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四十节 人之将死

大国崛起1900 第四十节 人之将死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李鸿章为什么亲俄,原因自然是因为日本,李鸿章一直都将日本看做中国最大的敌人,这一点上不能不说这老狐狸的眼光毒辣。

当然也因为他一手打造的北洋水师,被日本人一举荡平,他签订马关条约也被骂的狗血喷头,最后也因为失败和条约问题,李鸿章被清廷一撸到底,什么北洋大臣、直隶总督统统罢免,成了一个闲人,过了两年才起复两广总督。

俄国人以日本问题,在甲午战争后,积极拉拢清政府,李鸿章作为总理大臣,沙皇登基的时候,他还去道贺过,沙皇尼古拉二世本人对日本也没有好印象,因为他当年访日的时候,被日本人刺杀,险些丧命,头上被日本刀砍出了一道伤口,永远无法复原。

共同的仇人,而且有国仇、私仇,李鸿章自然对俄国有了好感。

俄国人的拼命拉拢的结果,最后促成了一个针对日本的中俄密约,双方结盟共同对付日本。

中俄密约的达成,让李鸿章感觉到为中国解除了日本的威胁,也更对俄国人有好感,当然签订条约的时候,俄国人给的三百万卢布也是原因之一。

反正之后李鸿章就成了一个坚定的亲俄派,有共同的敌人,加上又认识大批的俄国高层,甚至俄国沙皇都曾经跟李鸿章言谈甚欢,数个亲王也对李鸿章态度很好,所以这次李鸿章第一时间就跟俄国人接触。

打的还是以夷制夷那一套,希望跟俄国人率先达成有利条件,并以此逼迫其他国家就范,最后却惹恼了英德两国,同时发现俄国人的野心,并不是他们所说的对东北没有野心,恰恰想法,野心最大的就是他们。

李鸿章费尽力气,改头换面,开始拉拢英德两国,最后终于逼迫俄国人在条约上签字,可是俄国人始终还是没有退兵,俄国人一日不退兵,李鸿章就无法安心。

杨潮不知道李鸿章的想法,因此心里着急。

经过了四个月的航行,船在十月十五日一停靠在青岛,杨潮就迫不及待的跑去了济南,连忙求见袁世凯,他得弄清楚现在的情况,李鸿章不就任,国家还没有皇帝,全国各地都有反叛,各地督抚镇压反叛的过程中,权势越来越大,隐隐有军阀割据的迹象。

这一切都是因为慈禧和光绪的死,让国家群龙无首,当时最佳的方法,其实是杀了慈禧,可惜光绪自己摔出马车撞死了。

但是杨潮一点都没有后悔带兵袭击慈禧车队,在他看来,如果慈禧不死,中国没有任何希望,她死了还有一线生机,哪怕可能会更坏,比如军阀割据提前爆发。

换句话说,就算军阀割据提前发生,也未必就比原来死气沉沉要好,提前爆发,不破不立,起码能提早结束,赶上一战的大浪潮,大发展机遇,死气沉沉,没有希望才是最可怕的。

“袁大人,李中堂到底在等什么?”

见到袁世凯后,杨潮开门见山问道。

袁世凯叹口气道:“中堂的身子,恐怕不大好了。”

杨潮想到了各种可能,甚至包括李鸿章不想当总统,而是想当皇帝这种离谱的理由,可唯独没有想到李鸿章已经是古稀之年这个原因。

“你回来的正好,刚好李中堂招本府带兵进京,你可愿意留在我军中做个顾问。”

北京。

直隶总督衙门。

李鸿章躺在船上,不停的咳嗽。

儿子女儿女婿都在身边。

“老夫一时还死不了!”

李鸿章不由气恼,这几日咳嗽连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行了,每当他咳嗽加剧的时候,儿子女儿们听到动静,就一股脑的到他床前,这是要送终吗?

从六弟哪里过继来的长子李经方神色最为复杂,欲言又止。

李鸿章看了他一眼:“哎,我老了,不能害了你们。”

李鸿章这些儿子,谁不想李鸿章当大总统,尤其是李经方,野心最大。

可是老于世故的李鸿章什么看不明白,他也不是没有当大总统的意思,换做一年前他会毫不犹豫的接过大任,他心里还有那么多想法,那么多治国经纶都没有机会实施,这个乱世何尝不是他一展抱负的时代啊。

可惜自从北上后,他就感觉到老了,身体告诉他,很累。

今日又染上了风寒,这一下子就彻底倒了,一下子就风烛残年了。

于是出发前还意气风发,到了北京后他反而退缩了。

他感到自己可能活不了多久了,因此他开始顾虑起来,当大总统说来好听,还不是谋朝篡位,而且还不是坐江山,当几年就得换人,为了这个虚名,他有必要搭上李家整个家族的命运吗。

李鸿章是个复杂的人物,他能力有,野心也有,报复也有,付出也有,但是他也贪财,四十年官场沉浮,他给李家攒下的家财超过两亿两,从这一点来说,当年北洋海军战败,也不能全都赖在慈禧把军费拿去修园子,跟李鸿章的中饱私囊也绝对有关系。

在这个无官不贪的朝廷,李鸿章自己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盛宣怀只做了两年海关道,就捞到了五百多万两银子,相比盛宣怀的捞钱能力,他还差的很远呢。

但是人一旦有了巨额财富,有庞大的家族,就不得不顾虑重重,他李鸿章不是个光脚汉,他是有鞋穿的,所以他不能不考虑后事。

中国历史,成王败寇,篡位成功了还好,哪怕是赵匡胤那样从孤儿寡母手里夺的江山,只要能坐稳也就罢了,可是这是什么大总统啊,为了这个东西篡了大清的江山,背负骂名,然后在拱手让给张南皮?

最近张之洞叫唤的越发厉害了,公开私下里都唱高调,呼吁李鸿章出来主持大局,还不是让他李鸿章冲在最前头,把所有的坏事都做尽,然后给他张之洞把路铺好吗。

而且洋人问题,国内保皇党,革命党也一个个跳出来,饶是李鸿章那浑浊的眼睛,也看不透大势了,他贸然跳出来当了这个大总统,把坏事做尽,谁知道会带来什么结果,中国总得有人出来,到时候无论是皇帝还是总统,要把他这个卖国贼收拾掉以收民心,他李家可就跟着陪葬了。

可笑几个儿子对此却兴致很浓,私底下跟张南皮勾勾搭搭,浑然不知早被人给卖了。

李鸿章没有这么傻,如果他还能再活十年,他会毫不犹豫的当这个大总统,可是如今他深深的感觉到恐怕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他了,他犯不着了。

杨潮心中一叹,他仿佛记起来,李鸿章还真是在八国联军之后不久死的,临死前据说还被俄国人逼着签条约。

李鸿章的死,确实没有计划到,他只顾着想李鸿章当总统了,当多少年倒是无所谓,只要李鸿章上台,那么之后中国就是李鸿章、张之洞这类人物当政,这批人从剿灭太平天国起家,步步走入仕途,浸淫官场数十年,一个个都是老狐狸,又是洋务派,让他们当政不需要多久,只要十年时间,中国起码能打一个工业基础。

可是杨潮却没有计算到,一旦一个人快要死的时候,他会不会按照别人的想法走,人都要死了,当然不用顾虑别人,得为自己考虑考虑了。

沉闷的吃了一顿袁世凯给自己办的接风宴,杨潮就告退离开,他得先回青岛一趟,许多事情都没有交代呢,自己一出国,把那批华勇连的士兵都抛给德国人,估计当时培养出来的那丁点服从性也丧失了。

跟袁世凯约定,等自己办完事,立马来济南跟袁世凯回合,然后就骑马走了。

“此人真乃精通洋务第一人也!”

送走了杨潮,袁世凯在自己儿子袁克定面前赞誉道。

袁克定也深有感触,这次出访,没人把杨潮当回事,可没想到杨潮在德国还闹出了那么大的动静,别人不知道,袁世凯怎么可能不知道,虽然国内国外都把功劳加在了载沣头上,这无可厚非,载沣才是正使,无论中外,都是领头的得好处。

但是袁世凯却知道杨潮在里面起的作用,甚至就连载沣回国后,都不住的夸张杨潮识大体,忠君体国云云。

“若此人能为我所用,何愁洋务不畅!”

袁世凯叹道。

袁克定点点头。

“所以你日后要多跟这个杨潮亲近亲近。对了让你查的事情怎么样了,此人何方人士,祖籍何处,可否婚配?”

袁克定羞赧的摇摇头。

“孩儿查不出来。只知是南洋遗民之后,南洋何处,祖地何籍,皆不可察。”

“查不出来就问。若是没有婚配,你两个妹妹也都该出阁了。”

袁克定面露忧色:“可那杨潮似与匪首朱开山有干系。两宫之死至今众说纷纭。若是把妹妹嫁与此人,恐怕?不若择一二美妾送与此人。”

袁世凯道:“几个女子,空口无凭。这你也信?”

但是他突然一疑:“你不要多心了。伯祯、仲祯也都是你妹妹。”

袁世凯的大女儿袁伯祯今年十六,二女儿十四岁了,但这两个女儿一个是二姨太李氏所生,一个是四姨太吴氏所生,李氏是朝鲜名门的大家闺秀,袁世凯在朝鲜做商务代表的时候所取吴氏是李氏的婢女,李氏另一个婢女三姨太金氏则为袁世凯生了次子袁克文。

而袁克定是长房原配所生,却只有一人,没有亲兄妹,李氏、吴氏和金氏都出自朝鲜,因此自然亲厚,子女也都亲厚,袁克文跟长女、次女比袁克定更亲密,因此袁克定生怕二弟袁克文的竞争,而不希望两个女儿嫁给杨潮。

这点小心眼岂能瞒过袁世凯的眼睛,至于所说那什么朱开山,袁世凯感觉完全是借口,疑点太多了,他亲自问过,都觉得不靠谱,与其相信那几个宫女,他更相信杨潮的说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