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四百八十八节 偷袭珍珠港(3)

大国崛起1900 第四百八十八节 偷袭珍珠港(3)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爱惜名节吗?

杨潮还真的不是很在乎这个,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极端的讲究实用,他过去是一直在维持着良好的形象,那是因为良好的形象会带来利益,可是一担破坏这种形象会带来更大的利益的时候,杨潮会毫不犹豫将其打碎。

更何况杨潮认为,这次偷袭,也未必有那么大的影响,当然对国家名誉受损是一定的,可名誉这种东西,只有在和平年代才有价值,当面对生死存亡的时刻,名誉实在是太奢侈了一些,二战的时候相信欧美那些所谓的绅士,是没人会在乎这个的,只要中国能救他们,他们会毫不犹豫跪下来抱大腿。

二战的时候,罗斯福可以隐瞒消息,让日本人偷袭珍珠港,丘吉尔可以直接剥夺英国投资者的私有产权,将大量英国私人在美国的投资变卖,换取紧缺的美元外汇,法国战斗英雄贝当更是可以投降德国,英美都可以积极的跟苏俄合作,而丘吉尔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贵族家庭出身,罗斯福可是拥有良好的绅士名誉的。

杨潮不可能比这些人还差,所以杨潮跟潘训一样,也是没有丝毫心理负担的,甚至潘逊心中压力还要大一些。

当然潘逊的压力,不是来自道德层面,而是来自成败。

尽管有海军司令的保证,在最不利的情况下,美国人也不可能打到中国来,可以说是立于不败之地,可是潘训还是很紧张,人在做重大事件之前都有这种自然反应,每一个丈夫站在产房前等待孩子出生的时候,都不可能心如平湖。潘训此时就像一个等待孩子出生的丈夫一样,等待着前线发来的消息。

当程璧光求见的时候,潘训迫不及待的接见了他,得到的是前线反馈的准备妥当的消息,程璧光请潘训下达最后的命令。

“我明白了。”

潘训长吸一口气,做出了最后一个决定。

“明日清晨。发动总攻。”

潘训将作战时间推后了一天,从星期六推到了星期日,因为今天确实已经很晚了,发起作战时间不够充裕,还因为他需要一天时间来进行一些外交准备,他是没有心理压力,不代表真的不要脸了。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经过多天努力,美国大西洋舰队终于全部通过了巴拿马运河。

很快潘训向欧洲各国表达了态度:“美国大西洋舰队越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地区。我国对此十分遗憾,美国此举无异于对我国国家安全的严重挑衅。也是美国对夏威夷地区的最后态度,很显然美国人打算非法镇压夏威夷人民的合法诉求了。我国也将履行承诺,随时都会对美国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力量进行打击。这是对我国国家安全的维护。”

潘训的表态让欧洲各国十分震惊,他们第一时间就将此事通报给了美国,美国也将消息发到了夏威夷,可惜的是夏威夷根本就没有重视,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相信中国人可以从万里之外对他们发动攻击。即便是飞艇轰炸,也不可能。除非中国人不打算让他们的飞艇回去。

所以夏威夷美军将美国政府的命令向各级传达了下去,可是大多数部门根本就没有接到通知,因为大多数人都在度假,值班人员无法将消息传达给每一个官兵,绝大多数值班人员也没有做任何努力,他们打算等星期一的时候在将消息传达。现在去叫一个个官兵回军营,这会让那些在海滩上追求姑娘的小伙子们闹事的。

“总统今天向全世界进行了通告,中国视美国大西洋舰队进入太平洋为军事挑衅行为,将保留打击美国所有在太平洋地区军事力量的权力。希望美国人能够认清现实,尽快做出正确的决断。”

秘书将潘训对外界的表态送到了杨潮跟前。

潘训先跟各国外交使节进行了沟通。表达了态度之后,很快就召开记者会,表达了中国政府第美国海军不顾中国的通牒强行进入太平洋地区的做法的强烈态度,强烈程度仅次于宣战。

报纸连篇累牍的报道了中国官方的态度,同时无孔不入的媒体甚至已经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回复,美国人认为中国的通牒极为无理,哪怕翻遍全世界的外交史,也找不到一例将干涉别**事调动行为,说的如此冠冕堂皇的借口。

“呵呵,防御性攻击啊!有意思。”

杨潮看到潘训拿出来的借口是,美国海军进入太平地区,是对中国国家安全的严重威胁,因此中国就有权对对方实施打击,这不是后世美帝常常采取的防御性攻击的策略吗,他们当时也是理所当然,认为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武器,就攻击伊拉克,认为阿富汗跟恐怖势力勾结,就攻打阿富汗,管他联合国给不给授权呢。

没想到潘训竟然跟后世的美帝心灵相通,提前将这种霸道的做法用到美国身上,还真是让人意外。

“好吧,今天是不是该见王助了?”

杨潮将潘训的消息放到一边,对外公开的东西,没有什么价值,他倒是对跟著名飞机设计师王助会见很感兴趣。

“王先生已经等着了。”

张念回到道。

是王助主动求见杨潮,不知道王助有什么事,不过杨潮倒是很想见一见他。

因为这个王助可不是一个简单人物,而是一个科班出身的飞机专家,中国航空工业的先驱之一。

王助是直隶南宫县人,1905年进入烟台海军学校,1909年毕业,派往英国继续深造,次年考入英国阿姆斯特朗海军大学,后来进入英国德兰姆大学学习机械工程,毕业后又奉命去了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学习航空工程。

单论学术背景,王助无可挑剔,每一张文凭都是烫金的,而他当时在麻省学习的航空技术在当时全世界都是最早设立的专门研究航空的学科,因此就是在美国也算是航空界的先驱者之一。

再看他的工作履历,那也是十分惊人的,从麻省毕业后,被人挖角进入了波音公司,正是后世大名鼎鼎的航空界霸主波音公司,而此时的王助是被波音的创始人礼聘进去的,告诉全体波音职工,都必须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王助。

波音此时也是初创,继续王助这样的专业人才,加上创始人的态度诚恳,王助就留在了美国工作,成为了波音公司第一任总工程师,帮助波音设计了第一款下线的飞机,并成功推向了市场,让波音在航空领域扎下了根。

并且在一战中波音发了大财,但是战后,王助却选择了回国,不是因为波音的待遇不够丰厚,不是波音的管理者不够尊重他,而是因为他是一个中国人。

回国后先是被安排到了福建马尾海军飞机工程处做副处长兼任飞潜学校专业教官,当中美交恶之后,被杨潮请到了山东,直接接受了因为排美而不得不离开中国的洛克希德的飞机公司。

王助在美国工作过,领导过美国的技术团队,因此对洛克希德的管理模式十分熟悉,很快就稳定了因为大量美国技术人员离开而陷入混乱的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并且打造了以中国人和齐柏林飞艇公司技术人员为主的设计团队,先后为海陆军设计了多款飞机。

几年中在洛克希德单翼机的技术基础之上,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单翼机,现在航母上的主要机型就都是王助带人设计制造出来的。

对于这种爱国者杨潮还是很尊重的,原本的历史上王助就选择了回国,这个历史上他还是选择了回国,原本的历史上,回国意味着一身本领无处施展,现在这个历史上,同样前途不明,因为他回国之前,中国给人的表现是并不重视飞机应用,波音公司董事就劝阻王助,希望他继续留在美国,给与提高薪金等一系列待遇,但是王助还是和同学巴玉藻等人一起回国,现在都是洛克希德公司的骨干力量。

还是洛克希德公司,虽然杨潮从洛克希德手里买下了股权,并且邀请王助来的时候,建议王助改个名字,可是王助拒绝了,他认为应该给与洛克希德这个创始人应有的尊重,杨潮又建议改成洛王公司,加上王助的姓氏,王助则表示他本人并不比巴玉藻等其他同学出色,单用他的名字的话,他很难接受。

于是名字就暂时保留了。

但名字虽然还是洛克希德公司,但却完全是杨潮控股的,杨潮习惯轻资产操作,旗下控股的实业不多,目前只有莱芜兵工厂和青岛兵工厂合并后的山东兵工公司,此外就是在中东石油中占有股份,在巴西的矿产中占有股份罢了。

仅从股权就能看出来,杨潮对飞机工业的重视,这让王助回国后始终担忧的心情放了下来,他真的担心中国不总是飞机工业,而一直专注飞艇工业,那样他就英雄无用武之地了,看到杨潮的重视,他就知道,外界的一切传言不实。

同时王助也对杨潮升起一种特别的敬重,不是普通人那种对他取得成绩的敬重,而是有一种知遇之恩的敬重,就差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怀了。

而杨潮则始终表示,王助等人和他们的团队,就是飞机界的詹天佑和詹天佑的团队。

拿已经在中国修建了4万公里铁路,每年还都有上万公里建成的詹天佑团队做对比,也让王助等人新生感激。

但是他这次来求见杨潮,却十分的罕见,因为自从接手公司,他从来没有麻烦过杨潮,从来没有寻求过帮助。

当王助见到杨潮,第一句话就让杨潮震惊不已,因为他说道:“杨先生,我想辞职。”(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