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天唐 > 第379章张瑄的表现

天唐 第379章张瑄的表现

作者:格鱼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2:49 来源:笔趣阁

尽管引起了一些朝臣的强烈反对,但李亨还是强硬地力排众议下了册封的诏书。

在李亨看来,他这不过是一种试探。试探张瑄的动静。

如果张瑄有异动,他便会立即转变态度,转而向张瑄示好。但那样一来,也就试探出了张瑄确实有异心,将来等安禄山叛乱平定,李亨便会立即向张瑄下手,毫不手软。

同时,李亨想要牢牢将青海这八万人抓在自己手里,有了这八万兵马,再加上哥舒翰的河西之兵,哪怕是张瑄继安禄山之后叛乱,他也有几分抗衡的资本。

李亨的诏书在最短的时间下达两宁州和青海,两宁州的李光弼和沙柳河的杨涟同时接到册封诏书,只是反映各有不同罢了。

杨涟大吃一惊,立即想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他在书房里犹豫良久,才主动给朝廷上了一封奏表,大概意思是说自己人微功轻当不得朝廷如此厚封,请辞宁泊侯的爵位。

同时,杨涟立即修书一封,派人昼夜兼程八百里加急送达潼关密报张瑄。

其实,大概也不需要杨涟密报了,这个消息早就由张巡送出去了。

而在两宁州的青海都督府中,李光弼接到皇帝的册封诏书,表面上神色平静,内心却是狂喜。

李光弼一直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不甘屈居人下。张瑄到任之前,他被郭子仪死死压制住,内心就非常不爽。因此,才与郭子仪两人针锋相对,明争暗斗。

张瑄到任之后,以强力铁腕统一陇朔军政归心,更是对李光弼恩威并重,李光弼心里的那点不甘心和野心,渐渐被压制了下去。

然而,随着他军功渐长,这一次率军进攻吐蕃,接连战胜吐蕃军马,最后更是直接拿下吐蕃王庭,扶植了一个傀儡吐蕃王,自觉盖世功勋大唐朝廷无人能比。

由此,他的权力**和个人野心不断膨胀。

至于张瑄,早就被他有意或无意地抛之脑后。在他心里,他的才干和威望乃至功勋,丝毫不亚于张瑄,这一次被皇帝册封为郡王代理陇朔大都督,情理之中,理所应当。

因此,与杨涟的反应不同,李光弼在第一时间上书皇帝,表示谢恩和忠诚。

由此,李光弼在两宁州踌躇满志,随时准备率军返回陇朔,掌控整个陇朔藩镇。

……

……

潼关。

张瑄正在书房看书,张瑄和杨涟的密报几乎是同时抵达。

南霁云匆匆而入,拱手抱拳神色复杂道,“大帅,灵州张巡张大人和沙柳河杨涟杨大将军派人送来密报!请大帅过目!”

张瑄一怔,点了点头。

接过杨涟和张巡的信函,张瑄没有犹豫,先拆开了张巡的一封,看去。

旋即脸色一变。

张巡在信函中所写的内容让张瑄看了大怒,但却强自按捺住要暴走的情绪,又紧接着打开了杨涟的信。

看完两人的信,张瑄将信函立即烧掉,动作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南霁云站在下方,瞥见张瑄脸色的变化,却没有敢说什么。

南霁云虽然没有看到杨涟和张巡信函中的内容,但从送信之人口中却也得知了一些消息,大抵猜出了两人信中所写为何。

李亨这一次的“动作”太惊人了,几乎是一种肆无忌惮的挑衅。

他竟然越过张瑄,将此次唐蕃战役大捷归功于李光弼和杨涟两人,直接将李光弼封为郡王,还暂代了陇朔大都督,等于是变相将张瑄的陇朔军职免去。

李光弼被册封为郡王,又兼任陇朔大都督,身份地位和权力等级几乎与张瑄平起平坐了。而真要严格说起来,张瑄的天下平叛大元帅是临时性的职务,一旦安禄山叛乱平息,职务自动解除,而他又失去了陇朔军职,等于是只剩下一个王爵。

南霁云诚惶诚恐地侍立在侧,却没有“等”来想象中的张瑄的雷霆大怒和剧烈反应。

“南八,赏杨涟和张巡的信使各钱十贯,速速打发他们离开,不要在潼关停留。”张瑄挥了挥手,声音非常温和。

南霁云飞快地抬头扫了张瑄一眼,似是没有想到张瑄的表现如此平静,一时间倒是怔在那里。

张瑄淡然又道,“南八,本帅的话你没听到吗?”

南霁云吓了一跳,赶紧涨红着脸躬身领命,“末将遵命。”

南霁云走后,张瑄的脸色立即阴沉了下来。他猛然一拍桌案,眸子里中一丝寒光一闪而逝。

李亨此举直接激怒了张瑄,同时也让他非常失望。他心里很清楚,李亨是通过这种做法来敲打和试探自己,看看自己的承受底线。同时也是做给天下藩镇和满朝文武看的,以这种无形的方式来打压张瑄的威望和权势。

如果张瑄表现激烈,安禄山叛军当前,李亨或许会立即转变态度。

磨还没有推完,就开始急不可耐地要杀驴了吗?张瑄冷冷一笑,端起桌案上的茶盏,一饮而尽,然后霍然起身出了书房回了自己的卧房。

但最让张瑄愤怒的还不是李亨的做法,而是李光弼的表现。李光弼居然安之若素理所应当地受封为郡王,代理起陇朔大都督。对于张瑄来说,这相当于一种背叛。

这意味着张瑄或许没有用错人,但却看错了人。他将对吐蕃的防御和整个青海的守防全部交给了李光弼,提携荐拔之恩无与伦比。可在这种情况下,杨涟都知道向张瑄表明态度谦让一番,李光弼却受之坦然。

如此种种,岂能不让张瑄愤怒!

所谓人心难测。他终归是人不是神,况且这世间最难掌控的便是世道人心。

……

……

当天,传出了张瑄患病的消息。

众将纷纷前来探视,包括楚王李豫和监军霍长青,以及最近刚刚以犒赏三军名义抵达潼关的建宁王李倓。

这个时候,李亨越过张瑄直接册封李光弼为平蕃郡王、暂代陇朔大都督,杨涟为宁泊侯,李光弼坦然受之而杨涟上书请辞侯爵的消息已经传到潼关,引起军中震动。

但让李亨没有想到的是,他本来试图打压张瑄的威望,却不料此举直接刺激了陇朔大军的反弹,将士为之心寒。越来越多的将士为张瑄抱不平,潼关上下对朝廷不满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李亨错误地低估了张瑄在陇朔大军中的威望和影响力、掌控力。

张瑄在陇朔大军中的威望不是靠权力高压来的,而是经过了战火的洗礼和人格魅力的日渐凝聚。无论是火器的发明,还是对吐蕃战争的运筹帷幄,亦或是爱兵如子的作风和大公无私的高风亮节,张瑄在陇朔将士心中的地位,远非哥舒翰这样的藩帅所能及。

狡兔死走狗烹,这已经是普世的逻辑。当皇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准备向功臣下手的魅影渐露端倪,还是让陇朔将士心灰意冷。

远在灵州的李亨并不知晓潼关的真正军心,而就在潼关的楚王李豫和监军霍长青却是心急如焚如履薄冰,生怕皇帝此举会逼反张瑄,导致兵变。

以张瑄在军中的威望,他若是由此生出叛心,登高一呼必然黄袍加身,大唐社稷将危在旦夕。

时间一天天过去,张瑄卧床不起,闭门不出,所有军务全部交给了封常清和郭子仪。从表面上看去,潼关大军非常平静,但在李豫和霍长青心里,这更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

消息同样传到了叛军那边。洛阳的安禄山得知,大为兴奋。他立即派出使臣前往潼关,投书张瑄,表示皇帝无道、要与张瑄结成同盟共取天下。

一时间,军心沸沸扬扬,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有不少军中中低层将佐和士卒甚至暗中叫嚣着要拥立张瑄为帝,另立朝廷,与安禄山范阳军马兵分天下。

李豫和霍长青乃至李倓,心内更加惶恐,都已经萌生了去意。

……

……

至德元年十一月底。

张瑄聚集众将议事,李豫、霍长青和李倓当然随之出席。

帅堂之上,众将分列两侧,张瑄裹着披风缓步而入。

待张瑄走到帅案之后,众将一起躬身朗声拜了下去,“末将等拜见大帅!”

李豫、李倓犹豫了一下,也随着众将拜了下去。

张瑄清冷淡定的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淡然一笑,“诸位免礼,请坐。楚王殿下、建宁王殿下请坐。”

李豫用复杂的目光望着张瑄,却没有从张瑄脸上发现颓废和异样的表情。李倓心里长叹一声,暗暗抱怨李亨昏庸透顶。

就算是要卸磨杀驴,也得等安禄山叛乱平息了之后吧?在如今这个节骨眼上,这样公开打张瑄的脸,岂不是逼着张瑄生出不轨之心?

张瑄坐在那里,默然片刻,突然缓缓笑了笑道,“诸位,在议事之前,本帅有几句心里话如鲠在喉,就一吐为快了。”

“大帅请讲,末将等洗耳恭听。”封常清和郭子仪率先抱拳道,旋即是诸将纷纷起身迎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