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三百一十六节 东亚霸权

大国崛起1900 第三百一十六节 东亚霸权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为了避免在东方世界中,在出现日本这样对我国国家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的情况,我们必须立法保证东亚永远不在出现对中国有威胁的武装力量。”

王宠惠在国会上解释着,为司法部新拟定的法律,寻求国会的支持。

“《国防安全法》管辖范围为西到马六甲海峡,东到日本海域,北到北极圈,南到新几内亚。在这个范围内,所有国家和势力,对必须尊重中国国防安全,不得在该区域内部署超过中国海军力量十分之一的海军力量,不能出现30万以上的陆军兵力。否则中国将认为是对中国的威胁和挑战。将有权选择武力打击的方式。”

《国防安全法》还有一款专门针对日本的条款:

“如果日本破坏条约,再次发展海洋力量,武装海军,那么中日自动进入战争状态。”

这条法规的出台,比东亚经济互助同盟更让西方人重视,西方报纸纷纷转载,各种分析评论,而且有一个共识,认定此法标志着,中国人建立了东亚的霸权。

这个法律意味着,中国人不允许东亚范围内,出现挑战者!

但霸权真的通过一条法律就能得到?

英国人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了,他们此时跟中国的关系极为微妙,英国人已经制定出了对中国作战的计划,随时打算接受中国人对大英帝国的挑战。

英国人先是表示不承认这个单方面的法律,接着他们引用了片面最惠国待遇,以中国授予日本和朝鲜以及琉球关税免税权为由,要求英国获得同样的待遇。

“呵呵,都这时候了,还想维持不平等条约?”

杨潮不由好笑。

这些年中国始终没能废除各种不平等条约。袁世凯的时候是仰仗洋人支持来牵制杨潮,所以袁世凯对废约的积极性不高,黎元洪上台时间短,虽然也做出了努力跟洋人谈判,可是始终没有达成协议。

现在杨潮掌权了,谈自己还是要谈的。直接自己宣布废除条约,那是不符合国际惯例的,他可不是苏联人,完全不在乎那些虚的东西,不但直接废除各种条约,连欠债都宣布不偿还了。

国际秩序那也是一种秩序,只要是秩序,就是用来保护所有人的利益的,而且杨潮也想借助这个国际秩序。深入其中,获取利益,提高地位,杨潮不想把中国封闭起来,而是要经济的加入世界体系。

“先跟德国人谈判,让他们放弃片面最惠国待遇,跟德国先把条约修改了。”

杨潮指示陆征祥,这时候德国人绝对会支持中国的。一句话的事。

“等德国修改条约了,然后在跟英法谈。如果他们不答应。就让俄国人也放弃特权,继续跟英法谈。如果还不答应,就跟美国人达成协议,看他们答不答应。”

德国人现在绝对会答应,因为要不是杨潮压着,他们都想自己宣布放弃一切特权。换取中国人民的好感了,但是这是一张牌,不到时间杨潮是不会出的。

根条约还是英法跟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其他国家都是通过这两个条约取得权力的,所以废除这两个条约就好。但废除可不是单纯的宣布,杨潮打算通过谈判。

陆征祥立刻按照杨潮的要求,象征性的跟德国人谈了谈,双方就友好的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转而签订了一份《中德友好条约》,德国承认中国有权力制定税率,有权管理自己的海关,德国人永远不谋求对中国海关的控制权,不谋求任何不合理的特权。

德国人承认中国的司法制度,表示中国的司法制度完全适用对西方人的审判,德国人还放弃了在山东的一系列特权,除了他们已经开发的矿藏,放弃胶济铁路沿线其他矿权,允许中国人自己处理,是自己开发还是卖给别的国家,都由中国人自主。

跟德国人达成协议后,陆征祥再去跟英法谈,英国人直接拒绝,法国人态度稍微委婉,但依然是拒绝。

陆征祥又跑去跟俄国人谈判。

俄国人此时完全没有资格反对,虽然他们对中国从日本手里夺走他们勒拿河以东的领土很不满,但是现在完全离不开中国的支持,因为今年开春之后,沙皇亲自领军气势汹汹的杀向西方,倒是很容易就打到了乌拉尔地区,接着进入欧洲,可是很快他们就发现,布什维克武装不是他们想象中那么脆弱,抵抗相当的顽强,俄军损失惨重,最大的损失不是战死,而是大量的逃亡。

布什维克一个没收地主土地全都交给农民村社,就让沙皇军队军心涣散,来自农村的士兵都想着回去分地呢,根本无心跟赤卫队作战。

所以俄国人也同意了,他们倒是提了提东北问题,但是杨潮强硬的表示暂时搁置争议,让俄国人专心对付国内问题,等他们取得了胜利后大家再坐在一起谈谈,如果输了,他们连谈的资格都没有。

陆征祥跟俄国人签订了与中德条约类似的《中俄友好条约》后,继续去跟英法谈判,这两国还是拒绝了。

接着给美国施压,美国人迫于压力,终于接受废弃过去的特权,包括非常好用的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面子大于实际的治外法权。

陆征祥又跟英法谈,法国人率先顶不住了,他们便是废除跟中国的条约,转而签订了一份取代以前条约的《中法友好条约》。

这样在收回国权的道路上,就只剩下一个英国了!

英国人倒也不是不想让步,不然他们就不用谈了。

只是英国人希望跟殖民地问题挂钩,要求中国放弃从德国哪里购买的殖民地,然后英国愿意接受一份平等的《中英友好条约》,可是殖民地问题根本不容谈判,陆征祥反而催促英国人立刻放弃对中国海外领地的占领,将萨摩亚等太平洋岛屿和德属新几内亚立刻交给中国管辖。

两国的观点差距太大,根本就不存在谈成的可能。

“能不能跟英国达成协议,这才是能不能取得东亚霸权的象征!”

杨潮很清楚,那部法律没有意义,真正有意义的还是英国的确认,只有大英帝国确认,中国才是东亚的霸主。

而要让英国人屈服,就只有给他们压力,直接出兵代价太大,跟德国谈判结盟的问题,就足够让英国人感到压力了。

短短一个月时间,先后跟美法德俄等国,以及一系列其他效果达成了新的外交关系,免除了不合理的特权,废除了治外法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代之以公平的友好条约。

英国人是最后一个,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因为英国的特权之大,实在是无法割舍,治外法权那只是一个面子上的东西,没人把那东西当真,杨潮甚至不急于废除,巴不得因此而产生纠纷,而鼓动起民族情绪来。

英国人最大的特权,其实是对中国海关的控制,他们现在依然把持着中国海关,关税税率依然是英国人说了算,起码中国政府无法自主,想要提高关税,没有英国人的同意,想都不要想。

当然不走正常的外交渠道,直接宣布废除,收回海关,也不是不可以,英国人此时根本就没有能力保留这个权力,但是后果很严重,危害很大。

英国人为了让中国人没有能力控制海关,一直以来都很压制华人员工,除了在山东,杨潮极力支持李富安做出厂税务司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外,海关绝大多数职员,都是英国人招募的,培养的,和控制的。

高级管理层中,就没有一个中国人,全都是洋人,是法国人,是英国人,是美国人,是德国人,就是没有一个中国人。

英国人的借口是,如果高层用中国人就无法做到清廉,清政府那时候没办法反驳,而且他们也并不想反驳,他们只需要实际利益,英国人能上交大量的关税,他们才懒得英国人用什么人呢。

但是杨潮却知道,英国人这是想永远把中国海关控制下去,从根本上让中国人没有管理海关的经验和能力。

可以说英国人这一招非常恨,让杨潮现在都不得不投鼠忌器,一旦强行收回海关,英国撤出所有的官员,可以立刻就让中国的海关瘫痪。

即便是李富安手里,也没有足够的人员储备,一次将海关接收,最多他只能控制住东海关和沪海关,其他海关将完全失控,接着就会开始无法控制的走私,海关系统彻底崩溃。

英国人也是看重了这一点,所以态度依然强硬,根本就不怕中国人敢玩横的。

海关是英国的外交牌,杨潮也得出一张对应的,那就只能是德国牌,与控制中国海关,和打输跟德国的战争之间,显然英国人会做出明智的选择的。

“德国人不是也想雇佣华工吗,答应他们,人数不限,但是跟法国一样,华工都必须在我们的管理之下,绝对不能上战场,只在后方的工厂和农场劳动!”

持续了一个月时间,陆征祥都无法跟英国人达成什么实质性的谈判成果,杨潮立刻让他开始跟德国谈合作的事情,就先从派遣华工开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