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七百四十四节 欧洲文明之火熄灭

大国崛起1900 第七百四十四节 欧洲文明之火熄灭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杨潮径直把当年西方列强给中国的耻辱都说了出来,但说得相当直白,并没有带太多的感**彩,也没有激愤之语,只是在诉说一个事实。

“看看,你们国家现在又发动战争了。欧洲文明啊,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实在是太野蛮了。西北欧诸国,有北欧维京海盗的血统,但是你们也不能不加扬弃的统统继承,文化这东西,你得与时俱进,靠抢劫可以发家,但不能长久啊。”

杨潮顺道将整个西方文明都批评了一通,德国人又一次发动了战争,战争这种事,在真正的知识精英中,总不是好东西,中国古代文人说兵者不祥,西方文人同样不喜欢战争,高级知识分子都是反战的,比如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不都站出来宣传反战么。

里芬斯塔尔显然也不支持战争,尽管对纳粹的某些行为他认同,某些行为他也不认同,比如战争,比如反犹。

他给纳粹拍了两部纪录片,一部叫做意志的胜利,一部就是奥运会的纪录片,创造了许多拍摄方法,非常有艺术水准,也获得了大奖,但却间接的帮助了纳粹,仅仅两部电影,就让战后美国封杀了她一辈子。

但没人知道的是,她在拍电影的时候,还是有点是艺术家的脾气的,比如他坚持要使用犹太摄影师,这让纳粹即愤怒又无奈,因为阿道夫坚持要里芬斯塔尔来完成这些电影,她又坚持用犹太人,所以她其实并不受戈培尔这样管纳粹宣传的高层的喜欢的。

至于坚持用犹太人,当然不是真的离不开犹太人,显然是在表达她的某些态度。

不过杨潮对德国,对西方的批评,里芬斯塔尔却不敢苟同。

里芬斯塔尔道:“您太偏颇了,虽然欧洲历史上是有过海盗的传统,但那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现代文明恰恰是建立在摒弃这些缺陷之后的。大英帝国早期虽然支持过海盗,但是第一个在全球反对海盗,以及建立世界反海盗协议的,也都是西方人。”

杨潮笑道:“你们确实没有了海盗,也开始反海盗,可是你们的行为却变得海盗化了。印度、越南、非洲、南美,你们把战争、掠夺带到了地球上每一块陆地,现在又把战争带到你们自己的国土上,这不得不说是西方文化中根植在骨头里的野蛮悲剧。”

里芬斯塔尔哼道:“我们带去的可不止是战争,还有文明。”

杨潮呵呵笑起来:“什么样的文明?”

里芬斯塔尔高傲的道:“min主、自由。”

杨潮道:“你怎么不说博爱?说不下去了吧。你们带来的那些东西,问过别人愿意接受了吗?这是min主吗,这是自由吗?在枪口下的自由还是在坚船利炮下的自由?”

里芬斯塔尔又哼了一声:“杨先生?我记得您以前并不是一个偏激的反西方者啊?”

里芬斯塔尔突然疑惑起来,今天杨潮讲话,跟以往的风格太不一样了。

杨潮叹道:“我本是一个对西方文明充满好感的人,可是当我看到两次惨无人道的战争,看到西方人露出那种恐怖残忍的嘴脸,互相用最疯狂的手段屠杀着对方,把最原始的野蛮曝露在阳光下时,我明白了,西方并不是我想象中人类文明的灯塔,他只是人类文明历史中一朵短暂但美丽的浪花罢了,当着浪花破灭后,又是汹涌黑暗的深渊之水。每当想到这里,我都在想,人类的未来在哪里?人类该坚持什么底线,人类难道不该讲仁爱,讲平等吗?我对此很悲观,我们中国人以德治国了两千多年,可是依然没有建立起一个道德社会,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一个人人有爱,互相关怀的社会。而不是像西方人一样,只讲利益,在利益无法达成的时候,就拿起刀子互相搏杀。”

杨潮说着,里芬斯塔尔也沉思起来,随着德国又一次挑起了战争,西方人对自己文明的前途也开始感到迷茫,直到美帝打着自由的旗帜解放了欧洲,欧洲人才再次看到了一座灯塔,不过那座灯塔已经不在欧洲,已经去了美洲。

里芬斯塔尔犹豫的对,杨潮当然不是突然变了,他是有意的,在欧洲人最迷茫的时候,他就是要告诉欧洲人,人类文明的灯塔可不止一座,中国这座灯塔也很亮,我们是坚持了两千多年德治的灯塔,尽管这灯塔并不是很显眼,在近代变得黯淡无光,但他始终没有熄灭,始终在给人类指路,欧洲人,来走这条路吧。

无论是min主、自由,还是中国的仁人爱人,都是人类道德的美好一面,拿出去粉饰一下自己,那是非常有用的。

当然批评西方也不全是为了体现中国坚持了两千多年(有人认为是虚伪的道德,可笑的是却坚定的认为西方的道德是真挚的)的高尚道德。老实说那玩意没什么大用,不过是理想主义者的迷梦,或者是政治家拿出来忽悠大众的幌子。

批评西方,是为了打击西方文明的自信,白种人之所以有种族主义,不就是因为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落后了几千年后,突然在最忌一百多年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快速的崛起了吗。之所以发生两次世界大战,不就是因为他们的灵魂没有跟上物质进步的脚步,杀戮的手段远远超了渴望和平的道德感,所以战争不断,纷争不休吗。

批评西方,还是为了彰显中国人的自信心,时至今日,杨潮依然能看到在西方人面前,有一些文化自卑的人群,而且这些人还不是小老百姓,全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许多都是有留学背景的知识精英,他们无法再传统道德观中找到自信,于是盲目的崇拜西方文明,把西方文明奉为圭臬,甚至由此产生了种族自卑感,觉得中国种族不行,耻于做中国人。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很复杂。第一是经过杨潮三十多年的努力,依然没有建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尽管各级政府机关效率已经相当高了,甚至在全球也排名前列,但是老百姓跟政府的互动体验非常不好,衙门难进的感觉依然非常强烈,进了政府办事,政府人员的说话语气态度,都让人不舒服,因为这些人从心里将自己当成了官,当成了社会的管理者,而不是社会的服务者。

想改变这种官本位思想不是一朝一夕的,毕竟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官文化,西方人不存在这个问题,倒不是他们不存在问题,他们也是有一大堆自己的问题,比如贵族垄断权力的问题,比如社会固化的问题等等,有的在工业革命之中解决掉了,比如英国人模仿中国的科举制度,建立了英国文官制度,用公务员考试取代了贵族介绍的方式,结束了贵族垄断权力的问题,但社会固化依然没有解决,强者恒强,富人的孩子是富二代、富三代,穷人的孩子是穷二代、穷三代,乃至于无穷,所以欧洲人才有一个美国梦,因为在美国更容易实现他们改变社会地位的抱负,因为美国没有贵族砖制的历史,又是一个告诉崛起的草莽型社会,有大把的机会属于平民。

欧洲之所以爆发这两次世界大战,可以说就是因为在文化上,没有解决某些根本问题,没有在高速发展的工业之中,诞生出适应这种制度的文化,才产生了内心的失衡,从过去那种高度固定的宗教社会,跌跌撞撞的走向一个活力四射的现代社会,必然要撞得头破血流。

西方人没有这种文化准备,中国人又何尝拥有,所以杨潮才更希望中国人自信一些,让他们坚信他们是可以成功的,让他们坚信他们在文化上是比西方优越,至少也是不输给西方的。

一个自信的民族,才能够昂首挺胸,走向新时代,才能对历史遗产进行扬弃继承,诞生出新的文化。一个不自信的民族,永远没有希望带领世界前行,无论他的硬实力多么强大。

当然由于杨潮的干预,中国人提前强大起来了,没有经历过后世那些更大的,更具有文化破坏力的波折,所以他们还有一个传统文化和道德的遗产,潘训主持建立的教育,更是大大发扬了这种文化道德,从小学到大学,古典道德书籍都是必看的。

就好像美国大学将社会契约论这样的社会学经典,作为所有学科的通识教育教科书一样,《论语》、《中庸》这些古文经典,也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必须通读的,哪怕他是一个理工科学生。

但这些还不够,就好像美国人尽管早在1860年代在经济上就已经是世界第一,1890年代,在工业上也已经是第一大国,可是美国人绝对不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国家,文化上对大英帝国这样的欧洲国家有着深深的自卑。

美国一代又一代的政治精英,知识精英,之所以不断的歌颂美式min主,不断的向外推销美式min主,其实正是出自一种鼓舞人民文化自信的目的,同时也是在向他们自己证明,美国人是优秀的,起码不输给欧洲。

直到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富裕强大的美国人,这次终于可以打着人类至高文明的旗号,解救欧洲危机,站在这种至高的道德感上,美国人才终于成功建立了自己的文化自信心。

杨潮要做的,就是美国人要做的事情,在这次欧洲文明最为衰落的时候,狠狠踩他,最后挥舞着人类至高文明的大旗,打着自由博爱仁人爱人的旗号,去解放欧洲,获取至高的道德感和道义,只有取得合理的世界秩序制定权。

当然过程绝对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充满了艰难坎坷,但杨潮坚信一定会成功,因为软实力不过是辅助,硬实力才是根本,美国人建立世界霸权,靠的不仅仅是美式min主,靠的更是他们的核大棒。

“所以我真的很担心,随着这次战争,欧洲文明之火会熄灭,让欧洲几百年工业文明积累的一切精神财富变成历史的云烟!”

杨潮猫哭耗子一般的哀叹着,似乎他真的有多么热爱欧洲文明一样请输入正文(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