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七百二十一节 忽悠法国(1)

大国崛起1900 第七百二十一节 忽悠法国(1)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离开荷兰后,就去了丹麦,受到了丹麦王室最热情的欢迎。

他们无法不热情,杨潮现在可是丹麦的大金主。

杨子财团在丹麦投资的制药厂,已经成了欧洲规模最大的青霉素生产厂。

杨潮用宇宙射线诱导,培育出来的高产菌种,远远超过了这个时代,西方国家自己培养的菌种完全无法与中国药厂的生产效率相比,只有丹麦这一座制药厂拥有跟中国相同的优质菌种。

尽管这座工厂是杨子财团独资的,但对于西北欧这种欢迎自由投资的国家来说,根本没什么区别,他们政府最大的目的,就是得到税收,同时解决就业问题。

税收自然没的说,这座现在供应整个欧洲青霉素的药厂,每年的利润都是以亿计算的,就业就更不用说了,药厂直接雇佣的工人就高大10万,生产以青霉素、链霉素为龙头的一系列美苏产品。

但是对其他产业的带动,那是无与伦比的,青霉素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淀粉,丹麦恰好是欧洲粮食生产条件最好的国家,光是种植玉米,就解决了100万左右丹麦人的生计,可以说这些人都直接受惠于药厂生产。

甚至导致丹麦从过去的粮食出口国,都变成了一个仅仅自给自足,不再出口粮食的国家了,粮食不出口了,不但没有影响丹麦的经济,反而让他们在经济危机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他们现在形成了三大经济支柱,第一就是药品,第二是养猪业,第三是毛坯产业,作为一手给丹麦打造了一个支柱产业的富豪,杨潮值得丹麦王室的礼遇,作为沙皇的丈夫,他也有资格住在丹麦的王宫。

但是女儿住的却很不开心。

她依然有比较严重的自闭,她不喜欢那些热情的欧洲王子、公主,要知道因为杨潮夫妇到了丹麦,瑞典、比利时、卢森堡,甚至连英国一些贵族子弟都借故到了丹麦游玩,目的是什么很明确了。

可是她还是很不习惯人太多的地方。

“爹,我们回去吧。”

忍受了一个星期,杨兰还是受不了,非常羞愧的提出请求。

杨潮笑道:“回哪个家啊?中国还是贝加尔?”

说着,揉了揉女儿的头,女儿是大姑娘了,今年都15岁了,混血儿的容貌出落的格外迷人,让欧洲一群小王子心肝儿直跳,当然更让他们热血沸腾的,恐怕还是杨潮那惊人的财富,欧洲贵族,表面光鲜,其实很多都处在破产的边缘,这是一个贵族没落的时代,有多少贵族为了维持生存,都不得不跟富裕的商人联姻,这放在200年前,几乎是耻辱。

“都行,其实,其实我是想小姨了。”

杨兰给自己找借口,这次出行,安娜公主并没有同行,而是留在茶园照看儿子,儿子还不到1岁,显然不合适远行。

心里清楚女儿在给自己找借口,但杨潮并没有点破,治疗她内心的自闭,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治愈的。

“好,爹还要去一趟法国,你在这里再玩一些日子怎么样?如果你不喜欢那些小王子、小公主,就不要搭理他们。你可以待在房间中看看书,听听广播。”

女儿用力的点了点头,她真的很不喜欢跟那些欧洲贵族子弟玩闹了,太闹腾了,今天去骑马,明天去划船,后天就要开酒会,出于从小接受的贵族教育,尽管她很不喜欢,但仍然碍于礼节,只能装作喜欢的样子跟她们一起玩。

虽然杨潮没有立刻答应回家,但是却给了她一个盼头,同时允许她可以不搭理那些欧洲王子、公主了,她就轻松了一大截。

杨潮第二天就飞到了法国去,这次一改常态,拜见了法国总理爱德华·达拉第。

达拉第是法国激进社会党领袖,几年前跟法国社会党,法国gc党联合组成了人民阵线,并在36年的选举中帮助人民阵线上台,人民阵线中最大势力社会党的领袖若昂勃鲁姆执政,达拉第获得了国防部长一职。

人民阵线的总理达拉第上台后,法国工人就发起了规模浩大的ba工,参与人数高达200万人。达拉第立刻兑现选举承诺,立刻进行社会改革。

趁着法国工人ba工的热潮让资本家恐慌的时候,达拉第邀请雇主协会跟法国总工会在总理府马提尼翁宫签订了一项协议。

马提尼翁协议有三项主要内容。

第一项,承认工人有加入工会的权利,有要求提高工资的权力。但这份协议是一份君子协议,雇主协会和工会也只是松散的组织,并没有苏俄的布什威克那样的铁一般的纪律,因此并不可能让所有人遵守,不能解决劳资关系。

因此ba工浪潮仍没有平息,勃鲁姆转向议会求助,提出集体合同法案,要求给《马提尼翁协议》中达成的条款提供法律保证,强制劳资双方执行。

该法案通过后,法律正式承认了工人可以有组织地同资本家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力,强化了政府对企业事务的干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工会的地位,有利于工会的发展壮大。

第二项,勃鲁姆推动提高法国公民社会福利待遇,改善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勃鲁姆政府向议院提交了关于带薪休假的法案,规定工人或雇员在企业中连续任职一年后每年有权享受15天带薪休假。还通过了40小时工作周法案,使工人们实现了长期以来所要求的缩减工作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

第三项,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勃鲁姆政府向议院提交了关于大工程计划的法案。该计划的首要目标是能够吸收失业工人参加工作,减少庞大的失业队伍。政府拨款帮助奄奄一息的中小企业重新开工,以容纳一部分失业工人。

政府改组法兰西银行,组织了一个有关各方代表(包括政府代表)组成的委员会,取代原有的董事会对银行进行管理,将法兰西银行从“二百家族”手里的控制权夺了过来。

勃鲁姆政府又对军火、飞机制造等重要企业实行国有化,设立国家小麦管理局,加强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

老实说,人民阵线第一次执政,改革的力度和方向都是够得,在一百天里出台了这么多政策,通过法律保证了工人的权利,假以时日法国也就会走上一条福利国家的道路,跟北欧国家一样。

可法国不是北欧国家,他们是浪漫热情的拉丁民族,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北欧国家那种耐心和纪律性。

勃鲁姆政府进行改革的时候,法国深陷经济危机,财政状况极为困难。缺少必要的资金,让政府振兴经济方面没能取得预定的成功,许多大工程计划未能如期展开,就业问题未能及时解决。

改革导致的工资上涨,让资本外逃情况却日益严重,资本外逃引起黄金储备紧张,削弱了人们对法郎的信任,使人们担心法郎贬值。勃鲁姆政府为避免贬值作了许多努力,最终还是被迫宣布法郎贬值。

法郎贬值成为一个导火索,引燃了没有耐心的法国人民对政府的不满,勃鲁姆不得不在广播讲话中宣布暂停改革。对《马提尼翁协定》耿耿于怀的资本家此时气焰嚣张,要用“资本的ba工”来报复“占厂ba工”,鼓励资本家不要投资。财政危机的愈益严重迫使勃鲁姆试图采取强制手段,请求议会授予授予他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法令的暂时权力,以应付财政危机。

这一要求在保守势力极为强大的参议院被否决,勃鲁姆政府山穷水尽不得不在执政三个月后的六月份提出辞职,法国社会改革宣布失败。

勃鲁姆当了三个月总理,很短命,但对这时候的法国来说,却十分正常。

勃鲁姆下台之后,激进社会党另一个领袖卡米耶·肖当执政,他从37年6月当到了38年3月,执政时间8个月,任期内最大的政绩是太高了妇女地位,准许已婚妇女进入大学读书,同时发动了政治斗争,将人民阵线中的最大势力社会党踢出了政府。

卡米耶下台之后,才是达拉第执政,达拉第任期比所有人都长,一直从38年4月,当到了40年3月,共计两年时间,期间最大的政绩是跟英国首相张伯伦合伙,跟阿道夫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同时把希望都放在英国身上,毁弃了法苏互助条约,等纳粹攻陷法国之后,他就被关进了集中营。

从频繁变动的政治就能猜到,法国人注定难以成功,恢复拿破仑时代的威严不可能,如果不是纳粹的短视,他们连欧洲二流国家的地位恐怕都难以保住。

德国人在国际战略上一贯短视,被称为战术天才,战略白痴。法国人其实也好不到那里去,法国政府此时的行动就非常愚蠢,比如他们封锁跟西班牙边境,不让一颗子弹通过法国领土落入西班牙共和国手中,等同于纵容纳粹和法西斯帮助弗朗哥。

如果仅仅如此也就罢了,问题是他们加强了边境检查,连走私都禁绝了,还抓了好些个参与走私的中国商人,这给了杨潮来忽悠他们的机会。(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