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八节 华勇连

大国崛起1900 第八节 华勇连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第八节华勇连

总督特意敬了杨潮一杯酒,原因很简单,因为杨潮帮他修复好了梅瓶,他随意感谢了一下。

此时所有人都有意无意的看着总督,因为总督似乎在杨潮身边待的时间久了一些,谈笑风生并不时的伴随着笑声。

当然,这是杨潮有意为之,他说了几句总督感兴趣的话,比如关于古董的一些常识,总督确实很喜欢古董,但同时也确实不时内行。

最后总督不得不结束谈话,告辞离开,向其他宾客致意去了。

杨潮微笑着送行,还特意跟总督碰了一下杯,一切都做的不漏痕迹,显得跟总督十分亲密,旁人根本看不出来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

袁克定在前面应付一群德国权贵,可是眼光不时的看向杨潮,他心里想什么没人知道。

宴会很无聊,喝喝酒,跳跳舞,由于缺少女性,大多时候都是男人跟男人跳舞,这是殖民地普遍存在的现象,杨潮没有跟男人跳舞的兴趣,袁克定更是不会跳舞,于是找机会,袁克定就找到了杨潮,跟杨潮躲在一个角落闲谈起来。

听得出来,袁克定有意结交杨潮,有意无意的探杨潮的口风,试图打探出杨潮跟德国总督的关系,可是一无所获,袁克定早就在附近打听过,可是始终弄不明白杨潮的身份,正式身份只是一介通译,可是袁克定根本不信杨潮就是一个普通的翻译。

其他宾客也不时的看向杨潮和袁克定,杨潮借机就举杯,对方也立刻回应,这更让袁克定迷惑,以为杨潮有多么大的能量呢,其实他不知道的是,那些看过来的宾客绝大多数其实是关注他这个巡抚公子,对杨潮的回应完全是出于礼貌,根本就不认识杨潮这个小角色。

晚宴只是社交活动的开始,结束之后,还有各种自由活动。

比如总督邀请重要客人欣赏他的收藏之类的。

袁克定也是受邀的客人之一,此时就没有杨潮的份了。

社交活动进行了好几天,杨潮百无聊赖,连老九都不在身边。

飞船经过这些日子的修复,又恢复了一些新的功能,比如探查能力基本上恢复了大半,老九又接收到了许多飞船残骸发出的信号,请示了一下杨潮,杨潮命令他去将那些残骸收回来,现在杨潮和飞船已经脱离了信号覆盖的距离,因此跟老九连说话都做不到。

虽然知道老九其实就是整个飞船的控制程序,但是杨潮依然顽固的认定他就是那个跟自己相依相伴的机器人。

社交活动几天之后结束,袁克定向杨潮告辞,杨潮一直将他送了好几里,充分表达了尊重,而袁克定话语中也对杨潮熟络起来,互相间都有亲近的意思,表面上好像老朋友一般。

回到青岛,杨潮的身份依然是一个普通的翻译,依然在工程师和民工之间做沟通的桥梁,跟德国高层的关系没有什么特别的改变,除了认识了一些德国商人外,人脉没有大的增加。

不过杨潮并不着急,增加人脉这种事,是水到渠成的,有时候也需要某种意外来促进,强行是没有什么好结果的,刻意为之建立不起真正牢靠的关系网。

但是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杨潮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几天之后,总督召见了杨潮,询问杨潮对德国华勇连的看法。

华勇,顾名思义,就是华人勇士,也就是士兵,华勇连就是中国士兵组成的连队,这是废话,不废话的是,这只连队是德国人组建的,服务于德国人。

直白点说,这就是一只洋人招募的中国人组成的队伍,就好像英国人用印度人组建的军队,事实上,德国人模仿的确实正是英国人。

英国人是这时代真正的世界霸主,后世的美帝在此时的大英帝国面前只有跪舔的份儿,整个世界最好的陆地大多数都掌握在英国人手里,日不落帝国的名字不是白叫的,连太阳都无法在英国的领土上落下去。

可有一点,地盘太大了,本土的人口数量有限,这一点英国人就比不上天朝了,所以也是逼于无奈,英国人被迫组建殖民地军队,用当地人来镇压当地人,这一手玩的漂亮,几百年了印度人就没有一点办法脱离英国人。

同时英国人在中国占据了殖民地后,也将这套制度引入了中国,先是在香港组建华勇,后在威海组建华勇,成为华勇营。

德国作为一个后期的帝国主义工业强国,看到英国人遍地的殖民地眼睛红的都要冒血了,俾斯麦当政的时候,一心要跟英国人结盟,为了不触犯英国的利益,一直对扩张德国海外势力十分抵触,为此得罪了野心勃勃的德皇威廉二世,被年轻气盛的皇帝罢免了。

从此德国就走上了海外扩张的道路,很难说俾斯麦和威廉二世谁对谁错,如果德国一直安心做一个欧洲陆上强国,那么就是英国人最好的结盟对象,可以帮助英国人平衡法国和俄国势力,可是作为一个有野心的强国,不去扩张势力似乎说不过去。

所以德国人的扩张其实也是一个强国必须走的程序,只是德国人的起步太晚了,世界上除了贫瘠的非洲,几乎所有的膏腴之地都被英法瓜分光了,德国人只能在这两个国家的缝隙中捡拾一些残羹冷炙。

黑非洲的沙漠显然满足不了威廉二世的雄心壮志,最后他们将目光瞄准世界上最后一块没有被彻底殖民的大陆,东亚大陆,准确的说就是中国。在晚清忠臣的操盘下,以夷制夷,虽然苟延残喘,但是这个老大帝国总算没有被人完全吞并,悲惨的沦落为印度那样的殖民地,这给了德国人希望。

所以德国人抓住了机会,以传教士被杀为借口,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侵占了青岛,接着就立刻进入了建设阶段,说白了他们有些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几乎是用尽一切力量在建设这里,摆明了就是要把这里当做模范殖民地建设,因为他们也实在是找不到更合适的地方了,建设黑非洲实在是让人提不起兴趣来。

除了建设外,德国人也在其他方面一心模仿英国,尤其是英国人经营殖民地的经验。

说起来德国人心中未免没有独霸中国,将中国当成德国的印度的想法,英国人在印度的利益如果说德国人不眼红那是谁都不会信的,可以说正是榨干了印度人身上的血,才养肥了英国人的工业,没有殖民印度,英国人凭什么第一个工业革命。

客观上,印度跟中国在西方人眼中的情况也十分相似,都是人口非常的多,面积很大,要直接统治就得派驻重兵,德国人虽然有庞大的陆军,可是法国和俄国两个陆军强国一南一北,如果把国内军队抽调到海外,德国人睡觉都不踏实,所以学习英国人在殖民地组建殖民地军队就成了一条最可行的方法。

而且德国人也近水楼台,因为他们占了青岛,英国人因为德国人占领青岛而受到惊吓,担心德国人会独霸中国,于是立刻就侵占了仅靠北边同样在山东半岛上的威海,目的就是阻止德国人北上扩大势力,同时阻止俄国人南下。

英国人强占威海之后,在哪里建立了华勇营,是德国人就近学习的好榜样。

德国人也早有这个打算,甚至英国人组建华勇营的时候,他们都派出人参与组建工作,连薪水都不要免费帮助英国人训练士兵,目的就是为了学习经验。

之后德国人终于自己招募中国人,开始进行训练和武装,但是问题来了,招人很容易,训练也听话,但是自始至终都有人逃跑,去年招募的一百多人折腾到今年跑的只剩下不到八十个人了。

而对于组建华勇连这件事,德国人是很重视的,他们的王子去年视察青岛的时候,专门叮嘱过这件事,认为这是事关德国能不能统治中国,多大规模的统治中国的战略因素,没错德国人虽然是后起之秀,他们也看的清楚,统治中国这样人口庞大的国家,必须以华制华,学习英国人用印度兵统治印度的方式,否则他们根本负担不起庞大的人力。

但是大量的逃亡事件,让几任总督都无计可施,最近华勇连上尉又大肆抱怨,总督不由的想起咨询一下杨潮来,毕竟杨潮是一个中国人,或许只有他才懂中国人的心理。

于是杨潮就得到了这个机会,一个他后来都感慨的机会。

而得到这个机会的原因,只是总督心中记住了杨潮,因为他帮忙修复过花瓶。

这就是机缘,一切都那么巧,却总是会来的,只要有心,你总能迎来机会,问题是如何把握机会罢了!

不过杨潮却早就做好了准备,听完总督的疑问之后,杨潮当即站直了身体,清清嗓子然后十分肯定的表示道:

“文化差异,一切都是文化差异问题!”

总督示意杨潮继续说。

杨潮点点头,心中已经有了条例,立刻开始抒发己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