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天唐 > 第259章张瑄威望与跳梁小丑

天唐 第259章张瑄威望与跳梁小丑

作者:格鱼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2:49 来源:笔趣阁

其实,张瑄的两三万兵马怎么可能在吐蕃境内消失踪迹。这么大的一支军马行动,就算是再竭力隐藏行迹,也会有很大的动静。

但是,吐蕃高原地广人稀,很多地方都是人迹稀少之地。张瑄率军远离城寨,翻山越岭,选择了一条距离吐谷浑故地最近的路线,从容行军。

虽然没有跟吐蕃国内的兵马正面作战,但在吐蕃国内来来去去穿越荒漠、草原,翻山越岭——这是一次极为考验唐军体力、耐力和意志力的长途行军,可以说非常苦。

而且,深处吐蕃境内,稍有不谨慎,便有可能陷入重重包围之中,所以大军上下也都绷紧了一根弦。

一开始的时候,张瑄时不时会下达一些在军卒看来比较怪异的军令。

比如那木湖,明明昨日刚刚越过,但在那木湖前方休整一日后,张瑄又突然命令大军飞速回师那木湖,驱逐了吐蕃一支游牧部落,然后向北行进,而向北行进不足百里,又再次折返向东,绕了一个大圈,来来回回,还是回到了既定的行军路线上。

一开始,军卒颇有抱怨,但后来,即便是普通军卒都弄明白了一个事情:大都督并不是犯了神经病要来回折腾军卒,而是这样一番“折腾”,直接跳出了吐蕃兵马的包围圈,让吐蕃兵马搞不清楚唐军的真正去向,追击去了错误的方向。

等吐蕃军马醒悟过来,唐军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这支由回纥、灵州卫和神策军组成的联军,因为同甘共苦,渐渐融为了一体。而因为谋略和战略战术的成功实践,张瑄在这支联军中的威望也渐渐达到了一个顶峰。

之前,他作为大都督,所获得的不过是军卒的敬畏,这是一种对于权力的敬畏;而如今,在三万军卒心中,张瑄那就是神机妙算无所不能的军神一般的存在,对他产生了盲目的崇拜。

鄯城一战,火器发威,直接击溃赤柱大军,歼灭两万余众。随后,一路追击进入吐蕃,一路袭扰吐蕃国内,让吐蕃人望风丧胆。

折返向西北,奇袭纳木些城,获得充足的补给和粮草。再往后,南下进逼吐蕃王庭逻些城,让吐蕃人心惊胆战。而就在吐蕃人火线救援逻些城围攻而至的时候,张瑄又突然率军折返,与吐蕃军马擦家而过,占领契林错,再次获得给养……在吐蕃境内纵横跋扈,来去自如,将吐蕃人玩弄于股掌之中,这完全都是靠了张瑄的谋略和战术。

一个多月以来,唐军在吐蕃境内虽然没有与吐蕃军马正面会战,但歼灭吐蕃散兵也近万人,而焚毁吐蕃粮仓、军屯要塞数座,一度占领中等城寨三座,造成的破坏力相当巨大。

可以说,吐蕃人在唐军撤离后,三年之中别想缓过劲来。

夜幕低垂,波干山下,唐军在密林边缘安营扎寨。

三万人的营地也是非同小可,那一堆堆正在造饭的篝火或明或暗,闪闪烁烁,从张瑄纵马驰立的这座高坡向下望去,星星点点,非常壮观。

“大都督,翻过波干山,就是平原,我军急行军,五日可赶到吐谷浑故地外围。”郭子仪朗声道。

张瑄默然望着那沉沉的夜幕以及那隐藏在夜幕中的波干山,点点头道,“郭将军,身后的吐蕃人可追来了?”

“大都督,探马回报,吐蕃两路军马共计三万人在那木湖集结,然后向我军的方向追来,不过距离我军起码有三日的路程。待吐蕃人追来,我军早就离开了。”郭子仪的声音有些兴奋,他微微向张瑄拱手抱拳道,“大都督神策,末将受教良多!”

张瑄微微一笑,回头扫了郭子仪一眼,“这用兵之道,本帅也是活学活用,倒是让诸位见笑了。不过,此次我军进入吐蕃,战略性的目的都达到了。”

“搅乱吐蕃局势,破坏吐蕃国力……让吐蕃人在数年之中,无力侵袭我大唐边境。同时,也是一种练兵。”张瑄缓缓纵马下坡,郭子仪等人上马跟随。

“郭将军,我军的给养粮食还能坚持几日?”

“回大都督,按照大都督教授的法子,我军烹制炒面和烤肉,每个军卒都尽可能携带,再加上一路游猎和抢夺吐蕃部落粮食,坚持到班师回朝的问题不大。”郭子仪恭谨回道。

“传令下去,让兄弟们再坚持几天,待班师回朝,本帅一定大赏三军,摆下酒宴犒劳大家。”张瑄夹紧马腹,向营地方向奔行过去,向营地越近,一种煮肉的香气就越加浓重。

这一个多月来,张瑄命令军卒尽可能地掳掠吐蕃牛羊马匹,宰杀或腌制或烧烤,以便于携带,尽量节省粮食。

将腌制的干肉切下,用锅煮上,然后加入一些谷物,熬成浓粥,便是一种美餐,足以补充军卒的体力消耗了。

******************************************************

朝廷的册命和李亨的诏书传到陇朔大都督府,原本非常低调的监军李辅国顿时精神头十足,从幕后直接走向了前台,从封常清手里夺过了一部分管理陇朔大都督府的权限。

张瑄没有消息,朝廷有诏书在,封常清也没有办法,只得眼睁睁地看着李辅国小人得志,咬牙忍耐着。

李辅国掌权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取笑了正在筹建中的吐谷浑新军。这是张瑄一手推动的结果,一万吐谷浑新军正在形成,却被李辅国一道政令就给取缔了。

同时,李辅国在灵州大肆收受地方大商贾和吐谷浑贵族的贿赂,滥发政令,把灵州搞得乌烟瘴气。他甚至开放禁令,允许吐谷浑在灵州之外建立属于自己的城池。

封常清再三进谏不果,只能继续忍耐。

但他的忍耐却换来了李辅国的得寸进尺,两人的矛盾越积越深。直到有一日,李辅国要插手城外的火器营事务,封常清终于爆发了。

火器营是张瑄临走再三叮嘱和交代给封常清的重要保护对象,不允许任何人插手。李辅国要接管火器营,封常清怎么可能同意。

封常清当面顶撞李辅国,李辅国大怒,当众怒斥封常清,甚至还放出话来要奏表朝廷,罢免了封常清的官职,但封常清也顾不上这些了。

李辅国不过是一个太监,而封常清却是军中名将,在军中具有李辅国所不能比的影响力。因为有封常清在,李辅国不可能完全全部接管灵州和陇朔事务。

张瑄的政令中,本来有一项是往河珧一线移民,将吐谷浑部族分批整体迁移过去,为将来抢占吐谷浑故地做准备。可李辅国的从中搅局,直接就打乱了张瑄的部署。

还不仅如此,李辅国还下令驻扎在河珧一线的四万陇朔兵马调回灵州和朔方,只是他的第一道军令下达,李光弼根本就没有鸟他。

李辅国连续两道军令,李光弼那边都没有动静传来,李辅国大怒,当即带百余护卫亲自赶去了河州。

……

……

九月十三日,李辅国赶到河州,他在城外等了老半天,也没见李光弼率河州诸将出城迎接,心下勃然大怒。

他怒冲冲地带人冲进城中,发现河州城内城外容纳了很多来自鄯州青海一线的“边民”。这些都是急需安置的边民,张瑄让张巡引导这些边民异地安置,目的还是为了下一步占领吐谷浑故地的移民计划。

河州城太守府就是李光弼目前的帅府。

李光弼正在大厅与张瑄以及河州诸将商议军务,突然闻报说监军李辅国到了,不由皱了皱眉。他生平最讨厌的就是阉宦,对于朝廷让李辅国暂代陇朔权柄颇有微词。

这是他对李辅**令置之不理的因素。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心里有底,知道用不了多久张瑄就将会传过消息来,与河珧一线军马前后夹攻,一举拿下吐谷浑故地,将河珧整体向吐蕃境内延伸数百里,将吐谷浑故地圈入大唐版图,建立丰功伟业。

此功一成,张瑄的权势自然更上层楼。小小一个李辅国,在李光弼眼里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蹦跶不了几天。

但李光弼没有想到,李辅国竟然跑到河州来了。

他皱了皱眉,却还是起身向张巡等人笑了笑道,“张大人,李监军到了,你我出去迎接一下?”

张巡轻轻一叹,起身笑道,“迎接自然是要迎接的,李监军奉命暂代陇朔大都督,我等皆为属下,不可失礼哟。”

李光弼晒然一笑,“张大人,一个内监,他懂什么?本将听说他在灵州嚣张跋扈,把灵州搞得一团糟,如今又跑到河州来祸害了……”

两人并肩率诸将走出府门,李光弼向大刺刺站在府门前“顾盼生威”的李辅国略一拱手淡然道,“见过李监军,不知李监军到河州军中,有何公干?”

李辅国冷冷一笑,矜持道,“本监军奉朝廷和监国太子殿下之命,署理陇朔政务军务,此刻奉旨巡视河州,难道李将军有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