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一百七十三节 远东第一外交家

大国崛起1900 第一百七十三节 远东第一外交家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杨潮接下来跟着吴佩孚视察了一番军队情况。

“你们都知道,前几年俄国人在我们东三省杀了多少人,糟蹋了多少大姑娘。你们不知道,俄国人过去叫做罗刹鬼,村里的老人都知道,为什么叫他们罗刹鬼,因为他们吃人!”

“我们不把俄国人挡在这里,等他们过了哈尔滨,可就到他们的家乡了。他们会抢咱们家的粮食,抢咱们村里的姑娘。等他们抢不到了,到冬天没吃的,他们就吃人。谁想你爹,你妈,你妹子被俄国人吃了,糟蹋了?”

一个个年轻,热情的宣传员,不断的鼓动士兵。

这些都是富强党宣传部中出来的,不过不是什么精英人物,没有出过国,基本上都是山东当地学校毕业的,学习历史、人文的学堂学生,算是富强党的中低层成员,为了让他们能胜任军中宣传任务,杨潮甚至集中给他们办了培训班,甚至自己亲自上阵上了十天课。

告诉这些人,大胆的宣传,不惜造谣、夸张和恐吓,不要怕士兵不信,谎言说三遍成不了真想,说三百遍,三万遍就成了。

杨潮是大力支持士兵精神建设的,他的口号是:“宣传员要配置到连队!”

当然吴佩孚这样的正统德**校军官,他更倾向于用军纪、军法来约束部队,当然也不反对杨潮建宣传队,但他却将军法制度推行下去,严酷的军法,退后一步那就是死,是绝对没有侥幸的。

除了视察部队外,杨潮在哈尔滨还要应付各国的记者,面对一个日本记者对于这次伊藤博文和杨潮合作达成共同抗俄外交成活的评论。杨潮很不吝赞美的表达。

“在下向来敬仰伊藤侯爵。以我之见,伊藤侯爵乃是东方当之无愧的第一外交家。”

杨潮的回答让日本记者很高兴,对杨潮进行了一个长长的采访,最后发回日本国内,伊藤博文的声望又热了一把。

也有记者拿杨潮的回答去问伊藤博文,伊藤博文则非常谦虚的恭维了杨潮一番。盛赞杨潮乃李鸿章之后,中国最具有国际眼光的外交战略家。

而且伊藤博文在一番访问中,竟然不惜暴露了当年他跟杨潮的秘密会晤,当然伊藤博文是挑着说的,比如那删除日本部分内容,还有杨潮在上海发表的谣言也没有说,只说当时他是被杨潮的爱国精神所感动才决定本着中日友好的目的,放弃赔款的。

当时伊藤博文是受到了民间的一片骂声的,但是这一次伊藤博文可以挺起腰杆了。他表示免除赔款是日本最好的选择,不仅当时收获了国际声誉,而且带动了国际社会纷纷效仿,免除了中国的赔款,或者鼓励了中国的留学生,增强了中国的力量,让中国不至于被俄国侵略。

最重要的是,日本因此收获了中国人的友谊。所以才有这一次双方合作对俄宣战,伊藤博文表示。如果没有中国的合作,日本将不得不再打一场代价高昂的日俄战争,如今有中国的军队分担压力,日本可以集中力量在旅顺,也更有机会彻底打败俄国人。

伊藤博文最后评价道,杨潮从运作各国免除中国赔款问题开始。就已经展现了一个国际一流外交家的风采,之后的对俄军事讹诈,更是巅峰之作,但是这次选择跟日本合作,才真正表明了杨潮已经成长为一个成熟、稳重并且负责人的外交人才。伊藤博文很高兴在李鸿章故去之后,中国还能出现这样的人才,很为中国感到高兴。

“玛的,现在是合作关系,就这样黑老子,刀子这就捅上了啊!”

杨潮看到伊藤博文的评价后,不由暗骂起来。

看起来,伊藤博文在捧杨潮,可是庚子赔款那件事,很显然是杨潮算计了西方列强,一般人看不懂,真正的政治高手一眼就看透了猫腻,肯定会认为杨潮是一个阴谋家,这样以后西方人在跟杨潮合作的时候,肯定会多留一个心眼的。这对杨潮一直打造的重协议,守承诺,信契约精神的形象完全不符。

但这不是最关键的,把杨潮捧这么高,就不怕中国那些当政者感到威胁吗。

张之洞倒是不用怕,这老大夫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而且也十分看好杨潮,否则这一次就不会大力支持杨潮了,杨潮甚至从张之洞的口气中感到,张之洞这次冒险支持杨潮发动战争,其实是在给杨潮捞政绩,他希望在他死后,杨潮拥有足够的威望,能够接掌控朝政,让中国在正确的道路上走下去。

就在中日双方高官互相捧对方,看似合作关系十分紧密的时候,战争行动也已经开始了。

首先发动攻击的,就不是中国人,也不是俄国人,而是日本人。

日本人第一时间封锁了旅顺,同时从大连出兵切断了俄军的退路,将俄国人像上次一样堵在了旅顺。

俄国人也没有跑的打算,大概也想像上次一样,利用旅顺的要塞,大规模杀伤日军吧。

所以直到日本人准备好,开始发动攻击之前,俄国人都没有任何突围的举动。

日本人的攻击,是从炮击开始的,由于日俄战争中,日本发现280重炮的好处,这次他们准备了两千们重炮,不断的对旅顺展开了炮击行动。

日本人发动攻击之后,俄国人也展开了攻势。

俄国人攻打的是哈尔滨。

俄军果然没有选择从海参崴南下,因为海森崴已经被日本人用舰队和水雷封锁,他们延陆地南下,也只能十分艰辛的翻越长白山攻打朝鲜北部,太容易被拥有制海权的日本拦截,而且攻打朝鲜北部的群山没有任何战略意义,俄国人迫切的想要打通到旅顺的陆路,这样他们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

所以作为通往旅顺的铁路枢纽,哈尔滨是必争之地。吴佩孚虽然自信,但是俄国人同样自信,吴佩孚认为俄国人攻不下哈尔滨,俄国人还认为吴佩孚守不住哈尔滨呢。

俄国人的攻势一如既往的野蛮粗暴。

各国观察员在哈尔滨附近的高山上搭建了观察台,通过望远镜看到俄国人在炮击之后,成群结队的蜂拥冲向中国人的阵地。接着如同秋收的麦子一样,倒伏在中国人的阵地前,被机枪收割走了一条条生命。

而中国人的阵地坚不可摧,让西方人开始正视现代战争,发觉似乎防御的一方占有绝对的优势,可是如何化解防御优势呢?

但是俄国人没有退却的打算,依然如故,跟日俄战争时一样的作战方法,继续炮火掩护步兵冲锋。因为他们也找不到更合适的方法,对抗战壕的方法,要在二战才会出现,那时候是坦克技术成熟后催生的新战术,而现在只能用人。

“大人放心,夜里也有值岗的,绝不会给俄国人偷袭的机会。”

战斗爆发了三天,中国士兵伤亡微乎其微。但是俄国人已经损失了上万人,吴佩孚更加的自信了。

“戒骄戒躁。好了,去给张相发一封电报汇报一下今天的战况。”

杨潮点点头,战报他已经看过了,觉得没有问题,打算发到报纸上,但之前肯定得先让张之洞他们知道。不单单是让老头高兴高兴,也是出于一种尊敬,起码杨潮认定,如果是李鸿章的话,就不会同意自己跟俄国人开战。

将这种有利的战报发到报纸上。那更是十分必要的,借此机会鼓励民族士气,借此机会刺激国家观念,这都是大大有利的。

百姓信心的增强,不仅仅意味着爱国精神的催生,而且也有大大的实际好处,起码在上海的债券销售,就十分的顺利,老百姓积极踊跃的认购债券,上到豪门富商,下到贩夫走卒都挤在各个钱庄门前要求买债券,弄到最后各大钱庄都不得不限制认购数量,每人限购十两银子,争取让更多人买到债券,让更多人支持国家。

第一期一亿两债券战争爆发前三天就出售一空,接着第二批也在十天后战斗打响后出售一空,总共两亿两的债券,变成了银元、银票流入了山东各个工业企业,变成了一支支武器装备,通过铁路送到了东北。

整个国家经济都开始被战争驱动下,隆隆运转起来,如同一套空前巨大、复杂的机器。

同时在明面中,中日俄三方都开始了正面竞争,私底下的勾当也没少做。

日本人明石元二郎又一次找到了弗拉基米尔同志,又给了弗拉基米尔同志一百万日元,让弗拉基米尔同志去捅他国家一刀。

杨潮则找到了基里连科和马豁瓦,基里连科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俄**官,日俄战争后被杨潮用飞艇送回了俄国,并且给了他十万支步枪,基里连科用这些武器发动了一场不太成功的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他个人却获得了崇高的声望,现在在俄国秘密组织内部,依然是一方巨头了。

马豁瓦则在沙俄镇压波兰起义的时候,努力救出了近千波兰起义志士,他没有听杨潮的建议将这些人送到中国来,而是在荷兰、比利时等国建立了据点,在哪里不断的从波兰吸收复国志士,现在已经拥有三千人了。

当然马豁瓦并没有脱离跟中国的联系,跟杨潮依然紧密接触,通过富强党在欧洲的组织,杨潮这几年已经接济了马豁瓦五百万马克,这次找上马豁瓦,告诉他让他准备找机会回国发动起义。

当然杨潮很讲义气的告诉马豁瓦,要让自己决定,让他自己觉得时机成熟时在动手,杨潮表示这完全是符合双方利益的合作,如果马豁瓦觉得机会不成熟,可以放弃这次机会。

马豁瓦可不愿意放弃,他看到日本和中国联合起来攻打俄国,他觉得这机会太好了,日本军队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实力,而中国的军队,至少是山东的军队,马豁瓦还是很了解的,他心里有一个账本,知道哪些被杨潮用家乡观念反复刺激了三年之久的东北子弟兵战斗意志是多么强烈,而作战素养就更不用说了,马豁瓦在的时候,就知道这些士兵已经相当精锐了,只要有强烈的战斗意志,这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

所以马豁瓦对俄国人再一次可耻的失败,是没有任何怀疑的,俄国人一旦失败,这就是波兰的机会,他们将从俄国的西方发动起义,建立一个波兰人自己的波兰,而不是沙皇的波兰。

不过无论是弗拉基米尔同志还是马豁瓦,两人暂时都选择了等待时机,同时暗中集合力量,等待机会,伺机搞垮沙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