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五百一十八节 天才疯子

大国崛起1900 第五百一十八节 天才疯子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今天十更祝大家五一节快乐,大概一个小时放一章出来。

————————————

很快在中国、德国和瑞士三地,规模庞大的杨子技术实验室项目就启动了。

但是这个实验室根本就找不到,因为他没有实体,只是在德国和瑞士分别设立了一个办公室。

实验室的运作模式是,跟大学和企业合作,比如中国各地的大学教授,企业中的高级工程师,还有技术人员可以提出申请,杨子实验室负责审核他们提交的项目,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杨子实验室提供的资金,甚至可以不惜工本的为大学购买实验设备,这就让很多大学无法拒绝他们的教授提出项目,因为可以大大改善大学的研究环境,甚至资金始终不是很充裕的某些大学学科还要鼓励他们的教授来争项目呢。

在德国和瑞士的实验室基本运作方式也差不多,但是审核就比较严格了,只有在当地企业找不到合适的现成设备的情况下,才会拨款帮教授们采购新设备。

实验室刚刚启动,并且向全国的学校发出合作邀请之后,很快就收到了第一份雄心勃勃的研究申请。

烟美大学一个年轻工程学教授提出了一项野心勃勃的计划,可是杨潮实验室的专家们,真不敢接受这样一个计划,这些以兵工厂和山东电气铁路工程师为主的技术专家认定这是一项做梦一般的计划,他们也是在跟杨潮汇报其他项目的时候,开玩笑一般的提起。

但是杨潮却立刻同意了。因为提出这项计划的人叫做茅以升,哪怕这项计划怎么看都是天方夜谭,这个时代谁敢将烟台到大连之间的海底隧道放上纸面?

茅以升的名字就是金字招牌,不止是在杨潮的历史记忆中,在这个时代同样是。

他今年才刚年满30岁,但却已经是中国桥梁专家。

茅以升的学习历史并没有太过改变。比如在唐山工业学校毕业,然后通过清华大学的考试,去美国康奈尔大学读研究生,之后有在卡梅隆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是这座大学的第一个毕业的博士。

20年回到中国,这时候他的命运轨迹改变了,原本的历史上,他应该进入大学任教,最后进入仕途。以水利局长的身份建设了钱塘江大桥而名留史册,可是这个时代,他一回国立刻就进入了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工程项目中,担任中方的高级顾问,负责审计美国工程师的施工方案。

之后排美法案之后,他更是带起了一只中国工程师团队,在万难之中接过了美国人手里的工程,当两座桥先后在两年前竣工之后。他自然荣誉等身,之后被烟美大学土木工程系聘请成为了最年轻的专家。

在烟台他考察了烟台跟大连的距离。认为两地之间最短只有110公里左右,可却因为隔着渤海湾导致两地之间交通不便,于是茅以升就萌生了修建跨海大桥的念头,可惜经过他的测量和试验,发现修建大桥的技术要求太高,以目前的施工能力。根本就不可能修建一道长达110公里,还能抵抗渤海风浪的大桥,最重要的是,如果在海面上架桥,势必影响到天津出海和渤海渔民的生计。

如果能修建一条跨海隧道的话。那就没有太大的影响了,这个想法一升起,茅以升心中迸发出难以遏制的激情,但是烟美大学显然没有修筑这种规模工程的资金,甚至连试验的资金都无法提供。

茅以升于是向东北的一些企业,比如积极推动东北地方铁路建设的东北钢铁公司提出建设计划,向中国铁路总公司提出建议,可都石沉大海,没有得到反馈。

显然连铁路公司的那些工程师也认为这项工程是天方夜谭。

就在茅以升有些气馁的时候,杨子实验室的合作邀请发到了烟美大学,他看到之后立刻就写了一分方案递交了上去,没想到没等多久,竟然就得到了回复,他要的测量和试验资金批下来了。

整个烟美大学轰动了,此前他们将茅以升当做天才,后来又将他当做疯子,没想到这个天才和疯子竟然得到了杨潮的青睐,显然没人觉得杨潮是个疯子,于是大家开始感慨,有时候天才就是疯子啊。

杨子实验室将拨款研究修建烟台到大连长达110公里长的跨海大桥的消息,不但在中国造成了轰动,而且很快就传到了欧洲,欧洲人探讨了几百年英法海底隧道的计划,始终都没有实现,英法隧道才50公里,而中国人竟然开始计划两倍英法隧道的计划,一时间在舆论上引起热潮,批评者有之,嘲笑者有之,赞成者寥寥。

甚至很多专业人士都认为,中国人不过是在哗众取宠罢了,但是让他们惊讶的而是,杨子实验室很快就向德国的几十所最优秀的工程类大学发出了邀请,欢迎有兴趣的科学家参与这个工程的研究。

这种超级项目,杨潮知道单靠中国的技术力量很难完成,他倒是不担心会研究不出个所以然来,尽管21世纪的时候,中国也没有建成这条隧道,但是拥有星际飞船的科技能力,杨潮有信心只要这些天才们能够设计出施工方案,建设能力就有保证。

因此还拉上德国人,将这个大型项目,做成杨子实验室成立之后,第一个利用中德双方智力资源的合作项目。

还别说,德国的科学狂人们,对中国疯子天才提出的这个设想,有些人相当感兴趣,短时间内报名希望参与的科学家多达100多人,杨潮让人挑出了其中最负盛名的30人参加这个研究。

也许是杨子实验室批准了茅以升疯狂的计划,起到了千金买马骨的效应,向杨子实验室申请项目资金的科学家们立刻就多了起来,中国的有,德国的有,瑞士的也有,计划分门别类十分繁杂。

其中有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的无线电通话技术,有无线电显示技术,也就是步话机、手机和电视技术,虽然要到后世才能成熟,可是这个时代已经出现了研究,而且也有了初步的成果,但都很不成熟,需要大量的经费继续研究。

也有跟烟大海底隧道一样疯狂的其他大型计划,比如有人提出修建青藏铁路,有人提出要在三峡修建大坝和水力发电厂等计划。杨潮批准了青藏铁路,却否决了三峡工程。

欧洲方面,瑞士人提出的研发大型船用燃气轮机的计划,德国人提出的海底钻探技术的计划,也都批准通过。

此后杨潮连续十年支持了全世界许许多多疯狂科学家的研究计划,让很多几十年后才会出现的技术,提前出现在这个时代,提前开启了科技爆炸时代。也让很多原本应该默默无名的科学家,成了载入史册的科学巨人。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