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四百六十七节 远东第一刺客

大国崛起1900 第四百六十七节 远东第一刺客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有人给杨潮写了一封信,还附带一个斧头。

这是,斧头帮啊!

信都没打开,张国柱的脸就冷了下来。

打开信,果然是斧头帮写来的。

所谓斧头帮,其实也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帮派,应该算是一个同乡会中的武装力量。

但却不能算是同乡会自己组建,而是有人以武力入同乡会,自己代表了这个同乡会。

斧头帮帮主是大名鼎鼎的王亚樵,这种人物的经历是极为精彩的,在清末这个大舞台上,他们长不了主角,却总能做一个响亮的配角,而他们却没有做配角的觉悟,总想跟主角抢抢戏,这种人的结果往往都不会好,又往往能够得到普罗大众的同情。

斧头帮的来历是这样的。

辛亥革命后,清朝官员余诚格受命就任湖南巡抚,当革命烈火烧到长沙,巡防营倒戈,新军起义,余诚格出逃上海。余诚格在上海组织了安徽旅沪同乡会,并担任会长,掌管了同乡会的财产。

至此这个同乡会还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同乡会,以外地同乡为纽带,以同乡捐款维持,目的是帮助那些突然遭遇变故的同乡,比如有人生意失败无钱回乡可以找同乡会,有人客死他乡无处安葬,可以找同乡会。

这是一种带有自救和慈善的性质会馆,跟福建会馆、山陕会馆差不多,不同的是一个是商人的商会,一个是外地谋生的底层人物的组织,互相间有的有联系,有的没有联系,不一而足。

如果不是王亚樵的出现,这个同乡会依然会默默无闻下去。做一个异乡穷苦人之间的纽带和心灵慰藉存在下去。

王亚樵何许人也,安徽人,16岁中秀才,教书为业,自幼习武,武功高强。崇尚岳飞等古代英雄人物。

辛亥革命后,他与人成立庐州军政分府,自认副司令,革命党派孙品骖来做司令,不承认王亚樵将他排挤,通缉王亚樵。王亚樵逃到南京,加入江亢虎组织的中国社会党,回安徽发展会员。北洋击败革命党,军阀倪嗣冲督安徽。宣布社会党为乱党,王亚樵逃亡上海,加入无政府主义研究会。

原本的历史上,这个人还刺杀过汪帅哥,刺杀过宋子文,反对过光头哥,炸死过日本大将,刺杀过国际联盟调查团团长。后来被戴笠的特务暗杀。

从他的履历就能看出来,这是一个不融于当权者的人物。不管是革命党当权,还是北洋军阀当权,他都无法容身,他总是在跟当权派对着干,真的很符合无政府主义者的性情,很有中国古代江湖豪侠的风范。但是这种人物搞政治,那肯定要出世。

从他接管同乡会就能看出一斑。

王亚樵为纪念他的亡友韩恢(字复炎),想要创办一个复炎小学,这是好事,于是他跑到安徽同乡会要求资助。余诚格根本不相信他,大概也不想给钱,大骂王亚樵是敲诈勒索,以后来王亚樵的一系列表现来看,他的性格很困难要钱的时候也是一副大爷模样。

余诚格惹怒了王亚樵,王亚樵邀集好友柏烈武、许世英等同乡商议决定接管会馆,率领七八名随从闯入余诚格寓所,勒令余诚格办理会馆移交手续,遭到余诚格拒绝。王亚樵性格刚烈(粗暴),吩咐随从用预备好的利剪,将余诚格的长辫剪下,并令其限期移交,威胁:“今天剪掉你的辫子,明天就割掉你的脑袋”。

这显然不是民zhu的取得权力的方式,不过王亚樵总算是得到权力。立刻就将这个互助性质的同乡会,发展成拥有武力的帮会,派心腹手下组建小斧头队,开始跟上海那些欺压工人的恶势力对抗。

有资本家拖欠安徽工人工资不给,还打了人,他立刻带上百人拎着斧头赶去资本家家中,讨要回了工资。

之后王亚樵就在上海打响了名气,同乡会成员十万人,斧头小队人数以千计,被称为斧头帮,成为连青帮都不敢招惹的组织。

如果仅此而已也就罢了,关键是这货心中无法无天,豪侠气息浓重,动辄就动斧头,如果只是跟青帮争斗也就罢了,他还扯入各种纠纷之中,有人出钱就帮人摆平麻烦,强出头,敢杀人。

虽然杀的不是普通人,杀的是贪官污吏,比如上海警察厅长徐国梁勾结房地产资本家,诬陷良民,栽赃罪名,抓捕入狱,起因是房地产商人看重了人家的地皮,可是对方不肯卖,资本家就走门路收买了徐国梁帮忙。

结果那家人也不是善茬,虽然不是豪富,可却是上海的坐地户,在城里有几百亩的祖宅地,就出了一笔银子请王亚樵帮他们出头,王亚樵就带人去把徐国梁给杀了,杀死在一个澡堂子里。

这种烂事,有贪官污吏,有苦主伸冤,可他玛就没人把法律当回事,老百姓受了委屈,总想着有大侠出面主持公道,还是政府的公信力不够,也有老传统老习惯使然,比如后来当法院审理的时候,问苦主为何不告法院,苦主表示告官跌面子,他们要自己找回来。

王亚樵因为这件事名声大噪,但同时也触犯了法律,立刻被通缉,结果躲藏了起来,现在却跳了出来。

“……念尔亦有军功于国,若幡然悔悟,即刻通电迎归孙先生,供奉孙先生继大总统位,若不悔悟,定带人民制裁于汝……”

“哈哈哈哈。”

杨潮念着王亚樵的威胁信,不由哈哈大笑起来,真是开怀啊。

不过张国柱的脸色很不好看,而且十分的惭愧,他是上海警备司令,杨潮刚刚到上海,就收到了斧头帮的威胁信,这不是打他的脸吗。

“这倒是一个讲理的人,还知道我是有功劳的。他要我迎回来的那个孙先生,这几年可没说过我什么好话啊,不是批评我屠杀革命功臣,就是指责各种施政不理想。这个王先生,到还讲理,心里有谱,知道我打俄国,大日本,是有功劳滴!”

杨潮跟张国柱说着,丝毫不顾张国柱的羞惭。

“这种人哪里有什么道理可讲!卑职保证,三天之内,定抓捕此贼归案。”

杨潮笑道:“那是你的事。不过他是真讲理,只是他的理为国法所不容罢了。侠义无犯禁,他们自己是有自己的道理的。也是你们的工作做得不够好,要是他们的工作做好了,老百姓也不至于求告无门,就没有这种大侠存在的土壤了。”

上海的法律工作,在全国都算是比较完善的,这几年伍廷芳这种专业人士一直在这里进行法律建设工作,上海的法院无论是数量,还是法官的品格和能力,都是有数的。

但是问题在于,司法这玩意,无论条纹有多么公平,结果都不可能完全公正。有钱人可以请最好的律师,穷人甚至需要自辩。而且中国是一个不讲理只讲请的社会,一个穷人跟一个富人打官司,无论穷人是不是有理,一旦富人赢了,舆论定然是要谴责法律不公的。而且盲目的谴责,根本就不愿意浪费时间去了解内情。就像王亚樵帮人要工资,资本家为什么要克扣一个工人的工资,当真是没有良心,还是因为那个工人自己也有责任,是不是工作中出了问题,还是有其他的原因,这些没人追究,大家只知道穷人受了委屈,那就不行。

“死法吗,还得体恤民情,必要的时候偏让一些弱势群体是有必要的。海瑞为什么受欢迎,就是因为他判案,无论对错,总会判穷人赢。富人总归是强势群体,该让的时候让让,你说一个工人能有多少工资,即便是耽误了工作,让富人有了损失,不合适可以开除就好,该发的工资得发,损失也是风险吗,谁让他找一个不合格的工人。”

杨潮不断的给张国柱分析着。

张国柱完全没有听明白,他脑子里根本就没有听进去,现在只想着怎么尽快把王亚樵抓捕归案,把他的脸面找回来。说实话他此前对抓捕王亚樵也没有放在心上,因为他自己也觉得王亚樵做的没错,只不过没有走法律程序罢了,心理上他还是很同情王亚樵的,但是王亚樵把他坑了,那就是十恶不赦了。

张国柱这也是典型的小农思想,有些行为被人叫好,却为国法不容,其实就是因为他损害了一些人的合法利益,对整个社会是不利的。

杨潮收到了王亚樵的死亡威胁一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上海,王亚樵大名鼎鼎,说白了还是不入流,这时候更多人还是愿意站在杨潮这边的,于是大小官员,社会名流,纷纷前来看望杨潮,以行动表示他们不怕王亚樵,政府官员更是表示,一定会尽快抓捕王亚樵,让杨潮勿忧。

只是他们也就是嘴上说说,这种人不好抓,所以三天内连个动静都没有。

而杨潮却要去复旦大学参加入学仪式了。

“大人,要不还是不去了吧,张老先生那边应该能理解的。”

因为没有抓到王亚樵这个有名的杀手,所以张念建议杨潮不要去参加复旦大学的入学仪式了。

杨潮笑道:“去,必须去。上海官方不是让我勿忧吗,咱就勿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