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六十六节 赏识

大国崛起1900 第六十六节 赏识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本以为袁世凯和张之洞这两人一定会支持自己的,结果还是有点问题。

袁世凯一听杨潮的兵工厂就兴奋了,他希望购买一批军火给他的北洋军,但是他手里没有钱,希望杨潮能找洋人帮他借款。

袁世凯最近也不舒服,作为新近崛起的淮派代表,他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基本上接过了李鸿章的班,而且他还在载沣没有站稳脚跟之前,跟顽固派势力达成协议,扩建了北洋军到六阵,四万兵力。

但是一直困扰他的就是武器问题,现在他手下的士兵大多数用的还都是老式步枪,连**那种老古董都有,最上档次的还是张之洞援助的一万只汉阳造,因此杨潮描绘的那些德式毛瑟很是让他眼馋,至于克虏伯大炮,那就更不用说了,袁世凯做梦都想,但是也只能先压压,因为他也知道大炮比步枪贵,他还是得先给每个兵都弄把步枪。

一直跟袁世凯关系都不错,杨潮还知道袁世凯这只武装还算可以,北洋军的战斗力怎么说都比清军靠谱的多,知道革命军出现前,这都是中国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因此杨潮还是有意愿支持的,要知道两年后可就是日俄战争了,如果那时候袁世凯手里有一只强大的军队,会不会有胆子掺和其中折腾一把呢?

其实日俄战争无论清军支持哪一方,最后的结果都应该比中立强,前提是中**队能打仗,起码能自保,因为那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中国加入哪一方都会影响平衡。

但是作为商人,现在又是政客了,利益交换是必须玩的,答应帮袁世凯借款购买三万只步枪,同时购买一百门大炮,但是希望袁世凯帮他做一件事,那就是在京津地区招募人员。

张之洞就比袁世凯大气多了,没有那么斤斤计较,也没有那么利益熏心,他还是支持杨潮搞洋务的。

只是张之洞有些担心:“一个钢铁厂!一座兵工厂!”

张之洞说的是在莱芜的兵工厂和烟台的钢铁厂,至于青岛的兵工厂那是殖民地,杨潮根本就没提,因为越提越麻烦。

张之洞看向杨潮,眼神十分复杂。

许久才又道:“老夫办洋务三十年,尚不及你一年的步子大啊,真的老了。”

虽然内容似乎是在夸奖,但是杨潮却听不出赞许来。

果然张之洞又道:“兵工厂德占股三成,美占股三成,你占股三成。钢铁厂,美占股六成,你占股四成。置朝廷于何地?”

张之洞竟然问出这句话,杨潮可是知道张之洞最近都在宣扬官督商办的,官只参股,却不管经营。

杨潮立刻道:“大人不是力主官督商办吗?”

张之洞道:“可你这哪里是商办,你这是洋办啊,中国的事情,坏就坏在洋人掺和的太多了。要是让我们自办,无论是官办还是商办,都不是问题。可是一旦洋人参合进来,就变了味道啊。”

杨潮辩解道:“不过合资而已,洋人间合资者也不少,也没见有什么问题。”

张之洞道:“中国的事情,跟洋人毕竟不同,万不可邯郸学步。”

杨潮有些失落:“那大人是不准许了。”

张之洞摇摇头:“非也,合办也是个路子,老夫搞官办搞了几十年,汉阳铁厂让人劳心劳力,那个样子你也看到了,至今不过勉力维持。若是你这合办能有一番结果,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只是有洋人的参股,皇上那边怕说不过去。”

只要张之洞不反对就行,载沣哪里自然还得去游说一番,办两个工厂而已,后世一个小县城就跟外商搞定了,到自己这里,每一次都要闹到朝廷,闹到皇帝面前,当真是小题大做啊,地方上没有主动权,确实影响活力啊。

也是盛宣怀那波人把汉阳铁厂给玩坏了,让张之洞实在是失望透顶,否则他这个老大臣恐怕也会反对跟洋人合办的。

进了宫,很快就见到了载沣。

杨潮诉说了结果,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说合办是为了吸引技术,以市场换技术,所有的道理都符合逻辑,看似很有可操作性,唯独一个洋人参股,让载沣十分为难。

“若洋人以此要挟朝廷该如何?”

载沣疑问道。

杨潮道:“洋人要赚钱,我大清要办铁路,合则两利,不至于惹出洋祸。”

载沣又顾虑道:“那钢厂也就罢了,最多咱买他的钢铁。但那兵工厂,造枪造炮,如何能操之洋人之手?”

杨潮道:“微臣以为,在我大清国土之上,即为我大清工厂。我大清要兴建新军,势必要采购武器。与其从洋人国家采购,不若采购我大清国土之上的工厂,岂非更利于操控。”

载沣道:“到底有些冒失。”

杨潮道:“臣愿亦应承担,若惹出洋祸,臣一力承担!”

杨潮当即作保证。

其实这次来,载沣态度十分暧昧,对杨潮说话比上次客气了很多。

载沣点点头:“卿用心任是,一切自有朝廷,真能脱责于爱卿。爱卿只管去办,办好了有赏,办错了不罚!”

载沣的态度更是让杨潮意外。

“臣谢主隆恩,必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杨潮立刻叩头谢恩。

“你尽心洋务,朕甚为欣慰,小成子,把朕挑出来的那几样玩意拿过来。”

一个小太监捧着一个檀木盘,上面放着几样珍品,莲花荷叶的官窑瓷器、翡翠大玉牌、象牙笔架、笔筒等。

还是杨潮上次说的,珠宝玉器。

带着几样赏赐,一直到离开皇宫,杨潮都弄不明白载沣的意思。

此时在皇宫中,载沣则在跟小成子感慨。

“你说这个杨潮,他图什么?”

小成子叹道:“奴才不知。”

小成子其实哪里有心思琢磨杨潮,他现在心里极为恐慌,因为他突然认出了杨潮来,认出杨潮就是那日杀慈禧和光绪的匪首,假托朱开山手下的匪首。

但是小成子可是把慈禧和光绪的尸体给卖了的,说是跟贝勒桂祥等人一起从朱开山悍匪手里抢回来的,他也是因为此功才得到了载沣的赏识,做了载沣的亲信,可是突然他认出了杨潮,这让他感到极为恐惧,如果事情败露,他死无葬身之地啊。

但是好像杨潮没有认出他来,这让小成子心中升起一丝侥幸,但是他是绝对不敢在载沣面前说出真相的,只求自己平安就好。

“我可听说他有万贯家财,却回大清办洋务,修铁路的钱都是自筹。还听说连宅子都卖了,举家搬到垦利县圈了一大片荒地。”

“奴才以为杨大人舍家为国,一片忠心!”

小成子连忙应和道。

载沣点点头,但这不是他这次改变态度的主要原因。

最关键的是:“他到底不是张之洞、袁世凯一党之人。”

载沣认为杨潮虽然精心洋务,但是跟张之洞和袁世凯却不是一路人,起码不是湘派和淮派的嫡系,那么就有被他拉拢的可能。载沣心里很清楚,顽固派是他的最坚定支持者,但是靠顽固派是成不了事的,最终还得办洋务,慈禧老佛爷和他哥哥光绪的惨状,他可不想落在他的身上。

所以杨潮这种洋务派的后进势力,就很值得他拉拢。

尤其是在办铁路的时候,载沣认为杨潮很有能力,洋务办的极为出色,能从蛮横的德国人手里抢回来一条路,在他看来简直就是奇迹。此时拉美国人,无非就是以夷制夷,说起来简单,李鸿章之后还就没人玩得转,不见老佛爷刚把李鸿章撵到广东去,八国联军就打进北京了吗。

载沣不由的想,如果李鸿章一直在北京,一直在北洋,在朝堂上的话,恐怕就不会闹到八国联军来打大清了。

看到杨潮身上的潜力后,载沣更是觉得应该投资,趁杨潮还没有完全投靠张之洞和袁世凯,他先拉过来。

尤其是现在朝局十分微妙,载沣目前最大的敌人,就是张之洞和袁世凯了,他可不想真的被这两人架空,当一个傀儡皇帝。

“小成子,你再去给杨潮传旨,就说朕答应他了。禁卫军买两万只步枪,都由他代理,大炮也酌情买一百门吧。”

载沣想到刚才杨潮说的采购军火一事他没有立刻答应,此时想想自己做的还不够大气,杨潮要代办军火,无非是想挣点钱,他投洋务投了那么多钱,肯定亏空的厉害,不然怎么会卖宅子,还带着一大家子人去住荒地里,可怜见的,这些搞洋务的汉人就是让人想不明白,好好的办洋务就好,犯得着把自个也搭进去。杨潮是这样,那个张謇也是这样。还是人家盛宣怀、李鸿章看的明白,该给自己留点就留点,朝廷还能怪他们不成?

“奴才这就去!”

小成子刚刚答应。

载沣立刻又道:“等一等。杨潮去圈荒地,也不过是想弄点钱。反正是荒地,你去告诉他,他想圈多少就圈多少,山东的那些荒滩都可以给他。”

载沣想到张謇,又想到杨潮,感觉这两人还真的很像,张謇不是也去圈地了,听说开了几万亩出来了,想必杨潮也是这个目的,那不妨让他多圈点,又不废朝廷什么,还能得到大臣的忠心,何乐不为。

载沣对自己这个突然冒起来的想法很满意,看到小成子有些匆忙的脚步,不由得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