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七百四十八节 法兰西战役

大国崛起1900 第七百四十八节 法兰西战役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看到杨子石油公司这次退缩了,罗斯福大大送了一口气,他真是担心杨子石油公司在墨西哥问题上继续跟美国叫板,这家公司的背景太过复杂,杨子财团的产业,跟中国国家资产有时候没什么两样,因为杨潮那家伙显然不是一个西方人思维能理解的人,动辄是会将巨额财富捐献给国家的,他的财产跟国家不分,国家的财产也就跟他的不分了。

如果杨潮知道美国人是这么看自己的话,他是绝地不会认同的,他之所以捐献那些黄金,是因为那些黄金对他来说根本没什么用处,交给国家才有战略价值,在自己手里充其量不过是一堆财富罢了,至于这财富是用黄金计价,还是用纸币计价,在杨潮看来都没什么分别,不过是信用符号,会计单位而已。

罗斯福显然不会认为杨潮的退缩,只是为了狠狠地刺激墨西哥人,让他们感觉到深入血液的耻辱,这种懒散的拉丁民族后代,就得需要狠狠地刺激他们,否则真的很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拉丁民族中即使表现最好的法国,其实也相当懒散,法国人工作时间比德国人少得多,但他们依然不满足,动辄上街ba工,西班牙和意大利人也是如此,大概是因为拉丁民族,受到的纪律训练比不上西北欧的诺曼人后裔吧。

越是中下层民众就越是缺乏这种训练,这跟文化什么的当然都有关系,杨潮不是种族主义者,他不相信有什么种族天生就是劣等人,他认为只是缺少训练,文化本身也是一种训练,一种言传身教的训练。

就是后世以勤劳著称的东亚民族,在没有接受过相应的训练的时候,依然无法适应工业文明对劳动的要求,比如英国人在清朝时期第一次见到中国人,他们的印象是懒惰,显然处在农业文明中的中国农民还没有养成井井有条的工作习惯;日本人自己描述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农民,说他们今天刚挣了钱就马上花掉,毫无存钱的观念。

不过东亚民族有集体性的协作意识,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在跟大江大河做斗争,因此常常能适应十万以上劳力同时施工的状态,这一点上,西方人始终没有学会,然后就在机械化的介入下结束了劳动密集型劳动。

所以后世中国人在基础建设方面的发展速度极为迅速,除了经济发展到了那个阶段,庞大的基建市场出现外,还跟中国这种大规模作业的协作能力有莫大关系,占据世界上最优良的恒河平原的印度人,就比较缺乏这种能力,因为他们历史上只有极少数时候,有跟大江大河战斗的情况,多数时候都是任由印度河和恒河自然泛滥的。

杨潮认为,墨西哥人确实被美国激怒了,但政治却不能用愤怒来解决,卡德纳斯总统被迫开始跟美国谈判海上划界问题,美国人倒是没有跟墨西哥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也不想占墨西哥人的便宜,两国基本上以各自的海岸为基准,平分了墨西哥湾,以后墨西哥湾再也没有公海了,都是美国和墨西哥的领海。

当然美国人还是要顾及到欧洲白人同胞的利益的,他们承诺墨西哥湾为自由航行海域,绝对不会因为划为美国领海,而给航行自由制造任何麻烦。

欧洲人正陷入战争之中,哪里有心思管美洲的事情,等于默认了美国和墨西哥对于海洋利益的划分,领海扩界问题,形成了第一个先例,挑战传统领海概念的先例。

就在东亚的朝日两国对峙,美国跟墨西哥相互较劲的时候,阿道夫终于做好了准备,进攻法国的准备。

从去年10月6日结束了波兰战役后,纳粹德国就在准备对法国的战斗,英法始终躲在马奇诺防线之后,像一个小姑娘一样,娇羞的看着对面的德国国防军,始终没有走出防线一步。

后世有评论说是英法在纵容纳粹,希望纳粹直接开往东线跟苏俄开战。这种说法看似有道理,但也太过侮辱英法高级将领的智商了,他们对德国的一贯战略和清楚,即便以前不清楚,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也弄明白了,他们很肯定纳粹绝对不会选择两线开战,肯定会解决到后顾之忧以后,才会去攻打下一个强跌,也就是说,他们现在跟英法已经开战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在结束西欧战争之前,就去攻打苏俄的,史达林就是这么判断的,才让他在战争一开始就陷入被动,英法,尤其是玩弄现代政治最为熟练的英国,他们更能判断到纳粹的这个动机。

所以英法之所以躲在马奇诺防线之后,不是因为傻到期待德国去进攻苏俄,否则他们就不会宣战了,抛弃波兰,等纳粹吞并了波兰后坐看纳粹和苏俄狗咬狗岂不是更痛苦,犯不着对德国宣战。

英法之所以躲在马奇诺防线后面,是因为他们非常相信这条防线,认为这是一条不可能攻破的防线,法国人大概没有咨询过中国人,曾经中国古人认为长城也是无法攻破的,结果是一次一次的血泪教训。

英法认定德国人无法攻破马奇诺防线,所以安心的躲在那里,静等德国人来攻打,然后他们就像一战时候的堑壕战一样,将德国人射杀在马奇诺防线前面,就好像当年德国人用马克沁机枪屠杀英国士兵一样。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英法都在一战中吓破了胆子,他们再也无力承受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的伤亡了,如果再打那样一场战争,英法两国又得牺牲整整一代人,那么他们还有未来吗?

结果就消极的在马奇诺防线之后坐等德国人来攻打,但德国人不是傻子,他们的军事指挥官们也许比英法要聪明的多,所以他们选择了经典的阿登森林突破战,在马奇诺防线和比利时领土的结合部位置,通过了茂密的原始森林,出现在了英法部署在法比边境的军队的背后。

5月10日,德军开始进攻,同时对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境内的机场和军事目标实行了空袭,古德里安的装甲兵团穿过阿登森林进入法国领土,接着向海岸线方向包抄英法军队,英国法国和比利时的军队大踏步撤退,一直被赶到了敦刻尔克。

但阿道夫却神经质般的让他停止进攻,将敦刻尔克的英法比联军交给了戈林的空军解决,历史还是没变,敦刻尔克大撤退还是发生了,英国佬动员了所有能动用的船只,冒着纳粹空军的枪林弹雨,硬是将留在敦刻尔克的联军平安的撤回到英国本土,创造了一个人类历史上仅次于中国长征的撤退奇迹。

此时战争打响还不到一个月,英法就做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四年都没有做到的大溃退,败局已定。

纳粹军队调整方向,继续向法国进攻。

6月8日纳粹机械化兵团抵达塞纳河畔,6月10日,法国政府迁出巴黎,迁往图尔,意大利向法国宣战,打算在法国投降之前加入战争好分一杯羹,结果优势意大利军队,却被法军击溃,反而让法军打进了意大利领土,法国投降之前,法军始终都在意大利境内。

但在对德军的战斗中,法国人表现的犹如意大利人对上他们一样,不断的失败,6月13日,法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巴黎不设防,6月14日,法国政府牵往波尔多,6月17日,古德里安的装甲兵团抵达瑞士边境,切断了法军退往瑞士的退路,6月18日,法国政府宣布停止抵抗。

法国政府的决定,让英国佬极为恐慌,他们没想到法国这么不经打,更没有想到,法国人竟然这么没有骨气。

他们一开始还想先坐看法国跟纳粹相互放血,等他们放的差不多了,大英帝国的勇士们在进来摘果子,那时候法国外交官一个劲的催促英国赶紧派兵进入法国,英国人是一个劲的拖延,各种理由不肯增加军队。

现在好了,法国人不想玩这个游戏了,英国人急了,在波尔多各种游说,各种承诺,但法国不为所动,不想在平白流血了,都打成这个鸟样了,法国大半领土沦丧,即便英国人能按照承诺尽快派出远征军,在法国的土地上厮杀个几年,法国人的血也要流干了,他们为什么修马奇诺防线,还不就是为了少流血吗,现在既然这个奢望已经破产还打个屁啊,要打,让英国人自己打去。

虽然说英国人确实吃到了自作聪明的苦果,法国人的投降却会给他们的历史留下永久也洗刷不干净的耻辱,就好像中国人永远为两次被游牧骑兵灭国而耿耿于怀一样。

就在英国外交官,带着对法国人的鄙夷,和对大英帝国即将面对的危机的担忧,一脸忧愁的登上回程的飞机,飞机慢慢在跑道上划跑的时候,突然送行的一个法国中年军官,一个鱼跃,冲上了英国人还没有关闭的舱门,随着英国的飞机飞往了英国。

这个人叫戴高乐。请输入正文(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