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七百二十五节 天然气船

大国崛起1900 第七百二十五节 天然气船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墨西哥人愁眉不展没多久,杨子石油公司就告诉他们,杨子石油公司希望购买他们的天然气。

一时间雨过天晴,苦尽甘来,还有这好事,墨西哥人哪里有不答应的道理。

老实说,跟美国人达成了协议之后,他们并没有挣到钱,他们卖石油那点钱,连支付给杨子银行贷款利息都不够,因为美国人剥削的太狠了,洛克菲勒一桶石油只肯给他们两美分,而且还不容他们讨价还价,因为人家美国人在国内就是这么卖的,墨西哥人如果不肯卖,洛克菲勒还不肯买呢,要知道从墨西哥买石油,可比在美国国内运费更高。

墨西哥一口气将积累的300万桶石油都卖了出去,就卖了6万美元,简直是欲哭无泪,感觉这他孃比当年美国人控制他们石油资源的时候,剥削还要狠。

墨西哥人很羡慕杨子石油公司跟洛克菲勒的交易,那可是1美元一桶,比洛克菲勒给他们的价格高了50倍,如果杨子石油公司也能按照这个价格购买墨西哥的石油,他们还愁什么钱,如果一直被美国人控制着他们的石油运输,那么他们永远赚不到钱。

明白这个道理后,墨西哥咬咬牙,又贷款了500万美元,采购中国设备,雇佣中国工程师,下定决心要修建一条通往墨西哥西岸的输油管道,同时修建港口设施,直接让中国的油轮,可以在他们的港口装油,不经过美国人的手,不用洛克菲勒的石油管道运输。

墨西哥狭窄的国境修建石油管道能有多复杂,用不了一年时间,墨西哥人就能将输油管道修到西岸的港口阿卡普尔科,到时候就不用受制于洛克菲勒了,但是有一个问题,他们没有考虑过,那就是他们可是跟洛克菲勒签订有协议的,他们的石油出口都经由洛克菲勒的渠道,现在他们要自谋出路,这等于撕毁了协议。

但是这种民族主义政府是不会考虑到这些事情的,他们眼里只看到洛克菲勒从他们手里拿走了大把大把的利润,却看不到洛克菲勒还动用了自己的政治资源,让美军放弃了封锁墨西哥。

杨潮可管不了这么多,他的那艘奇怪的船已经出发,这艘船原本是一艘排水量五千吨的货船,但是经济危机之中,货船没什么生意,杨潮当废品从福建会馆轮船公司买过来的。

这艘船长80米,宽12米,吃水6米,标准排水量5000吨不到。

此事被改造的极为奇怪,船身上,背了三座大圆球,三座大圆球都是空心的,内径7米,外径8米,因为是半球,所以每个球体内部容积只有700多立方,三个球体加起来也不过2100立方米上下。

内径7米,外径8米,意味着这三个球体的壁厚竟然高达1米,如果知道他们都是用高强度炮钢制造,那就更恐怖了。

可谁让杨潮没造过天然气船呢,所以采取了最稳妥的设计。

这首天然气船,跟后世著名的液化天然气船可不一样,他运输的可不是液化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的运输中,最重要的是稳定,必须将温度控制在在零下162度,天然气才能保持液态,这个时代显然还不具备这样的技术。

所以杨潮用的是另一种运输方法——压缩天然气,后世油气运输有三种类型,最有效率的当然是液化天然气船,简称lng船,还有一种叫做液化石油气,简称lpg,lng船需要极其稳定的保温设备,这个时代还不具备,lpg运输的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跟主要成分是甲烷的天然气不同,因此无法用来运输天然气,最后一种运输天然气的运输设备,简称g,原理是将天然气压缩进容器,跟普通老百姓家里用的煤气罐一样的原理。

不过煤气罐用的是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g运输,主要是陆上的汽车运输,汽车上装上圆柱形的气罐,这种气罐一半长12米左右,直径却只有600毫米左右,犹如导弹一样,因此常常被称做炸弹车。

这种压缩天然气罐,一般能安全的承受25兆帕以内的压力,这意味着可以把天然气压缩250倍,液化天然气直接将气体液化了,体积也不过缩小了600多倍而已,因此这种光用压力就能达到液化天然气船这种高科技船三分之一的运输能力的方式,效率上还是可以接受的。

至于可行性也不用担心,虽然这种方式还没有被应用,但不意味着技术就不够成熟了,法国液化空气公司就是生产这种气罐的专家,而他们早在第一次世界之前就在山东建设了工厂,现在是齐柏林公司氢气和氦气储存罐最大的供应商。

他们生产的氢气罐压力都有25兆帕,没道理从来装天然气就会爆炸,而且杨潮让他们使用的性能最先进的炮用钢材,山东兵工厂研发的最新型跑用钢材,炮膛压力已经能承受500兆帕了,区区25兆帕只是小儿科。

即便是这样,杨潮也没同意装运25兆帕压力的压缩天然气,只允许他们装运20兆帕。

这次去墨西哥的就是这样一艘船,容积达到了2100立方米,用20兆帕运输,相当于压缩200倍,一次能装运的天然气是42万立方米。

1立方米的天然气热值大概相当于1.2公斤标准煤,42万立方米的天然气,听起来很恐怖,但算起来才只有可怜的500吨出头的标准煤。

横跨太平洋,就为了运输500吨标准煤能量的天然气,显然很不划算,一百年都把成本收不回来。因此这并不是正常的运输,而是在进行试验,试验跨洋天然气运输而已。

杨子石油公司的第二个主营业务,就要向天然气运输发展了。

此前一年,这艘船已经多次往返南阳,将文莱开采出来的天然气,已经运回了山东,并且储存在东营的储气罐中,推动了一座实验性的燃气轮机工作。

这次他们的航行,是为了跨洋运输收集数据,方便日后的大型船舶运输天然气。

杨潮可不会天真的生产大量这种天然气船,他已经在开建心得天然气巨轮了。

通过建造这艘船,中国早床公司得到了足够的技术储备,正式开建的第一艘天然气船,采用的是5万吨级船型,直接用巨型油轮改的。

船长280米,宽70米,吃水10米,建成后储罐容积8万立方米,差不多是船体体积的三分之一多一些,跟后世液化天然气船二分之一的容积比还是有很大的技术差距的。

不过8万立方米的容积,一次可以运输1600万立方米天然气,这个效率就比较实用,相当于2万吨左右的标准煤,标准煤可比原煤热力高,1吨标准煤大概相当于0.7吨左右的标准煤,因此算成原煤的话,都接近3万吨了,效率已经相当不错了。

而且这个时代,天然气应用还没有推广开来,用5万吨的货船,运输相当于3万吨煤炭的天然气,杨潮给了墨西哥人相当于1000吨煤炭的价格,墨西哥人就已经很高兴了,毕竟如果中国人不要,他们那些天然气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另外他们的气田储量巨大,每年能生产出上千万立方米,日均产量就有五千立方米,这还仅仅是钻探了一口气井的情况下,如果钻个百十口气井,一天生产个十万立方米都不是问题。

虽然这个时代石油价格十分低廉,每吨石油井口价才十几美分,比二三十美分一吨的煤炭低了一半以上,因此使用石油有天然的优势,这种价格会一直持续到70年代,缺乏资源的日本,就是在中东廉价的石油能源支撑下,才得以完成工业化的,那时候日本人连发电都用的是石油,等到石油涨价之后他们的经济也就一蹶不振了。

但是,天然气的价格更为廉价,一吨石油的热值相当于两吨煤炭,一吨石油的价格才相当于煤炭的一半,意味着同样热值的石油只是同样热值的煤炭价格的四分之一甚至更低,而墨西哥人的天然气价格是多少呢?

杨潮给他们开价是1千立方1美元,1千立方的天然气相当于1吨半煤炭的热值,相当于6桶多石油,天然气价格只有煤炭的十分之一,而且还不用支付墨西哥国内的运费,相当1美元一桶的石油价格的六分之一还多。

可是因为杨潮是唯一的客户,而且他们每年如果能生产1亿立方米天然气,那就是10万美元,那么每年生产1千亿立方米呢,那就有1亿美元了,根据杨子石油公司的技术人员估算,墨西哥的气田有每年生产2千亿立方米的潜力,这就很值得投资了。

而且如果国际天然气市场能够开拓出来,价格还会涨,就像石油一样,就是涨到1千立方2美元甚至3美元,算下来依然比石油便宜,要知道洛克菲勒的石油1桶1美元一吨可就是7.3美元,即便1千立方涨价到了3美元,依然只有石油的二分之一,这是很合理的涨价空间。

杨潮也答应过墨西哥石油公司,如果国际天然气市场形成,他愿意按照国际价格支付,如果国际天然气市场始终开拓不出来,杨潮也愿意给他们按照这个保底价格支付。

所以只要多开几座气井,每年1亿美元不是梦,墨西哥人看到中国的天然气船的时候,如同看到了金山开向了他们一样高兴,最后竟然有一万人在码头上围观这艘奇怪船舶。

但美国人呢,他们会高兴吗?(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