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六百四十三节 潘训那小子

大国崛起1900 第六百四十三节 潘训那小子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不会,绝对不会。俄罗斯帝国好中华共和国的政务同等重要,我个人从来没有厚此薄彼,绝不会耽误任何一个国家的公务。到目前为止,两国的政治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面对舆论,杨潮的辩驳十分无力,除非他能尽快让中国经济走上正轨,或者立刻离开西伯利亚回到中国。

可是相对而言,显然他留在西伯利亚作用更大,到了总理这一层级,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具体事务的,所有的专业事务,都是专业人士在做,总理只不过负责把关罢了,因此他人在哪里不重要。

可是对民众的心理影响却很重要,杨潮留在西伯利亚对战争的胜负没有根本影响,但至少能让军心更稳定,可回到中国,并不能加快一项项大工程的进度,不能让投资立刻恢复,不能让经济恢复繁荣。

这场经济危机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危机,因此释放出来的破坏力是惊人的,需要调整的时间也是空前的,美国人通过罗斯福新政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调整,才走出了这次危机,中国没理由表现的比经济更强大的美国更好。

在杨潮的计划中,这就是一个水磨工夫,需要长达十年的调整期,西伯利亚的战争却是一个短期行为,会在一年之内,甚至这个冬天结束。

轻重缓急,杨潮分得清楚。

但是民众不理解,即便最支持杨潮的人,也开始接受杨潮多多少少有些因私废公了,尽管他们能够接受,能够理解,可是心里对杨潮的个人崇拜开始出现裂痕。毕竟个人崇拜这种事,往往根植于对领袖品质的迷信,尤其是中国人,感性超过理性,他们看待领袖,好就好到了极点。是没有任何瑕疵的。

他们认为好人就是好人,是不会作坏事的,既然杨潮是一个好人,那么杨潮就应该是公正无私,就应该是无比崇高的,现在这个崇高中有了些瑕疵,崇拜感就大大降低了。

面对如此困局,杨潮也不由吃瘪。

不由暗叹:“潘训那小子,还真是会抓机会啊。”

潘训不算是机会主义者。但确实十分擅长抓机会,他第一次竞选总统,就是借助了当时南洋危机后出现的民族情绪,甚至他第一次帮助米青当总统,也是利用了地方势力对李富安反腐的恐惧。

现在他再一次利用了杨潮无法分身两地的弱点,进行不遗余力的攻击。

不过杨潮也不担心,毕竟这种手段,还无法动摇杨潮的统治力。

而且对于打破中国人的个人崇拜情结。杨潮还是持支持态度的。

对潘训,杨潮也不恨。虽然他不顾大局,但这就是政治,虽然没有战争激烈,但却比战争更阴险。

这不是私人问题,而是政治博弈,成熟的政治家是不会掺杂私人感情的。美国那些政客可能互相骂的非常厉害,但私下里可能会是很好的朋友。

而此时潘训那小子,确实颇有些得意。

他对自己趁着杨潮不在国内,暗中推动的这股舆论相当满意。

虽然他的手下有些不太赞同。

作为富强党三巨头之一的潘训,他自然是有一批支持者的。但他的手下同时也是杨潮的手下,有些人对他这种攻击杨潮私德的手段有些不太能接受。

但有的人则是担心潘训惹恼了杨潮。

“哈哈,你们太小看理事长了,理事长不是那种公报私仇的人。”

对于第一种人,道德感太高,不可能是潘训的心腹,潘训向第二种人解释着。

“就算理事长不会报复。可是这样就能打到理事长?”

第二种人怀疑潘训的手段起不到作用。

潘训笑道:“一天两天当然起不到作用,但是天长日久,总会有作用的。如果这样都无法搬倒理事长,恐怕日后都不会有机会了。你们愿意接受中国出现一个皇帝吗?”

能跟潘训站到一起的人,自然是有自己想法的人,而不愿意看到中国皇权复辟的人就是其中的一批,潘训本人是不在乎有没有皇帝的,所以他还是利用了这些人强烈的政治理念,利用了他们对民zhu共和挂念的执着,将这些人拉拢到自己一边对抗杨潮的权威。

“能成功吗?”

“不知道。但这是唯一的机会!你们记得当年徐阶搬倒严嵩的故事吗?”

潘训解释道。

“严世蕃?”

手下疑惑。

“没错,沙皇就是理事长的严世蕃。”

潘训笑道。

严嵩是明代权臣,多少人都想搬倒他,可是每一个人都失败了,只有徐阶始终默默无闻,在朝堂上沉默了几十年,最后搬倒严嵩的时候,也不是直接攻击严嵩,而是攻击严嵩的儿子严世蕃谋反。

“鸿鹄之所以飞翔于天际,以羽翼再也,故欲制鸿鹄,必先去其羽翼!”

潘训再引用了《长短经》上了几句话。

在他看来,杨潮之所以在中国政坛叱咤风云,即便不在其位也可以谋其政,幕后操纵了这么多年,最大的原因,不是他有多么厉害,论智力他未必就比李富安、米青高多少,最大的力量是他无与伦比的威望。

杨潮是从满清,从袁世凯时代走出来的,而潘训他们无论怎么说,都是借助杨潮这棵大树才踏上政坛的,在中国人心目中,他们不过是杨潮的后辈,是永远无法超越杨潮的。

单从资历上讲,他们就永远没有机会。

从政绩上讲,目前的国家都是杨潮建立的,中华共和国的名字是杨潮提出的,虽然第一任总统是黎元洪,但谁都知道,当时黎元洪能够上台,是杨潮忍耐的结果。

之后在杨潮领导下,趁着西方人无暇东顾,中国打败了日本,取得了亚洲霸权,中国人一夜之间突然发现,他们从过去的东亚病夫,一跃而起成了东亚霸主,这种心理的落差,不但在一代人心中建立了杨潮无比辉煌的形象,而且会进入史书一代一代传送下去。

如果杨潮不犯错误,他这种威望就无法打破了。

杨潮当年无法理解潘训竞选失败,却并不气馁,反而表现出一种自然和洒脱。

杨潮以为潘训是自作潇洒,却不知道潘训是真的高兴。

杨潮不站出来,对潘训来讲,杨潮的优势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永远无法打败一个你攻击不到的人,可是杨潮站出来了,虽然是为米青保驾护航,却给了潘训一个机会。

首先潘训有了站在杨潮对立面的机会。第二,杨潮当了总理,实实在在的掌握权力,这样他就不再是历史书中的强国象征,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打败杨潮这样的人虽然很难,但至少有了可能。

如果杨潮像以前那样,始终躲在米青或者李富安身后操纵,潘训没有半点办法,现在,至少可以试试了。

而沙皇一事,就是他最好,也可能是唯一的突破口。

“关键就看运气了!”

可即便如此,潘训也不乐观,他能不能成功,能不能把杨潮拉下神坛,还要看运气。

但潘训这种人是不可能完全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运气决定的,只要有一线生机,他都会拿出一百分的努力。

“苏俄那些人不是想要贷款吗?我们想点办法,给他们筹集1亿两银子。但是告诉他们,如果他们能拿下秋明的石油,必须交给我们独立运营。我们愿意出10亿两,来换取这个独家经营权。”

潘训做了八年总统,身后的背景和人脉,连杨潮都无法忽视,他找1亿两贷款轻而易举,他给苏俄筹集贷款,目的当然不是秋明油田,但却能给苏俄一个心理暗示,那座油田确实太重要了,起码比10亿两银子重要很多,甚至是关乎中国经济的。

而且以苏俄人那种一切政治化的理解,他们很容易将秋明油田上升到政治角度,会认为控制秋明油田,就会对中国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对这样一个强大的邻国,如果不能有所影响,苏俄那些人是难以安心的。

就好像后世的俄罗斯,总是在石油和天然气上拿捏中国,在中日之间耍手段,把原本通往中国的石油管线和天然气管线,通往中立地区,绝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是实实在在的政治博弈。

显然潘训的政治眼光,已经远远高出了米青和李富安一线,这也是杨潮重视他,培养他的最大原因。

“另外跟苏俄研究一下,恢复托木斯克铁矿向中国出口的问题,告诉他们我们东北好几家钢铁厂因为缺乏原料来源,已经停产好久了。”

煤铁是工业时代的象征,尽管石油后来居上,但钢铁是无法替代的。

潘训很理解苏俄那些人的心理,那不是一群经济角度看问题的家伙,相比石油,他们更看重钢铁,告诉他们托木斯克的铁矿对中国至关重要,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保住托木斯克的铁矿的。

一旦苏俄对秋明油田和托木斯克铁矿志在必得,他们就不可能轻易退出西伯利亚,这样沙皇政权和苏俄的内战就不可能终止,杨潮就会被钉死在西伯利亚,无法脱身,潘训就有充足的操作空间。(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