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四百一十九节 杨子汽车(第四更)

大国崛起1900 第四百一十九节 杨子汽车(第四更)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感谢一下孤单の伱、和狂暴之歌兄弟的打赏,以及qwe79兄弟的月票。第四更了啊。在差推荐票10票不到,月票还差3张,下一更。

————————————

劳林和克莱门特是捷克斯洛伐克人,也就是广义上的波西米亚人,充满了一种特别的文化气息。

劳林是一个技术精湛的机械师,喜欢骑自行车是他早期开始制造摩托车的推动力,之后发展到汽车就顺理成章了,克莱门特是一个商人,但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人,而是一个成功的书商,也是很有文化的人。

这两个人看起来就比较文艺,穿着上显得有种小资,都是一身条纹状的西装,不是那么正式。

跟杨潮见面的时候,还显得有些拘谨,杨潮在中国的威望无两,但是在西方却充满了传奇色彩,早就被认定祖上有海盗传统,富可敌国,建功立业,充满了一股中世纪骑士传奇,因此这两人见到杨潮,跟见到传说一样。

已经延展到了胶州湾中部区域的青岛郊区,一座崭新的汽车工厂中,一辆刚刚下线的汽车摆在广场上,这是一辆漆着红漆,显然有人指点鬼他们,红色在中国象征吉祥。

这是一辆十分精悍的小汽车,只有两个座椅,椅背倾斜高高向上,有点小马车的感觉,设计上就是按照欧洲的方便马车来的。

在劳林和克莱门特面前,杨潮满意的围着汽车转了三圈,好像在看一件宝贝一般。

这是中国人自己的汽车,尽管有外国股份,但是是杨潮控股,最关键的是在中国设厂。在中国设计制造,培养大量中国的技术人员。

“怎么样,能跑多快?”

杨潮询问道。

这问题自然得劳林来回答:“我们这款汽车是双缸,10马力,能跑30公里时速。”

杨潮对数据不太感冒:“跟福特汽车比呢?”

福特只生产一款汽车,这是美国工程师文化。把一种东西做到极致,后世的苹果也是这个德性,福特汽车现在就是t型车。

劳林回答道:“我们跟福特汽车不是一个类型,他们是四缸的,有20马力,速度比我们这款汽车要高一些。”

商人克莱门特脸色微变,因为他看到杨潮稍微皱眉的样子,生怕杨潮不满意。

杨潮叹口气道:“怎么能比不上美国人的汽车呢。”

劳林却道:“杨先生,我们研究发现。中国的汽车消费者主要是城市中的富裕阶层,我们这款车的目标客户是城市中的中产阶级,如果是城市中开的话,其实用不着多么快。”

杨潮道:“嗯,有些道理。还有价格呢?”

劳林道:“我们目前定价是500两银子,如果销售量能达到十万辆以上,应该能降低到300两,跟福特汽车价格差不多。”

杨潮皱眉:“性能上比不上福特。价格上却高那么多,这实在是说不过去。我们生产汽车。是要有一种使命感的,那就是让更多的人用得起汽车,而不能单单看成一个赚钱的生意,要让中国一代人习惯使用我们的汽车,那么我们才能赢得未来啊。”

劳林连忙解释:“杨先生,其实不能这么说。我们的c型车不是性能比不上福特,我们跟福特的汽车不是同一个类型。”

劳林试图解释汽车型号之间的差别,但这注定是徒劳的,看到杨潮板起脸来,克莱门特连忙上来解释。

“是这样的杨先生。我们这款车呢,是以坚固和耐用著称的,我们要为中国消费者生产最可靠的汽车。当然我们也要跟美国人竞争的,拥有中国庞大的市场,我们有绝对的信心能够竞争的过美国人。我们会设计更大型的汽车,那种美国人喜欢的大型号汽车。”

克莱门特作为商人显然更会说话。

杨潮点点头:“没错,不要一棵树上吊死,这里是中国,有五万万多人,比欧美人加起来都要多,这个市场是无限的,目前我国保护汽车工业,你们摊上了一个好时代,尽情展现你们的能力,创造一个奇迹吧。即便研发十款汽车,这个市场也能消费的了。”

接着杨潮要求他们带着去了一趟生产车间,流水线生产车间,从美国学习来的生产方法,还得感谢福特,福特研发了流水线之后,并没有向世界隐瞒,福特充满了自信和骄傲,大方的允许同行来参观,于是让这种生产技术飞速的推广了。

中国早在战前就引入了流水线生产工艺,战后经济危机,杨潮又让李富安组织技术人员,在中国的生产企业中全面推广流水线生产工艺,因此早就驾轻就熟了,劳林的汽车工厂,自然是要运用这种技术的。

“目前我们设定的是每年生产3万辆汽车。如果市场情况良好,我们决定开拓新的生产线,希望能够每年生产十万辆汽车!”

杨潮看到他们的场房,只有一条生产线,颇为不满意。

“你们太悲观了,知道吗,我们国家进口的豪华车都上万辆,去年进口汽车花费了上千万,你们的汽车定价500美元,一千万确实只能卖两万辆,但是不要忽视中产阶级被压抑的购买需求,一旦他们得到廉价的汽车,别说十万辆了,一百万都不算多。我建议你们,几年就将产量提高到十万辆,否则可就错过机会了。”

杨潮叹道,这两人还是太悲观了,没办法,欧洲小国出来的,哪里见识过中国和美国这样的超级市场啊,中国的中产阶级虽然比不上美国,但是三分之一还是有的,数万座工厂中的高级技术人员,消费汽车完全没有压力,要知道他们的工资可是跟国际接轨的,高级技术人员始终缺乏,洋人拿多少钱,他们就能拿多少钱,岂能买不起几百两银子一辆的小汽车。

克莱门特咽了口唾沫,三万辆他就已经很大胆了,就是按照中国的汽车进口来设计的,而且还考虑进去了市场潜力,可是十万辆吗,那真的是不敢想象。

欧洲的汽车技术并不差,因为他们的机械技术始终是顶级的,不输给美国人,可是汽车工业不如美国,唯一的区别只是他们的市场不够宽阔,而且还割裂在十几个国家中。

而中国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目前作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中产阶级数量是以百万计,接近千万级别,而且每年还再以数十万上百万的速度递增,这意味着每年销售一百万汽车不是什么问题。

杨潮分析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就跟21世纪差不多,唯一还欠缺的是公路建设,目前汽车还只能在道路情况良好的城市中跑,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公路网,最好的山东目前也才刚刚开始建设全省范围的公路网,其他地方出了城市基本上就是泥土路了。否则的话,中国的汽车市场超过美国,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我只给你们两条建议,第一是增加型号,多生产几种型号,否则消费者容易审美疲劳,第二增加产量,最快突破到百万级别,趁着我国的保护政策,彻底占领中国的市场,否则不出三五年,我敢说就有人涉足这个市场了。”

杨潮参观完汽车公司后给两个管理者一个建议。

走出汽车公司门口的时候,杨潮指着汽车公司的标志道:“看看,杨子汽车,你们应该知道这个品牌的意义。我可轻易不会使用我的名号,你们如果失败了,也是对我个人名誉的一种损伤。我希望你们能够感受到我对你们的重视。”

杨子汽车,杨潮第一次使用自己的名字,除了杨子银行之外,就只有一个杨子矿业在使用自己的名头,而工业界就只有这一个汽车公司,连兵工厂、钢铁厂都没有这个荣幸。

劳林和克莱门特点点头,他们确实感受到了杨潮的重视,因为他们这个牌子挂起来后,已经很多人来询问过他们,问这是不是杨大总统的产业,他们能够感受到中国,尤其是山东这个地方对杨潮浓浓的崇敬,他们不知道仅仅是这个名字就能给他们带来十万辆的销量。

离开扬子汽车后,杨潮去了齐柏林飞艇公司,飞艇公司现在一片萧条。

场房大量空置着,因为飞艇的生产几乎停止了,战后杨潮停止了飞艇的采购,单靠民用市场,每年顶多是一百艘的数量,完全无法支撑过去庞大的飞艇生产线。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飞机工业蓬勃发展,洛克希德在排美之后,取得了杨潮的特许,他和他的工程师可以自由来回中美之间,于是他并没有卖掉飞机公司,而是继续帮助杨潮研发新的飞机,他生产的单翼飞机的性能,已经接近二战前的水平了,而其他国家还在双翼机和单翼飞机哪个更加符合未来争论不休呢。

所以现在三分之一的齐柏林飞艇场房转售给了洛克希德飞机公司,而剩下的三分之二除了迈巴赫的汽车团队使用了两座之外,剩下多达六十多座场房都处于空置状态。

看到这情形,杨潮也是唏嘘不已,感慨跟美国的经济战争,确实是一把双刃剑,伤人伤己啊,否则齐柏林飞艇不至于这么快就没落。(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