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三百五十三节 社会热点

大国崛起1900 第三百五十三节 社会热点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不但舆论看好李富安,就连洋人都看好他,热捧他。

英国人和德国人是最积极的,德国人现在疯了一样想让中国赶紧参战,否则他们就要坚持不下去了。

德国轰炸了美国后,激起了美国上下一心的仇视,在美国国内掀起了针对德裔公民的各种歧视活动,盎格鲁撒克逊人裔民则积极踊跃参军,美国政府更是出台了强制征兵令,计划征召500万适龄青年参战。

美国人的反应,让德国人措手不及,他们之所以轰炸美国,最开始只是想给美国一个警告,是想吓退美国,美国政府伪装的很好,他们大打各种人权牌,在世界各地留下了美国人怕死的印象。

但其实这真的是一个假象,以美国牛仔那种脾气会怕死?翻开美国任何一场战争你就会发现,美国人的勇气其实远大于英法,直追德国和俄国这两个国家。

当然距离武士道熏陶出来的日本人还有些距离,但是日本这种精神就跟解放后十几年的****一样,是一种被疯狂宣传刺激出来的勇气,是不可能持久的,日本二战之后非常短的时间就失去了这种精神,日本政府一宣布想要介入维和行动,日本自卫队就立刻招不到兵,在役士兵还纷纷要求退役;中国其实也是一样,改革开放之后,老百姓日子变好了,大量的年轻人反而认定中国打不过美国,而在一穷二白的时候,可是拿着步枪吃着炒面,在冰天雪地中跟美帝硬抗的。

东方民族的优势不是个人精神上的悍勇,而是极强的服从性,一旦用军事组织起来。用严酷的军纪约束起来,就是最好管理的士兵。

这一点上美国牛仔们就差远了,他们的军纪一样森严,但就是止不住各种恶习,在各地的驻军总是生事,后世的美军在日本不断的爆出来各种强j日本女学生就是例子。

而美国人这种不好管理。也因为德国人的轰炸激起了同仇敌忾,美国政府没准还在感谢德国人呢,要不是他们这一弄,美国政府还真的很难将一向桀骜不驯的国民思想统一起来,全力介入战争呢。

于是德国人没能吓退美国,却让美国开始全力反击他们了,美国的人力、财力和各种物质资源,源源不断的送到欧洲,德国人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轰炸。可是美国人却不是傻子,他们吃过一次亏之后,很快就学到了经验。

第一次德国人的轰炸,确实重创了克利夫兰的石油工业,因为德国人用了大量燃烧弹。第二次依然让德国人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可是第三次轰炸,德国飞艇就几乎是全军覆没了。

美国人对于飞艇不是完全没有防备,他们早年可是为了防备日本的空中威胁。建立了各种防空预警,但是大都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在大西洋沿岸反倒防守空虚,哪怕已经对德国宣战后,他们依然没有什么防备。

美国政府的解释是大意了。

鬼才相信他们大意呢,反正杨潮是不信的,如果美**方连这种失误都能有,那美国凭什么称霸全球。西点军校可以关门大吉了。

所以只能还是苦肉计,一个激起整个国家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的苦肉计。

短短的三次轰炸,对美国实力没有什么影响,即便是石油工业,也不过损失了一些炼油厂而已。美国可不仅仅是克利夫兰有炼油厂,西部、南部也都有大量的炼油工业呢,再说,德国人也不可能把克利夫兰的炼油工业全都摧毁。

所以德国人的轰炸,最后也只是让克利夫兰的炼油工业停顿了两三个月而已,损失了一些设备和工厂建筑,美国人不用半年就能完全恢复。

德国人自己就惨了,不但很快就失去了对美国的空中优势,别说轰炸美国了,美国飞艇反而开始寻求轰炸德国,现在德国人的飞艇全都集中在国内,才勉强阻挡协约国的飞艇。

而美国人已经启动了他们的航空工业,不但开始大规模生产飞艇,也开始生产各种型号的飞机,美国国会拨付了一万艘飞艇和四千架飞机的预算,打算在一年内打造出全世界最庞大的空中力量。

很显然,如果不能在一年内结束战争,德国就要面临日本当年的困扰,面对国家工业、交通运输,甚至农业生产都被摧毁的局面,而他们实在无力进攻西线一千多万协约国大军,目前能够守住已有战线,已经证明德**队的优秀了。

可即便德军在优秀,一年后也将迎来失败,除非中国这个人力更强,物力也不算弱的国家参战,并且站在德国一方,才有可能扭转战局。

但是此前杨潮虽然一直表现出对德国的友好,但是始终不答应直接参战,物质倒是想方设法的给德国提供了一些,但参战就免谈。

现在中国选举,对德国来说是一个机会,德国人希望说服李富安。

德国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机会,更擅长外交手段的英国鬼子怎么可能看不到,而且李富安可是留学英国的,这层关系让英国人对李富安升起希望,以前杨潮当政的时候,英国人实在是无法跟这个家伙搞好关系,第一是因为杨潮一直以来的亲德倾向,第二是英国实在难以放弃在中国的利益。

现在英国人也想开了,他们不可能在一个大国长期保持特权,以中国现在的架势,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强,各地都在建工厂,修铁路,已经走上了一条工业化的快车道,很显然这场战争让中国抓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他们已经成为一个足以跟列强叫板的强国了。

在亚洲控制中国,就如同要在美洲控制美国一样,成为一种幻想了。

所以英国人经过评估之后,认为可以做出适当的让步,比如交出中国海关的管理权力,跟中国重新修订《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

但是他们的底线是保住香港,他们需要在东亚有一个立足点。至于其他殖民地,比如威海,他们本来就没太当回事。至于上海等地的租界,倒是能保住就保,不能保就还给中国,反正上海现在是自由市,整个上海做生意都有完备的法律保障,有没有租界对英国利益影响不大。

对英国的表态,李富安做了积极的回应,但是香港问题他依然坚持中国态度,那就是督促英国尽快放弃霸占中国土地。

只是现在一切都还在暗中接触,否则殖民地问题肯定会引起社会关注的。

但反腐问题始终都是社会热点。

申报记者采访这个问题的时候,李富安没有觉得什么不妥,当即表示他一向痛恨**。同时拿出一整套针对办法,比如加强监察力度,将他在山东当年反腐的经验都拿出来,表示**是可以根治的,只要肯下决心。

复辟皇权问题也是一个大热点。

尽管杨潮已经表示自己不会参选,但是仍有人制造杨潮想要复辟的舆论,打着李富安不过是一个傀儡,如果李富安当选,杨潮一定会复辟皇权,登基称帝。

对这个问题,李富安也很难回答,他只是一个劲的表态,说杨潮是他敬佩的人,他相信杨潮会是华盛顿那样的伟大人物,绝对不会像袁世凯那样倒行逆施。

李富安其实是一个英国留学海归,他心里其实并不反对君主立宪制。当记者问,如果中国真的复辟皇权,会不会比总统制更好一些,李富安很诚恳的表态,其实君主立宪制才是最好的政体,大英帝国就是例子。

还有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则是国际外交问题。

国际外交向来都是国家大事,是新政府不得不面对的要务。

对外交的见解中,李富安坚持要通过谈判解决外交问题,但是必要的时候,他认为采用一切合适的方法都是可以的,比如通过强力的手段解决一些不合理不公平的问题,比如洋人特权问题,关税问题,这都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重要问题。

对于西方发生的战争,李富安并没有明确表态,他反对任何战争,他呼吁和平。除非中国的利益受到了侵犯,否则中国不应该贸然加入西方人的战争之中。

“很期待看到您的这些想法在未来几年实现。”

记者结束采访,恭维了李富安一番。

李富安此时也十分有风度:“呵呵,这一切还要等选举的结果,一切还说不好呢。”

记者笑道:“您太谦虚了。”

李富安道:“不,米青是一个很优秀的对手。”

送走了记者,李富安的心情继续不错,他这些天一直不错,杨潮履行了承诺,动员富强党的所有力量支持他,给了他充足的竞选经费,在李富安认为这些钱都没必要花,从始至终他还没有花掉一万两银子,除了一开始在报纸上打广告,后来就是报纸追着他采访了。

相比米青那边,潘训到处游走,却始终找不到足够的经费,听说米青现在在各地的路费都要自己掏腰包,这样‘优秀’的竞争对手,让他如何能有压力呢?(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