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三百一十四节 造船业跃进

大国崛起1900 第三百一十四节 造船业跃进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横须贺、吴海军工厂这些国营造船厂设备、工人都可以允许你们带走。”

“放心,到了中国自然把你们当中国企业对待。”

“贷款不是问题,入股的事情,杨子银行可以专门成立一家杨子重工,杨子银行你们该知道意味着什么,跟杨大人做生意,你们可以放心。”

孟洛川跟日本人私下沟通后,这些家伙顺藤摸瓜就找到了李思第。

杨潮是不会跟他们谈的。

三菱和川崎一听还可以活下去,哪里有不乐意的,至于造船厂是在日本,还是在中国,他们根本不介意,现在日本都已经投降了,根据协议今后就不会再有造船工业了,他们除了转移到中国来,就只剩下拆除工厂一条路。

本来欧战爆发,正是日本造船业发展最好的时候,海运费用增加了21倍,赚了钱的航运企业不惜重金拼命给造船厂下订单,事实上,日本靠着一战红利,工业生产能力增长了四倍,重工业达到工业产值的六成,完成了重工业化,只是日本的工业规模太小,国内市场狭小,又没有丰富的矿藏,也不允许他们的工业规模太大,即便工业实力增长很快,工人人数才一百多万,还不如张謇几个纺织厂呢。

只可惜他们没有机会了,杨潮拼着发战争财受损失,都要跟日本在这时候开战,就是要把日本人拖死,把日本拉下马,不把日本拉下马,一战之后他们就彻底拉不住了,一旦把日本遏制住,哪怕自己受损一点。一战之后列强式微,中国还是有大把的机会。

要不是这场中日战争,他们早就发大财了,现在虽然日本战败了,但总算战争结束了,他们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

三菱和川崎是有竞争关系的。竞争激烈到了工程师会自杀的程度可见一斑,但是他们在跟杨子银行密谋之后,立刻打算联合起来,将三井等挑战者直接堵死,不给那些人任何机会。

财阀之所以是财阀,不但是有钱,更有人,他们手里的人力资源超乎想象,立刻行动起来。整个财阀动员,管理人才、金融人才、技术人才,都开始运转起来,搬迁设备,重新建厂。

川崎选择了烟台,三菱选择了上海。

三菱他们在上海收购了一家英国修理厂,稍微改造,增添了一些设备。一个月内就可以开工生产千吨级海轮。

川崎则想的更多,虽然烟台没有可供选择的现成厂房。但是烟台这里有美国钢铁厂,东北又是中国的钢铁基地,从东北到烟台距离最近,拥有原材料的优势,烟台也不像东北会有冰冻期,作为最靠北的不冻港。没有任何劣势。

而且这里的工业基础雄厚,川崎不但选择跟杨潮合作,出卖了造船厂四成的股份,而且跟福建会馆造船厂合作,借给福建会馆造船厂大量的高级技术人员为代价。暂时租借了福建会馆造船厂两个船台进行生产。

双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又有足够的能力,很快就把日本的造船业搬空,不但搬走了可用的机器,人才更是争抢的对象,不但他们自己培养的技术力量,日本国营兵工厂的技术人员,甚至三井等其他财阀,还有内田信也那些暴发户的技术人员他们都敢抢。

虽然三井那些财阀看不过眼,暗骂川崎和三菱卖国,可他们的声音还不敢发到报纸上,他们自己家的报纸都不行,日本政府现在不敢发出任何对中国不利的声音,否则被认为是**你那就是大事。

不但不**,还在国内大造舆论中日亲善,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了山县有朋身上,在杨潮的要求下,他们也开始更改学生教材,开始积极的反思历史。

中日战争的起因,没有任何争议,都是山县有朋的扩张主义引起的,但是在日本人的宣传中,只是告诉日本国民,要不是山县有朋背信弃义,跟中国一起瓜分俄国远东领土,而不是太黑心把中国应该分到的黑龙江流域也都霸占,日本就不会有这场战争。

所以一切都怪山县有朋,都怪野蛮的陆军,都怪没有远见的军阀政府。

至于现在的政府,裕仁皇太子继位后的政府,则被宣传为受尽屈辱,不得不替山县有朋政府背黑锅的受害者,他们不得不在一片废墟中重建日本,号召日本人同心协力共度时艰。

一边要重建,一边还要大肆拆卸一座座兵工厂的重型设备,除了生产步枪的机器之外,所有大型设备都要拆卸,要么卖给中国,要么当废铁回炉,当然回炉也得拿到中国去回炉,因为日本的钢铁厂也被摧毁了。

其实日本政府营造这种氛围是最明智的,既然已经签订了条约,那就老老实实的认输,在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一方面,中国人永远赶不上日本,所以中国人绝不会老老实实的认输,不付出血的代价,他们是不会向任何征服者屈服的,无论是来自北方的草原势力,还是来自海上的强盗大军,必须把中国人打痛了,打狠了,甚至打残了,他们才会低头。

但杨潮认为,正是这种冥顽不灵的精神,才保全了中国。

日本人明智,印度人任命,日本人明智的臣服强者,印度人任命的不抵抗。

日本人有大海的保护很幸运的躲过了一个个强悍的征服者。

印度没有这种运气,他们跟中国一样,处在草原民族扩张的第一线,中国一次次跟蒙古草原南下的游牧部落对抗,曾经失败过,也曾经成功过,但成功的时候是绝大多数,漫长的历史上,完全失败也只有元、清两朝,加起来不过四百年。

印度则屈服的太早,中亚草原民族一次次南下,总有一些收获,贵霜人、白匈奴人、波斯人、阿富汗人、突厥人、阿拉伯人,这些凶悍的游牧民族一次次征服印度,让印度甚至可能比中国还要漫长的历史中,真正独立自主的竟然只有一个孔雀王朝。

印度人过早的任命,所以每一次强敌来的时候,他们都说忍了,说这是命,这是轮回,下辈子就好了。印度有一种叫做贱民的群体,他们被压迫的最恨,走路的时候贴着墙角走,生怕自己的不干净的影子扫到高种姓的贵人,边走边用扫帚扫地,生怕自己的脚印被高种姓的贵人踩到玷污了对方。

这种贱民之所以被统治者定为贱民,肯定是最招统治者恨,很可能他们是当年反抗最激烈的一群人,于是被压迫的最很,当年他们是印度民族的脊梁,他们屈服了,脊梁就断了。

中国人却不任命,从秦末陈胜吴广两个草根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后,中国人就不可能像印度人那样任命了,而且同样来自底层的刘邦灭亡秦朝后,中国从此断绝了夏商周绵延几千年的贵族政权,开始了新的时代。

从此中国人输过、赢过,但是没有服气过。

终清一代,就没有断绝过反清复明的声音,不是老百姓对明朝有多么怀念,而是一种不服气的精神。

哪怕洋人势大,全球殖民,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来自底层的义和团大起。

义和团愚昧,义和团迷信,义和团不自量力,义和团不够明智,但谁也无法否认,他们不服气,他们也知道打不过洋人,但就是要打一打,出口气。

从陈胜吴广到义和团,都是这样,他们一次次向强权发起挑战,一百次里失败了九十九次,就好像一个很不识相的瘦弱青年,当膀大腰圆的壮汉一次次把他打倒在地,问他服不服的时候,他只有两个字:不服!

老子打不过你,但老子就是不服,你长枪大炮,老子神功护体,老子愚昧,老子野蛮,老子就是不服!

愚昧也对,野蛮也对,不识相也对,但她就是不服。

这就是中国另一种传统精神,来自底层的豪侠精神,与高层的士大夫精神都是中国文化几千年发展中传承下来的精神。

在日本服输的精神影响下,川崎和三菱财阀拆卸设备,转移造船厂的计划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甚至得到了日本政府的支持,一路打开绿灯,出口审核都是优先。

日本投降的当月,两个财阀就在中国投入生产,接到了大批的订单,有来自日本航运业的订单,中国海军的订单,他们的工程师和技术骨干,甚至普通工人都带到了中国,加班加点,只有造不出的船,没有卖不出的产品。

随着日本造船工业不断转移向中国,日本政府大力支持发展了五十年的造船业成功转移到了中国,让中国的造船业翻倍的增长,一下子就扩张到了80万吨,其中50万吨都是日本造船产能。

这样规模的造船业,让中国瞬间就拉近了跟英美的距离,成为世界第三大造船国。

而此时中国政府出台政策,大力支持造船业,五年内将造船业扩大到100万吨的能力,跟英美站到同一地位。

政府促进下,中日战争结束后,第一波扩张的就是造船业,从此拉开了长达十年的中国造船业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