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一百五十二节 救灾

大国崛起1900 第一百五十二节 救灾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杨潮的带来,改变了这个时代很多,但是有一点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那就是气候。

1907夏收前开始,一场大面积的降雨在两江北部和河南东部连绵不绝,一场大雨将夏粮完全摧毁,此时灾害已经开始了,只是还没人知道,这将是晚清四十年来最严重的饥荒,受灾人口会达到400余万。

三个月后,有一场大面积降雨,在这个区域释放,苏北一带还遭遇了台风侵袭,更是雪上加霜,苏北数千万亩农田颗粒无收,数以万计的灾民开始流浪,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如此情形很想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开场,吸取教训的清廷下令两江总督端方要不惜一切代价维稳。

没想到自己才走了一个星期,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主要还是台风啊。

台风摧毁了苏北连片的农田。

“状元公,本官自请担任救灾大臣,全权负责救灾事务,劳烦状元公跟在下一起署名,号召江南天下士绅捐款捐物!”

找人捐款不是最急迫的,但是张謇是最急迫的,当杨潮回了电报之后,他是第一个来找杨潮的。

杨潮借机就跟他商量了这事,张謇没有任何犹豫表示答应,张謇的号召力本就很强大,毕竟是状元,实业救国的理念,还是得到很多人的认可的,杨潮的号召力则更强大,跟俄国人打了一仗后,完全就是国家英雄。

张謇草草几笔,一封洋洋洒洒的救灾倡议就写了出来,杨潮立刻签下自己的名字。

“张念,找最大的报纸,都发出去!”

“状元公,事不宜迟了,在下不能奉陪了。”

把张謇一个人晾在大石房,杨潮立刻出发,去济南,同时已经通知了詹天佑、王求、潘逊、吴佩孚等人。

济南烟济铁路公司总部,这是一个八层高的钢混建筑,目前的济南第一高楼,坐落在黄河南边,火车站东边。

“詹天佑,下命令,津浦铁路进入紧急状态,所有非军事、战略物资,一切停运。吴佩孚,让士兵整装待发,提前告诉他们,将在火车路两侧维持治安。王求负责联络各国公使,请求支援,尤其是美国,希望他们能够调拨足够四百万人吃一个月的粮食,我们愿意用黄金来换。李富安,查验山东所有官仓,留下足够山东人吃一个月的粮食,剩下多少就调多少。潘逊你负责动员富强党员,考验我们组织能力的时候到了。”

“三天,我要三天之内,所有人做好准备。”

杨潮开了一个短会,然后立刻出发,飞艇就在楼顶等着他,他得立刻前往视察一番。

蔓延无迹白,不是雪,而是水。

苏北盐场一带,被大水淹没了,无数的村庄被淹没,一些牲口无助的在大水中挣扎。

“我们现在有二十艘飞艇了吧?”

杨潮在驾驶舱中放下望远镜,问着正在操作的龚明德。

“是二十三艘!”

杨潮狠狠的瞪了这小子一眼,此时此刻是嘚瑟的时候吗?

“回去之后,所有飞艇出发,到每一个村子中救人,什么都不要,只要人!”

花了半天时间,沿着苏北一带飞了一圈,发现铁路线倒是完好,毕竟铁路路基更高,而且选址也都是最合理的,考虑过沿海的台风。

此时已经有一群群人沿着铁路线往北走了,很显然,这些人将逃入山东。

“状元公,你不是总说厂里招不到女工吗。那些逃入山东的灾民,你能接收多少?”

这次估计逃入山东的灾民,保不齐要超过百万,张謇也有些犯难。

“十万,不,二十万人,最多了。”

“好就二十万,劳烦状元公动员动员其他纺纱厂,正确解决五十万人,告诉大家不要担心人多。我贷出去的那些贷款可以延期,什么时候他们盈利,什么时候让他们还钱!”

“杨大人放心吧。”

“哎,这就是农业经济啊,抗风险能力太差了,家无一年余粮,一旦一年守城无着,立刻就是灾荒。”

杨潮感叹了一声,朝廷的诏命已经下来了,同意了杨潮自认救灾大臣的请命,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没人跟他争,因为这种事你不可能做好,做的坏了还要受牵连。

詹天佑哪里第一个准备好。

杨潮立刻找到他:“能找到的火车头都待命,在济南、郑州装载粮食,沿着津浦铁路,每隔五里设一个点,搭建好粥棚,不求能让人吃饱,但总不能饿死人!”

“每一个粥棚,留一吨粮食,必须有一个班士兵守卫。灾民是最可怜的,也是心理最脆弱的人群,游走在生死边缘,极其容易失控。恐怕已经有人看到了这个机会,在背后煽动起来了。”

詹天佑管理的铁路总公司,这几年已经完全建立了现代管理体制,现代管理体制的动员能力是农业经济远远不能比的,几乎几个命令过去,就能让数以十万计算的人员按部就班的行动起来。

这一点吴佩孚的军队都不行,毕竟吴佩孚的军队,还不是一只现代军队。

大量的士兵开始上车,火车第二天夜里,就开往津浦铁路沿线。

但也有不好的消息,李富安清查了山东所有官仓,发现没有一座官仓按照朝廷的规定,备足了必须的粮食,所有官仓都是老鼠仓。

抓人,这次大灾,也是契机,把这些老鼠屎都清理出来,山东境内大兴牢狱开始了。

所有牵连其中的人员,一抓到底,绝不姑息!

此举在救灾的大义下,朝廷上也没有掀起波澜。

杨潮已经将救灾方案,写成了条陈,报告了朝廷,要求朝廷在全国各地调拨粮食。

但是朝廷的反应速度太慢了,反倒是第一时间通过海关拨给杨潮叁佰万两银子,此时要银子有个毛用,杨潮要的是粮食。

美国人回应很快,愿意以成本价紧急出售给杨潮一笔粮食,但是粮食发送到中国,军舰至少也得十天时间,民船的话,半个月都是快的。

杨潮请求美国人动用军舰,表示他们一定能够获得中国人民的友情,美国政府同意了。

杨潮倒是可以组织飞艇舰队去拉粮食,可是那样一来除了能制造舆论外,起不到实际的作用。

德国人第二个表示,将动用他们的储备军粮五千吨,尽快送到中国来。法国人表示资助中国两万吨粮食,英国人给一万吨,其他列强也多有表示,只有日俄两国没有,俄国人是因为国内运动刚刚平静,还腾不出手来,日本人则自己也在受灾。

其实这个时代,国际间互相帮助,已经很频繁了,当然形式大过作用,因为作为现代国家,其实西方人很少会碰上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比如旧金山大水灾,清政府下诏赈济,美国人婉拒了。

三天后,富强党、军队和铁路公司,都开始全速运转起来,军队一队队上车,火车则一趟趟驶向南方,富强党员开始赶往各个地方,拿出大把的真金白银,横扫市面上的粮食。

但是这时候,竟然粮价暴涨,很多粮商囤积居奇起来,把市面炒的火热,不但收不到多少粮食,反倒是把当地的粮价吵起来,让当地百姓受伤不已。

以清政府的习惯,对这些人该毫不留情的打击,没收财产,充公等等。但是现在你动一个试试,哪家敢于发这种财的粮商背后,不是站着一个高高在上的权贵。

杨潮也动不起,在山东他动的起,出了山东,他屁都不是。

不止在中国,全世界的富强党成员都发动了起来,到目前为止,除了日本,全世界都建立了完备的组织,各个国家的成员动员起来,走上街头募捐,这并不丢人,灾难面前,总该有人站出来,你总是能站出来,慢慢就获得了信任。

不过富强党的大规模活动,还是让一些人看不顺眼,有老顽固甚至上书朝廷说杨潮有买天下之嫌,要求朝廷换人赈灾。

此举让张之洞十分生气,但是康有为却开始慎重起来,他是绝对的保皇党,任何威胁到他家主子的行为,都是他不容忍的。

法国人的粮食是第一个到的,仅仅用了五天时间,因为他们是就近从越南调拨的粮食,两天后美国人也从菲律宾拉了一船大米。

这些粮船直接开到南京,从浦口火车站起运,沿着铁路往北建立新的粥棚和补给老的粥棚。

飞艇部队全力出击,三天内救援出了上万人,之后每天都有千人左右被困在大水中哀嚎的灾民获救,当从天而降的飞艇降落在他们的头上,有人顺着降落绳滑下,将他们一个个抱起,最后拉到飞艇上后,他们一个个还魂不守舍,当明白过来获救后,嚎啕大哭。

当一个个粥棚前,灾民学会了井然有序的守秩序,明白每一个人都有一口吃的,他们不会像以前那样,为了一口吃的,要么铤而走险杀人越货,要么卖儿卖女妻离子散,每一个人心中生出一种不一样的情绪来,都沉默着,接受着铁路公司职工的安排。

杨潮的救灾行动,这次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声誉,不用花钱也有大量报纸不吝赞美。

同时富强党这个组织,也终于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此前虽然连载沣都知道了这个组织,但是杨潮始终没有太张扬,哪怕是开放了党禁,张謇等一批人都开始组建立宪党的时候,杨潮也没有太过张扬,而是默默发展,这次救灾,则不顾一切的发动起来。

因为杨潮知道,手底下有这么一个组织,那么之后肯定会被某些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张謇可以大张旗鼓的宣扬立宪,但是杨潮不一样,他是地方督抚,本就手握大权,养着这么一个组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别有用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