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四百四十五节 收回林权

大国崛起1900 第四百四十五节 收回林权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给田市长出的主意,其实还是偏向了中国商人,因为目前哈尔滨最大的商人群体还是犹太人,其他洋商的经营规模也很大,华商是数量众多,经营额比较小。

所以按照纳税额同意提高百分之一的话,最后出资最多的应该是犹太人,不是杨潮有种族偏见,但这是中国,所以别说犹太人,哪怕是英法这样的强国商人,也只能做一个二等公民,如果他们加入中国国籍的话。

当然,杨潮相信,最后出资最多的依然还是华商,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商最后还是要占据最大的份额的,洋人,尤其是犹太人之所以在这里占据优势,是因为他们来的最早,而且那时候他们有政治优势,因为那时候哈尔滨几乎是被俄国人军事占领的。

俄国人是一个粗放的民族,他们用武力占领了东北,修建铁路,建设城市,可是偏偏他们在经商方面没有什么才能,他们国内还大量犹太商人,工业领域被法国人控制,所以东北依然只是占有政治权力,商业和经济权力基本上被犹太人垄断。

甚至一开始铁路修建都有犹太人在参与,比如此时的哈尔滨大亨斯基德尔斯基,他在俄国时就已经是一等商人,因为排犹来到东北发展,先是在海参崴扎根,俄国人开始修筑东清铁路的时候,他承揽了伯力至海参崴铁路建设承包权,只有经营起房地产、水泥、海港码头、煤矿、石油勘探、精炼等多种实业。日俄战争的时候,承包为俄国的大军包办各种物资,大发战争财。

跟罗斯柴尔德家族一样,老斯基德尔斯基的几个儿子也各个是经商能手,老斯基德尔斯基带着大儿子坐镇海参崴,经营港口贸易。开采库页岛的石油、煤矿;二儿子和三儿子到哈尔滨开拓,老二借助哈尔滨开埠的商机,在松花江上开战航运贸易,有在东北经营煤矿;三儿子承包了铁路两侧大量的森林,承揽哈尔滨各种建筑工程,短短十来年间。他们就成了哈尔滨乃至远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富商,在英国和日本都开办了分支机构。

由于垄断了海森崴一带的煤炭和石油,他们家族有黑金家族的称号,号称堪比洛克菲勒家族,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不过原本的历史上,苏俄占领海森崴后,对当地商人资产实行赎买制度,苏俄赎买斯基德尔斯基家族在海森崴的产业就耗费了600万美元。而他们家族资产真正的价值自然是远超这个赎买的价格的,1000万没有应该是有的。

1000万美元,在这个时代绝对堪称豪富了,但这还只是斯基德尔斯基在海森崴的产业,在东北地区他们还有大量的资产,在日本和英国也有资产,这确实是一个豪富,比不上洛克菲勒。但是比中国上海那几个犹太富豪也差不到哪里去。

类似斯基德尔斯基家族这样的犹太家族,在东北可不少。修建铁路时候来了一波,日俄战争时候来了一波,都是因为有巨大的商机,为铁路和战争提供商业服务,让他们迅速发家并在东北扎下跟来。

而中国人那时候没有什么政治权力,在哈尔滨的中国人一开始都是苦力。没有文化,大字不是一个,有限的商业也只是田家这种传统的作坊式小买卖,实力、根基、经验,全都无法跟家族式进入哈尔滨。并且还相互合作,开银行的开银行,开商铺的开商铺,合作有序,紧密联系的犹太人竞争。

所以就出现现在这种,在中国的领土上,一座犹太人占据统治经济地位的商业城市。

“集团、排外、贪婪,哎,一个民族不被喜欢,不被欢迎,不是没有道理的。”

杨潮叹道。

告别了哈尔滨,继续坐火车往南,很快就进入了林区,杨潮心情一下子就不好了。

到处是光秃秃的山,大树都被砍光了,黑龙江的大农业区主要在北边,而哈尔滨往南有一片山区,叫做大青山,铁路修建之前,这里是莽莽的林区,很有名的一个地方,还是因为林木而得名的,俄国人取名字叫做亚布洛尼,中国人翻译成亚布力。

因为修建了铁路,俄国人拥有铁路两侧的大量特权,其中就包括林权,俄国人将一片片的林区打包出售,犹太人是其中的主力。俄国人将铁路两侧50到100公里的森林,都卖了出去,斯基德尔斯基家族就拥有5个大型林场。

当火车经过亚布力山口的时候,杨潮突然心中愤怒起来,整座山都成了光秃秃的,这完全是掠夺性开采。

“给黑省省长宋小廉发电报,告诉他把林权收回来。让他找人做一篇文章,什么水土流失了之类的,美国人不是早都研究出来了吗。反正东北要保护自己的山林,十年内东北不许砍伐森林。”

杨潮的专列上自然是有无线电发报机的。

宋小廉这个人是吉林人,但长期在黑龙江做官吏,黑龙江又没有什么大豪族、大势力,一切都处在开发阶段,因此他就是最大政治势力,满清灭亡了他在这里当官,民国了他在这里当官,共和国了他依然在这里当官,而且越当越大,现在已经成了省长。

而且风评还不错,商民两便,不然也当不了省长。

杨潮常年主政东北,这个宋小廉当年可是长期在杨潮手下当官的,因此两人是见过面的,而且按照旧文化算起来,杨潮算是宋小廉的老上司,这个面子是得给的。

知道自己开口,宋小廉肯定要照搬,转头杨潮就对金家姐妹道:“老金可又欠了我一份人情啊。如果你们不介意外资入侵,倒可以邀请一些犹太人去朝鲜投资,可以合资。犹太人的商业网络,一定能把朝鲜的木材加工业搞起来。他们在哈尔滨的胶合板工厂规模就不小,出口到欧美。”

东北的山林都要保护好,天然林区毁坏了,想恢复起来就难了,中国现在已经过了要靠卖资源积累资金的时候了,就让朝鲜人发展林业,就算给他们口饭吃吧。

————————————

第120张推荐票加更。(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