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天唐 > 第140章 李亨头一次距离皇位这么近(第二更)

天唐 第140章 李亨头一次距离皇位这么近(第二更)

作者:格鱼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6:35 来源:笔趣阁

高力士明白张瑄的意图,他要封锁老皇帝病重的消息,免得引起朝廷和天下藩镇动荡。这种思路是对头的,高力士自然也不排斥。

只是张瑄提出让太子也过来,这显然有要扶植太子上位的明显意图了。这显然与老皇帝心里的“谋划”不相一致。老皇帝虽然暂时答应不废李亨,但作为他身边的绝对心腹,高力士却知道老皇帝最近正在考察凉王李瘠。

李瑄是皇帝的第二十九子,初名涨,母武贤仪。

开元二十三年七月,封为凉王。二十四年二月,改名塔。

李潜是皇帝目前在世的最小的一个儿子,比李亨小十余岁,正值青壮年。

可这只是老皇帝的一种很不成熟的“考察”而已,还没有来得及化为实际行动。当此危机时刻,高力士也明白,如果皇帝不能完全恢复健康,李瘠上位的可能性就是零。

如果张瑄和杨国忠联合起来,要推举太子李亨接替皇位,皇帝纵然想要反对,怕是也无能为力了。

所以,高力士识趣地保持了沉默,没有与张瑄唱对台戏。

而在情理上,皇帝病重,在第一时间传唤太子过来,也是正常。

高力士出门来唤过李静忠,压低声音道,“汝去杨相府上,传陛下口谕,宣杨国忠即刻入宫见驾!”

李静忠心头一凛,不敢怠慢,赶紧领命而去。

望着李静忠离去的背影,高力士长出了一口气。

高力士定了定神,慢慢向外行去。

那群太医署御医在太医令钱泶林的率领下,犹自顶着寒风肃立在广龘场上,皎洁而清冷的月光照射下来,将这群个头不一、胖瘦不同的御医哆哆嗦嗦的身影拉长拉短,参差有致。

高力士慢慢踱步过来,矜持着向钱泶林招了招手。

钱泶林匆匆小跑了过来,喘息了一声,躬身施礼,“下官见过高大将军!”

“钱大人,陛下突患疾病,这几日就要辛苦诸位御医了。”高力士慢条斯理地说着。

“不敢,这是下官等当今之本分。”对于高力士这个皇帝身边的第一权监,钱泶林有着充足的敬畏。当然,与钱泶林有着同样敬畏的人,在朝廷中不在少数。

“诸位暂且不要出宫了,就在荣光殿安歇,随时听候陛下传召。此外,陛下有旨,陛下患病之事,任何人不得传扬出宫,如有违者,杀无赦、诛九族。”

这“杀无赦、诛九族”从高力士的嘴里说出来,很是轻描淡写,也很是云淡风轻,只是落入钱泶林耳中,却是震天的一个霹雳。

“喏。下官谨遵圣命。大将军,下官等这就去荣光殿安置,随时听候陛下传召。”

钱泶林勉强笑了笑,躬身拜了下去。

高力士有些疲倦地摆了摆手,“去吧去吧,在宫里要守宫里的规矩。”

老皇帝吭哧吭哧地说了几句含糊不清的话,又歪着嘴留了一阵口涎,沉沉昏睡了过去。

张瑄缓缓转过身去,避开了老皇帝的病榻,站在了屏风的一侧。

杨玉环脚步轻盈地走过来,站在张瑄面前,目光微微有些摇曳,还有些惶然不知所措的味道。

张瑄深深地凝望着杨玉环。对于她此刻的心态,他心知肚明。

这个历史上原本最薄命的绝世红颜,无疑因为李隆基的突然病中风而变得慌乱和无所适从。如果李隆基一旦归天,她下半辈子的路又应该如何去走。

杨玉环满腹心事,却不知道该如何说起。

张瑄笑了笑,突然探手过去一把就将杨玉、环抱了过来,紧紧地拥在怀里。

杨玉环吓了一跳,稍稍有些挣扎,但旋即就幽幽一叹,任凭张瑄拥抱,却是伏在他怀中压低声音轻轻絮语着,“你这个小冤家,胆大包天,这是什么所在……”

张瑄微微一笑,猛然俯身吻了下去。

这一记热吻下来,杨玉环娇喘吁吁,面红飞霞。

“不要害怕,一切有我在。没有人会、也没有人敢伤害你—记住我的话,你是我的女人。”张瑄突然伏在杨玉环耳边道,然后轻轻推开了杨玉环,示意她留在内间,而他自己则大踏步走了出去。

杨玉环站在那里望着张瑄的背影,忍不住看得痴了,也想得痴了。张瑄的话很霸道很自信,充满着不容她拒绝和反抗的味道,可是杨玉环心里却很欢喜,纷乱的心绪也慢慢安定了下来。

或者,她需要和正在等待的就是张瑄的一个承诺。

张瑄快步走出内间,在御书房的外厅正好迎住了匆匆走进来的高力士。

“子瞻,吾等……”高力士勉强笑了笑,拱了拱手,欲言又止。

张瑄呵呵一笑,“大将军,趁杨相和太子未来,张瑄有几句肺腑之言想要先跟大将军通通气。”

“子瞻,请讲。”

两人坐定,旋即有个宫女送上茶来。

“大将军,陛下突然病,张瑄以为,吾等需做这样两件事。”张瑄拱手为礼,“其一,陛下患病消息秘而不宣。大将军也知道,如今朝廷正在推行削藩合并之策,诸多藩镇大都督还未到任,天下局势并不稳定。若是传出陛下病危的消息,张瑄担心有人会蠢蠢欲动,酿成祸端。”

“且,荣王叛乱刚刚平息,长安城以及朝廷百废俱兴,此时,暂时不宣布陛下病患的消息,也能防止人心动荡。”

高力士默然点头,“然。子瞻斯言甚是,某家也是这样想的。这个倒也好办,封锁消息便是了。”

见高力士没有开口反对,张瑄便又继续道,“其二,必须要尽快确立储君的威权地位。”

“陛下一旦驾崩,储君顺利登位御极,这对于稳定大唐江山社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倘若在这个时候,储君人选仍然不明朗,难保不会闹出更大的乱子来。而朝廷内乱一起,安禄山必然会趁机起事。这一点,张瑄相信大将军比我看得更透彻。”

高力士叹了口气,“子瞻所言,倒也不是虚话。那安禄山狼子野心,最近两年更是昭然若揭。只是安禄山这个胡儿一直畏惧于陛下天威,若是陛下驾崩,某家也担心这大唐朝廷无人能震慑住他。唉……只是……”

张瑄嘴角浮起一抹淡淡的笑容来,“请恕张瑄直言。在陛下现在的诸多皇子当中,最合适做皇帝的也就是太子殿下了。其他皇子都不合适。为人君者,重仁德,而太子殿下便是这仁德之君。”

“荣王李琬颇有才干,在陛下皇子中屈一指。然荣王大逆不道,起兵逼宫,无父无君,德行溃败,是故才有身败名裂的下场。”

“张瑄相信,太子殿下或许不是一个开拓之主,但一定会是一个守成之君。”

高力士神色变幻着。张瑄说得这些,他不是不清楚。只是他一向忠诚于老皇帝,不愿意违背老皇帝的真心意图。

而且,他还明白,老皇帝之所以不太喜欢李亨,是因为李亨太过懦弱,主弱而臣强,老皇帝担心自己一旦死去,李亨这个皇帝会被杨国忠这些权臣架空。

而对于高力士来说,现在所担心的不仅仅是杨国忠,还有张瑄。

一旦李亨登上皇位,张瑄便有拥立之。他一开始就是东宫的辅臣,如今更是太子身后的大靠山。太子御极,张瑄的权势想必会一举压过杨国忠,成为大唐朝廷自皇帝以下最大的权臣。

以张瑄的手段,怕到时候杨国忠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张瑄知道高力士在担心些什么,却也微笑不语。

他料定如今除了李亨之外,高力士也没有选择的余地。拥立其他皇子,他和杨国忠都会反对。只有选择李亨,才能达到几方利益的平衡点。

高力士沉吟不语。

张瑄笑了笑,突然插话道,“大将军,待局势稳定之后,张瑄愿意离京外放一个藩镇,为大唐戍守边陲,以消大将军的担忧。”

高力士老朽的脸色涨红了起来,尴尬地摆手笑道,“子瞻切莫误会,某家不是这个意思……”

“大将军,张瑄为人做事,向来但求无愧于心。”张瑄朗声笑着。

两人说话的时候,其实李亨已经赶到。

皇帝突然出了状况,因为高力士和张瑄封锁消息,东宫百卝度卝贴吧卝更新最快那边根本不知情。直到内监过去宣旨,李亨匆匆过来,才猜出了一个大概。

而他静静地站在厅口,听完张瑄与高力士的一番对话,心里更是有些狂喜也有些感动。

狂喜的是,皇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招手可及唾手可得。他做了十多年太子,可真正的一国储君却没有做过一天;而感动的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过去小小的东宫辅臣还是今天的位高权重,张瑄都始终站在他的一边,努力为他登位蝉精竭虑。

哪怕之前,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人都站在了他这个太子的对立面,而张瑄依然不改初衷。

一时间,李亨眼圈一红,竟然就站在那里流下两行清泪来。

他这个太子当得真是太辛苦了、太憋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