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三百九十七节 核心问题

大国崛起1900 第三百九十七节 核心问题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跟杨潮谈了一次之后,中国代表团也改变了态度,跟美国一起号召各国降低德国债务,高调的判断,欧洲如果想要永久的和平,欧洲个大国就必须放弃争斗,彻彻底底的和解。

这种论调,被后来的欧盟作为戒条。

但这注定是没有意义的,美国打赔款牌,英法可以打债务牌,反正这两国现在都有些死皮赖脸了,坚持一个原则,德国必须为战争负责,英法当年借的钱都得德国来出。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是争不出个所以然的,相信美国人还会继续为这个问题,在欧洲活跃的,因为这是他们一张切入欧洲的牌,美国人没准都不太希望英法太早同意呢,那样他们对欧洲可就没什么影响了。

所以这些问题争归争,没人指望能争出什么结果,只是表达一个态度而已。

真正的核心问题还是海军问题,还是中国的海军规模威胁到了英美。

安全问题,永远是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没有什么事情比国家安全更重要,粮食安全,石油安全,看看后世因为石油发生了多少战争就知道了,但是比这两种更重要,更直接的,还是最直接的军事安全。

所以香港问题吵不出结果,越南问题吵不出结果,排华问题吵不出结果,但是军备问题是一定要吵出结果的。

中国坚决不同意削减自己的军备,坚决不接受英美联合提出的各国削减海军规模,缓和自一战战前就出现的国际紧张关系。

“在我国的四周,美国在菲律宾有军事基地,英国在香港有军事基地,法国在越南有军事基地。在这种环境下,一味的要求中国减少军备,这是什么逻辑?”

“所以,在英国人放弃香港,法国放弃越南,美国放弃菲律宾之前。我们必须拥有一支可以对抗列强国的海军舰队。”

英国人则表态:“本国在香港的海军基地,只是为了维护大英帝国的利益,维护世界贸易的和平,是用来保护贸易航线的,绝对没有威胁中国的意思。香港有一只大英帝国舰队,是对所有国家经过马六甲海峡到东方航线的利益的最大保证。中国不应该将其看成一种威胁,而应该看成是对国际秩序的一种维护。”

法国人表态:“我国在越南的军事基地,舰队总吨位还不超过十万吨,完全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够不成威胁。只是为了维持法国在越南的利益,我们不会也没有意愿威胁任何国家。”

美国人表示:“我国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也不会对亚洲国家构成威胁,美国一以贯之本持着和平的愿望与世界各国交往。”

所有的会议,场外永远比场上热闹。

杨潮则是场外的核心焦点之一,天天都有各国外交使节公开的或者暗中求见他,跟他交换各种政治意见。

德国人来了,他们感谢了中国对他们的支持。同时希望中国能够给他们提供一笔贷款,让他们能够稳定马克汇率。

马克贬值的太厉害了。战前汇率是1美元换4马克,到了战争结束那一年,瞬间马克贬值十倍,1美元差不多能换39马克。

这是因为战争中德国发行了太多的货币,他们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黄金支撑,所以只能贬值了。

战争中超发的货币还只是起始。可是接着德国人印钞机就停不下来了,第一他们必须支付赔款,英法知道德国没有黄金,所以他们只能接受德国的商品,德国一半的钢铁制品成为赔款给了英法。而生产这些商品的企业不可能不要钱。钱谁给?只能是德国政府给,政府给的只能是纸币马克。

按照经济理论,货币是实物的会计单位,只要有足够的实物支撑,货币是不会贬值的,德国确实生产出了足够多的实物,但是都作为赔款落入了英法的口袋,而纸币却留在了德国的市场中。这就是德国通胀的第二个因素,为赔款而增发的纸币。

第三个因素则是政府为了讨好民众而强行提高社会福利,提高工人的工资,给各个工业企业提供贷款和补贴,希望恢复德国经济。

现在的德国共和国政府是一个小政府,根本就没有什么威望,社会党人,退伍士兵,各种各样的组织都在向政府发难,都在向政府讨要利益,于是政府只有印钱这一招,无限制的用财政赤字应付问题,所以只能引发通胀了。

杨潮告诉德国人,贷款是可以考虑的,但是必须有抵押,中国的银行的风险意识很高,没有抵押的贷款是没有人会接受的。但是德国实在是没有什么抵押品了,论矿产,他们的铁矿煤矿基地被法国人占了,鲁尔工业区的矿产都是各个工业巨头的,作为一个工业发达国家,他们国家未开发的矿产真的不多了,就算有也没有什么价值。

没有贷款,德国人又询问能不能给与德国优惠的贸易条件,让他们的工业品进入中国,杨潮表示这个问题他没有权力做决定,而且国会也不太可能接受,德国只能跟英法一样享受同样的税率。

老实说给与德国目前的税率,大家都不太乐意了,因为中国向德国的出口实在是不给力,第一因为德国自己的工业也很发达,另一方面德国根本就没有钱在世界上采购物资,他们但凡有一点黄金,英法,尤其是法国人就上门讨要赔款了。

后世的人都说德国政府是不负责任的自己推动通货膨胀,目的是赖掉对外赔款,这话就太蠢了,同时代的英国人凯恩斯都不相信这件事,他告诉报纸说,除非德国人疯了,他们想要国家崩溃。

其实德国政府是没有办法,赔款能不给吗?贪婪愚昧的德国老百姓能不满足吗?光这两点就逼的他们不得不不断印钞,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崩溃。

德国人既没有得到贷款,也没有得到贸易优惠,非常的失望。

战争结束第二年,他们的通货膨胀就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两百以上,而他们超发的货币才不到百分之五十,可以说已经开始崩溃了,印钱的速度已经赶不上货币贬值的速度了。继续印钱只是在找死,现在德国人却不得不向着死亡,绝望的前进。但是这一点,就能理解到,二战中为什么德国人那么团结,阿道夫一直在自杀前,德国人始终都团结在他的一边,而墨索里尼都被意大利人挂上旗杆了。

因为德国人的记忆太深刻了,他们知道战败的代价是什么,是他们难以承受的。

“看来二战注定要打起来啊。”

德国人走后,杨潮不由感慨道。

另外还有其他国家的人来跟杨潮交流沟通,比利时了,荷兰了,意大利了,连希腊和芬兰这样的国家都来找杨潮,目的无非是贷款而已,随着中国借给英法6000吨黄金后,现在在全世界都成了一个财主,在大家眼中那中国两个字都是镀金的。

杨潮发现,这些紧缺贷款的效果,全都是一些没有前途的国家,比利时和荷兰在二战中会被德国摧毁,战后美国人大笔一挥免了这些国家的债务,难道要效仿?

芬兰的借款杨潮倒是答应了,因为杨潮对这个国家还是很有好感的,因为这个国家自己争气,苏俄百万大军攻打芬兰,损兵折将几十万,但是芬兰的国力决定,他们不可能跟苏俄长期打下去,所以还是接受了割地的结果。

让人感动的是芬兰人在战争中团结一致,共抗外敌,更让人感动的是,芬兰割让给苏俄的领土上,居住着十分之一的芬兰人,他们纷纷选择放弃自己的房屋土地,拖家带口搬到了芬兰其他地区,芬兰政府也完全承担这些人的搬迁费用,穷人给与全额补偿,最富的人补偿十分之一。

之后二战爆发,芬兰跟德国站在一起,后来成了二战中一个战败国,要支付大量的赔款,可是芬兰人硬是咬着牙支付了这笔赔款,他们是二战中,唯一一个完全还清了赔款的国家,连德国都没有做到,日本的赔款更是被一个个‘伟大’的人物免除了。

所以借款给这么一个国家,是不用担心他会违约的。

会场上各方代表对核心问题的讨论终于也出了结果,各国都做出了让步,中国要求英国完全撤走在香港的军事力量,法国和美国也撤走在越南和菲律宾的力量,这样中国就接受一个对等的军备裁减计划。

最后英美做出让步,英国表示他们在香港只维持一只十万吨左右的海军,而且不派驻战列舰等主力舰,香港舰队最大吨位不会超过6000吨;美国在菲律宾同样不超过十万吨,最大吨位不超过6000吨。而法国人在越南现在就是这种情况。

于是中国答应跟大家相互控制军备,可是控制多少各方分歧却很大。

美国人表示要将将各国主力舰控制在52万吨以内,主力舰最大吨位不能超过3.5万吨。

中国却坚决反对。

美国人现在的主力舰总吨位正好在50万吨,意味着他们不可以建造新舰了,英国海军主力舰超过60万吨,意味着他们要击沉十万吨,而中国主力舰已经超过了65万吨,其中20艘超无畏就有57万吨了,新的十条新舰,每艘3.5万吨,加起来90多万吨,这意味着中国要裁减近一半军舰。

于是在这个问题上卡死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