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六百二十四节 站上前台

大国崛起1900 第六百二十四节 站上前台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当然带上安娜公主不仅仅是为了生猴子,因为仅仅是生猴子的话,将她带在身边可不方便,虽然很多人都知道了他门俩的关系,可是毕竟见不得人,不能公开说,起码的脸面还是要的。

所以他带安娜的正经理由是,需要安娜向全世界的朋友告知苏俄虚伪面孔的真相,向全世界控诉他们使用毒气的恶劣行径,要求全世界谴责他们,制裁他们。

但这只能说说罢了,中国政府第一个就不答应,制裁苏俄的话,还怎么卖工业设备给苏俄,那可是534亿卢布的大投入,折合413亿金元,其中用来进口外国设备的,超过了100亿金元。

所以只能在道义上制裁,中国政府嗓门很高,大肆评级苏俄违反海牙公约,要求苏军立刻结束这次没必要的战争,让西伯利亚地区恢复和平。

其他国家也都发表了一些不痛不痒的宣言,都没有什么实质性行动,能怎么行动?在这个时候向苏俄派兵吗?

大危机把所有国家都折腾的奄奄一息,国内动荡才是他们最为忧虑的,谁会管一个万里之外的女沙皇是不是会被推翻呢。

中国内政也不太平。

先是在上海听取了水利专家们的调查报告,清楚又是一项巨大投入的工程,此时杨潮不怕投入大,不怕工期长,但是水利专家表示,即便疏通一次,恐怕也很难让航道达到太高等级,千吨级轮船很可能只是理论上能够通过,实际上可能只能安全通过5、6百吨的轮船。

因为水利专家认为,以现在的手段,即便疏浚航道。也只能清理一下礁石,挖深一些航道,但不可能完全达到设计级别。

他们做过三份计划,一份是耗时3年,理论通过千吨巨轮,一份是耗时5年。理论可以通过2千吨轮船,还有一份是耗时10年,理论能通过3千吨轮船,这已经是极限了,要通过万吨轮,必须要修建大坝,将水位抬高,将礁石林立,航道狭窄的险滩全部淹没。

将这些计划都留下来。然后杨潮开始再次跟张謇谈判。

杨潮希望张謇不要跟潘训结盟,不就是一个总理吗,杨潮表示,他打算支持米青和李富安竞争,无论谁当总统,都会任命他当总理,唯一的要求就是他不要掺和这次竞选。

张謇手里掌握的农会太可怕了,中国毕竟是一个农业社会。大多数人即便不是农民,也都是农民的儿女。因此一旦动员起来了农民,很可能决定总统人选。

选举期已经临近,选情可以说比较明朗了,经过这么多年玩这种民zhu游戏,中国人已经慢慢适应了,敢出来投票的人多了去了。基本上不会有人因为投一张票而紧张,蒙面投票的现在早就消失了。

同时社会上出现了大批专业的调查机构,各大报纸几乎都会发表他们的选情调查报告,通过在街道上随即访问百姓,按照统计学原理进行分析。尽管各自都会有所不同,可是调查结果很清楚,潘训、米青和李富安三人中,潘训和米青相差不多。

这是跟三人之间的理念有关的,米青已经一条道走到黑了,所以拼了命抓住提高老百姓收入这根稻草,疯狂的扩大财政无限制招募闲散人员,现在国家复兴开发公署已经招募到了5000万人,可谓是全世界最大的雇主了。

由于国家这么无限制的招募雇员,别说城里的失业劳动力被吸纳一空了,农村中的半就业劳动力竟然都开始再次踏出农村,形成了后世那种农民工群体。如果使用得当,弄好好能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快速城市化了。

虽然有人迷信女人当总统是牝鸡司晨,会带来灾害,但抵不上实实在在的收入提高,米青最终保住了50%左右的选票。

潘训的态度很稳重,他第一还是提教育,他表示中国很多学生其实很优秀,但是因为大学资源有限,100个学生中,只有个位数能够上大学,而往往上不上大学,仅仅在一两分之差,显然贻误了很多人才,但是教育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没有上百年的积累,是无法打造出发达的大学教育的。

潘训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他如果能够当选总统,他不会盲目扩大目前的大学招生,但是他会通过国家财政推动每年30万以上的留学人员,加上杨子基金支持的20万留学生,每年可以选送50万大学生出过留学,这样就能解决中国大学资源不足的局限了,同时每年进入大学的学生,将第一次超过80万,从而超过美国的60万,成为世界第一大学知识国。

打造世界第一的知识精英,这是潘训的竞选口号,赢得几乎所有有学生的家庭的支持,但他只得到了20%左右的支持。

李富安则继续宣扬强国论,尤其是抨击米青政府,在苏俄连毒气弹都使用的情况下,竟然不敢出兵制裁,他表示如果他能够当选,一定出兵维护国家的理由,将苏俄军队赶出对中国至关重要的西伯利亚地区。

李富安的言论得到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支持,虽然他没有提杨潮,但是大多数杨潮支持者还是看好李富安,因为只要打西伯利亚,就是帮杨潮的大忙,那些老一辈讲感情的传统精英阶层,年青一代崇拜强者的民族分子,都是持这种思想。

但是光凭借一个民族分子支持,显然无法撑起李富安的前程,就跟潘训得到有临近大学的学生家长和一部分始终对教育很重视的人的支持,却都只能得到20%左右的选票。

还有10%左右,是表示不会去投任何人的票的。

这些统计各家报纸都有所差别,但是大体都差不多,表面上看起来,米青遥遥领先,可实际上,这只是城市人口的调查,所以张謇的农会势力,就显得越发重要了。

说到底农村人口占一大半,经济危机前,中国城市化才30%左右,结果经济危机爆发,顿时就将城市化打掉了三分之一,真是脆弱的城市化。

所以农民支持谁,基本上就确定谁能当总统了,可张謇公开站在了潘训一边,没有留任何余地。

这样严重的政治形势,让杨潮不得不犹豫,是不是他得站到前台,亲自出马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