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六百八十六节 买下甲壳虫

大国崛起1900 第六百八十六节 买下甲壳虫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这家捷克汽车公司并不太出名,但是杨潮却是知道的,因为这个公司的产品比较偏重于卡车,而且在世界工程机械领域颇有声誉,普通消费者不会知道,但是作为贸易商,杨潮却很了解。

这家公司叫做太拖拉,中文翻译出来实在谈不上好听,源自捷克斯洛伐克境内一座叫做tatra的山脉。

后世太拖拉公司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卡车,尤其是40吨载重卡车,在大型矿山也野外施工领域非常畅销。

但是在这个时代,他们的产品还是以小汽车为主的,在捷克斯洛伐克,他们是跟斯柯达比肩的两大汽车公司之一。

历史同样也很悠久,1898年他们就制造出了自己的汽车,甚至比斯柯达还早。

跟斯柯达一样,受限于捷克斯洛伐克狭小的国内市场,他们的产品跟现在的斯柯达一样,主要瞄准的是豪华车领域。

并且一直在欧洲享有不错的名声,连德国人都更喜欢捷克斯洛伐克的汽车,如果不是战争,这个国家很可能会成为欧洲的汽车制造大国。

二战算是摧毁了捷克斯洛伐克汽车工业的一半,另一半则是苏俄摧毁的,二战后苏俄将捷克斯洛伐克变成了苏俄的卫星国,然后他们采取了集中化的观念,将太拖拉已经非常著名的流线型汽车都交给了斯柯达生产,太拖拉转而专注于卡车领域。

几年之后,忍受不了苏俄出产的中高档汽车的质量后,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才重启了太拖拉的豪华车生产,他们生产的汽车质量确实比苏俄高了许多,供应了华约阵营许多国家领导人的专车。

东欧剧变之后,捷克变成了一个亲欧洲的国家,太拖拉立刻开始重启小汽车计划,但是那时候在已经成长起来的德国汽车工业面前,他们已经完全没有机会了,他们的好伙伴斯柯达选择了并入大众汽车,而太拖拉则放弃了小汽车,专注于工程车辆领域了。

这次太拖拉状告德国大众汽车侵犯了他们的t97小汽车的外观设计。

起因是阿道夫出访捷克的时候,喜欢上了太拖拉的汽车,对随性的保时捷说道,这就是他想象中,德国高速路上应该跑的汽车,不怪阿道夫喜欢这辆车,因为这款车还是很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的,杨潮都被报纸上的图像吸引住了,因为他以为自己看到了后世风靡一时的大众甲壳虫。

杨潮只知道大众甲壳虫是世界上第一个超越生产了1500万辆福特t型车的车型,第二个超越的是日本丰田的汽车,不过那要很久以后了。

最重要的是,甲壳虫是在中国美系汽车的竞争之下达到这个水平的,就连福特汽车在t型车之后都再也无法创造同样的奇迹,甲壳虫却在德国二战后的废墟之上创造了这个奇迹,这起码证明这款车确实有作为国民车的潜力,十分符合这个时代人的审美。

让杨潮惊讶的是,甲壳虫原来不是大众汽车的原创,而是抄袭捷克斯洛伐克人的设计,他不知道的是,这次起诉不了了之,因为大众现在还不过只是退出了几百辆样品车而已,还没有大规模生产,在他们大规模生产之前,捷克斯洛伐克就被纳粹吞并了,然后还勒令太拖拉不得在生产t97,知道二战后,太拖拉才再次提起诉讼,那时候大众汽车给了他们300万美元庭外和解了。

“您看什么呢?”

即便是美女间谍也很难不喜欢首饰,嘉丽娅和丽达在德国的首饰专柜不断的挑选。

杨潮则在一旁仔细的看报纸。

两人看中了一款百达翡丽的豪华腕表,转头看到杨潮在看报,不由问道。

杨潮抬头:“你们挑好了没有?”

两人点点头,还显露出羞怯,因为她们选的东西实在是有点贵。

杨潮却没多说话,摆摆手:“振堂,付钱。”

穿着便衣西装的金振堂立刻走到柜台上,很有礼貌的用德语问道:

“收中国纸币吗?”

来之前,金振堂兑换了不少西方货币,随着年纪的增长,虽然没有过去那么壮实了,但是心思比以前缜密多了。

但他也没有兑换太多,因为西方很多国家都接受中国纸币。

“您说的是金元券吗?”

玻璃柜台后面的服务员问道。

金振堂摇摇头:“中国两!”

服务员笑道:“一样。”

随着银两纸币跟白银脱钩,直接跟金元挂钩之后,1两等于2元,但在东方世界还是习惯叫中国两,西方西方人还是习惯将中国货币叫做金元券。

金振堂随即打开自己的钱包:“多少钱?”

服务员非常高兴,从这几个中国人一进来,他就很高兴,因为这几年中国人在德国出手阔绰是有名的,在柏林这个城市,中国人可不少,虽然没有汉堡首饰街那样的华人街,但是在柏林上学读书的中国大学生却非常多,中国那个大富豪杨潮当年捐献了10亿两作为留学基金,这几年支持了10万中国学生到德国上学,这个数字甚至比只有8万学生的德国学生还要多,即便加上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德国大学中还是有一半中国人在读书。

这些能来德国读书的中国学生,尽管绝大多数都是接受杨子基金赞助,可是其中中产阶层的家庭学生还是占绝大多数,因为能考取留学名额的学生,往往在方方面面都极为优秀,比如家庭教育方面,穷人的孩子还是很难竞争,虽然有穷人家的孩子,通过努力跨越阶层,但说到底是少数,因此10万中国学生中,7万都是中产和以上家庭的孩子。

中国家庭普遍溺爱孩子,尤其是有出息的孩子,慈父不爱无益之子,反过来就是慈父也爱有出息的孩子,因此很多家庭还保持了节俭的传统,但同样保持给与读书子弟体面生活的传统,因为在古代社会,读书人唯一的目标就是做官,当官是要有体面的,所以在旧社会,一个读书人的家庭,在读书人做官之前,绝大多数收入都用来供孩子读书。

即便那些学习成绩好,可以免费入国子监之类的官学的,同样家庭会支付很多成本,这显然不是供他们读书写字买墨水点灯的,其中很多都是来让他们应酬的,让他们建立社交关系的,准确的说就是让他们逛青楼的经费。

现在的中国中产虽然没有古代那么夸张,因为他们并没有完全把家族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儿子身上,但同样会给学生大量零花钱,这些学生到了德国,发现德国物价低廉,同时中国那种大手大脚花钱博得大方名声的恶习,很快就让他在德国学生中间建立了土豪的名声,柏林众多的消费商店也很欢迎这些不喜欢讲价钱打赏还大方的中国学生。

因此杨潮一进门,店员就开始关注他了,而且她还发现杨潮似乎很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她刚开始怀疑杨潮是不是店里的常客的时候,杨潮很快就开始低头看报纸。

但店员依然很期待,从杨潮带着两个女伴,同时还跟着五个保镖模样的手下的时候,精明的店员认定杨潮是一个中国大款,这种人在柏林虽然不常见,但也不少见,很多富有的中国家长来德国看孩子有时候就是这种装扮,显然那些人是中国新一代资本家。

店员的期待成真了,中国人对他的女伴十分大方,两个百达翡丽的镶钻腕表被买下了,这一对是限量品,价格高昂,价值一万美金,平时德国人是不会购买这种奢侈品的,他们的目标群体是大海对面的英国,和大洋对面的美国人,不过中国人现在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德国人眼里的大土豪,他们对于中国人能买得起毫不怀疑。

金振堂很快付了钱,店员高兴的数着钞票,金振堂却转身离开:“多的不用找了。”

嘉丽娅和丽达很高兴,没想到这个中国大官这么大方,对于腕表的价格她们还是很有些小心肝直跳的。

高兴之下,她们立刻就按照教官交给她们的,讨好男人的方式,甜甜的上来亲了杨潮一口。

杨潮笑道:“你们想不想要辆汽车?”

“汽车!”

连人惊呼一声,显然腕表虽然奢华,但是跟汽车这种大家伙相比,冲击力是不一样的,而且在苏俄,汽车可是身份的象征,一般只有当官的才有车。

杨潮亮了亮报纸:“没错这款车。”

说着杨潮就站了起来。

首饰店的店员已经点清了中国人给的钞票,虽然只多了70两,但这可是175美元,相当于她25个月的工资了,两年的工资显然是一笔小财。

高兴之余,正要感谢一下中国人呢,店员却愣住了,他看到刚刚站起来的杨潮面容,接着立刻低头看了一眼钞票,又抬眼看杨潮,在低头看钞票。

“您要给我们买汽车吗?”

两个女间谍娇羞的说道,一左一后抱住杨潮的胳膊,引起了逛百货大楼的一群德国人侧目。

杨潮笑道:“不,我要买下这家汽车公司!”

“啊!”

这时候突然后面出现尖叫。

杨潮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发现女店员张大嘴巴指着自己,惊讶的说不出话来,其他店员都往她身边走,想看看发生了什么。

杨潮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走出了首饰店。(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