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四百五十六节 列强战场

大国崛起1900 第四百五十六节 列强战场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美国人的行动不可能是军事行动,也只能是经济外交行动。

经济行动上,他们短期内跟美洲各个中小国家签订了石油开采,矿产开采的权力,给了一大批小国一笔钱,将这些国家的探矿权都买到了手里,尽管他们根本就没有心思开发,但却先抓到手里,防止其他国家介入。

外交上,他们的主要手段是在欧洲植入自己的势力,德国是最好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选择。

作为战败国,德国被解除了武装,陆军规模不能超过10万人,一旦不听话,谁都可以给他来一下子,现在法国人就在使用这种权力,他们派兵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区,借口是德国没有按期支付赔款。

阿道夫上台是靠着疯狂的攻击魏玛政府,但实际上魏玛政府没有阿道夫希特勒宣传的那么软弱。

德国革命之后,德皇流亡荷兰,德国资产jie级在小城魏玛建立了临时政府,开始跟英法谈判。

在巴黎和会上根本就没有德国说话的份儿,英法美意等国根本不给德国人表达的机会,他们自己就决定了德国的命运。

法国人自然是要最大可能的削弱德国,要让德国一百年,一千年都无法恢复国力,当然最好的是直接肢解德国,但是英美绝对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情况,让法国独大那不可能,最后列强博弈的结果是德国付出巨大的赔款,割让一部分领土,但是保持德国的基本完整。

如果是东方国家会认为这份条约很宽容,被打败了竟然没灭国和吞并,还有这好事?

但是德国人认为不可接受,当时的魏玛政府总理谢德曼拒绝签约。并为此辞职,宣称谁如果在这样的条约上签了字,谁的手就要烂掉。结果协约国向德国发出了最后通牒,德国人只能在条约上签字。

条约规定条约签订后的三年,德国至少要支付价值50亿美元的金马克,如果没有现款。就必须用实物偿付,煤炭、船舶、木材甚至牛羊牲口,大量的物质被协约国掠夺。给德国留下的只有纸币,因此注定通货膨胀。

但是德国的经济基础在那里放着,他们强大的生产力即便付出昂贵赔款,依然保证了经济没有崩溃,尤其是在英美不是提供的短期贷款上,他们的通货膨胀虽然不能制止,可是却始终没有崩溃。

其实德国的经济本不该如此差劲。但是第一他们要支付高额的赔款,第二还要维持国内的就业,第三又被选举上台的政府要满足底层无知民众的过分要求,除了印钱靠政府的财政赤字加大支出之外,别无选择。

赔款甚至都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了,维持传统君主政府倒台后的德国信心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要维持这种信心,他们的政府首先是应该建立一个稳健的经济体系。可是他们选择了满足民众一时的要求,结果造成了不断扩大的货币量。

战争期间。德国政府才印了400%的货币,可是战后他们的货币印刷量竟然比战时还多,战争结束时候的1918年,德国商品价格只比1914年上涨了115%,甚至比英法还低。但是魏玛共和国上台后第三年(1921),德国货币发放比1918年多了5倍。第四年(1922)多了10倍。

德国马克从1918年对美元的8比1,到21年底的100比1,通货膨胀还比较温和;22年开始一两个月就翻一倍,无论政府如何发债券,银行如何救市都无法遏制。恶性膨胀已经开始了,22年底的时候暴跌到了3500比1。

这时候如果德国政府能够采取强力措施,并且寻求其他国家的帮助,还有解救的可能,可惜的是,德国既不敢紧缩开支来让民众不满,外国势力也不会接受德国的停止赔款要求,德国政府也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政府,他们没有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拒绝向法国赔款。

而法国人则联合比利时将军队开进了德国的鲁尔工业中心,鲁尔危机爆发了。

鲁尔危机爆发的时候,杨潮还在西伯利亚,当时听到消息,只说了一声“没救了”。

政治危机引起的经济危机才是最可怕的,法国和比利时占领了鲁尔,希望通过搜刮鲁尔的工业品来抵偿赔款,德国政府则消极应对,鼓励鲁尔区工人ba工,十余万工人离开工厂,到大街上you行,跟法比占领军非暴力不合作。

但是这些工人的生活如何保证?

德国政府出钱,没钱怎么办?印刷。

于是压垮德国货币体系的最后一根稻草断了,英美稳定德国马克的努力也放弃了,英美金融巨头反而还要捞回一笔,一边在国际市场上做空马克,一边从德国提出短期贷款,马克断崖式的暴跌开始了,印钱的速度都赶不上货币贬值的速度,这就是崩溃。

德国政府雇佣了许多民用印刷厂,让他们帮助政府印刷纸币,来不及印刷只印一面,另一面还是白纸,称作白面马克。

1月份法比军队进入鲁尔区,马克汇率瞬间就跌到了10000比1,等杨潮结束英国之行,在7月到达德国的时候,已经跌到了100万比1,而上个月还是15万比1的汇价。

“马克必须稳定,国际社会必须帮助德国,德国政府和人民也该自己努力度过难关。”

杨潮一到德国就吸引了德国的关注,媒体尤其关注杨潮对德国经济的态度,因为战前杨潮表现的是一个亲德分子,战后杨潮没有继续执政,但中国政府也始终坚持欧洲应该和解,协约国应该降低德国的赔款,始终展现着友善,尽管这种友善不费一分钱,但德国普通老百姓还是傻乎乎的向中国投来了感激。

现在杨潮出现在德国,在经济崩溃最严重的时候,德国舆论自然很关心,杨潮这个世界上有数的银行巨头会不会拉德国一把。

果然杨潮一踏上德国的土地,就对着汉堡码头上来采访他的记者唱高调。

“要维持马克的稳定,就必须减少纸币的印刷,也要提高物资的生产,德国的物质生产在缩减,纸币供应却提高,不通胀才怪,这是对贫民的抢劫!”

杨潮痛心疾首的感慨。

“实际行动?我有四条建议,第一,英法暂停向德国索要赔款,第二,美国停止向英法索要债务,第三,德国停止印刷纸币,第四,国家社会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向德国提供一笔紧急贷款。”

万金油的回答,无数经济学家早都这样表示过了,可惜他们的声音没有杨潮的大。

很快杨潮的表示就被报纸刊登扩散,还有各种各样的解读,有的干脆直接声称世界首富、中国银行家、中国前总统、俄国沙皇的丈夫杨潮,要对德国提供一笔紧急贷款,杨潮反对德国赔款,杨潮反对战争债务等等。

外界的传言还在扩张中,杨潮却紧急的跟德国官方接触。

奥丽嘉女王去了荷兰,现在大概跟荷兰女王交谈呢,杨潮嘱咐她一定要去看看德皇。

杨潮则先跟魏玛政府总统艾伯特见面,依然是自己向外公布的那几条,也只有那几条现在能救德国,可是那几条一条都难以实现,首先英法尤其是法国不可能不要赔款,第二美国不可能不要债务,第三德国不可能不印马克,第四没人愿意这时候给德国贷款,国际金融家正疯狂的攻击马克呢。

当经济制度崩溃的时候,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行政权力,可现在的德国却偏偏缺乏行政强权。

后来的阿道夫宣称,历史上德国经济强大的时候,往往也是权力最集中的时候,当德国的政权不够强势的时候,经济也就崩溃了,这就是阿道夫毒菜的理由,而德国人还被他说服了,很幸福的接受他的毒菜。

跟艾伯特的谈话没有实际意义,只表示中国愿意在国际框架之内,尽力帮助德国,包括说服英法暂停赔款好提供贷款支持。

接着又跟刚刚当上德国央行行长,银行家出身,被英美银行家捧上去,又背叛了英美银行家,有经济白巫师之称的德国民族主义银行家沙赫特。

白巫师告诉杨潮,现在的德国除非得到强国的绝对支持外,根本没有希望稳定货币,他希望中国能提供1000吨黄金,也就是10亿金元的贷款,他则保证调整德国央行的政策,停止不负责任的印刷纸币,并且印刷新的货币取代现在的马克,争取用一年时间遏制现在的通货膨胀。

杨潮认定他不可能做到,哪怕他是白巫师,哪怕历史上就是他终结了这次通货膨胀,并且将德国经济再次带上繁荣。

因为问题的根源根本不在这里,不在杨潮公开宣称的那四条之中。

赔款不是问题,协约国的赔款方案,按照德国的出口额,每年也就是四分之一,虽然很多,但也不是不能接受,拿出中国人那种勒紧裤腰带还债的架势,还是没有问题的,甚至都不会像中国那样饿死人;德国央行印刷纸币也不是主要原因,毕竟跟他们的货币贬值相对应的货币量增长也没有那么多;法国占领鲁尔都不是根本问题,因为法国占领鲁尔之前,德国的货币就不稳定,他们占领鲁尔只是在德国经济这座破房子上踹了一脚,房子倒塌了,是因为房子本来就破,而不是法国人力气大。

那真正的原因在哪里?

在英法哪里,是英法在争夺对德国的控制权,才导致了德国经济战后至今始终不稳定。(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