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六百八十四节 跟史达林做朋友

大国崛起1900 第六百八十四节 跟史达林做朋友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杨潮不知道,这一招原本的历史上,冯大个方位苏俄的时候,苏俄人也玩过,借一个女服务员之手,向冯大个诉说她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把冯大个唬的一愣一愣的,还把这件事写入了他的回忆录中,大家赞叹。

杨潮可不是冯大个那种文盲出身的军阀,他只知道一件事,时至今日,苏俄的消费品生产水平,还没有恢复到沙皇时代,社会总消费品的生产大大降低,而工资收入却增加了,如果是真的的话,那只有一个结果,钱不值钱了,因为钱背后对应的消费品大大减少了。

当然苏俄这种经济结构,可能不存在货币贬值一说,只存在货币无法应用的问题,他们有钱也买不到东西,过去这女服务员拿着3个卢布,想买什么都可以去买,但现在她即便真的拿着30卢布,想买什么还得去排队,排几个小时的队后,很可能会被告知货卖完了。

当然有一种人是不需要排队的,史达林建立了大量的特供商店,官僚阶层在里面完全可以买到足够的货物,甚至连高档的法国时装、香水都应有尽有,这是史达林用来笼络官僚阶层的手段,可就这样,他们还反对史达林,不杀他们杀谁啊。

杨潮不会戳破史达林这种自欺欺人的手段,只是有些好笑,以他们对经济的认知水平,还想欺骗自己这种专家级别的人物,真是可笑。

他没有跟女服务员发生什么令人期待的故事,因为杨潮可不敢,这女人八成就是一个间谍谁知道她会在杨潮身上装什么东西。

第二天杨潮就被请去见了史达林,面对这样一个恐怖的人物,杨潮真是充满了好奇。

活着的传奇啊,是上帝,是魔鬼,是英雄,还是屠夫?

他身上的争议太多了,多到连历史学家都无法分辨。

史达林像传说中那样,不苟言笑,说话慷锵有力。

杨潮说话则风趣幽默,不拘一格,但极有说服力。

杨潮是发自内心的赞扬了一番史达林的功绩,盛赞他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史达林则十分谦虚的表示,是苏俄人民创造了奇迹。

接着两人对国际局势发表了一些看法,交换了一些态度,有些问题达成了一致,有些问题上则颇有争执。

史达林赞成杨潮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张,表示这也是苏俄一直倡导的,但是反对杨潮认定秋明油田是属于中国投资者的资产,史达林表示,油田是属于全体苏俄人民的,不输于任何一个个人。

两人争执不下,杨潮最后只能无奈的表示,出于对中苏友谊的诚意,中国愿意放弃这个油田,但他们的投入必须得到弥补,史达林则大方的表示,苏俄愿意立刻支付中国10亿美元,偿清中国的投资和贷款,了解这笔糊涂账,但同时表示,中国驻军必须从秋明撤走,这一点杨潮给与了肯定,愿意在协议达成之后撤军。

会谈皆大欢喜,没有出现史达林想象中的阴谋,让他颇感意外,好像杨潮来这里就是来给他送礼的一样,把秋明油田悬案解决了,愿意交还给苏俄政府。

恍惚之间,他都险些被杨潮的真诚打动了,但是他很快就清醒过来,坚信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帝国主义者,是绝对不会对苏俄抱有好感的。

但是杨潮到底要什么,他却实在是说不上来。

送了史达林这么一份大礼,杨潮也就不客气的笑纳了他送上门的两个莫斯科女学生,但依然担心间谍问题,因此他即便在晚宴上,也坚持没有喝酒。

杨潮在莫斯科待了三天,始终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让史达林白警惕一场。

直到最后一天,杨潮提出想见一见大文豪高尔基,让史达林好一番犹豫,但他最终还是同意了,因为高尔基这个大文豪,早就被他用无chan阶ji的政治手段收复了。

高尔基已经是一个老头,1868年出生的他已经68岁,几近古稀之年了。

但是看他的精神倒显得荣光满面,似乎很享受如今的生活。

他的生活确实很不错,去年同情工人的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访问莫斯科,惊讶的发现连高尔基这个伟大的无产jie级作家也拥有极大的特权,住在金碧辉煌的别墅之中,四五十个人专门为高尔基服务。

罗曼罗兰十分失望,“身为国家与民族卫士的伟大的布什威克队伍与领导们,正在不顾一切的把自己变成一个特殊的jie级”,不过罗曼罗兰的记述并没有被外人所知,因为他写下遗嘱,只有在他死后五十年才能公开他的日记,因为他担心他的记述会变成敌人攻击伟大苏俄的武器,他依然深爱着这个工人的国家。

罗曼罗兰看到的只是表象,高尔基何止是拥有特权,名义上,他现在是苏俄仅次于史达林的第二号人物,级别非常高。

他确实享受着丰富的物质财富,已经提前进入了gong产zhu义社会,但是他的灵魂却在飞速的堕落。

当年佛拉基米尔时代,高尔基还能保持他的品格,当弗拉基米尔要实现新闻管制的时候,高尔基是极力反对的,他大肆批判,如果布什威克也拒绝别人说话,那么跟当年拒绝他们说话的沙皇政权有什么区别呢。

结果惹的弗拉基米尔极为恼火,但是却没有像枪杀孟什维克分子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他没有处决高尔基,一来是高尔基的国际知名度太高,处决他影响太大,二来是高尔基曾经帮助过弗拉基米尔,高尔基本是一笔庞大财产的继承人,为了支持弗拉基米尔全都给他做了经费,十分像卖了总部大楼支持炮哥的加拿大洪门组织,可惜在取得政权之后,炮哥就翻脸不认人,让军队注意要抓捕会党分子。

弗拉基米尔最后是亲自劝说高尔基离开苏俄,高尔基后来辗转定居到了意大利,在墨索里尼政权的监控下辛苦生活,不知道是生活的艰辛,还是年纪大了思念故土的缘故,弗拉基米尔死后,史达林开始跟他和好。

史达林先是在国内大造声势,拼命的拔高高尔基的伟大,给他办各种作品展,并且让契卡特务给高尔基送去经费。

几年之后,一切水到渠成,史达林邀请高尔基回国,高尔基欣然从命。

回国之后,高尔基再也不释放不利于苏俄的言论,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正,他讲史达林称呼做主人,不断的写文章吹捧史达林,并且用他的名望发表到国际刊物上,为苏俄宣传。

史达林则回报他以最崇高的荣誉,在苏俄,一座新城市中,第一条街道一定会叫做列宁大街,而第二条街道不是史达林大街,而是高尔基大街,史达林用高尔基的名字命名花园,命名城市,命名工厂等等,让他成为俄国文化协会的领导人。

在享有极高的物质待遇,已经虚荣的情况下,或者也有在恐惧之下,高尔基选择了出卖自己的灵魂。

29年的时候,苏俄索洛维茨岛集中营一个犯人逃到了英国,接着出版了一本《在地狱岛上》来揭发苏俄对犯人惨无人道的行为,以及大量的冤假错案问题。

这本书内容详实,因此影响极大。

为了挽回损失,史达林派出高尔基这条温顺的宠物狗,接着高尔基带着自己的儿媳,在保卫局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索洛维茨岛,监狱早就提前做出了布置。

当高尔基到达监狱的时候,他发现这里焕然一新,优良的设施,休闲的生活,不但没有虐待、殴打,连强制劳动都没有,工人们都悠闲的躺在长椅上,沐浴着波罗的海午后的夏日,看着当天的报纸,但是所有人的报纸,全都是倒着拿的,这是有意在告诉高尔基,他看到的一切都是假的,希望高尔基能替他们主持公道。

但是高尔基漠视了犯人的提示,当时就驳斥西方人的造谣,表示他看到的一切都证明,苏俄的劳改营中没有任何阴暗,这时候一个小男孩忍不住走了出来,忍不住喊道,“高尔基,你看见的都是假的,你想知道真的吗,让我告诉你吗?”

高尔基当即恍然震惊,跟小男孩单独密谈了许久,然后他回去后,发表文章,以雄鹰和海燕的名义,宣称那索洛维茨来恐吓人民是毫无根据的,宣称凡人们在哪里生活的非常治好,改造的也很好。

显然这只飞翔的革命海燕,已经蜕变成了史达林手里的金丝雀,他掩盖了苏俄的阴暗,而那个小男孩回头就被枪毙了。

杨潮跟高尔基谈了许久,小学课上学到的海燕,他现在还能背诵,忍不住给高尔基朗诵了几段。

最后跟他谈起苏俄的社会,高尔基矢口否认饥荒的存在,认为那都是敌对势力的造谣,是活跃在西方世界和隐藏在人民内部的敌人的恶意中伤,伟大的苏俄绝对不会饿死自己的人民。

杨潮不由感叹,苏俄还有“人民”这种生物存在吗,恐怕只有奴隶了。

同时他也不得不感叹高尔基也是这无数奴隶中的一个。

“您是一个真正的斯拉夫人!”

杨潮临走时候赞美他道。

高尔基很尴尬的笑了笑,作为大文豪他当然知道,俄罗斯是斯拉夫人的一只,而斯拉夫在西方词源之中本就有奴隶之意。

“我非常愿意跟您。以及史达林同志作朋友!”

接着杨潮很有礼貌的说道。

他不在乎高尔基会不会转达这句话,他相信高尔基身边的人一定会转达。(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