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一节 带着飞船到清朝

大国崛起1900 第一节 带着飞船到清朝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第一节带着飞船到清朝

建议大家看一看引子,感觉也挺有意思的,而且也能迅速进入剧情!

————————————

“娘的,这是青岛!”

杨潮几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和看到的,谁能想到青岛只有一个码头区和一片崭新的洋房,庞大的高楼大厦群一栋没见。

“这就是青岛口啊。你这小伙,咋说话呢!俺老汉骗你干啥?”

眼前的一个头上缠着一圈灰布遮阳,在海上捕鱼归来的渔民不满的说道,感觉杨潮张口‘娘的’太不礼貌。

杨潮不由苦笑,眼前这个老头看起来不过四十来岁,却称呼他为小伙,这到不是胡说,老实说这算是杨潮这次遭难唯一的好处了,杨潮早就发现自己的模样似乎变得年轻了,手表上映照出的模样怎么看都不超过二十岁。

开始杨潮以为是外星人给他的好处,后来问老九后才知道,这属于穿越时空裂隙正常发生的情况,时空裂隙中的时间并不是一条永恒向前的直线,是可以前后推移的,运气好的变年轻,运气差的变老,甚至直接老死的都有。

“莫非!”

想到这里,杨潮突然一惊。

心中已经暗叫起来:“莫非我穿越了。”

虽然惊讶,但只是被突然看到的事实震撼,而理智上告诉他,这并不值得惊讶,因为逆时间线生长这种事都发生了,穿越回到古代也不是不可能,至于穿越到那个时代,杨潮悄悄看了下渔民头上露出头布的辫子,已经不言而喻了。

“老子回到我大清了!”

杨潮不由感到郁闷,秦汉、唐宋那么多好的时代不穿,怎么偏偏穿越到我大清了呢,这头上没辫子可是要给砍头的啊。

此时杨潮也发现渔民正不时瞥自己的留着短发的脑袋。

“你这小伙。该不会是倭寇吧。”

渔民狐疑了半天,似乎想到了一个结果,顿时露出戒备的神色,同时不掩饰厌恶感。

电光火石之间,杨潮已经想好了自己的背景,同时不得不对这个还比自己真实年纪小的渔民道:“叔,你看错了,我不是倭寇,我是从南洋来的华人。”

渔民倒是个实诚人,杨潮这么说,他就这么信了。

恍然大悟一般点头道:“俺说你咋还会说官话。原来是南洋来的,怕是读过书吧?”

杨潮讪笑:“读过一点。”

渔民不由露出敬佩神色,啧啧感叹:“读书好。识字的就能进洋行,挣洋钱!我们村……”

渔民也是一个好聊的人,东拉西扯的将他们村的一些逸闻轶事都说了出来。

杨潮越听越不对,忙问道:“叔,今年是哪一年啊?”

渔民想了想,好容易想起来道:“光绪二十六年!”

作为一个渔民,就是打鱼、打鱼再打鱼,纪年对他不甚重要,要不是不久前村子里一个亲戚家孩子结婚算过黄道吉日,他还真的记不住。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顿时杨潮就联想到这几个词汇,他对历史还是深有研究的,历史知识比常人要丰富的多,知道这正是中国人沦入最黑暗的时代,慈禧朝堂开始最卖国的时代,之后的历史是暗无天日的军阀混战,一直打了半个世界之久,让中国人错失了两次世界大战中这样翻身的好机会。

“那谢叔了。德国人没打到北京去吧?”

杨潮看了一眼岸上的建筑区问道,如果德国人打进过北京,那说明八国联军事件已经爆发过了,可以确定是1900五六月以后了,如果还没有,则说明还是前半年。

那是一片略有形状的洋房,而且大多数都在施工中。

渔民道:“打北京?洋鬼子为啥要打北京?你这小伙说胡话了吧。”

渔民十分不解的问道。

杨潮暗自庆幸,看来八国联军事件还没有爆发,同时确定了现在是1900前半年,至于到底是几月,还真说不清楚,因为渔民只知道现在是二月多,阳历就说不清楚了。

“叔,那些房子都是德国人的吧?”

一里之外,一座港口正在形成,有大片的新建建筑还没有完工。

青岛在被德国人占领前是一个渔村,同时还有清政府派来的士兵,在这里设置了一个口岸和总兵衙门,人口倒不是很多,军民加起来也不过一千多人而已。

青岛是在后来德国人不惜工本的建设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才能发展成一个大城市,只不过德国人只占领了这里十来年,刚刚建设好就被日本人占了,算是白白便宜了日本鬼子,不过德国人占领这里也是殖民者,西洋鬼子、东洋鬼子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小伙,你不是想去给洋人做工吧。那你倒是赶上好时候了,只要肯卖力气,就能挣到钱!”

杨潮对德国人也没有什么好印象,虽然德国人占领青岛后,憋着一股劲把这里当成德国人的香港进行建设,一心想要建设成模范殖民地,因此不惜工本而且动作迅速,1898年通过武力强占青岛,刚跟清政府签订租借跳跃,国会立刻就批准了五百万马克的建设经费,德国银行团更是联合出资五千万马克进行铁路等投资。

德国人系统的拿出港口、下水道等城市规划,甚至植树造林计划,显然不可能是临时拿出来的,据说德国人在强占青岛之前,已经详细的考察了整个北方的地形,认定青岛是最适合的优良港口,可以说你他们已经筹划了许多年。

因此一开始就铺开了建设,自然需要许多人力物力,抛却被殖民的身份感情,当地段时间内,倒是有不少老百姓找到了生计。

“是,是是。是去挣钱的。”

杨潮讷讷的说道。

虽然理智上知道自己穿越了,但是感情上还没有适应过来。

但是想了想,杨潮觉得,自己确实应该去看看。

“谢谢叔了。”

杨潮又道谢了一声,正要走,突然发现自己都忘记询问渔民的名字了,简直太不礼貌了。

于是忙问道:“不知道叔尊姓大名?”

渔民憨厚的笑道:“啥尊姓大名的,你这些读过书的人说话让人浑身不得劲。”

虽然这样说着,但是他其实还是很高兴的,毕竟在等级森严的满清社会,读书人可从来不会对他这样的底层贫民有好颜色的。

渔民接着道:“俺叫王福,这青岛口的人都知道俺。对了,你要去洋人哪里做工的话,去找俺大儿,他叫王山,就说俺说的,他不敢不给你个活做!”

叫王福的渔民拍着胸脯道,显然对儿子王山十分自豪。

“哎,那谢叔了。”

杨潮又感谢道,老实说他没想到这个渔民这么热情,突然想到后世很多外国朋友对中国人印象不好,唯独有一点都很称赞,那就是中国人很热情。

没错,中国人的国际形象中,有一个热情的优点。

“有啥谢的呢,你这书生都谢了好几遍了!”

杨潮这才跟王福告辞,朝着不远处已经有了港口模样的地方走去。

走了百米不由又回头,仿佛倒是还在看着自己,但杨潮的眼神却并没有在王福身上停留,而是越过他看向了海滩后面的海面。

他的飞船被老九隐藏的很好,三栖的飞船虽然失去了动力,但是已经修复了部分功能,潜水还是不成问题的。

突然杨潮感到,或许没能带飞船回家,可是回到清朝似乎也不错,自己似乎可以做一些让自己高兴,也改变所有人命运,甚至国家和世界命运的事情了。

这有点意思!

心里想着,杨潮杨潮再次迈开脚步,朝着德国人正在野心勃勃建设的殖民地工地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