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一百五十九节 艾伦洛克希德

大国崛起1900 第一百五十九节 艾伦洛克希德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杨潮没有投资美国正在飞速上升的乘用车工业,而是选择跟摩根旗下的通用汽车合作研发生产卡车和农用车,杨潮跟新闻媒体的解释中说,中国目前的道路情况,百姓收入情况,还达不到大规模消费私家车的程度,因此只有卡车和拖拉机、收割机等车辆才可能找到市场。

杨潮郑重的表示,自己吸引的投资,自然是希望是有效益的投资,将尽可能保证这些企业的利益,让他们能够良性发展,因此在中国找不到机会的企业,杨潮是不会引进的,当然如果条件发展到合适的时机,杨潮也愿意继续引进新的项目,并且会将美国企业放在很高的优先级来考虑,毕竟美国政府一直对中国报以友好的态度,杨潮希望跟美国政府继续发展这种友好的关系。

之后还有机床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甚至还跟杜邦合作兴建一家大型火药工厂,山东已经有了两座大型兵工厂,兵工厂也附带小型火药厂,但几次战争中发现,这些火药厂供应平时生产还可以,一遇到战争,立刻就捉襟见肘了,所以很有必要引进一座大型火药工厂。

最后总共签订了三十个大项目,杨潮投入资金达到了一亿美元,在这些企业中占据4到6成的股权,如此大规模的合作在美国企业界刮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风潮,杨潮一时间成为美国资本家最好最受欢迎的朋友。

但是没人关注的是,这些合作协议中,都有附属条件,那就是每个企业都要开办相关的学校。

世界已经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和内燃机开始兴起,并且带动新一轮的经济扩张。杨潮可不想错过,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跟第一次有根本的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还能说是工匠长期积累的结果,第二次的发明创造,则一开始就得到了系统科技理论的支持。几乎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理论知识扎实的科学家研究出来的。

以中国的国情,根本就不允许先学习先进科技理论,然后开启第二次科技革命,杨潮则想反其道而行之,先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利用这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实体,来反推理论教育的普及。

跟企业的附属协议没人关注,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是跟美国人政府最后签订的商业合作备忘录,却受到了重视,甚至被其他欧洲国家关注。

杨潮跟美国政府签订了一个共同宣言,美国政府承诺,在跟山东的商业合作中,双方将以协议合同规定为守则,并且一旦发生商务冲突的情况下,美国政府不会援引治外法权。

这个宣言意味着。美国跟山东的商业合作中,他们的企业没有外交豁免权。这也算是满足了张之洞的不丧权的要求,甚至还小小的争取回了一点点国权。

杨潮相信得知这些内容后,张之洞这个老士大夫,肯定会展颜一笑。但是同时,杨潮还想的到,那些骂自己的人恐怕又有新词了:杨潮这个卖国贼。不但卖国,而且还认了干爹!

备忘录之后的内容还有,美国在山东企业,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将跟本地企业一样。服从山东政府的管理,比如战争时期,山东政府有权通过行政权力,在不破坏企业财产权的情况下,对所有企业统一管理,从而达到集合工业实力的结果。

所有的外事活动结束后,杨潮还跟许多美国资本家互相交流了一下。

其中跟洛克菲勒的交流,颇有一些前瞻性,杨潮这次如此规模的商业规模,怎么可能撇开洛克菲勒财团这样的大鳄呢,不过此前在加州的时候,洛克菲勒就已经取得了成果,比如向山东供应石油的合作。

不过上次是跟标准石油的加州分公司签约的,这次则是跟洛克菲勒家族会面,跟老洛克菲勒交谈。

洛克菲勒十分关心杨潮的飞艇产业,当他知道齐柏林打算在三年内,将飞艇生产规模扩张到年产量一百艘的时候,对此是大为赞赏,洛克菲勒告诉杨潮,他认为飞艇是未来产业,是很有可能取代船运的下一代运输方式,积极鼓励杨潮发展飞艇工业,同时表示,愿意在必要的情况下,以贷款等方式支持杨潮发展飞艇。

杨潮对洛克菲勒的说法完全赞同,他也认为飞艇是未来的运输方式,并且有意在今年大规模开通世界航线,而不仅仅是作为旅游观光一样的尝试性质。

杨潮希望得到洛克菲勒的帮助,在美国建立完善的飞艇起降场地,杨潮完全把后世飞机场那种经营方式,跟洛克菲勒说了一番,打算组建飞艇空中运输网。

两人谈论了三个多小时,洛克菲勒升起了浓浓的兴趣,最后答应跟杨潮合作,在美国建立完善的空中交通网络,洛克菲勒出场地,负责游说政府,帮助空中航线运营,同时投资一百万美元,在美国三十个最大的城市中建立飞艇起降场,并且帮忙跟铁路、公路和水路形成联运。

杨潮则提供一百艘飞艇、所有的驾驶人员,同时也提供一百万美元作为流动资金,双方各持股百分之五十,但是齐柏林将作为名誉懂事拥有额外的投票权,也就是说,如果杨潮和洛克菲勒对经营意见不同的时候,齐柏林那一票将有决定权。

公司名称为,美国空中运输公司,将以客运为主,货运为辅,在三年内完成所有的投资和建设活动,投入商业运营。

齐柏林的飞艇现在采用的是柴油机,而柴油机从发明到现在,还完全竞争不过汽油机,无论是火车还是轮船,全都在试验阶段,雷声大雨点小,而柴油作为冶炼中重要的一个产品,一直只能作为汽油产品的废渣一般存在。这是洛克菲勒难以接受的。

柴油不比汽油、煤油那么易燃,就是用明火去烧也点不着,必须在高温、高压下,柴油才可能燃烧,此前柴油只能作为一种取暖用油,显然太过浪费了。目前柴油机是唯一可能利用到柴油的机器,而目前柴油机应用最成功的,无疑是齐柏林的飞艇。

所以洛克菲勒支持飞艇的用意,不言而明,是在推销他的柴油。

但杨潮还是想错了,或者说不够全面,使用柴油机的机器,飞艇并不是第一个,也不是用量最大的。洛克菲勒看的清楚,飞艇这种玩意,是不可能大规模推广的,因此他并没有太把飞艇的耗油,看成什么了不起的市场,船和火车用的柴油机比飞艇更靠谱。

洛克菲勒看重飞艇的真实目的,是向飞艇提供氦气。

氦气在地球上是一种稀缺资源,不是因为含量稀少。而是提取太困难了。

空气中就含有氦气,但是比例太稀薄了。一般从空气中提取元素,比如氮气,都是通过冷却液化的方法,因为不同空气的液化温度不同,只要降温到合适的程度,就能得到想要的气体。但是氦气是最难液化的气体,必须将温度降低到零下271°的时候,才会液化,几乎逼近绝对零度了。

这个时代的科学家倒是从空气中提取过氦气,但是耗能极高。产量极低,用来做实验倒是没问题,但是用来工业化生产就太昂贵了。

可是除了空气其他资源中也有含有氦气的,比如天然气中,某些天然气中会有含量较大的氦气,而美国正是含氦天然气最多的国家,美国的天然气中含氦量最高可以达到8%,洛克菲勒不但是石油巨头,他的很多油田里也是往外冒天然气的。

相比空气中的氦,天然气中的氦就方便提取多了,比如直接烧,天然气是可以燃烧的,氦气是不可以燃烧的,等天然气中其他气体都烧光了,变成二氧化碳,把二氧化碳过滤掉就剩下高纯度的氦气了。

工艺方法洛克菲勒已经掌握,他打算建立工业化氦气工厂,所以打算向杨潮的飞艇公司供应氦气。只是他知道杨潮也在用秘密的方法生产氦气,他跟杨潮谈了那么长时间,其实就是在试探,得知杨潮的生产方法价格昂贵后,他才确定要开建氦气工厂的。

杨潮同意了,他没有什么好的选择,目前的飞艇都靠他的飞船在分离氦气,暴露倒是不至于,但是飞船用来提炼氦气太浪费了,去海底搜黄金比提炼氦气那个更有价值,杨潮还是弄的清楚的。

而美国别说现在了,就是到了21世纪,依然是全世界为一个工业化生产氦气的国家,美国占有全世界可提取氦气资源八成以上,不找他们找谁?

但是杨潮担心供应安全问题,于是提出了要求合资,就将这个氦气加工厂全资放在飞艇运输公司之下,并且签订十年供应合同,每年价格不得增长5%以上。

杨潮怕洛克菲勒掐他脖子,洛克菲勒同样担心杨潮掐他脖子,因为杨潮认为洛克菲勒将控制全世界的氦气,而洛克菲勒却知道目前飞艇几乎是氦气唯一的用户,因此一拍即合,双方都需要一个长期合作协议。

所以很顺利的签署了协议。

跟洛克菲勒这份商业合作,是杨潮在美国的最后一份商业合作,接着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来到现场的记者极多,无论是洛克菲勒还是杨潮,此时都有很强大的新闻号召力。

“杨先生!杨先生!”

就在正回答记者问题的时候,突然一个蓬头垢面的年轻人高叫着,往里面挤。

华盛顿州警察局的警察连忙阻拦,可是那年轻人左躲右闪,最后硬是跳上了酒店的桌子,跳过了警察的拦阻闯了过来。

记者们也吓了一跳,但是却没有惊慌,立刻调转镜头,朝着这个人猛拍,同时还给这人让开了一条路来,也不管这人对杨潮有没有恶意,也许这人袭击一下杨潮,对他们来说,才是最有利的,因为就又有新闻可卖了。

但是他们失望了,这个蓬头垢面的家伙,可不是来袭击杨潮的,相反他是杨潮的崇拜者,他拿出了一叠纸,让杨潮帮他鉴别。

“杨先生,这是我设计的飞艇,请您帮忙看一看。”

杨潮随意的翻起来,而年轻人一脸热切的在一旁看着,记者们疯狂的拍照,警察拼命的往里面挤,想要控制局势。

杨潮看了几眼,之后就开始认真起来,看得出来这个年轻人有不错的设计功底,划出来的结构图虽然怪异,但是都还算靠谱。

其中几张还是很吸引杨潮的,齐柏林飞艇现在越来越细长,已经有了雪茄烟的外号,而这个年轻人设计的飞艇,却偏浑圆一些,但也有长条形的,只是不是一根长条,而是两根,三根,简单的说,就是两艘和三艘齐柏林飞艇并在一起。

看到杨潮多看了几眼那两张设计图,年轻人更兴奋了。

“杨先生,我计算过了,如果将两艘齐柏林飞艇并列起来,承重能力将会翻一倍,而飞艇结构完全可以承载,只是速度可能会大大降低,两艘并列的话最多能跑七八十功力,三艘的话只有三十公里。但是载重量大大增加,有可能将齐柏林飞艇的运载量提升到一千吨!”

见到这年轻人说的靠谱,杨潮点了点头,随口问道:“你的设计很好,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

“洛克希德,艾伦.洛克希德,先生!”

年轻人满含热切的说道,杨潮则惊呆了。

……

事情是这样的,小洛克希德小时候,看到滑翔机的表演,就对飞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飞机出现后,他倾心于飞机,可是这个时代飞机发展太缓慢了,1908年莱特兄弟才为法国陆军制造了第一批飞机,除此之外像样的商业根本就没有。

可是1906年,杨潮架势飞艇环球航行的创举,却一下子将洛克希德给刺激到了,环球航行啊,他突然感觉到,飞机是没有前途的,飞艇才是未来,而且杨潮当时在美国横穿大陆而过,在旧金山和朴茨茅斯都展出过,洛克希德还花了半个月工资上去参观了一下。

之后洛克希德就立志要从事飞艇工业了,可是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汽车修理工,根本就没有任何机会与动辄百万美元这么高大上的飞艇拉上关系,可是他心里的热火是无法熄灭的,这次杨潮又一次来美国,他觉得是一个机会,如果能得到杨潮的赏识,那么展开工作就容易多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