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六十节 钢铁厂

大国崛起1900 第六十节 钢铁厂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烟济铁路的修建速度大大超乎了德国人的预料,导致克虏伯的钢轨都有些供应不上了,他们不得不悄悄的挪用了一批将本来供给胶济铁路的钢轨给烟济铁路。

对克虏伯来说,他们并不在乎钢轨买给谁,也不在乎胶济铁路能不能胜过烟济铁路,他们在乎的是挣钱,尤其是当杨潮支付的是金灿灿的黄金的时候,他们更爱了,甚至连国家银行都出面游说德皇,表示中国人的黄金供应对德国银行业的发展和德国马克的信用都是一个极大的支持。

六百公里的铁路线,两千万的造价中,至少一千万是用来采购各种材料的,兑换成黄金至少10吨重,这10吨黄金,德国银行业是不会放过的。因此德国银行团不惜向克虏伯发放无息贷款,只求这笔黄金最后能进入他们的金库。

不过这时候,克虏伯听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美国人正在跟杨潮进行秘密谈判。

谈判的内容,是办理一个钢铁厂的内容,一旦中国人自己可以生产钢轨了,岂不是说克虏伯这单生意做不长。

克虏伯不由紧张起来,各国修铁路,无一不是采用自己国家生产的钢轨,一个目的就是支持国家工业,西方人精明着呢,早就明白哪国工业强,国家实力就强的道理,也就只有中国一个国家修铁路是安全靠西方供应原料。

但是中国人也不傻,张之洞修建铁路,还不是优先采购汉阳铁厂的钢轨,只是汉阳铁厂自己不争气,实在是没有足够的产能,才让比利时人占去了大量的订单。

烟济铁路是同样的道理,因为中国人不能生产钢轨,所以山东的铁路必须优先找德国,一旦山东出现了中国自己的钢铁厂,那么势必会将订单交给自己的工厂生产。

于是德国人再次行动了起来。

“这个杨潮要干什么?”

北京城中,载沣又接到了德国人的问询,让他不由紧张起来,八国联军才平息了几天,这杨潮也太能闹腾了,刚给他惹的事才平静下来,接着就又惹起是非来。

“皇上,杨潮上的折子说,打算在莱芜办一个钢厂。以后咱自己修铁路,就不用受制于洋人了。”

张之洞站在一旁解释着,杨潮的奏折他作为总理,是要先过一遍的,这就是他们改革的后的程序,但是最终还是要交到载沣这里做决定,这又是大清特色,虽然有了议会,有了内阁总理制度,但是皇帝的权力依然很大。

张之洞自然对此有意见,所以一直急着做进一步的改革,第一步就是立宪法限制皇权,可是在皇帝本人和一些保守大臣的拖延下,立宪工作的进展十分缓慢,现在只是派出了人去各国考察。

“修钢厂?不是有个汉阳铁厂了吗。”

载沣不耐烦的问道,他现在最看不得的就是麻烦,因为好像谁都给他找麻烦。

张之洞道:“汉阳铁厂产钢根本不敷使用,供卢汉线尚且不足,无力供应其他铁路。”

载沣道:“好,就算要办钢厂,那也不要招惹美国人啊,不就是银子吗,那杨潮不是能借到银子吗,就交给德国人做好了,干什么又招惹美国,让德国人又跳起来。”

修一条跟胶济铁路竞争的铁路线,德国人都没有法律依据阻止,更何况修建一座钢铁厂了。所以德国人这次依然是引用优先权,既然杨潮要在山东办理钢厂,那么就必须使用德国设备,雇佣德国工程师。

怎么说德国人都是在山东有特权的。这就是为什么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都在中国划分治理范围的原因,因为这个特权真的太好用了。

西方列强在中国来经营最早的当属英法两国,但是当这两个流mang国家来的时候,全世界也只有他们有能力享用中国这块肥肉,因此两国可以说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根本就用不着分着吃。

紧跟英法的美俄两国,美国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因此是跟在英法后面分享,俄国人经济实力不强,很容易喂饱,因此四国在中国也能吃饱,同样用不着分占。

可是当甲午战争之后,日本这条野狼也站起来了,同时西方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都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开始有了扩张的需求,这时候中国这块蛋糕就显得有点小了。

当狼的食物不够吃的时候,势必会发生冲突,日本占了台湾、辽东后,俄国感觉自己的猎食区域受到了威胁,于是联合法国、德国逼迫日本放弃了辽东。

这时候过去一个个单打独斗的孤狼感觉到,中国这块肉实在是不够狼群分享的,而且各国的利益都不一样。英法两国在中国经营日久,拥有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后起的德日等国,如果不采用其他方法,单凭经济竞争,感觉到竞争不过英法。

英法也感觉到了狼群对他们嘴边肥肉的威胁,于是新旧帝国主义几乎同时开始划分地盘。

先是法国人要求清政府保证,不将靠近越南的两广云南割让给别的国家;接着英国人要清政府保证不割让长江流域的领土;日本要求不割让福建;德国看到别人都动手了,生怕下手晚了,找到机会占了青岛,抢了山东的特权;俄国人则抢到了东北的特权。

这就是划分势力范围的由来,其实并没有什么刻意设计,也没有签订过正式的条约。

其实政治也跟自然一样,拥有它自身的生态环境,当利益不够分的时候,就跟狼群的捕食空间不足一样,就要开始划分领地了。

只是一开始,美国人是反对的,因为他们虽然是一个经济大国,可是一个资本家统治的国家,经济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他的军事实力堪称侏儒,海军还比不上日本、俄国两个穷光蛋,陆军更是不超过六万人,连欧洲的无名小国都比不上。

因此军事扩展是美国的弱项,他们就坚决反对各国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更反对瓜分中国,始终坚持英法当初的模式,希望跟着分一杯羹,提出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原则,希望在各个国家的势力范围中捡拾残羹剩饭。

义和团事件的时候,美国第一次强硬的照会各国,提出门户开放,并且要求各国表态,这时候也是急了,生怕别国依靠军事力量瓜分了中国,将美国排挤出这块大蛋糕之外。

八国联军战争之后,列前发现中国不是那么好占,于是各方外交之下,纷纷产生默契,不在瓜分中国,改成独占势力范围,瓜分经济利益。

德国瓜分山东,就是这么来的。

看清现实之后,美国倒是也想分一杯羹,可是他们来晚了,当他们试图在福建建立一个煤站的时候,都被日本人强烈反对而失败,这时候美国这个资本家帝国主义才知道,原来他们已经彻底失去了机会,整个中国都被划分完了。

此时美国人也只能默认现状,表示尊重各国势力范围,不再反对,但是希望利益均沾,能吃到一点残羹剩饭,就像当初跟在英法身后一样,跟在列强过身后,也分到一点好处。所以他们不再侵犯各国的势力范围,但是却在各个口岸苦心经营起来。

“老臣想,杨道台大概是想以夷制夷,以美夷制德夷吧。”

张之洞也看不懂杨潮跟美国人接触的目的,刚刚才跟德国人起了冲突,而且从德国人手里抢回了一些路权,突然又跟美国人走进,这不是撩拨德国吗。

张之洞跟杨潮不熟悉,也只通过几封信,但是从字里行间能看出,这是一个十分理智的年轻人,不该意气用事啊。

“以夷制夷,又是李鸿章那一套。好,他惹起的事情,都让他处理!告诉杨潮,朕不想在听到德国人找麻烦的事情的了。”

“老臣遵命。”

离开皇宫后,张之洞就给杨潮写了一封信,用私信的形式,而不是用公函来斥责。

信中希望杨潮尽快处理完德国的事情,并尽量不要跟洋人起冲突。

杨潮此时呢,确实正跟美国人接触。

美国人参与瓜分势力范围失败后,但却不打算放弃经济利益,各方钻营,依靠经济优势,在各个口岸用心经营。

上次詹天佑修铁路找美国人,可谓是一个意外之喜,也是一个意外的机会,美国人是很重视的。但最后被德国人横插一杠子搅黄了。可是美国人放弃赔偿要求,就是希望跟杨潮建立一个良好的个人关系,他们谋求的是后面的利益。

美国人紧接着就提出一个在中国建立钢厂的计划,希望得到杨潮的支持,山东腹地他们是进不去了,不但德国人不答应,清政府也不答应,虽然开放了那么多口岸,还被逼迫割让了许多租界,但是清政府可没有全面开放,没有允许洋人在口岸之外的地方修建工厂。

因此美国人选择修建钢厂的地方就在烟台,而他们跟杨潮接触的目的,则是希望得到杨潮的保证和支持,他们希望钢厂建好后,可以代替德国人给中国铁路供货。

————————————

发现发错了,更正。同时求票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