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一百二十节 发兵

大国崛起1900 第一百二十节 发兵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第一百二十节发兵

“东北俄军的动向,现在都集中在大城市中,轻易不会出来。”

“旅顺集中了十万人,辽阳和奉天各有五万人,剩下十万人在哈尔滨,总共三十万。”

“我们的情况呢,现在手里掌握着一百零三个山头,总共兵力十一万八千三百人。日俄停战谈判期间,俄国人对我们发动了一场全面的扫荡,当时损失很大。但是现在已经补充过来了。”

“从年前我们就停止了破坏铁路,按照大人的指示,开始联系各个山头,有的答应跟我们一起行动。有的说我们是生绺子,跟他们不是一路人。还有的跟我们抢过地盘。”

“我们的人马,主要分布在辽河附近,辽河两岸都有。训练水平,能打枪能走步,不会用炮。”

杨潮命令军队集结,负责的是一个个德国雇佣军官,甚至连铁路公司组织能力强的技术人员都拉上了,杨潮自己则飞到了东北,在浑河和辽河之间的一座山里见到了吴佩孚。

吴佩孚向杨潮做了简单汇报。

“现在开始,集结我们的人。让那些愿意配合我们行动的好汉,破坏俄国人的铁路,骚扰袭击俄国人。”

“如果我们包围辽阳,同时切断沈阳跟辽阳之间的铁路,能够阻挡住俄军救援吗,能挡多长时间?”

杨潮下了一个命令,又问了一个问题。

吴佩孚皱眉道:“恐怕挡不住多长时间,我们没有大炮,训练也不正规。大兵团正面作战完全没有胜算。”

这就是杨潮担心的,也是他为什么要拉袁世凯下海的原因,因为只有北洋军才可能跟俄军僵持一段时间,然后等到列强调停,逼迫俄国谈判,如果自己人一上去就被人干掉了,俄国人就算想谈判,还怕人笑话不是。

看来手里确实需要一支军队啊。

杨潮不由感慨道。

“这样吧。把骑兵集中起来,到后方骚扰。你挑选最听话的五万人做出向奉天进发的举动,虚张声势为主,步步为营,不怕耽误时间,深挖战壕,多立机枪,让对方来攻击,能守住就行。炮兵的问题我会帮你解决的。”

杨潮再返回山东的时候,第一批士兵已经坐上了火车,中国的铁路还没有修到奉天,清政府倒是早就想修通北京到奉天的铁路,可是先是被八国联军打断,又被日俄战争打断,目前的铁路也只是到锦州而已。

杨潮的士兵需要先开到锦州集结,然后徒步向奉天进发。

“德国如果此时不支持我们,这仗就没法打了。况且我们不需要德国支持多少兵力,只需要一支炮兵团而已。”

杨潮找炮兵找到了德国人头上,因为德国人最希望看到清军跟俄军干起来,好方便他们在欧洲行动。

但这事德国总督做不了主,帮助杨潮练兵已经遭受非议了,但杨潮的护路团那是清政府声明的团练,德国人解释那是内卫部队,相当于警察,是保护铁路的铁路警察。

因此那批脱下军装的士兵,倒也能说得过去,把炮兵成建制的派到东北轰击俄军,这恐怕就过线了。

“你告诉德国皇帝,如果在争取国家利益的关键时刻,德国人还不敢拿出一个强国的态度来的话,那德国永远成为不了一个世界性强国。”

不知道是不是这句话起到了作用,德皇同意了,但是要求所有士兵脱下军装,穿上中国人的衣服,并且尽最大努力进行保密,因为德皇表示他们会在暴露身份的情况下随时撤退。

有这就够了。

用飞艇迅速将三百人规模的一个炮兵团送到了辽东,交给吴佩孚指挥,同时向报纸宣布,山东护路团已经开进东北,将以保护东北铁路为目的,希望俄国人让出东北铁路沿线城市给护路团驻扎。

然后就看俄国人的反应,和各国的态度了。

希特勒冒险进兵莱茵兰什么心理状态,杨潮现在就是什么心理状态。

焦虑、不安、期待、惶恐,这真的是一种折磨。

但是杨潮始终不催促袁世凯,因为他知道催促也是白催促,这个人是打着不走,牵着倒退的,不是说他是犟驴,而是他疑心重,你越催他,他越觉得不是时候,你不催他的时候,他或许感到时机到了,抱着恶狗抢屎的态度扑上去。

但是跟其他人接触就很必要了,询问张之洞湖北的自强军愿不愿意为国作战。

张之洞虽然已经不是两广总督了,但是接任的端方也是一个做实事的,湖北的自强军在他手里并没有荒废,依然保持了一定的战斗力。

张之洞磨磨蹭蹭了半晌,最终决定请示载沣后,将自强军调到北京防范不测。

只要调动就是一种态度,列强会如何以为,会给他们制造一种中国人调动全国之力的假象。

能用的力量都用上,像日本人打日俄战争一样,杨潮通过欧洲的强国富民社那些学生,收买欧洲的报纸,制造有利于中国的舆论,反正俄国人现在国际形象很差,或者说从来没有好过,舆论很容易制造起来。

打着收归国土的名义,也能赢得别人的同情,日本人打俄国人都那么多人支持,没道理大清国打俄国人还不如日本人,日本人打着帮中国收复失地,维护国际秩序,中国人自己收复失地,法理性更强。

而且还有俄国自己人在捣乱,弗拉基米尔同志他们也开始宣传,把沙皇打造成一个对内镇压普通民众的刽子手,对外扩张无度的暴君,果然很快就带动了一波舆论,很多报纸都要求本国政府出面干涉,维持国际和平。

制造国际影响的第二步,就是利用有利形势发债券了。

这个钱,当然不能杨潮来出,杨潮向载沣要求一千万军饷来应付这场战争,以杨潮现在忠臣的形象,载沣很难反对,他二话没说,直接让海关拨给了杨潮一千万两银子,说洋款就先不要借了,咱先花自己个的老底。

清朝这两年的税收收入还是有增长的,虽然各地的工厂都让海关把税收了,但是英国人掌握的海关,说句丢人的话,确实比清政府自己组建的衙门效率高。

日俄战争期间,清政府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了一亿两白银,现在余款就有八千万两,载沣一时也不缺钱了,都有还清一些洋人债务的想法了,他觉得毕竟给人付利息太不划算。

八千万两银子是不少了,但是相比日俄战争,日本人一千万一千万英镑的借钱,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打一场日俄战争不仅没有这个军事实力,连财政都不允许。

三月中旬,吴佩孚终于把手里的实力集中了起来,只有五万人,但这五万人可是嫡系,也就是吴佩孚跟华勇连那些士兵,在一个个受害的村庄里召集的痛恨洋人的良民,剩下那五万人基本就是拉拢的马匪,但是一向比较听话,给几只枪许点承诺就愿意跟着干。

马匪军早就骑着马往辽阳去了,他们要切断辽阳铁路,然后阻击辽阳敌军,吴佩孚将尝试进攻奉天。

五万士兵集中起来,倒也不是乌合之众了,这些人日俄战争期间,都在接受训练,也常常小队小队的出击去打击俄军或者日军,抛却知识水平,都算是精锐的老兵了,他们的指挥官也都是跟着杨潮好几年的华勇连士兵,接受的都是德式训练。

不看其他的,但看行军打仗,还是挺能唬人的。

俄军一直没有行动,龟缩在大城市中,或许是等待沙皇的命令,因为沙皇也一直没有表态,背后现在是大国正在进行激烈的博弈。

当吴佩孚带兵进入奉天四十里外的时候,立刻修筑工事,架设炮兵阵地、机枪阵地。

这是要等俄国人来进攻,吴佩孚认为,防守的话,依托有利地形,也许能防一阵子。

等工事修的差不多了,俄国人还没有来,吴佩孚立刻按照杨潮的要求,派人去通牒奉天城的俄国人,要求他们立刻撤出奉天。

俄国人表示拒绝。

这回杨潮真的没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