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六百五十八节 帮助巴西

大国崛起1900 第六百五十八节 帮助巴西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瓦加斯很明智,虽然打着民主主义的旗帜,但并没有真的做出令人发指的事情,最大的动作是出台了一个限制移民法案,法案规定巴西每年最多接收300万移民,这个破法案显然除了哄骗一下那群头脑里面都是浆糊的民族主义者外,没有鸟用。

因为巴西人口现在才2000多万,还不到3000万,300万科就是十分之一,美国都无法每年吸引十分之一的移民,巴西凭什么?

对杨潮的到来,瓦加斯很重视,作为一个南美地区的边缘国家,哪怕始终自认为是一个大国,可真正对世界的影响微乎其微。

这对巴西人民的精神打击其实是很大的,他们自觉在世界上没有发言权,有一种心理失衡的自卑。

他们不但在世界上没有发言权,即便在南美洲,他们也始终处于邻国阿根廷的恐怖压力之下。

说起来很可笑,作为一个人口,资源和国土面积都远大于邻国的南美大国,巴西是真正在恐惧着邻国的。

因为阿根廷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太耀眼了,他们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他们拥有南美最肥沃的温带土壤,潘帕斯平原占据了国土面积的八成以上,号称从海边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下犁头一直拉到阿根廷边界的安第斯山脉中间不会碰到一块石头。

这样的优越条件,让阿根廷发展农牧业有天然的优势,这个时代他们是欧洲最大的肉食出口国,号称欧洲的肉库。

因为农业,尤其是畜牧业的发达,让阿根廷成为了继美国、英国和荷兰之后世界第四大富国,是南美最吸引欧洲移民的国家。导致巴西劳动力日益紧张,才不得不到中国和日本去寻求移民。

大量欧洲资金流入的情况下,阿根廷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和福利制度,这一切都把混乱的巴西给比了下去,让巴西人难免产生自卑感。

如果仅仅是比巴西人有钱。那还只是次要的,关键是这两国是实实在在的竞争者。

历史上,巴西是葡萄牙殖民地,阿根廷是西班牙殖民地,殖民地时期就有领土争端,纷纷du立之后,继承了这些矛盾。

而且根据地缘zheng治学,巴西的地理环境天生不好,靠近大西洋沿岸就是陡然耸立的海岸山。沿海几十公里之外就是高高隆起的山脉,造成巴西沿海的开发潜力低下,这种地形被称作巴西地盾。

更不利的是,由于巴西海岸山的存在,偏偏巴西是一个水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于是在地盾上形成了众多河流,而这些河流十分反常的都是从巴西沿海往内陆流去,让巴西缺少深入内陆的河运。

由于众多河流都流向内陆。有的汇入亚马逊河,有的则汇入了跟阿根廷交界的拉普拉塔河。所以对拉普拉塔河的控制,直接关系到巴西内陆地区的安全,否则巴西人越是开发内陆地区,内陆在地理上就越发的靠近阿根廷。

两国为了争夺拉普拉塔河这条南美最大的通航河流,建国不久就在乌拉圭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巴西失败。乌拉圭脱离巴西,成为了一个du立的国家。阿根廷胜利,从而牢牢控制了巴西内陆河流的出海口。

对邻国阿根廷的恐惧,让巴西始终坚持跟美国搞好关系,并且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始终奉行美国的门罗主义的国度,希望借助美国的力量,阻止欧洲和阿根廷对巴西的渗透,握有巴西这样的优良条件,把国家经营成这个样子,这也算是奇葩了。

不过阿根廷的好日子就要结束了,这次大危机会将阿根廷打回原形,并且在整个世纪都处于停顿状态,并在金砖四国时代,连巴西人均收入的一半都达不到,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国家典型。

杨潮知道这些,巴西人不知道,他们可不敢相信阿根廷会从此一蹶不振,顶多以为经济危机之后阿根廷会再次压制住巴西。

所以杨潮大言不惭的提出:“我国始终坚奉合作双赢理念,将帮助巴西建设自己的工业体系,作为巴西这样一个大国,如果没有自己的工业体系,是很难想象的。”

杨潮的态度当然得到瓦加斯的欢迎,甚至可以说是欣喜,一种馅饼从天上砸脑袋上的感觉。

杨潮宣布,不但帮助巴西政府建立自己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而且将在巴西法律之下,鼓励中国资本向巴西投资,在巴西建立轧糖、棉纺、面粉以及肉食品等一些轻工业,食品工业。

并向巴西政府提供贷款,让他们可以修建更多的铁路,改善基础设施,促进商品出口。

向巴西提供贷款,杨潮没有任何担心,巴西不是苏俄,瓦加斯不是列ning,他可没有胆子自绝于国际体系之外,不敢随便赖账的。

最后这项规模达到5亿美元的合作计划,让瓦加斯仿佛看到了一个工业的巴西图景,痴迷之下把他娘的名字都要忘记了。

他却忽视了合作背后的东西,巴西拥有富饶的土地,确实适合生产甘蔗,建立轧糖工业有天然优势,可是别忘了,甘蔗种植是所有农业生产中,对劳动力依赖最大的,甘蔗收割机和播种机要到80年代以后才会有成熟的型号,中国21世纪都主要还是用人力在进行甘蔗的种植和收割呢。

同样,棉花工业依然如此,美国70年代才完成棉花收割机械化,差着40年的技术差距呢,所以依然只能用人工,而用人,就必须得移民更多的劳动力,除了中国人之外,没有最好的选择。

只有一个面粉和肉食工业是例外,但中国农业公司已经跟巴西农业寡头合作,在巴西内陆开发了大量的更低,用了20年时间,几乎将巴西内陆能开垦的土地都瓜分了,巴西面粉工业只能从这些公司进口原料,得利的同样是中国农民和农场主。

巴西人也只能在一个肉食品工业得到利益,可机器设备他们可没有,还得从中国进口,杨潮做过严密的评估,5亿美元到了巴西,至少3亿美元要流回中国。

等这个计划刺激的巴西高速增长的时候,又是一波中国人高速一命时候。

经济危机之前,中国移民数量已经突破了一百万,经济危机之后,现在已经突破到了两百万,可依然不是巴西最大的外来移民群体,德国一战之后向巴西已经移民了200多万,意大利150万以上,最大的是日本,日本移民在巴西已经有300万人了。

中国移民没道理比日本人少,只是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移民速度已经大大减少了,与其移民巴西没有工作,还不如待在国内,在国家复兴开发公署找份工作呢,所以去年移民巴西竟然首次降低到了1万人以内。

这也是必然的结果,日本移民后世往往倒流回日本,不就是因为日本的福利好吗,工业化发展初期,会产生大量破产人群,有极大的移民动力,等工业化完成之后,不但劳动力不在过剩,反而会大大不足。

但中国的工业化还远没有结束,虽说已经开始跟美国竞争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的称号,但人均连美国的三分之一都没有,距离完成工业化还远的很呢,因此中国劳动力过剩的情况,至少还会维持10年以上。

这十年至少应该移民200万以上才行。

现在的巴西华人移民主要分为三块,一块是以米纳斯州铁矿开采为主的铁矿移民,一块是在热带雨林中开采铝土矿的移民,但最大一波还是在巴西内陆种地的农民。

张謇为首的中国农业公司,跟巴西农业寡头合作开发了400多个大型农场,平均耕地面积都在10万亩,采取中国的永佃制,一个壮劳力承包100亩地,一个10万亩的大农场中,就需要1000个这样的劳动力,加上他们的家人,会有2千到3千之数,足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国乡村甚至镇子了,因此在巴西内陆出现了这样大大小小数百个中国社区,总人数已经超过了100万人。

中国农民可不单单会种地,农业有极其明显的季节区分,农忙农闲分明,中国农民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勤劳的农民,否则也不会出现全世界都在雇佣华工的情况了,他们农闲时节,可不会闲着。

过去有手艺的,做几个桌椅板凳,做过生意的,开一家饭馆,杂货铺之类的铺子,围绕内陆农业社区,中国人开辟出了大大小小上百个这样的依托农业的小镇,彻底将中国文化带到了巴西。

只是因为他们现在规模还比较小,而且距离巴西人聚居的海岸地区较远,还没有形成强烈的生存竞争,因此除了个别民族主义者外,要政府采取限制行动的巴西政治势力还不多,杨潮打算要在巴西彻底形成排华之前,在巴西形成一个1000万人以上的中国社区,那时候巴西就是想排华,也得考虑一下,这么大规模的移民,会不会闹分裂了。

同样,如果巴西能够大气一些,容纳这些移民和文化,中国这1000万受过基本教育的人口中,肯定会诞生出不少优秀人才,将帮助巴西的国力提升一个档次,真真正正成为南美霸主,甚至有了初步向美国发起挑战的资格。

一切,就看巴西如何选择了,但不管他们如何选择,在他们选择之前,杨潮都要先做好自己的事情,起码帮助巴西完成工业化之前,瓦加斯政府是不可能排华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