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天唐 > 第360章用兵如神

天唐 第360章用兵如神

作者:格鱼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2:49 来源:笔趣阁

张片决心已下,无人可挡。

他不经李亨这个皇帝允许,就擅自对吐蕃用兵,当然是有些犯了忌讳。可是大乱将至,等李亨得到消息,估计安禄山也就起兵叛唐了,到了那个时候,李亨还能不能顾得上陇朔这一头,就很难说了。

至于安禄山叛乱平息之后,其实也就由不得李亨秋后算账了。

至德元年六月十八日,正是吐蕃青海高原天气适宜之时,陇朔青海与吐蕃边境,硝烟再起。

河西大都督哥舒翰亲自率兵两万大张旗鼓地移动,攻入吐蕃北线,率先拿下吐蕃两座戍堡,打响了此次张xuān一手发动的唐蕃大战的“第一枪”。

与此同时,杨涟率军两万自沙柳河南下非川,一路之上烧杀掳掠,让正在追逐水草放牧的吐蕃牧民望风而逃。

而李光弼则率大军四万,绕过扎陵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袭纳木湖。8万大军攻进吐蕃,声势之浩大,不需赘言。

消息传到吐蕃王庭,吐蕃权贵心惊胆战,惶惶不安。

这个时候,赤松德赞赶到了逻些城。赤松德赞利用几天的时间登基称王,然后竭尽所能稳定逻些城局势,号令吐蕃全**马兵分三路,迎击唐军。

张xuān这一战发动得太突然、太令人不可思议了。

陇朔青海一线唐军共计八万人,张xuān竟然命其中的六万军马出动,而只留下两万人守防,胆子之大,也算是夺人眼球了。

天唐朝廷新设立在吐谷浑故地上的五州三郡唱起了空城计,虽然张巡建议张殆调神武军和郭子仪的飞虎军西进协防,但张xuān并没有同意。

张片这一招,看似风险很大,其实稳若泰山。

一方面,三路大军或佯攻或奔袭,搅动了整个吐蕃的局势,以吐蕃现在的兵力而言,根本无力再进攻吐谷浑故地。赤松德赞不太可能放弃逻些城不保,转而去进攻青海:另一方面,退一步而言,即便吐蕃人进犯吐谷浑故地,也正中张xuān的下怀。

他早已传令三路军马,若是吐蕃人举兵来犯,便闪开空挡,让吐蕃人长驱直入,然后三路大军迅速合围,将来犯之敌就地歼灭于吐谷浑故地。

因此,这一战,张xuān成竹在xiōng胜券在握。

唯一的弊端便是,这样大规模的战事消耗钱粮辐重甚多,对于即将出征平叛的陇朔大军而言,在后勤保障上多少有些捉襟见肘。

好在有天下各道、州府县远远不断地往陇朔调运粮草辐重,多少解了张xuān的燃眉之急。

六月底。

赤松德赞派大将多林错率军三万阻拦迎击李光弼大军于火塘河北岸。

然就在多林错标下军马气势如虹准备与来犯唐军决一死战的时候,李光弼突然命大军连夜拔营飞速西进,避开了多林错军马,不战而进。

等多林错反应过来,李光弼大军已经再次折返东进,一连拿下了吐蕃三座粮仓、两座戍堡和轴重基地,除了补充自身给养之外,李光弼没有给吐蕃人留下一星半点,全部烧毁殆尽。

李光弼大军逼近逻些城的西大门,齐林错城。

消息传来,逻些城震动。

刚刚才安稳下来的吐蕃王庭,渐渐又乱了起来,虽然局势在赤松德赞的铁腕管制下,不至于失控,但很多吐蕃权贵悄然携家带口逃离了逻些城。

这种事情就是这样,只要有一个人逃,就会有无数人跟风。

每天都有吐蕃大大小小的权贵暗中逃离逻些城,城中气氛非常凄惶不安。赤松德赞一看大事不妙,立即下了封城令,凡逃离王庭者,一概杀无赦。

赤松德赞手下的兵马杀了一批人以儆效尤之后,逃跑的事儿才渐渐消停下来。

但留在逻些城里的吐蕃贵族们,心里却越来越不安。

唐军号称十万大军三路进攻吐蕃,其中的李光弼部竟然已经深入逻些城外围,若是唐军……,很多吐蕃权贵不敢想象,如果吐蕃王庭被唐军占领,哪怕是暂时的占领,也是吐蕃王国的不可承受之重。

赤松德赞虽然有些措手不及,但他并不恐慌。相反,他反倒是觉得有些兴奋,认为张xuān这一次是疯狂了,竟然举如此重兵进犯吐蕃。如果安禄山得到消息,肯定会即刻起兵叛唐,到了那个时候,且看张xuān如何收场!

在赤松德赞看来,只要安禄山起兵,张xuān肯定要收兵去平叛,到时,吐蕃便可大举反攻,不仅可以一举收复吐谷浑故地,或者还可以搀和进安禄山的叛乱中分一杯羹。

所以,赤松德赞一面派兵迎击大唐三路大军,一面调整部分军马,准备死守逻些城。

他在等待安禄山的叛乱。

他的想法不能说是错的口而事实上,一旦听闻张xuān举兵与吐蕃大规模开战,安禄山必反无疑口只是赤松德赞错误地判断了形势,唐军号称十几万大军三路入侵,其实真正用于作战的只有李光弼的四万人。

张xuān真正防备安禄山的十几万大军丝毫未动。

…………………………………………”

灵州,永宁王府。

张xuān伏案批阅诸多卷宗,突然抬头来望着端坐在下方的张xuān笑了笑道,“张大人,吐蕃那边可有动静传过来?”

“回王爷的话口按照王爷的军令,三路大军在吐蕃境内的行动每日一报,由河州急报灵州。根据军报,目前杨涟正在非川一带活动,不久前刚拿下一座吐蕃戍堡,歼灭吐蕃军两千余人。”

“哥舒翰大都督亲自率军佯攻吐蕃北线,但未与吐蕃军马正面交战,正在山南对峙。”

“李光弼大军绕过扎陵湖,奔袭纳木湖…”,李光弼避开吐蕃迎击军马,绕道西进,逼近齐林错城。一路上歼灭吐蕃兵马数千,焚毁吐蕃粮仓戍堡十余座。据悉,吐蕃王赤松德赞正纠集兵马死守逻些城,准备与我军决一死战。”

张巡说着有些担忧地轻轻道,“王爷,以下官之见,李光弼大军孤军深入吐蕃腹地,既然目前战果辉煌,不若见好就收,退守两宁州。免得陷于吐蕃军马重围,导呃”,”

张巡的话还没有说完,张丘‘就笑了笑插话道,“张大人勿忧。吐蕃兵力分散,逻些城一线的吐蕃守军不会超过五万人。李光弼纵然不能胜,但全身而退还是没有问题的。”

“赤松德赞想要固守逻些城,与我军决一死战?”张肪嘴角浮起了一抹冷笑来,他沉吟片刻,猛然挥手道,“张大人,速传本王军令,命杨涟部徐徐折返西进,日进数十里即可。告诉杨涟,要大张旗鼓,声势越大越好,可以选择在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合适的地点、与吐蕃迎击军马正面作战!许胜不许败!”

张片声音慷慨,霍然起身,目光炯炯。

张巡一怔,旋即明白了张xuān的战略意图。他眸子中亮光一闪,向张xuān躬身拜了下去,“王爷用兵如神,谋略战术环环相扣,鬼神难测,下官钦佩之至。”

杨涟本是一支移动的疑兵,但战场战况瞬息万变,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张xuān一个军令下达,疑兵就变成了大张旗鼓的正面作战力量,对紧逼齐林错的李光弼大军形成有力的呼应。

吐蕃人绝对不可能让杨涟所部顺利西进,与李光妈大军两面进攻,对逻些城形成合围。

赤松德赞一定会分开一支重兵前往阻挡杨涟。而杨涟择机与吐蕃军马交战,胜则足以瓦解吐蕃军马的信心和勇气。

当然,也存在战败失利的可能。

可纵然是失败,也无所谓,不会影响这一场战役的整体大局。

杨涟部大不了退回青海,反正这一路进军,也起到了疑兵布阵和牵制吐蕃大量军马的目的,为李光弼与赤松德赞的正面大战,减轻了很大的压力。

张xuān淡然一笑,“张大人过誉了。兵者,诡道也。本王虽然谈不上饱读兵书战策,但也知道兵不厌诈的道理。张大人啊,咱们与吐蕃人斗,不仅要拼军力、战力,还要拼脑子。”

张xuān扬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我的脑子还算好使。问题的关键在于,李光弼、杨涟这两位大将军的脑子更好使。

本王绝对相信,李光弼和杨涟会将吐蕃掀一个天翻地覆!”

“至于安禄山反叛……张大人以为,凭安禄山一个胡儿,率刃万大军就能改朝换代篡国为王了?难如登天!安禄山叛军再强势,闹出来的动静再大,最终也不成气候,顶多是跳梁小、丑而已!”

“但吐蕃不同口若是给吐蕃人喘息和休养生息的机会,吐蕃人很快就变成猛虎和野狼。因此,本王宁可先趁吐蕃这头猛虎病体缠身要它的命,然后再应对安禄山叛乱的事儿!”

“若是此战成功,半个吐蕃疆土都将纳入我朝版图”…将来,若是时机成熟,就算是灭了吐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张大人以为然否?”张xuān声音凛然,却充满着无尽的自信,面上神光湛然。

张巡脸sè一肃,抱拳道,“王爷雄才伟略,谋虑深远,下官鼠目寸光自愧不如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