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四百八十二节 美国意见

大国崛起1900 第四百八十二节 美国意见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三艘巡洋舰赶到马尼拉的时候,从福建出发的南洋舰队也已经到了这里,联合将马尼拉港口封锁,这时候全世界才明白,原来中国人还是中国人,并没有因为面对美国而虚弱。

世界局势瞬间紧张了起来,比上次要紧张的多,上次中国人在南洋制造危机,无论如何闹腾也不会出大事,因为最多是中国夺了荷兰人的殖民地,荷兰作为一个衰微的国家,丢失一片殖民地对世界没什么影响。

可是这次,中国面对的是美国人,是现在的世界第一工业强国,是欧战中最大的受益国家,是整个世界的大债主,中国自身则是第二强大的工业国家,是蒸蒸日上的新兴帝国,是确定了亚洲霸主地位的强权国家,这两个国家撞在一起,如同火星撞地球,牵扯到的局势太复杂了,一个搞不好就是一场不输给欧战的世界大战。

所以瞬间全世界都对马尼拉危机做出了反应,首先是各国股市大跌,美国股市跌的最厉害,连跌了17%,伦敦股市其次也下跌了10个百分点,欧洲股市都在10个百分点上下,连上海的股市都下跌了8个百分点,一改往日一听到战争上扬的状态,显然面对美国这种工业强国,连中国资本家对有些不自信起来。

但是就像杨潮预料的那样,看到中国打算玩真的,大英帝国的外交口径突然变得谨慎起来,一改往日坚持的不允许太平洋领土变动的底线,开始变得模棱两可,只是反复表态希望中美双方坐下来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问题。

这时候美国人开始不安起来,美国外交官多次求见英国政要,美国政府甚至做出了极大的让步。开始松动对英国战争债务问题上坚持的不让步态度,试图通过减免大英帝国部分债务,获得大英帝国的支持。

可是英国人反而不着急了,这几年美国人利用债务问题,把英国折腾的翻来覆去的,英国人很清楚美国人根本就没安好心。表面上一个劲的表态要支持欧洲复兴,可是却严令美国金融市场不允许向英法等工业强国放贷。

英法等战胜国都是工业国家,缺的不过是资金而已,可谁手里有钱?只有美国人和中国人手里有钱。战争期间英法两国都超发了太多的纸币,没有黄金保证的情况下,他们本国的融资能力其实已经到了极限,中国提供的黄金也只是稳定他们的货币,而不可能让他们制造太多的货币。

这就是金本位制度的局限,所以英法才召开了******会议。放弃了经典的金本位而改用了金块本位,以此节省黄金,用更少的黄金制造出更多的稳定货币。但是这次会议,美国人却借口带有政治意义而拒绝参加,原因还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看到欧洲资金独立,不愿意看到欧洲成功重建,再次成为美国经济的竞争对手。

而作为世界霸主的英国,更是美国打击的重点。美国人可以减免意大利、比利时甚至法国的部分战争债务,却对英国的债务一毛不拔。打死都不同意减少一毛钱,现在好了,美国人终于愿意减少英国债务,可是英国人自己却不热衷了。

英国人显然打的好算盘,他们之所以欠下美国巨额债务,还不是因为该死的战争。美国人独善其身大发横财,如果不是那次战争,美国人还倒欠着英国40亿美元的债务呢。只要美国跟中国打一仗,以这两国的战争潜力,打成欧战那样的战争完全有可能。那时候英国人的债务问题就不是什么问题了,就该美国找英国借钱打仗了。

到时候英国殖民地上的丰富资源,美国人就要求着英国采购,高价采购,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面逼英国还债,一面高筑关税壁垒,绝不肯要英国货物,哪里给英国半点偿还债务的机会。

正因为英国人绝对乐于看到世界第一第二的两个工业大国打一仗,所以杨潮才有决定的底气怂恿日本人挑衅美国,继而中国介入进来,拉上整个东亚对抗美国,因为英国人既然希望两国开战,那么他们必然会作壁上观。

中国和美国的海军对比旗鼓相当,中国航母吨位还是美国的两倍,如果没有英国海军介入进来,美国取胜的可能性更小一些,而陆军吗,如果不是武装到牙齿,美国的陆军士兵,在这个时代还真的是世界二流的,但抡起军事工业,曾经是克虏伯、毛瑟和春天兵工厂打底的中**事工业,还真的不会输给美国人。

陆军武器制造方面技术相当,杨潮超前的眼光又给陆军装备了4千辆各式坦克,还有规模庞大的飞机飞艇,没有理由打不赢。杨潮没有吴佩孚那么乐观,不相信三个月能灭亡美国,但是杨潮认为,只要海军能够登陆美国,逼迫美国签下城下之盟信心十足。

打,就有六成以上的机会取得胜利,即便不顺利,完败的几率也几乎没有,风险低,回报高,即便是一个生意人也知道这生意值得一做。

只是美国人未必想打,他们求助英国失败后,一时间发现真的找不到盟友了,法国人不可能,法国人早就丧失了做一个世界帝国的雄心壮志,明明打败了德国,他们是战胜国,反倒计划着要修建马奇诺防线的国家,显然只想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眼睛始终紧盯着死敌德国,不可能招惹其他国家。

法国不行,欧洲大陆上还真的很难找到合适的国家帮自己了,这时候美国人才发现,孤悬海外的他们,确实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避免了欧洲多次大战的波及,可是他们真的没有朋友。

唯一有能力帮他们的英国人,也在债务问题上跟美国矛盾很大,巴不得有人站出来削弱一下美国的实力呢。

所以要打只能靠自己,美国人没朋友。

可是要打的话,作为一个非民族国家,凝聚力真的很成问题。他们自己内部都不一致,以经济势力来区分,工业集团希望打一仗,农业势力却不想打仗,金融势力不想此时打仗。

工业集团历来都是好战分子,这是颠簸不破的道理,一打仗各种工业产品的市场就会打开,哪怕是纺织工业都可以向军队提供大量的军用物资,军装、帐篷这都是巨大的市场,而且是一个消耗很快的市场,其他冶金、机械制造业部门,就更不用说了,打仗打的就是他们的产品。

农业势力自然是要受影响的,一打仗美国本就过剩的农产品立刻滞销,只是此时的农业势力还不是后世的农业集团,由于分散为数百万的大中小农场主,而不是垄断性的农业公司,因此力量很难聚集起来,是十足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声音根本就没人听。

但金融势力的声音就不能不听了,摩根财团为代表的美国金融势力,可是比工业集团更强大的势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工业集团都是他们控制的,老摩根时代最巅峰时期,可是控制了美国50%的工业产能的。

金融势力在欧战大发横财,这几年把目光对准了发达的欧洲大陆,他们是可着劲的在打压伦敦金融势力,以德国赔款和各国债务问题为发挥的舞台,利用雄厚的资本实力,在欧洲呼风唤雨,在德国问题上,已经完全压过了英国一头,虽然向德国官方的贷款上,美国人让了英国一把,但是在民间的私人借贷问题上,主要最近却是美国金融家们筹集的,向克虏伯等工业巨头的数十亿美元贷款,都是摩根等金融家的生意。

欧洲人自己打成了一锅粥,给美国金融家提供了一个吞下欧洲的大好机会,他们现在眼看着要吞下欧洲最肥,而且最低廉的一块蛋糕,用少的可怜的资金,将德国这个欧洲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控制在手里,还没来的及消化了,怎么能容许美国跟中国发生战争?

除了经济势力之外,还有民族情绪强烈的各国移民势力,美国说到底是一个移民国家,虽然美国政府一直唱高调表示美国是由美利坚民族建立起来的,所有的美国人都是一个美利坚民族,可这只不过是政府的扯淡,就好像后世****扯的中华民族的蛋一样,只是唱高调,真正认可的基本没有,边疆的某些民族会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

就是美国,美国参加欧战之后,英美背景的移民势力立刻就发动了针对德国后裔的内部清算,美国通过法律展开了去德国化,所有过去德国裔民建立的城镇取消德语名称,改为英语名称,德语命名的街道改为英语命名的街道,甚至很多德国后裔都不敢用德国名字,而德裔在美国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少数民族,而是一个人口数量占到20%左右的主要民族。

连德国后裔美国英语移民都不能接受,说他们是一个美利坚民族,说他们是一条心,恐怕美国人自己都不信。反正国会中不同民族背景的势力之间分歧很大,意大利、西班牙甚至法国等拉丁民族背景的议员就很不支持战争,他们认为这次冲突归根结底是因为移民问题引起的,还想利用此次机会改变美国的移民法呢。

所以美国人自己对战争的态度都很难达成一致,在国会中吵成了一锅粥,除非中国不给他们选择直接攻打他们,否则真让美国人坚定战争的态度,还真不容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