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四百九十三节 拉拢英法

大国崛起1900 第四百九十三节 拉拢英法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因此就在中美还在谈判桌上扯皮的时候,中英关系陡然出现了暧昧的变化,英国悄然说服了澳大利亚政府,在皮尔巴拉铁矿地区设立特别区,允许这个地区雇佣不超过10万人的华工,等于将华工配额提高了一倍。

当然澳大利亚政府为了顾及本国种族主义的态度,他们宣布这只是为了提高皮尔巴拉铁矿产量而做出的从权措施,表示在皮尔巴拉工作的华工,将不会拥有澳大利亚国籍,他们只是雇佣工人,三年必须接受一次澳大利亚政府的审核,不通过审核的将被遣返回国,通过这个规定,澳大利亚政府等于是掌握了皮尔巴拉地区华工的去留主导权,当他们愿意的时候,可以随时驱逐这些华工。

但总体而言,开放的华工配额,可以让更多中国工人去皮尔巴拉地区开矿了。

十万华工,将大大提高皮尔巴拉铁矿区的铁矿石产量,有希望在三年内满足广东1000万吨级钢铁产量的原料供应,而钢铁厂是中英合资,生产出来的钢铁又主要提供给兴建的造船厂,造船厂同样是中英合资的,可以说皮尔巴拉铁矿的增产,对英国也是大大的有利。

虽然对英国投资者有利,比如对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很有利,可是按照欧美的观念来看,对中国才是最有利的,所以这也算是大英帝国对中国的示好,既然是示好,那就得有回报,英国人得到的回报是,广东地方政府推动通过的港九合并案,将港岛和九龙半岛再次合并,就按照1900年后的边界。将原本英国统治的包括新界在内的港九地区,合并到一起,成立一个自由市,就叫做港九自由市。

为此是得罪了一大批的爱国愤青,他们认为此举等于是另类的殖民化,虽然合并后的自由市完全采用的是上海模式。但无疑经营香港地区半个多世纪的英国人在这里有极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但这是最近在广东名声极佳的米青力促的,米青背后站着杨潮是谁都知道的事情,杨潮为什么会同意这种看起来极为蛋疼的合并案呢?

原因很简单,杨潮想拉出来做一个对比,尽管现在中国已经十分强大,可是大半个世纪的沉沦,还是让很多内心脆弱的家伙感到自卑,哪怕中国的工业实力已经很强,并且工业化不断的加速推进和深化发展。但这些自卑的人总有借口,他们的思想反应在舆论上,就是有一股认为中国之所以发展到现在,是模仿西方的结果,这些人要求中国继续西化,制度上,这批人要求彻底革新旧制度,完全推翻现行法律。采取欧美式的西方法律,文化上。这些人要求全盘西化,甚至认为中国的文字是落后的文字,应该采取西方式的字母化文字。

这样的人为数不少,而且贯穿各个阶层,上层有李富安这种留过学的海归精英,有新文化运动中的一大批文化名流。这些人始终打着革新,变革的旗号,拥有极大的话语权,而且他们的道理看起来十分有道理,很难让人驳斥。

比如他们说中国现在变强的原因是学习西方的结果。无可辩驳,拿最成功的山东来说,从工业企业到地方政府都有很深刻的欧美印记,尤其是德国印记,青岛政府现在还在沿用当年德国殖民政府的高效管理体系。山东其他地方的地方政府,也都是采取了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在文化上,欧洲国家都使用字母化文字,罗马字母、希腊字母、俄国字母、英语字母、语法字母、德语字母等构成欧洲的语言体系,西方的考古发现也表明,汉字这种象形文字,早在几千年前就出现了,是人类最早的一种文字形态,是从楔形文字直接发展来的,而字母文字则是从象形文字进化出来的文字,因此是更先进的代表未来的。

比如正在大规模使用打字机,西方文字可以很容易的打出来,而中国文字想要用打字机打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有人发明过各种中文打字机,都因为太过复杂而没有使用价值。

所以各种西化的精英人物可以举出大量的实例来证明中国制度的落后,中国文化的落后,甚至中国人种的落后,杨潮知道发展到最后,许多人会很痛恨中国竟然没有被殖民几百年,认为中国错失了一个西化的最佳良机。

可是在杨潮贯通古今中外的观念中,却十分清楚,一个落后国家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这是必然的道路。

中国能够成功的深层原因,仅仅是简单的模仿西方国家吗?如此简单的话,那成功也太容易了。后世多少国家,都无法模仿成功,只有极个别国家通过模仿成功跻身发达国家行列,比如日本,仅仅是因为日本西化吗?

菲律宾和印度被英美殖民统治深刻影响,不提被英国统治了几百年的印度,仅仅是被美国殖民统治了三十多年的菲律宾的西化程度,也不是日本可以比拟的。

美国人给菲律宾建立了美式的政治制度,美式的法律制度,甚至美式的医疗和教育制度,菲律宾义务教育普及度达到了30%多,连讲英语的人口都超过了3成。而日本却自始至终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对比日本和印度、菲律宾之间的差异,能说成功源自于西化吗?

杨潮认为,无论中西,之所以能发展,不在于西方化还是本土化,而在于能不能良好的吸收工业文明,工业文明不是纯粹的西方文明,而是一种新式的文明,要真的论起来,西方传统文化还是反工业的呢,首先宗教文化反对科学,手工业行会制度反对大工业生产,西方人之所以成功,不是坚持了自己的文明,恰恰相反是打破了自己固有文明中的某些桎梏,才迎来了新式的工业文明。

而中国如果想要成功,自然是要引入工业文明,在引入这个文明的过程中,一些传统文化自然是要受到影响和冲击,但却不能全盘否定,否则中国人从哪里追溯自己的根源呢?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如何崛起中国文明呢?

所以西方成功是将工业文明嫁接到了他们的传统上,却让一大批看不清本质的蠢货以为是西方文化具有先天的优越性,甚至发展到了西方人种是优越人种,亚洲人种是劣等人种的程度。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化人士都有大批这样的人,更不用说普通人了。

这种西化精英在全国各地都有,但是尤以香港地区为多,虽然只是少数人,可是过去跟英国殖民者合作,他们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都很强,拥有极大的影响力,说出来的话,信奉者众多。

杨潮干脆就让这些家伙在港九地区跟上海进行竞争,看看是西化的港九精英们经营的港九地区成功,还是谢冠辉这种上海本地土鳖经营的上海更成功,结果会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打醒一大批盲从的国人。

至于港九会不会把上海比下去,这完全是一个伪命题,上海那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那就是为经济中心准备的,历史上英国直接统治的香港都始终没有竞争过上海,要不是大陆颜色改变,上海经济转变,香港会一直被上海踩在脚下的。

当然做这样一个试验,对外看来,第一是回馈大英帝国促成皮尔巴拉华工配额扩大的回报,让英国政府会继续说服澳大利亚放松华人进入皮尔巴拉地区的限制,第二是做给全世界看看,中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家,以此为中国抵制和对抗美国排华造声势。

这两点才是港九合并的短期利益,事实上当中国方面宣布了这个结果后,全世界都看出来了中英关系并没有受到中美冲突的影响,封闭保守的美国人继续被孤立着。

紧接着中国又宣布,跟法国达成了类似协议,在云南和广西两省跟法国展开大型合作,双方就云南、广西跟越南之间的海关通关程序进行了简化,同时允许法国人跟中国企业合资利用云南的铜矿资源发展冶炼到基于铜线的电缆工业;在广西试验新式的大型桑蚕种植业,广西的土地和气候类型,是十分适合桑蚕发展的,人力成本也很低,后世是中国第一大生丝生产基地,桑蚕业超过了江南地区,因此前景广阔。

跟英法不断深化合作的同时,中国代表还继续在谈判桌上跟美国人扯皮,中国人耐得住性子,美国人却越来越觉得不安,感觉到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可是在拼开放的层面,他们真的无法跟中国进行竞争,他们不可能一次性给与英法那种轰动性的利益。甚至连降低一点点关税,美国政府都会被国内的资本家给推翻。

于是美国政府明智的做出了让步,不差钱的美国人开始不在纠缠赔偿问题。(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