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六百七十节 铺路搭桥勇者走

大国崛起1900 第六百七十节 铺路搭桥勇者走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听完李富安的报告,发现美国人要求更改的设计,主要集中在水坝的结构上。

对于水坝的选址,美国人倒是认可中国团队的设计,因为那玩意是固定死的,河流就是那么个河流,在哪里建设水坝更容易拦水发电,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但问题是安装多大的水轮机,美国人认定,法国人设计的水轮机预留空间不够,既不能有效利用河流水力,又忽视了扩建增容的可能。

说起来也就是美国人在欺负法国人没有大型水力设备的制造经验,而美国正在开展田纳西河流区域治理,比法国人经验丰富的多。

但法国人可不这么认为,强调法国水力发电经验多么丰富,世界第一座水电站就是他们法国人建造的云云。

一个谈新技术,一个谈老黄历,谁也不认谁。

说白了,还不是利益闹的,美国人是想卖他们的设备,法国人也不甘心退出这个市场。

“你认为谁说的在理呢?”

杨潮询问李富安的意见。

李富安道:“我觉得,美国人说的应该比较可靠。他们提出了完整的梯级发电方案,兼顾灌溉、防洪和航运,四川省倾向于采用美国人的方案,云南省希望采用法国人的方案。”

美国人将他们田纳西那一套理论照搬了过来,其中的防洪和灌溉让四川的张澜很看重,至于云南吗,只能说法国人给唐继尧送的礼很厚。

大西南水电开发,四川、云南是重头,其中三江开发是重点,三江中的雅砻江和大渡河都在四川。雅砻江上规划了21个梯级电站,大渡河上则是22个梯级电站,另外还有嘉陵江、岷江的梯级开发方案,尚未完成设计;金沙江上则有24座电站,这六十多座电站加起来的容量几乎相当于10个三峡,基本上满足南********十年用电量。

云南也是三江水电。不过是金沙江、怒江和澜沧江,这三条江目前设计装机容量7千万千瓦也是5个半后世的三峡,但影响的人口就要小的多得多了,其中怒江规划13个电站,澜沧江规划15个电站。

贵州还是三江水电,是乌江、南盘江和北盘江,其中乌江上修建8座水电站,南盘江和北盘江上个修建两座,规划装机相当于一个三峡。

当然这些都只是理论上数字。以目前的技术,只能利用四分之一左右的电能,比如美国的大古力第一期工程后只有266万千万,几十年后的第二期工程就达到了640万千万装机,不过即便是四分之一,大西南水电容量也超过了四个三峡,足够满足大半个中国的用电量了。

“那些水电设备,您看该让谁来生产?全都放在山东吗?”

李富安突然问起设备。

这点杨潮到没有考虑过。他只要求至少一半设备放在中国,美国必须无条件转让技术。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派出技术团队参与生产。

原本放在山东是最合理的,哪里有最完整的重工业体系,不过上海的重工业也在发展,比如上海的求新机器制造轮船厂,这完全是一家在野生状态下生长起来的企业。但也绝对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草根企业,因为该企业的创建者朱志尧也不是普通人,背景深厚,大名鼎鼎的复旦大学创立校长马相伯是他舅舅,外交官****忠也是他舅舅。耶稣会教士朱开敏是他弟弟,中国航母舰队航空大队长朱斌侯是他儿子。

可谓是一门才俊,中西结合的精英。

有背景归有背景,问题是他的企业经营的确实不错,一开始只以机器修理起家,承担一些公用工程等工程,这点肯定是靠关系了,但是挣了钱全都投入了机器制造领域,那时候杨潮在山东的工业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呢。

到了1910年的时候,求新机器厂已经开发出了割水草刀机这样的细分市场机器,装在船上用来清理河道十分方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他们已经可以制造3000、5000吨级数的轮船了,承接了美国两首3000吨级轮船,结果因为战争期间钢材价格暴涨,美国人支付了100万两银子,结果还亏损了50万,险些被法国人把船厂给收走了,谢冠辉当时出手支援用杨子银行借款挽救了他。

欧战之后大繁荣期间他们才缓过精神,现在主营业务依然是开发出的新产品,水稻插秧机,装作小船上使用,在江南一带卖的还算不错,每年有100万两收入,30万两利润。

只是这种规模,跟山东造船厂、兵工厂以及西门子工厂相比,显然不是一个档次,但中国不能总靠西门子,哪怕杨潮现在已经持有西门子超过半数的股份,能有一两个中国公司跟西门子竞争,杨潮非常乐意看到。

上海作为第二大重工业基地,不但有求新机器厂这样的企业,也有金陵机器局、江南造船厂这样的从洋务运动时代传承下来的企业,工业基础是比较完善的,只是规模都比较小。

“看看,上海有哪些公司可以承接大型设备制造,就算没有能力的,问问他们愿不愿意承接,如果有魄力,我们可以给他们贷款,让他们增购机器,提高生产能力和加工水平。必要的时候,还有专业的美国人手把手教他们。”

杨潮给他们把路铺好,敢不敢走就他们自己了。

杨潮还是低估了上海这些民族资本家的魄力了,比如新通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他们就是专门从事电站设备安装的,不过制造方面只制造一些辅机,没有生产大型设备的能力,以前全靠进口,现在主要从山东采购,这家有魄力不足为奇,因为他的创办者本就是有魄力的,董事长是张謇那家伙,鼓动还有梁启超、汪大燮等人。

杨景时创办的益中机器有限公司,他们是国内最早生产异步电机的公司,非常愿意承接水轮机的制造。还有生产发电机的华生电器制造厂、钱镛记电器厂;生产内燃机、柴油机的新祥机器厂等。

反正能粘的上边的工厂都愿意参与这项工程,哪怕沾不上边的也愿意挤进来,比如生产灯泡的亚浦耳电器都很愿意承接电线电缆生产,但专业生产电缆的培成电业厂还不乐意呢。

至于要贷款添置设备提高生产能力的问题,只要你敢贷他就敢借,这确实是一群野狼,别的没有,胆子大的很。

最终有强烈意愿的企业竟然多达一百多家,相比上海上千家机器制造业规模企业来说,比例不算高,但对于生产电器的企业来说,几乎全都参与了,大多数都是没有电气设备生产经验的厂家,大量机器厂,造船厂,甚至连电镀厂都想要分一杯羹。

杨潮让李富安挑出十家来,他不打算培养一百多家电力设备厂,因为根本培养不出来,因为一百多家这样的工厂,意味着没有一家能跟西门子竞争,能跟通用电气、西屋电器竞争,电力设备这种工业,产量不大,单品价值很高,利润也很高,但市场就那么大,养不活一百多家企业的,硬撑进来,只能造成大家都吃不饱,发展不起来。

培养这些企业的同事,西门子当然也不可能分不到一杯羹,不然他们就该像法国人一样说事了,强调一下他们才是第一台实用性的电磁发电机的发明者,他们的经验如何如何的。

杨潮决定拿出中国电力设备份额的一半,也就是总设备的四分之一,交给西门子总包,西门子是不会全都自己生产的,他们会分包出去,山东整个工业体系都能受益。

而上海这些公司,他们愿意自己生产就自己生产,他们愿意分配出去就分配出去,反正责任人是他们,验收不合格的责任由他们承担。相信这批野狼精明着呢,他们会找到利益最大化的方式。

事实上,他们最后也选择了合作的方式,因为这些民族资本家很多都有各种关系,什么同乡了,什么亲戚了,他们是一个圈子的人。

就这样,原本生产小型电动机的,发单机的,电力辅机的,甚至生产电风扇的,电线电缆、造灯泡的,都得到了大西南水电的大订单,最终形成了一个电力行业的野狼群体,在十几年后震撼整个世界。

只是杨潮觉得有些古怪,因为李富安对将订单交给上海这些企业,异乎寻常的积极,要知道上海可不是他的票仓,他的主要支持者在山东和东北,是山东造船业、炼钢厂那些大型工业巨头,可不是上海的中小型电气工业群狼。

只能说李富安在用手里的权力,来给自己寻求新的支持力量。

对此杨潮不打算干涉,这就是政治,利益的交换,权力的博弈,水至清则无鱼,当你想要让水彻底清澈的时候,你得到的只能是一潭死水,就好像,斯大林多疑,反而没人敢在他面前说真话,都说他喜欢听的话一样。(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