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五十五节 送股份

大国崛起1900 第五十五节 送股份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詹天佑哪里吃的下饭,只看着杨潮胡吃海塞,但是却很快就被杨潮的话吸引住了。

“在山东组建一个铁路公司。”

“用中国的钱,用中国的人,修中国的铁路。”

“不假于他人之手,路权皆在我手。”

尤其是那句:“就由你一手包办,一定要把德国人比下去。”

“哎?你也吃啊!是不是对饭菜不满意?”

杨潮边吃变说,他是真的饿了,说了半天,却发现詹天佑根本就没动筷子,忙问道。

“大人,在下,在下吃过了。”

詹天佑不由的道出实情,露出一个微囧的神态。

“哎呀。你怎么不早说啊。早知道就不吃饭了,咱去喝茶也行。”

“不妨事,不妨事的。”

詹天佑摇着头道:“杨大人继续说。”

杨潮很干脆:“说完了啊!主要意思就是让你去山东修铁路,要钱给钱,要人吗,就没有了。”

詹天佑一愣,这就完了。

不解道:“我一个人?”

看到詹天佑不可思议的表情,杨潮也有些意外,詹天佑名气太大了,修铁路找詹天佑,这准没错几乎是一条公理了,但是此时的詹天佑跟修建完京张铁路后的詹天佑还不可容日而语,他现在就是一个diao丝,手里要人没人,要钱没钱,位卑言轻,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有多大能耐。

最关键的还是没人,修完京张铁路后,詹天佑可是培养出了一大批铁路人才,可是现在他就一个肩膀扛个脑袋,孤家寡人一个。

杨潮道:“你做不了工程师?”

詹天佑苦笑道:“修铁路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测绘、测量,土木工程、路矿等方方面面的人才,一个人怎么可能修铁路?”

杨潮当然知道修铁路很复杂,但是也不是不能解决,人力是无穷的吗,要知道后世的施工队可不就是一个技术员带一大帮子民工,高铁还不照样修了。

但是这个时代吗,也许有他的局限性,杨潮道:“你需要的这些人才,我国有吗?”

詹天佑想了想道:“倒是有一些,就是不知道他们还愿不愿意从事铁路工程。”

詹天佑说的颇为惋惜。

当年跟他一起去的留美幼童中,学习铁路工程的占据了很大一部分,那是二十多年前,那时候修铁路可是一项高科技呢,可不像此时,搞化工的才是第一流的。

杨潮道:“那就去找。如果有联系呢,就给他们写信,发电报。高薪聘请。”

詹天佑叹道:“有的可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许多人都在各个衙门里头。”

清政府当年把那些留学生召回来之后,根本就没有考虑他们的专业,只是胡乱的塞进各个衙门,很多学习先进科技的人才,最后只是做了翻译,或者英语教师之类的角色。

詹天佑也是先去了福建教书,然后上了战舰当了水兵,跟他一起去的还有一个留美幼童,结果很不幸跟法国人打仗的时候战死了。

这样论起来,清政府可比法国政府慷慨,法国人可绝对舍不得把他们的工程师派到船上去打仗。

杨潮点头道:“你能联系到的就联系,愿意来的我欢迎。如果需要朝廷调动他们,你列一张名单给我,有求必应!”

詹天佑慢慢站起来,向杨潮鞠了一躬,却没有说话。

杨潮不知道詹天佑此时的心情,等了二十多年了,总算找到对铁路如此重视的朝廷命官了。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詹兄先解决了一下家里的事情,等过完年去山东找我。你的关防我会帮你尽快办下来的。”

官员的关防,其实就是后世的调令,工作调动的凭证。

“下官有一件事不明,杨大人如何知晓下官的?”

詹天佑还是问出了这个疑问。

杨潮哈哈一笑:“本官打算修铁路,找人查了一下,发现英国工程研究会会员名录中,有你的名字,所以就请你来问问。”

詹天佑不由愕然,就这么简单的原因,只是随便问问,问问就决定了,是不是太草率了一点,难道不该请一个业绩唬人的洋人吗,还是说这个大人对修铁路其实也不是很重视,只是一时兴起。

那是甲午战争战败那一年,因为解决滦河大桥的业绩,詹天佑被英国工程研究会选举成为会员,他自己对此都没有在意,没想到却让他被人认识。

正愣神间。

杨潮拍拍詹天佑的肩膀,邀请他一起回驿馆。

詹天佑连夜就将他需要的人才开具出了名单。

钟文耀、邝孙谋、黄仲良、吴仰曾、罗国瑞、梁金荣、唐元湛、卓仁志等三十多个人。

其中钟文耀、邝孙谋、黄仲良等人就是学习铁路工程的,但是并没有学以致用,钟文耀在轮船招商局当总办,邝孙谋被派去汉冶萍做翻译,黄仲良在汉冶萍当秘书;吴仰曾、罗国瑞、梁金荣等人是学矿冶的,吴仰曾在开平矿务局做帮办,罗国瑞在汉阳铁厂做翻译;梁金荣、唐元湛、卓仁志等是做电报的,大都在天津电报局工作。

这些人基本上都没有担当大任,在矿务局的还算学以致用,给人当翻译,当秘书的,可就完全是大材小用了。

可惜了,洋务运动最大的人才成果,完全没有派上用场,这些人如果放在日本,估计一个个此时都已经身居高位了,最次也应该在大学里当教授。

杨潮仔细看过了名单,发现上面大多数都是铁路工程、土木工程、矿冶和电报专业的,都是跟修铁路相关的,铁路工程本身就不说了,土木工程也是不比可少,矿冶也是必须的,甚至电报专业的也有用,在前期他们这些人搞搞测量还不是大问题。

不过这些人大都在某个洋务派官员手下当翻译或者幕僚,要把这些人要过来,也不是很容易。

不过这就不需要皇帝出面了,杨潮直接给张之洞和袁世凯写信,只要是洋务派的,没人不卖这两个人的面子,但是面就不跟这二人见了,因为此时张之洞和袁世凯,都跟载沣有些权力之争,杨潮可不想卷入**烦,在北京期间他不打算拜会任何官员。

当杨潮详细的向两人说明了在山东修建铁路的重要性后,两人也都立刻回信表示会帮忙,尤其是袁世凯,当即就给在天津和直隶的几个人发电报,让几个人才跟杨潮一起回山东去。

杨潮倒不是这么着急,再有十来天就过年了,让这些人回家先过个年还是等得及的。

但是詹天佑显然比杨潮更着急,在北京汇合了他的几个同窗之后,立刻就赶去山东。

詹天佑要尽快确定下来山东修建铁路的范围,确定这个第一条中国人自己修建的铁路。

杨潮没想到自己前脚刚到,詹天佑就带着他几个同学后脚上门了。

立刻接见他们,很快就谈到铁路问题。

“你们知道德国的胶济铁路也正在施工。我们能抢在德国前面一分,国权就争回来一分。这条路不仅仅是一条中国人自己修的铁路,还是一条争气路。给中国人争一口气,让洋人看看,我们中国人自己也是可以修铁路的。”

几句话说的几个已经不算年轻的留美幼童情绪都激动起来,他们这些人跟后世那些留学生可不一样,留学抱的可不是移民的打算,说到底还真是有种报效国家的使命感的。

说来奇怪,一个国家越是穷的时候,往往国人越爱国,而且越是出过国的人,就更爱国。大概是出过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他们对国家的身份认同。毕竟一个连县城都没去过的农民,很难产生一种国家观念,因为国家在他们的认识中太模糊了。

“第一步,我们要从港口这里,直接修一条铁路到济南。”

杨潮拿出地图来,从烟台的芝罘湾港口区,划了一条线一直通到济南。

几个工程师还有些好奇杨潮这地图的精准,上面各种地形标高等等极为细致,他们可不知道这是杨潮扫描出来的,比这时代的测量器具都准确,直接用来铺路都够了。

几人很快就拿出尺子,在地图上测量一番。

“六百公里!”

詹天佑很轻松就算出了铁路的长度。

“没错,六百公里。以卢汉铁路估算的每公里四万两估计,得两千六百万两银子。这可是一想大工程,恐怕各位得辛苦一番了。”

詹天佑想了想道:“也许用不了。卢汉铁路一路地形复杂,我们只在山东境内修铁路,更容易一些,应该用不了那么大款项。”

杨潮道:“也好。不过我准备了三千万两银子给你们。多余的就化作铁路公司的经费,反正最后铁路运营,我也不打算假手洋人。你们能修铁路,应该也懂得经营吧。”

看到几个人点头。

杨潮放心下来:“那就好。既然你们运营也可以。那么就更容易了。铁路公司全权交托给你们的团队,我只负责筹钱。当然也绝对不让你们白白付出,我会拿出一成的股份,作为你们的管理费。”

三千万两的投资,他们占据一成股份,几个人都不由得震惊了。

詹天佑犹豫道:“这恐怕不妥吧。”

杨潮摆手道:“没什么不妥,我们的铁路,完全民办!交给各位我放心。将来也不要太放松了,我们可不仅仅只修一条铁路。你们修铁路的同时,还要肩负起培养人才的重任。将来我们的铁路要修出山东去,往西修到河南,修到陕西,甚至修到新疆去。我希望你们把修铁路当做毕生的事业去做,股份就是给你们的报酬,六十岁之前都不能出卖,只能享受分红,如果谁中途退出了,那么股份收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