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十一节 一户农家

大国崛起1900 第十一节 一户农家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张国柱!”

杨潮跟上尉刚到操场上,突然朝着不远处正练习跪射的一个人喊了一嗓子,那个士兵脖子动了动,却没有回头,显然德国人的军规还是很严格的,虽然他听出来那是杨先生的声音,而他对杨先生还是很敬佩的,但是却也不敢回头。

“上尉,把那个人叫过来。”

杨潮只能让沃纳帮忙。

沃纳立刻给班长下命令,那个班长这才让张国柱出列。

张国柱跑步到杨潮和沃纳跟前,向两人敬礼。

“国柱啊,多长时间没有回家了?”

杨潮亲和的问道。

张国柱脸上稍微有些不自在,因为这个名字,国柱这么上档次的名字,不太像士兵的名字,杨潮翻遍了花名册,上面多是二狗、三蛋之类的奇葩名字,很显然这些士兵都是底层出身,家里没文化起好名字,一个类似小名的狗蛋能够叫一辈子。

当然也可以找文化人帮忙起名字,但往往都是要钱的,至少一挂肉是少不了的,可是清末的社会,老百姓家里每年吃肉的次数那可太少了,哪里有闲钱用实惠的肉来换一个不实惠名字。

这种惠而不费的事情,杨潮最喜欢干了,于是他耐着心帮士兵们一个一个的起名字,不但给他们起名字,还用心的在名册上将他们的名字更改过来。

没错还是小恩小惠,但是其中表露出来的,其实是尊重。

而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士兵从对杨潮有好感,现在已经变得发自内心的尊敬,因为他们感觉到杨潮是真心尊重他们,对他们好的。

张国柱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他原本的名字叫做张二柱,杨潮改了那个‘二’字,改成一个‘国’字,并且耐心的解释名字的意义,是告诉他要做国家柱石的意思。

“两个,两个月了。”

张国柱摸着后脑勺笑道。

杨潮点点头:“那你想不想回家看看?”

张国柱小心的看了看德国上尉法尔肯海恩。

“你不用看他,我说了算。你就说你想不想回家看看?”

张国柱犹豫道:“想是想。可是还没到三个月,不能放假啊。”

德国人的军事规定很详细很严格也很刻板,三个月休一次假,一次十五天,明文规定,一直认真执行,谁都无权更改,德国人认为德军战斗力的保障就是严格的军事制度。

但是这拿在中国就有些不好使了,发生那种亲人离世却无法回家的情况,就是因为假期还没有到,所以不允许回家。

杨潮道:“这就行了,既然你想回家,那就回家吧,我跟你一起回去,到你家看看。”

“啊!”

张国柱一愣。

“怎么,不欢迎我去你家?”

杨潮故作生气道。

张国柱当即道:“欢迎!咋不欢迎呢。”

就这样,在法尔肯海恩的特批下,张国柱提前休假,带着杨潮一起回他的村子。

杨潮还专门雇了一两马车,同时让张国柱穿着整整齐齐的军装,去外面捡了个头发,收拾的精精神神的回去。

坐着马车的张国柱格外的激动,他家就在青岛口附近的一个村子,平时可设不多坐车,但是这次是公家出钱,他乐得出这个风头,谁不想风风光光的回乡呢,而且收拾一番也都是公家出的钱,都是杨潮申请特批的。

马车摇摇晃晃的用了一个多小时总算赶到了胶州城旁边的一个村子。

进村后看到有人,张二柱立刻拉开车帘打起招呼来。

“大嫂子,俺回来了。”

车外一个正在井边打水的农妇突然听见有人喊他,回头一看,竟然是熟人。

“呦,是二柱子啊,这都坐上车,出息了啊。得是当官了?”

“没有,没有!”

张国柱赶紧澄清,可是农妇眼中却露出浓浓的不信。

“呦,出息了就出息了,还怕人知道啊。咱又不想沾你的啥。”

“大嫂子误会了。真的没有升官。”

说完张国柱不敢在说话,立刻收起车帘子,很尴尬的重新坐好,还对杨潮不好意思的一笑。

杨潮一直稳稳当当的坐在车里,一直在看着张国柱的表情,对他来说,张国柱的心理,要比外面的风景更值得他注意。

马车一颠一颠的从村里的石头路往狭窄的街道深处走进去。

同时张国柱回家,同时还坐上了车的消息,也通过大嫂子那张大嘴传遍了整个村子。

当张国柱回到家门口的时候,门口竟然挤了不少邻居,好奇的看着张国柱的马车。

这马车是一辆西洋四轮马车,但是不是杨潮上次做的总督的那辆马车,而是属于总督府的公车,平时很多人都可以申请乘坐,这次是杨潮申请的。

“二柱子下来了。”

“咋还有一个人?”

很快大家看到张国柱下车,但是有看到紧跟着一个人也下车,这人穿着一身奇装异服,还没有辫子,留着短发,好似青岛口的洋人的打扮。

一下子大家就把眼光从张国柱身上移开,转移到了杨潮的身上。

“都别看,看啥看。”

张国柱有些尴尬的轰他的邻居们,这些看热闹的凑得最近的,大都是半大的小子,真正的成年人大都远远的站着。

杨潮呵呵一笑,对着这些村民,不管老少,轻轻抱拳行礼,如同他见袁世凯那样行礼,不卑不亢。

“大家好啊。我是二柱子军中的顾问,来二柱子家拜访一下长辈。”

杨潮说明来意,二柱子脸上顿时露出一种略带兴奋状的感激和自豪。

几句话就让一个人感到舒服,这就是杨潮长久以来培养出来的本能。

“张先生快进屋吧。”

张国柱带着笑容推开了自家的家门,很奇怪外面这么热闹张国柱的家人竟然没有出来,但是当杨潮也跟着进门后,突然就有两个穿着破烂的粗布衣服的老人从里屋钻了出来,边走还边骂张国柱有客人来怎么不提前通知一声。

原来作为父母,是不会来迎接儿子的,但是有客人的话就不一样了。

杨潮看了看,张家的院子很简单,四堵墙,还都是土坯堆起来的墙,最里面靠后墙有几间土坯房,显然这是一家穷人家。

“在下杨潮,见过二老。”

杨潮同样拜见走到跟前的两位老人,同时将手里提的一份礼物递过去。

“区区薄礼,不成敬意!”

两个老人没见过杨潮这样的客气,觉得只有文化人才会这么客套,生怕自己举措不当,失了礼数,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杨潮见状一笑,将礼物转交给张国柱,然后笑着对二老说道:

“两位老人家不请我进去坐坐吗?”

男主人黑黢黢长满皱纹脸上突然绽开,忙道:“快请进来,快进来。”

然后就要拉杨潮,手伸到半路却感到有些失礼,跟他儿子一样,憨厚的笑了笑,收了回去。

杨潮却顺势牵住老人的手,一路往里走去,感受到老人的手有些颤抖,上面硬壳一样的老茧子摩挲着杨潮的手心。

“劳动人民的手!”

杨潮心里说道。

很快就走进了张家的后屋,他家总共三间屋子,不分大小的三间,老人带杨潮走进了靠左手边的一间屋子,杨潮知道,过去的规矩,左手是上房,是长辈住的。

房间里很昏暗,能看到一张小床,上面有带着许多补丁的两床棉被。

还有一张老旧的桌子和一张椅子,张国柱又不知道从哪里搬来了两张椅子,这样杨潮和张家父子两都坐在了一起,而张国柱的老娘却出去了,女人不陪客,这也是老规矩。

老人不知道说什么,一直喊着老婆子上茶之类的。

杨潮却首先说话了。

“老人家,您儿子张国柱在军队里表现很好,这次放假回来呢,我也来您这里走走,叨扰了。就是来村里看看,不知道家里还有什么困难没有?”

先夸奖一番,在嘘寒问暖,这一招好使。

“没啥困难的。娃娃也都出息,都出去挣钱了,俺也老了,干不动了,就伺候伺候庄稼,也没有啥难的。”

杨潮笑了笑,然后环顾了一下四周。

突然对张国柱说道:“国柱啊。房子盖修一修了,等挣够了军饷,盖成砖瓦房。也让老人享享福。”

张国柱唯唯诺诺。

老人家却道:“不用盖新房子。费不着那个钱,俺两口都老了,不求享那个福。只求儿孙有福。要是攒了钱,得先尽他哥,得起一个新院子,该给老大娶个媳妇才是正理。”

杨潮笑道:“张大哥不在家吗?”

老人家道:“出去学徒了,学们手艺在身,才饿不死。”

过了许久,张家主妇,才回来了。

给杨潮沏上茶,用这么久时间,杨潮怀疑弄不好茶叶是临时去借的,或者买的。

“真是让老人家破费了。好茶,真是好茶。”

杨潮品茶后赞叹道。

其实不是什么好茶,但是对农家来说,没有喝茶的习惯,茶叶平时也算是奢侈品。

确实让张家小小的破费了一番,不过老人却很高兴听到杨潮的夸赞。

老外有一点没有评价错,中国人确实很热情,有客人上门,那可是想尽办法让客人高兴的,愿意拿出家中最好的东西招待客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