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混在三国当军阀 > 第二卷 八百流寇起狼烟 第295章 末将张绣,参见凉侯

桑津,马跃的两万凉军就驻扎在这里。

采桑津是个渡口,也是个小城,然而东临河东,背靠冰,往北还可以退出内长城死守河套。

两万凉军驻扎采桑津,马跃和贾诩是经过认真讨论之后做出的决定。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马跃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和袁绍翻脸,这并不是因为马跃害怕袁绍,马跃是希望袁绍这条豺狗在吃饱喝足之后,把目光转向黄河南边的曹操,在曹操那条恶狼没有完蛋之前,马跃对袁绍采取的策略就是纵容。

采桑津位于河东郡,与晋阳相隔近数百里,就不会过于刺激河北军。

其次,河东郡是马屠夫、贾毒士替张绣、张济叔侄选定的避难所!

一旦并州战事进行到决定性的时刻,马屠夫就会通过各种手段强迫张济、张绣叔侄就范,引军退守河东,同时与袁绍进行谈判,确保河东郡的安全。

有马跃的两万大军驻扎在采桑津,袁绍的大军就不敢肆无忌惮地南下攻打河东,更不敢越过黄河进攻河套,将来袁绍撤兵之后,并州留守军团也要始终提防来自南面河东的威胁,自然也就更加没有精力威胁河套了!

河东郡在经历了两次军阀大混战,以及董卓、马屠夫两次大迁徙之后,人口已经从中平年间的五十万锐减至不足五万!仅凭这五万百姓是不足以养活张济、张绣叔侄的并州大军地,如此一来。马屠夫就能通过粮草的供应扼住并州军的咽喉,张济就是想叛乱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粮草不足,张济如何举兵叛乱?

除非张济敢效法当年的马屠夫当流寇,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和决心去当流寇的,至少在没有被逼上绝路之前是不会做这个决定的,当年马屠夫之所以当流寇,不也是因为没了活路?

在对待袁绍的大体战略上。贾毒士和凉州将领们的意见大体上是一致地。但在有些细节上。双方地意见却出现了分歧,其中如何对待上党太守张扬地问题上意见分歧最大。

上党郡位于并州最南端,东接冀州,南临司隶,郡中还有壶关险要,紧紧扼住并州、冀州的东西交通要道!从冀中前往并州,如果不走壶关而绕行北部的中山、雁门就要多走至少上千里路。壶关的险要由此可见一斑。

以马超、高顺为首的凉州将领认为上党、壶关的战略位置过于险要,绝不能让其落入袁绍的掌控之中,最稳妥地对策是出奇兵拿下张扬,然后谴精兵猛将守住上党、壶关,上党郡因为与河东郡相邻,能够获得退守河东的并州军的支援,所以守住上党是完全可能的。

将来曹操败亡、袁绍入主中原之后,凉州军如果还能够控制住壶关。将对袁绍治下的冀州腹地构成严重的威胁!从壶关出兵向东只需三百里。凉州军的兵锋就能直接杀到袁绍老巢城城下!

这将使凉军处于绝对的战略主动。

但贾毒士却认为,现在出奇兵袭占上党郡和壶关,相当于把锋利地尖刀插到袁绍地心腹要害。只能提前和袁绍集团决裂,甚至没等袁绍和曹操动手,凉州军团就必须先和河北军团拼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

这是凉州军团断然不愿意面对的结果。

马屠夫最后拍板,坚定不移地支持贾毒士,关于上党郡和壶关的抉择,凉州军团两头巨头地意见竟是惊人的一致。

……

时间在战争的阴云中悄然流逝,转眼间就来到了建安九年(的春天。

经过了整整一个冬天的准备,袁绍总共调集了十八万大军,兵分两路向并州大举进攻。南路大军以淳于琼为主将,逢纪为军师,许攸为监军,领军三万进攻壶关,袁绍则亲率十五万大军为北路,以田丰为军师,猛将张郃为先锋,审配为粮草接应使,大军从中山国誓师出征,大举攻入并州雁门、新兴郡。

张济部将,雁门太守张先,新兴太守雷叙同时谴使向晋阳告急。

张济接报大为吃惊,料并州军抵敌不住,便急忙以八百里加急向采桑津的凉

求援,同时又命人怀揣密信星夜赶往安邑,令侄子张采桑津,以臣属之礼面见马跃,请求马跃发兵救援。

张绣赶到采桑津的时候,许昌小朝廷派来的天使也刚刚赶到。

朝廷天使是来宣读天子诏书的,诏书中对马屠夫攘定蛮夷的功绩大加赞扬,还敕封马跃为征北将军、凉侯、假节铖。世事就是这般无常,年前马屠夫还和曹阿瞒打得死去活来,皆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可转眼间曹阿瞒就谴使对马屠夫加官进爵,极尽讨好之能事。

不过,马屠夫当然不会天真地认为以曹阿瞒此举怀有什么好意,事实正好相反,曹操此举是别有险恶用心。大汉征北将军治城,节制幽、并、冀、青四州军事,曹阿瞒此举显然是想要挑起马屠夫与袁绍之间的纷争!

这就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先天优势了,在古代,名的地位是相当之高的,军阀与军阀之间的混战,也非常讲究师出有名!如果师出无名,那就是不义之师,不义之师是很难获得士族门阀襄助的。

……

采桑津,马跃军帐。

许昌小朝廷派来的天使刚刚下去,马跃便抬头朗声道:“典韦何在?”

典韦铁塔似的身影出现在帐外,按剑厉声应道:“末将在此。”

马跃将圣旨包好,然后连同天子御赐的征北将军印玺一并递与典韦,说道:“派人将这道圣旨连同印玺送往并州,交与袁绍大将军帐前。”

“遵命!”

典韦抱拳一揖,接过印玺、圣旨转身离去。

贾诩捋须说道:“主公此乃明智之举。”

马跃道:“凉侯的爵位和食邑孤就笑纳了(没查出什么爵位以上可以称孤,马跃虽然只是县侯,还不是公、王,但演义中以侯称孤的例子也不少。),至于征北将军节么,那就敬谢不敏了,曹阿瞒机关算尽,想挑起孤与袁绍之间的纷争,孤偏不如他所愿,偏要他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报~~”马跃话音方落,忽有亲卫入帐跪地禀道,“主公,河东太守张竹求见。”

“张绣?”贾诩与马跃交换了一记眼神,奸笑道,“张济终于沉不住气了。”

马跃大手一挥,朗声道:“有请。”

亲兵长身而起,大步走到帐外高喊道:“凉侯有令,有请河东太守张竹大人进见~~”

旋即有沉重的脚步声响起,帐外人影一闪,气宇轩昂的张绣已经疾步入内,单膝跪地朗声唱道:“末将张绣,参见凉侯。”

“张绣将军快快请起。”

马跃肃手虚虚一托,张绣便顺势起身,躬身退立一侧。

说起来,马跃和张绣已经是老相识、老交情了,马屠夫率领八百流寇席卷洛阳、京畿时,就已经和张济、王匡、杨奉这三路勤王大军干过一仗了,当时的张绣还仅仅只是十八岁的锋锐少年!

转眼间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年有余,张绣也早已经从当年锋芒毕露的少年成长为沉稳内敛的大将之才了。

“世事无常啊。”马跃阴阴一笑,向张绣道,“遥想当年,将军追随令叔围攻八百流寇之时,可曾想过会有今日?”

张绣显然没想到马屠夫会突然来这么一句,看这架势倒是大有秋后算帐的意思,不由得心中忐忑,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应道:“这都是陈年往事了,而且当时兵寇有别,凉侯大人有大量,谅不致于记仇。”

马跃脸上阴霾之色忽然隐去,上前抚住张绣肩背朗声大笑道:“哈哈哈,孤不过与将军开个玩笑罢了,将军千万别往心里去。”

张绣被马屠夫的前倨后恭弄得既惊又怕,只觉背脊一片寒凉。

拱了拱手,张绣正欲言归正传时,马屠夫却伸手把住张绣的肩膀,亲热地说道:“来来来,今日孤与将军只叙私谊,不谈正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