人走进书房,一起拜了下去,“臣等拜见监国太子殿下!”

李亨长叹了一声,疲倦地挥了挥手,“都起来吧,诸位大人,请坐。”

三人各自坐下。

李亨复杂的目光从陈希烈三人身上扫过,轻轻道,“这一场天灾,朝野上下颇多议论,本宫心里也寝食不安,日日反思己身,可是本宫监国以来,有失德之举,引得上天震怒?”

“然本宫再三自省,却觉得无愧于心。自父皇患病,本宫奉旨监国,本宫殚精竭虑从未有一日懈怠,不敢说保国安民,有功于社稷,但敢说无甚过错。”李亨的声音慢慢变得激动和愤怒起来,“可有些人却把矛头对准了本宫,生生往本宫头上扣了一盆脏水,说是本宫失德无能,这简直是欺人太甚,岂有此理!”

“请教诸位大人,本宫该如何做?!”

李亨的面色涨红,嘴角都有些抽搐,足见他内心的激动情绪。

陈希烈默然不语。

张继勇犹豫了片刻,朗声道,“殿下文治武功足以匡扶社稷,监国以来,施行仁政,有目共睹,天下人皆知。”

“这一场天灾纯属偶然……殿下无需自责!”

陈希烈旋即接过了话茬道,“殿下,张大人所言极是。以老臣之见,殿下问心无愧,不必多虑。至于些许小人流言,假以时日,必不攻自破。”

李亨苦笑了一声,“谈何容易。本宫虽然问心无愧,但奈何有人蠢蠢欲动,隐隐有成为第二个荣王的架势!这是在用软刀子逼迫本宫啊……”

陈希烈当即默然。他明白李亨所说的是盛王李琦、咸宜公主这些嫡系皇族。目前,老皇帝李隆基剩余的十几个皇子联合起来,暗中结交群臣,培植势力,有扶持推举盛王李琦为太子的架势。虽然只是一种苗头,还未付诸于行动,但对于非常敏感的李亨来说,这已经算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了。

李亨自打当上了太子之后,这样无形的压力早已不是头一遭。虽然每一次都侥幸逢凶化吉,但厄运总是这样围绕着他,他心里的愤懑之情可想而知。

陈玄礼慢慢抬起头来,神色有些变幻。但瞬间,就变得极其刚毅果决。

他起身来向李亨拜了下去,“殿下,臣有几句肺腑之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

“殿下,若是臣之所言有失礼僭越之处,还请殿下恕罪。”

陈玄礼陡然直起身来,腰杆挺得笔直。他朗声道,“殿下监国不过数月有余,这天灾纵然是上天示警,昭示朝廷失德,也与殿下无关,殿下何必不安若此?”

陈玄礼这话一出口,陈希烈眸子里陡然一亮,升腾起了一股火焰,却又立即掩饰着熄灭了下去。

而张继勇则是嘴角轻轻一抽,心道你这个陈玄礼,说话当真是没有分寸,也不怕引来杀身之祸。

上天示警,朝廷失德,与李亨无关,那就是与老皇帝有关了。虽然老皇帝目前瘫痪在床,但也不是一个臣子能随意非议诟病的。

李亨皱了皱眉,本想斥责陈玄礼几句,却又沉默了下去。

“请恕臣斗胆。”陈玄礼咬了咬牙,心道一不做二不休,富贵险中求,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这一次就豁出去了。

陈玄礼伏身跪拜在地,“臣冒死进谏。上天示警昭示朝廷失德,朝廷应当自省。而陛下本人,也当下罪己诏,同时将皇位禅让给殿下,以平息天下纷乱,安抚民心。”

陈希烈闻言,嘴角哆嗦了一下,猛然抬头望着陈玄礼,目光无比震惊。

张继勇则用不可思议的眼神扫了陈玄礼一眼,张了张嘴,脸色变得苍白起来。

陈玄礼的胆子太大了,太大了……他竟敢如此大逆不道,让太子……这相当于是变相逼迫老皇帝退位!

李亨全身一震,霍然起身拍案怒斥道,“陈玄礼,你好大的胆子!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你也敢当着本宫的面说出口!来人,将陈玄礼给本宫拿下!”

陈玄礼昂然不惧,猛然叩首在地,哽咽着慷慨道,“殿下,臣之忠心,天日可鉴。臣对殿下,绝无异心。臣冒死进谏,为殿下、为大唐社稷江山,也为天下万民之福祉!”

“陛下患病在床,不能署理国政,殿下长期监国,名不正言不顺。如今朝廷内外纷乱四起,若殿下不能当机立断,则大唐社稷江山危矣!”

陈玄礼砰砰叩首,额头上满是血迹。

血迹顺着他的额头留下来,显得他的面孔分外阴森可怖。

“殿下,臣一片忠心,请殿下三思!臣纵然一死,也不悔!”

李亨目光闪烁了一下,其实他没有真发怒,只是做做样子。陈玄礼的话正中他的下怀,他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只是这种事情,需要臣下推动进谏劝进,他需要的就是陈玄礼这种冒死之人不顾忌讳“仗义执言”。

李亨缓缓坐了下去,叹了口气道,“罢了,陈玄礼,本宫知你一片赤诚,就不怪你了。只是这种事情再也休提。父皇只要在世一日,本宫就坚决不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

张继勇目光闪烁了一下,毅然也跪倒在地,朗声道,“殿下,臣以为,陈大将军所言甚是。殿下乃是一国储君,已经监国。陛下病体沉重,禅让皇位于殿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李亨默然,但目光却是悄然扫了陈希烈一眼。

陈希烈心里一颤,心里暗道,这事儿八成是太子提前跟陈玄礼、张继勇密谋的结果,既然如此,如果老夫再不附和,恐怕会引起李亨的猜忌。

一念及此,陈希烈也毫不犹豫,跪了下去,“殿下,老臣附议。老臣将率群臣上书,劝陛下退位,下罪己诏,禅让皇位于殿下!”

李亨心里狂喜,但面上却是犹豫迟疑。他轻轻道,“诸位大人的好意,本宫心领了。只是这事儿需要徐徐图之,不能操之过急。陈相,你乃是三朝元老,做事稳妥,不可陷本宫于不义之中啊……”

陈希烈心下一叹,这才明白,李亨此番已经铁了心要上位了,他等不及老皇帝咽气驾崩了。既然如此,他又何必再做恶人。

他沉吟了一下,笑道,“殿下,老臣以为,殿下当即刻主政兴庆宫——这东宫,不能久居了。”

李亨沉默片刻,点了点头,“然,就依陈相所言。”

……

……

长安城的天又要变了。

出宫的时候,陈希烈坐在马车上长吁短叹,直奔杨国忠府上。

他奉了李亨的命令,去杨国忠那里跟杨国忠斡旋和“谈判”,争取杨国忠的支持。要知道,这事儿若是没有杨国忠的鼎力相助,就会遭遇很大的阻碍。

只要杨国忠点头,李亨上位就没有太大的问题。

李亨给陈希烈的底牌是,若是杨国忠肯支持,他登基之后,承诺加封杨国忠为太傅、安国郡王,同时将他的女儿延光赐婚给杨国忠的长子杨勋。

可以说,这已经是一个皇帝所能给予臣下的恩宠之极限了。

若是杨国忠还不满意,就只能改朝换代,由杨国忠来做皇帝了。

陈希烈走后,李亨抬头来望着陈玄礼,沉声道,“陈玄礼,最近长安防卫一定要牢牢掌控,不得出一丝纰漏。”

“请殿下放心,臣自当竭尽全力,维护长安稳定。”陈玄礼慨然应诺,心下也自是兴奋起来。

只要李亨登上皇位,他就是具有拥立大功的重臣,权力会达到顶峰,直接将那杨涟死死压制住。

张继勇犹豫了一下,突然插话道,“殿下,臣还有本奏。”

“你说。”李亨扫了张继勇一眼。

“殿下,臣得到呈报,说是陇朔大都督率军改道范阳,绕行前进。如此,不仅过多耗费朝廷钱粮,还惊扰地方,其罪不小。”张继勇躬身道。

李亨一怔,皱了皱眉道,“张瑄为何要绕行范阳?他什么意思这是?”

“臣不知。不过,臣听说,张瑄一路行军缓慢,每到一处都大肆停留,纵容军卒袭扰地方州郡,已成隐患。”张继勇轻轻道。

李亨眉头皱得更紧了,立即挥挥手道,“传本宫的诏书,速速命张瑄加快行军,不得袭扰地方,不得贻误唐蕃和亲要务!”

张继勇心里一喜,立即领命与陈玄礼一道而去。

李亨望着张继勇和陈玄礼离去的背影,脸色慢慢变得兴奋起来。

与他即将登临皇位的大事相比,张瑄的军马行进路线如何根本就无足轻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