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二百八十节 俄国增兵

大国崛起1900 第二百八十节 俄国增兵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这座铁厂1901年才建立了第一座高炉,日本人极为重视,伊藤博文等日本政府政要当时都出席了开业庆典。

但是这座工厂的生产却很不顺利,铁炉的炉门打不开,铁水流不出来,日本人只能不断的改进工艺,直到1904年7月,才真正炼出了第一炉钢,而且还要拜盛宣怀所赐,将寒铁铁厂富庶的大冶铁矿抵押给了日本,八幡制铁所得到大冶的优良铁矿,才终于炼出了钢铁。

可是张之洞寄予厚望的汉阳铁厂却步履维艰,始终无法扭亏为盈,生产的钢铁质量也不理想,修建铁路的时候,汉阳铁厂的钢轨经常被外国工程师拒绝使用。

买办不都是坏的,有的买办只是为了钱,他们代理洋人的货物赚钱,也无可厚非,后世不也有许多代理商吗。

可是如果用官方的身份,倒卖官办产业给外国人的官僚买办,这就太可恨了,后世的那些红官二代遭人恨的,不就是这个问题吗。

盛宣怀就是清末的官僚买办中的典型。

在他手里,汉阳铁厂始终都没有翻身,哪怕大修铁路,也无法盈利,因为盛宣怀拿着铁厂卖私情,安插了太多官僚家的子弟进去混工资,这些人可不满足那点工资,在铁厂里不但把持了各级官职,将那些真正的技术人员压制的没法经营,还经常倒卖工厂材料,这样能盈利才见鬼了。

汉阳铁厂的事情,现在还拖着呢,里面感谢着湖北一大堆官员,杨潮出于稳定,也没有敢去动这里。

“该动手了。”

炸了八幡制铁所,杨潮感觉时机到了。这跟八幡制铁所没有关系,而是因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准备,黎元洪已经坐稳了总统,地方势力现在已经老实下来了,是该对地方上的产业动手了。

杨潮打算:“改组官产!”

将三十多年洋务运动中那些官方产业,直接拍卖。卖给私人去经营,肯定比掌握在官僚手里要有效率。

这种事也不是小事,相当的重要,所以杨潮打算亲自呈报内阁讨论,让黎元洪手里权力最大的时候,赶紧做点事。等将来这些事情都需要拿到国会讨论的时候,那些相关利益者能够允许才怪了。

来北京来的正是时候,俄国公使通报了新的消息,俄国人增兵了。

随着中国国防军取得的胜利。他们确实被刺激到了,吴佩孚今天就已经将日本人赶过了乌苏里江。

吴佩孚已经制定了渡江作战的计划,打算跨过乌苏里江攻击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之地的伯力。

而俄国人还没有攻陷赤塔,又不想求中国国防军配合,他们又判断一旦中国人渡江,日本人肯定会回收兵力,这会给他们攻占赤塔创造机会,于是他们决定增兵到400万人。暂时将东线作为重点,等收复了失地。他们在回军细线去跟德奥作战。

“俄国人真是挑了个好时候啊。”

今年德国人发动了凡尔登作战,这个地方是法国要塞,距离巴黎又近,法国人不可能放弃,德国人选择这里强突,并不是真的打算突破这里攻占巴黎。而是知道法国人不敢放弃这里,他们要在这里榨干法国的兵力,让法国人把血流干。

德国人集中了十几个师,在皇太子的率领下发动疯狂进攻,光是进攻兵力就达到了21万人。配合和后备兵力将近百万,法国人不断增援也派来了上百万人,双方将近两百万人在这里疯狂厮杀。

而英国人为了化解法国的压力,在索姆河一带跟法军联合发动了索姆河战役,那同样是一场不输给凡尔登的大战,投入兵力也是百万级别的,英法联军60多个师,德国也派来了40多个师,加上后备兵力,比凡尔登战役规模还要大。

德国和英法都把这两场大战当做决战来打,投入了能投入的所有兵力,此时德国人绝对没有余力向东线的俄军攻击,俄国人可以放心的抽调前线兵力投入西伯利亚作战。

杨潮都感叹俄国人算盘打的好,只可惜他们的高层指挥官水平不错,毕竟是战斗民族,但是基层军官素质太差,士兵素质更差,普通士兵九成都是文盲,这导致他们的战斗方式长期僵化,难以跟上日新月异的战争变化。

别说跟德国人作战了,就是跟日本人作战,俄军的伤亡也大于日军,日俄战争时期俄国人的战损率还能低一些,现在已经远远大于日军了,说到底粗放式管理的俄军,确实比不上精细的日本军队。

跟黎元洪商议了一下军事情况,接着杨潮就提出变卖官产的事情,不想却被黎元洪给拒绝了,黎元洪拒绝的倒是很委婉,表示他会跟财政大臣梁士诒商议的,话语中流露出一种杨潮越权的口气。

杨潮是国防部长,这些官产干他鸟事,管的太多了。

杨潮连忙表示,自己不是越权,只是汉阳铁厂了,金陵兵工厂了,这些洋务运动的重工业产业,是事关国防安全的,同时杨潮也表示让财政部去处理他是很放心的。

“黎菩萨也有脾气啊。”

结束会面之后,杨潮不由感叹道。

他不知道的是,黎元洪不但没有脾气,反而心中暗暗高兴,他终于拒绝了杨潮一次,而且还有理有据,让杨潮这样的权臣没有办法反驳,他认为他获得了一场小小的胜利。

只要这样的小胜利越来越多,他就真的成了一个实权总统,而杨潮那些人只能老老实实做一个部级大臣。

俄国人要放大招了,杨潮也得有所行动才行。

立刻就赶到了东北。

在哈尔滨召集了段祺瑞、蔡锷和吴佩孚这三个方面大员。

“下一步自然是要渡江的,其他人有什么意见没有?”

杨潮听取了吴佩孚的渡江战役报告,他打算正面牵制住日军,然后在黑龙江上选择地方,在飞艇空降的配合下,占据桥头堡,然后搭设浮桥过江,吴佩孚认为,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百来万日军根本就无法阻挡国防军,今年年底之前他打算到海森崴过年。

“杨大人,卑职以为,在渡江之前先把大连日军解决掉。我希望吴大人能把那些铁甲车派给我,大连可没有河,日本人跑不了。”

段祺瑞一直没有突破大连防线,也没有真正玩命打过,日俄旅顺争夺战多次都没有成功,给人一种这种海港要塞难以攻克的认识,哪怕大连的防御设施远不是旅顺那么坚固,但是段祺瑞也没有勇气用任命去堆。

杨潮点点头:“很有道理。不过不需要吴司令手里的铁甲车了,我这里有三百辆最新式的铁甲车,都先调拨给你。蔡兄,你那边有什么意见?”

蔡锷摇摇头,他能有什么意见,他就是一个看戏的。

“蔡兄,俄国人要调集四百万大军,赤塔无论如何是挡不住的。你可得防止日本人向满洲里溃退。堵住日本人,一个都不要放进来。哪怕他们是投降的也都交给俄国人。”

日本人在赤塔一带移民一百多万,而原本哪里的上百万俄国人,反倒逃回了俄国,剩下一些没有逃走的农民,也被日本**害的相当惨,日本人几乎强行征收了这些人的土地,分配给日本移民,这让俄国人恨死了日本人,游击反抗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相信这些日本开拓民兵到了俄国人手里,他们是不介意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

无论是俄国人,还是日本人,杨潮都不希望他们留在东北,最后那地方是人越少越好,毕竟杨潮是要脸的,他可做不出苏联和日本那种大清洗。

好吧,就一个防备日本溃败的任务,蔡锷还能做不好吗。

“段兄,你那里十天之内必须结束战斗。然后全军北上,与吴司令一起扫荡黑龙江流域日军,一个月之内,必须将东北日军全部肃清。因为一个月后,日本海军就可能回来了,到时候得防备他们用海军直接登陆中国。他们国内还是有几十万常备师团的老兵的,真放上了中国的国土,损失难以估量。”

一个月,是最长的时间了,因为日本人在一个多月后就会迎回他们的海军。

日本海军人员已经到了英国,他们的舰队沿着非洲沿岸,正往亚洲赶呢,而俄国人的舰队此时还没有出发,俄国从波罗的海和黑海集中了所有的海军士兵,到法国接收了军舰后,得先从地中海开出来,然后才能绕道非洲海岸,毕竟超无畏舰可过不了苏伊士运河。

但是轻型巡洋舰还是可以抵达的,可俄国人担心被日军分割聚歼,所以他们的舰队没有分开。

杨潮也不指望俄国海军能够保护中国,所以他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今早结束东北战事,然后调集兵力南下,沿海布防防备日军登陆。

至于俄国舰队,杨潮认为,他们恐怕还不是日军对手,会再一次被日本人全歼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