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三百二十二节 培养世界的士大夫

大国崛起1900 第三百二十二节 培养世界的士大夫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齐柏林的死让杨潮很触动,就想到了一些事情,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其实中国的士大夫已经在转身,而且步子比普通人大的多。只是后世的他们在权力争斗中失败了,所以他们就被批判为落后的腐朽的,他们所代表的文化也转身失败了,就成了落后的腐朽的了。

无论怎么看,炮哥那群人过去不是,现代不是,未来也不会是国家的精英,没有一个国家是靠着liu氓建立,靠着liu氓统治的。

相比炮哥的帮会份子,杨潮更看好张謇这样的人物,在实业救国的旗帜下,无数士大夫继承前仆后继投身实业,而当炮哥那群人掌权后,这些士大夫阶层转化来的民族资本家会被一个个挤死,张家傲猪掌的中国银行,竟然会被宋子文主持的中央银行给挤兑,一个国家的央行不保护本国的银行业,竟然要通过挤兑等办法让他们破产,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金融业。

好在现在这一切悲剧都被杨潮扭转了,不提山东等地的工业,单单是江南一带的资本家现在也是以万计算的,这些资本家有的是白手起家的人物,有的是当地的大家族投资工业,还有张謇这样的士大夫转变的,可以说是下层劳动者和乡下缙绅以及读书出身的士大夫共同组成的。

扶持这样的阶层强大,就像英国和德国那样,贵族和容克成功转身,就等于国家成功转身,平稳、安定的转身。

但杨潮做的还有些不够,国力飞速崛起的过程中,一大批新生代力量洋化过重,太过激进。出现大批否定传统文化,而不是批判的接受改造,包括鲁迅那一大批留洋人员,太过崇拜国外思想,见传统批判的一无是处,将仁义礼智信的传统道德被评为虚伪的道德。崇尚利益的西方实现则被推崇的至高无上,道德沦丧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反而是西方人在工业化的冲击下,慢慢的小心守住了自己的传统,在后世可以站在道德的高度批评中国人。

不能简单的否认这些新派人物的道德,只是他们处在一个中西文化大对撞的时代,迷失了自己而已。

迷失的结果就是这些人的道德在当时不被接受和认同,在后世也无法被认同,鲁迅跟自己的学生怎么也不能说是复合完美道德的。后世那个教授如果跟自己的女学生有染,等着被全民批判吧,因为后世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的文化自豪感开始恢复,传统也恢复了一些。

陈du秀逛ji院跟大学里的学生争抢yao姐,结果被开除。胡适不肯跟自己乡下包办的太太离婚,独秀拍着桌子大骂他不敢反抗旧式婚姻。他可曾想到乡下的女人没有了男人又该如何生存,他们何辜?梁实秋等一大批人就是打着反抗腐朽的文化的幌子。抛弃妻子找新派女人。

这些人眼里全没有对被他们抛弃的乡下女人的同情,他们背弃了旧的道德。却又没有建立新的道德,所以完全没有道德,这是一个悲剧,时代的悲剧,历史的悲剧。

“培养中国的士大夫!”

就在齐柏林治丧期间。

杨潮就开始将自己的思想提了出来。

培养中国的士大夫,重新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威勇严”等美德提起来。对知识界混乱的道德观念宣战,重塑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标准。

“培养一带士大夫,是中国之幸;不但要培养出中国的士大夫阶层,我们未来的目标是培养世界的士大夫,那是世界之幸。”

好吧。培养中国的士大夫,是让中国的传统权力阶层顺利转身,适应新的时代。培养世界的士大夫,那就是要文化扩张了,是要输出价值观、世界观了。

将中国精英阶层的那种家国情怀,那种为国为民的理想和报复,向全世界推广,西方人也许很难接受,但是东方国家却很容易接受,朝鲜人、日本人、越南人和琉球人,这些早就被儒家时代就开拓出来的东方文化殖民地接受起来没有任何阻碍。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批判的接受,理性的引导。传统文化中不可否认是有糟粕的。比如我一直反对的缠小脚,你不也剪了辫子,我可从来没有强制要求,你能够自动剪辫子说明你心里的辫子也剪掉了。”

杨潮拿辫子举例子,自始至终杨潮都没有强制,因为这东西越是强制,效果然而越差,移风易俗最忌讳急功近利。而是通过引导和宣传,让老百姓知道辫子不是传统发饰。当然传统的那种冠冕太麻烦了,杨潮也没有提倡。现在很多地方的老头子们,依然留着辫子,可是学校里的学生谁留辫子是会被笑话的。

“仁义礼智信永远不过时,温良恭俭让永远不落伍!不要迷信什么西方的冒险精神了,骑士精神了,说白了我们的古文化中都有。宋襄公当年不肯攻击正在过河的楚军,这就是一种贵族文化的体现。只是刘邦开始,将西周贵族文化终结了,通过儒家传承下来了点滴。”

“儒家文化之所以始终无法进化到现代文化,就在于儒家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西周贵族文化,是西周以及之前的奴隶主阶层演化出来的文化。孔老夫子一直是想复兴西周贵族制度。你们看看孔府的那些个庄园,简直就是西周的封建采邑,孔家对农民拥有司法权力,完全是一个独立王国。”

“但是儒家也不完全腐朽,他到底是一种贵族文化,总有一些道德层面的理想主义的,仓廪实而知礼仪,受过教育的贵族总是比文盲的道德层次高一些的。贵族出身被骂了几千年残暴的秦始皇可没有杀功臣,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是怎么做的?这是有根子上的原因的。人人生而平等,穷人和富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是受教育的区别让道德总体水平上是不同的。我不是厌弃穷人,而是在说一个事实。你们有钱了就不会锱铢必较,而穷人买个菜都要废半边嘴皮子,在菜市场上争吵打闹是常见的现象,甚至吃不起饭的人拿起刀子打家劫舍也是合理的。”

“所以我们要改变全民的道德文化,就得将大家的受教育水平提高,给与穷人公平的教育机会。让他们懂得什么是普世的道德,让他们也知道礼仪道德,让他们知道拿起刀子说话不是正确的方式,这样国家就安定了。”

杨潮口若悬河的讲着,当然随口而来的感想,条理上不可能太清楚。

“张念,把我说的这些整理出来,之后找一些受过传统教育,又接受过新式教育的人。最好是那些有秀才功名的留学神童,让大家整理出传统的文化道德,不止是儒家,法家的、墨家的许多东西也是值得提倡的吗。”

杨潮知道自己以总统身份提出这个东西,一定会引起一股巨大的争议,甚至出现许多骂他反对他的声音,尤其是那些现在的社会精英,那些西化的中坚骨干。

甚至很快会引起舆论的大争论。思想的大震动,文化的大冲击。但是杨潮坚定不移,因为这是正确的东西,现在做,总好过一百多年后在重提中国文化,重塑民族精神要来的自然也更容易。

不得不说中国人做的太失败了,几千年占据文化制高点的傲慢。让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很难像日本人那样极快的反思,轻松的转变思想,但是日本人转变的是快,却没有把传统完全抛弃,而是拾起了武士精神。将武士精神总结发展,推广向全民的武士道。

“谁能否认范仲淹、文天祥这样的人物,无论从哪方面平叛,他们的道德都是高尚的。得提倡这种道德,范仲淹、文天祥依然是标志,对了找人帮我设计一种勋章,就叫做范文勋章,三等用纯银,二等用纯金,一等用白玉,对道德无污,并且做出贡献的文官颁发。”

“不过传统太强调文官了,压制武将的文化氛围太浓,文官政府是未来的趋势,但是勇武的精神可不能缺失。从春秋战国到汉唐尚武之风都没有消失,宋明以来是弱化了,现在提起来。也制作勋章,文官有范仲淹、文天祥,武将也有岳飞、戚继光啊。同样设计一款勋章,用来表彰武将,就叫做岳戚勋章!”

杨潮的想法一点点完善,通过宣传鼓励,还有奖赏推动,相信假以时日一定会起到想要的效果的。

不过这是一个长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一开始还可能会遭到巨大的反弹。

不出杨潮预料,当张念总结的东西,以杨潮的名义发到报纸上后,一大批人群起攻之,以各种立场,各种论据进行反驳,拿西方的各种道德标准批评中国的道德标准,凡是西方胜于中国的道德标准,他们说中国道德低下,凡是西方低于中国的道德标准,他们说中国的道德标准虚伪,根本做不到。

因为立场不同,所以有些人始终在批判,他们的出发点就是站在西方的,所以在他们眼里中国的一切都是坏的。

不过杨潮的《培养世界的士大夫》一文却在朝鲜、日本受到热捧,确实让人深思,就连杨潮都不得不联想到是不是朝鲜、日本担心中国威胁,所以想要中国像士大夫那样做事呢?

齐柏林按照中国传统停棺七天后,装上了一艘中**舰,将运往德国,英法表示放行,德国宣布暂时约束潜艇战。

齐柏林离开了,留下了一个先进的飞艇公司,和一个中国的机械技术中心。

而这个飞艇公司几乎是杨潮独资的,而齐柏林走了,他现在要亲自负担起管理工作来。

杨潮离开前,就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跟迈巴赫等人开了一场会议,会议上决定,齐柏林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下一步将进入汽车工业!(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