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天唐 > 第178章加官进爵(第三更)

天唐 第178章加官进爵(第三更)

作者:格鱼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10-11 06:38:48 来源:笔趣阁

今日承诺完成。还有几票就冲上分类月票榜,诸位再助我票。

陈通是陈希烈派来充作陈家与张瑄联系的“中间人”,同时也有意让陈通追随张瑄,在军中谋取功勋,将来还图个出身。

这陈通与陈和不同,不喜诗文,喜欢的是射猎武艺之术,早就立下了从军报国的志向。只是陈希烈一直不肯放他从军,此番正好送入张瑄帐下听命。

这也算是两人暗中结盟陈希烈的一个附加的小条件。张瑄没有拒绝,在合适的时候,他不吝啬给予陈通一个合适的功勋,让此子从军途获取出身。

陈通走后,柳氏就赶来了大将军府。虽然柳氏觉得诧异,但儿子既然说要提前举行婚礼,她这个当娘亲的,就无法拒绝。

柳氏亲自去崔家道明来意,崔琚夫妻虽吃惊,但还是同意婚礼提前。

于是,张崔两家从昨儿个晚上开始,就准备操持起了张瑄和崔颖的婚礼。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是为六礼。这唐朝的婚礼在张瑄看来,远远比后世更复杂、程序更繁琐。

距离张瑄提出的二月初三,还有短短几天的时间。张家要在这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完成诸多婚礼的程序,其实是颇不容易了。不过,以今日张家的财力和人力,其实还是没有问题的。

与母亲柳氏说了一会婚礼的事情,张瑄感觉头昏脑胀。好在柳氏不过是来征求一下他的意见,该怎么做自有主张,见儿子如此,便笑骂了几句先行离开了。

……

……

朝会刚结束,一个不大不小的消息就在长安城里传播开来:朝廷同意了吐蕃的和亲请求,准备让万春公主下嫁给吐蕃王子赤松德赞。

和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大唐很多年没有跟吐蕃人和亲过了,因此这个消息很快就成为长安坊间百姓商贾津津乐道的热点新闻。

最高兴的还是商贾,尤其是那些运转于吐蕃与大唐之间的唐蕃商贾。两国和亲,意味着长达几年的和平休战期,趁此机会,两国商贾可以自由往来贸易,大赚一笔了。

但旋即,又一个更大的消息再次从宫中传出,震动了整个长安城。

朝廷册封张瑄为唐蕃和亲特使、节制天下兵马大都督府副大都督、辅国忠勇灵武郡公、陇朔大都督府大都督,开府仪同三司。

京畿羽林卫与金吾卫大将军一职由东都禁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接任。

此消息一出,长安城里无论权贵还是百姓,都议论纷纷。张瑄在京城里一手遮天权势无人可比,此番突然加官进爵外放藩镇,到底意味着什么?

从官职上,张瑄的兵权接近了臣子的巅峰。相当于天下兵马副元帅,然后又拥有陇朔十数万兵马,自成一镇。要知道,张瑄在京畿,只不过拥有一万多兵马的指挥权而已,骤然兵权扩大到十数万人且成为执掌地方军政要务的一方诸侯,引起了无数官僚权贵的艳羡。

节制天下兵马大都督府副大都督当然只是一个虚职,但在某些特定的时刻,这个虚职也会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是张瑄对这一官职志在必得的重要因素。

张瑄外放藩镇的消息太过惊人,以至于颜真卿被任命为河南大都督府大都督、封常清被任命为陇朔大都督府副大都督兼兵马转运使的消息,就无形中被很多人自动过滤了。

一时间,张瑄的大将军府登门道贺者络绎不绝。

就连崔家,都派了崔焕过来道贺。

但在宫里,万春被朝廷和亲的消息却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主角便是活泼外向性格跳脱的万春公主。

听说朝廷答应要将自己下嫁给吐蕃王子赤松德赞,万春几乎是当场晕厥了过去。她眼高于顶,一直抱着找不到心仪的如意郎君便终身不嫁的心思,突然要下嫁给一个来自蛮夷之地的吐蕃王子,她心里的慌张、恐惧和愤怒可想而知。

万春回过神来,便带着一干宫女太监跑去了杨玉环的寝宫,没有找到杨玉环,便又兴师动众地找上了老皇帝的其他几个嫔妃,试图让这些嫔妃为求情,但没人愿意出面。

万春心里愤怒,便又找到了东宫,当面指责太子李亨罔顾兄妹情谊将自己当成了牺牲品,在东宫吵嚷了半天,把东宫闹了一个鸡飞狗跳。

李亨无奈之下,只好拂袖而去。

万春在东宫没有达成目的,又直接闯到了兴庆宫的御书房,跪在李隆基床榻下哭了一个昏天黑地。李辅国不敢阻拦,只得眼睁睁地看着万春闹腾。

万春身边的亲信宫女小翠见主子哭得伤心绝望六神无主,感同身受,就也流着泪伏在万春耳边轻轻道,“公主殿下,奴婢闻得朝中大臣们都赞成大唐与吐蕃和亲,只有张大将军反对和亲……殿下何不去大将军那里,让大将军进宫去太子殿下面前说一说呐。”

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万春当即就想起了张瑄,眼泪一抹,起身匆匆道,“小翠,走,我们出宫去张瑄府上。”

万春带着数十宫女太监声势浩大地出宫而去,直奔张瑄的大将军府。

但到了大将军府门外,万春突然眼珠子滴溜溜一转,从车窗内探出头来轻轻道,“停步!小翠,你附耳过来,本宫有话要说!”

……

……

崔府。

崔琚庶长子崔进在崔琚夫妻的卧房之外徘徊着,犹豫着,始终拿不定主意进门去。

还是崔琚从窗内看到了他,见他踯躅良久都不进门,就沉声喊了一嗓子:“进儿,进来!”

崔琚盘腿端坐在床榻之上,郑氏夫人就在他的身侧。两人笑眯眯地望着崔进。

崔进定了定神拜了下去,轻轻道,“儿子拜见父亲大人、夫人!”

崔琚笑了笑,摆了摆手道,“进儿,老夫看你在门外踯躅良久,可是有事?”

崔进恭声道,“是,父亲大人。儿子有一事想要求父亲大人允准。”

崔琚一怔,笑着瞥了崔进一眼,“有话就说,不必遮遮掩掩!”

崔进抬头望着崔琚,稍稍犹豫才轻轻道,“父亲大人,儿子才疏学浅能力不强,这仕途一道也走不太远。如今妹夫外放为陇朔大都督,掌握十数万兵马,署理一镇政务,儿子就想从妹夫西去陇朔,在妹夫军中效力做一个小吏,日后但有寸进,也为崔家列祖列宗脸上增光添彩。”

崔进鼓足了勇气,一口子将心里话说完,然后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崔琚的回应。

他才学不及崔焕,在崔家又是庶子,将来肯定没有什么太大的前途,也不能继承崔家的家业,顶多是在长安朝中做一小吏终老。听到张瑄外放藩镇的消息,他便动了心。

一方诸侯,安排个吧官吏军职的,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如果他能跟着张瑄建功立业,日后自成一体自立门户也不是没有可能。

崔琚闻言,深深地凝视着自己这个庶出的长子,心念电闪,瞬间就明白了崔进的所图。

只是崔进的想法也无可厚非,他也有权力追求自己的个人前途,以求封妻荫子。

崔琚沉吟了良久,方才轻轻一叹道,“进儿,你能如此上进,老夫心中甚慰。只是这事儿,需要征得你妹夫的同意。这样吧,你先去跟颖儿说一说,待颖儿过门后,让颖儿再与张瑄商量!”

崔进见父亲没有反对阻拦,不由心内大喜,赶紧跪倒在地叩谢不止。

离开了父亲的卧房,崔进没有任何停留,直接就去找上了崔颖。

崔颖对这个兄长还是颇为敬重的,虽然他并非嫡系出身。

崔颖是何等聪明灵慧之人,听了崔进的请求,便马上明白了崔进的心意。

她笑了笑略一犹豫便答应下来,“兄长,这也不是什么大事,等颖儿与郎君说一说,无论如何,也给兄长谋一个出身职位。”

崔进欢天喜地地离开。望着崔进离去的背影,崔颖忍不住幽幽一叹。

作为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崔颖对崔进的处境其实是蛮同情的。明明是长子,但因为并非正室夫人所出,崔进在崔家的地位并不高。

如果不是崔颖和崔焕这两个嫡出的崔家二代子女性情谦和,又极重骨肉亲情,对崔进极尊重,恐怕崔进在府中的情况会更不妙。

崔颖犹豫了片刻,伏在书案上匆匆写就了一封书信,信上把崔进的情况简单说了一遍,然后恳求张瑄给崔进一个上进的机会。

写完信,崔颖唤过一个侍女来,柔声道,“缨子,你速速去大将军府上,将奴家的书信当面交给郎君,不要耽搁了。”

侍女答应了下来刚要出门送信,便听门外传来了郑氏夫人的声音:“颖儿,老身看,这事儿还是先缓一缓的好!”

说话间,郑氏夫人就走了进来。

崔颖知道自己母亲对大哥崔进存有一定的芥蒂,因为小妾生子在她之前,这么多年了,她心里始终有些不太舒服。

崔颖笑着迎了上去,“娘亲,大哥始终都是颖儿的大哥,既然大哥找到颖儿,颖儿……”

郑氏夫人皱了皱眉,轻轻道,“颖儿,娘亲不是反对你为崔进说情儿,只是你还未过门就要干预夫君的军务大事,娘亲怕张瑄心里会对你有所不满……”

崔颖怔了怔,旋即又笑道,“娘亲,不会的,郎君甚是疼爱颖儿,这点小事,郎君不会挂在心上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