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六十一节 引入外资

大国崛起1900 第六十一节 引入外资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全世界各国,在其他国家办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兴趣都不大。

都千方百计的把工业留在本国内,第一是增加了工人就业,第二则是增加国内税收。

所谓国力,不就是国家有钱,生产力发达两条吗。

所以德国人在青岛经营不可谓不用心,但是从来没想过在青岛办工业,修筑铁路的目的,也不过是希望能够掠夺山东的矿产。

英国人在印度,更是很长时间都用法律限制,用政治手段打压印度工业,很难想象那些靠着手工辛苦纺织的女工,竟然要忍受比英国工厂更高的税赋。

所以为了发展本国工业,就必须打击殖民地工业,同时还要用殖民地的市场,来满足本国工业的胃口,这就是殖民地存在的意义。

因此,德国人,是绝对没有兴趣,而且要千方百计打压山东的工业发展的。

美国或许是唯一一个例外。

这是一个典型的被资本家控制的国家,他们无心发展任何与赚钱无关的事业,而有钱赚的事业,却是十分热心的,根本不在乎赚钱是从国外投资赚的,还是抢来的。

因此见到无法通过贸易获利的情况下,美国人是最有意愿投资兴建工业的,只要有利可图。

所以他们看到无法从中国大修铁路中获利的时候,宁愿通过支持中国的工业力量,只要能让他们获利就行。

不得不说,慈禧、光绪死后,载沣上台,给西方人留下一个美妙的幻想,那就是中国可能会打开国门,可能会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利益来。而张之洞上台之后,很快启动了数条铁路的修建,目前在建和计划开建的铁路工程加起来,竟然长达三千公里以上,这是一块巨大的蛋糕,美国人绝不愿意只能看不能吃。

但是他们尝试过各种努力,在南方通过贷款,试图参与粤汉铁路,被英法联合排挤了,在北方意外的得到了烟济铁路的利益,竟然也被德国人逼迫的吐了出来。他们再不想别的办法,中国的利益他们是一毛都别想占了。

于是他们希望通过杨潮这个人,来满足他们生生撕下一块利益的目的,那就是必须切入中国市场,但是他们没有底气,他们需要有人给他们一个保证,英法等列强肯定是不会把嘴边的肥肉让出来的,他们只能通过中国人来获取利益了。他们找到的是杨潮,希望杨潮给他们一个保证。

对于发展工业,杨潮当然是很热心的,至于是不是内资还是外资,其实此时根本没得选,因为杨潮连懂炼钢的人才都找不到,中国封闭的太久了,建设各种现代产业的人才,几乎是一片空白。

汉阳铁厂就算是一个标杆了,可是总工程师是卢森堡人,全套设备也都是卢森堡设备,杨潮不认为自己比张之洞这样的人物更强,这样的官场老油田,掌握了更大的资源,都办不成的事情,杨潮不可能干的更好,但是发展却是时不我待,除了引入外资还有什么选择。

如果能像后世那样,通过引入外资,最终引入技术,让西方技术在中国的土地上扩散,杨潮完全相信中国人的模仿能力,一旦洋人工业引入,当资本家看到了利益,他们肯定会立刻行动起来,也跟着办厂。

所以杨潮不但希望引入一座美国钢铁厂,而且还希望这座钢铁厂能够挣钱,起到一个模范作用。

可是杨潮没想到德国人的动作那么快,自己跟美国人刚刚接触,甚至还没有进入实质性谈判,德国人的抗议就到了。

“永远不要低估一头饿狼守护食物的决心啊!”

杨潮不由感慨道。

“大人还要去跟美国人谈吗?”

潘训询问道。

潘训是刚从上海回来的,他去上海一个多月,招聘回来了三百个学生,这完全超出杨潮了杨潮的预计,让杨潮不由有些意外。不但找来了学生,潘训甚至招来了十几个教师,因为他遇到的阻力是这些学生很多还没有毕业,有小学的,也有中学级别的,所幸将他们的老师都请回来了,白天这些学生在工地上实习,跟着詹天佑那些工程师学,晚上继续完成他们的课业。

潘训的能力倒是让杨潮刮目相看,与其相比,性格更激烈的王求勉强找来了几十个学生,拥有更大人脉支持的李思第招来三百本地学生也不足为奇。

当然潘训花出去的钱也更多,并且许诺出去的东西也更多,他甚至自作主张答应一批老师,要在烟台给他们专门办一个学校。

但是杨潮却对他的自作主张十分满意,因为在来不及通知杨潮的情况下,他能做出这样有魄力的行动,说明他是最了解杨潮的,而且也说明了他做事的果决。

因此一回来,杨潮就打算重点培养一下这家伙,带着他全程参与跟洋人的谈判,并且每一步都跟他解释,让他明白自己的用意。

“你该知道我跟美国人谈的意思吧。”

“大人说想让美国人带动中国人办钢铁。”

杨潮点点头:“你记得很清楚。但是你不知道,恐怕只有美国人为了钱才会来中国办钢铁厂。过去一百年,欧洲人的技术进步太快了,现在别说英国、德国了,就是比利时、卢森堡这样的小国都有几百万吨的钢铁产量,世界上钢铁太过剩了,所以西方人根本不可能到国外办厂。同时钢铁厂这是一种一次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风险也大的投资,所以在没有保证之前,是没有人敢在异国他乡办厂的。”

潘训道:“大人已经决定答应美国了吗?”

杨潮叹道:“只是德国人的手伸得太长了,偏偏我还对此没有办法。”

杨潮是真的很无奈。

他希望美国人办厂,甚至地方都给美国人选好了,就选在莱芜。莱芜在后世可是有一座年产千万吨的大型钢铁企业的,而且杨潮恰好还做过钢铁贸易,跟一些铁矿都有接触。

因此他知道莱钢为什么会出现在莱芜这个山东腹地,而不是在沿海的位置,是因为莱芜有整个华东地区最大的铁矿储藏。别说杨潮知道了,其实这不是什么秘密,清朝政府知道,山东巡抚也知道,甚至德国人都知道。

莱芜早在宋代这里就设置了一个莱芜监,是一个监督冶铁的机构,因此上千年前,莱芜就开始大规模产铁,一直到明清始终都没有断过。莱芜有铁矿自然就不是秘密了。第二莱芜还有煤,中国山东有一条从潍县到济南的横向煤带,虽然莱芜只是位于这条煤带的边缘,但是几亿吨的储量还是有的。

炼钢不就两种主要原料,煤和铁矿吗,莱芜都具备,所以这里是最合适的钢铁生产地。

但是只因为这里是在山东,于是成了最不合适的地方,只要德国人不答应,杨潮就无法让美国人在这里设厂。

至于美国人提议的烟台,地理位置并不是很适合,煤矿虽然也有,但是铁矿就要依赖进口了,到时候未必能赚钱,哪里有莱芜这样同时具备煤铁的地方合适。

“大人,莱芜办不了,可以找其他地方办啊,山东办不了,还能去山西办啊!”

潘训说道,但是却不是很有信心,询问的眼神看向杨潮。

杨潮却突然眼睛一亮,指着潘训道:“你说的好。这点我怎么没想到。”

很快就又跟美国人见面了,来人是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钢铁公司的一个工程师叫托马斯,当然他现在是摩根财团的手下了,因为钢铁大王的整个钢铁公司都被摩根收购了,组成了“美国钢铁公司”这样的垄断怪物。

提到美国钢铁公司,就必须提卡内基和摩根这两个人物。

卡内基之前,美国钢铁一直以高关税壁垒进行保护,生怕英国的钢铁把本国钢铁业挤垮,卡内基几乎以一己之力,打造了一个超级钢铁联合企业,他生生将美国的钢铁成本降低了五倍,并且他一个人的手里的钢铁产量就远超英国。

而摩根则更是疯狂的人物,名副其实的华尔街皇帝,倒不是说摩根财团财力多么顶天,论个人资产,摩根甚至还比不上洛克菲勒和卡内基,但是他这个人的号召力太牛,他能团结一大帮子华尔街的金融家,大打金融战。

以五亿美元收购卡内基的钢铁公司,被人为是一个疯狂的举动,因为美国钢铁业完全是无序的,恶性竞争,钢铁业的利润已经很低了。摩根收购被认为是一笔赔钱的买卖,但是摩根很快就让人看到,他不是会做赔钱买卖的人。

摩根花费了五亿美元收购之后,又收购了许多其他钢铁企业和矿山,甚至包括死对头洛克菲勒旗下的几座矿山,产量占据了美国钢产量的六成,然后利用垄断优势,规定价格降低成本提升利润,将钢铁公司的股价抬升到了十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十亿美元级别的超级公司。

这次来跟杨潮谈判的,就是这个美国钢铁公司,摩根财团旗下的产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