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二百三十一节 拖死日本

大国崛起1900 第二百三十一节 拖死日本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日本人又不敢主动挑起战争,甚至海军都不去中国港口晃悠了,只是一直在朝鲜的仁川等港口待命,随时可以出发封锁旅顺,一旦战争开始,旅顺必然又是第一线。

第二日本开始增加了在中国的驻军,不但在大连增兵到了30万人,接着又向天津增加了10万兵力。

在大连的增兵,以杨潮向旅顺增兵到20万为针对,而在天津的增兵,则让袁世凯郁闷的将新组建的50万北洋军都集中在北京,不敢南下收拾革命党的军队。

杨潮又以日本扩军备战,以保卫东北为由,开始继续招募军队,这次不在招募东北军,东北招兵100万已经到了一个极限,在征募下去田地就没人耕种了,杨潮这次开始在其他地方招兵。

铁路所及之处到处贴出告示,招募兵勇,月饷20两银子,此时中国还是一个贫穷的农业过度,而且劳动力大大过剩,四川、湖广一带的闲散青壮年没有一千万也有八百万了,招兵告示一传出去应募者云集。

这也是为什么革命党一造反,很容易就招募到士兵的原因,人太多了!

俄国人也宣布将陆军扩充到200万人,日本总兵力才刚刚到200万,能派往中国的最多150万人,这让日本人感觉没有胜算,宣布了第二次动员,要将陆军兵力扩充到300万人,其中200万将派往黑龙江一带,50万派往大连,日本本国只保留50万守军。

同时日本加快了海军军舰的建造速度,此时他们强烈的感觉到,只有强大的海军才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

24艘战列舰,48艘巡洋舰。总100万吨的造舰计划,日本的造船工业根本就没有能力建造,不得已日本让英国人帮他们建造其中的一半,以便尽快的拿到这些军舰。

可是这样一来,日本连民船都无法建造了,同时还担负着沉重的经济压力。而日本实在是承担不起经济压力了。

这几年的经济危机时起时伏就不说了,从去年开始的中国经济抵制,一下子就让日本进入了深度经济危机之中,连倾销都没机会,以前倾销基本上是向中国倾销,而这次中国关上了大门后,他们真的是没有任何机会,纺织业、水泥工业大规模倒闭、裁员。

勉强还在就业的纺织业女工,都到了无法养活自己的地步。有家人补贴的好还,没有家人补贴,甚至需要养家糊口的女工,只能白天拿着微薄的工资,进行艰苦的工作,晚上还得走进一家家酒馆去陪酒。

而更大量的少女,则被骗到船上,一船一船的送到南洋去做南阳姐。南洋这个地方。有大量的华人劳工,一般都是单身前往。在当地的矿山、种植园中工作,这导致当地的男女比例极为夸张。这给日本性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日本政府有组织早就有组织的将少女送到这些地方卖肉赚取外汇,来为工业提供资金。因此日本报纸上把这成为世界劳动国(中国)和世界卖yin国(日本)的结合。

本来就有政府鼓励,甚至是指导,而其中的佼佼者正是跟政府关系密切。的三井等财阀们,他们的货船上装满了一船船少女,到了地方拉回来一船船资源。

日本人就是这样硬撑着,等待着中俄两国对他们的审判,他们等的都有些不耐烦了。恨不能求着两国赶紧打他们。

两国不打他们,他们自己又不敢先动手,这跟他们习惯的偷袭战术实在是太不相符了,可是这就是外交现状。

杨潮拉拢美国后,才跟日本对峙,原因就是在防日本人狗急跳墙,如果按照现在的状况,没有中美德同盟的话,日本人早偷袭中国了。

拉拢了美国后,跟日本对峙,又引来俄国,牵动法国,让英国出手压制日本。

有英国压制,日本就更不敢动手了。

因为美国真有可能动手。

本来只有中美德同盟的时候,美国人还小心肝噗通,警告中国不要单方面挑衅,但当中国人挑衅成功,俄国也加入进来的时候,美国人的肝胆儿壮了,此时他们觉得加入战争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尤其是在日本人疯狂的进行海军竞赛的时候,日本这样一个国家,如果成为一个海军大国,美国人是很有危机感的,尤其是看到日本对俄国领土的那种贪婪的时候,美国人不由不想一下,如果日本人登陆了美国的情况。

当俄国一加入,中美德同盟已经完全在陆军方面压制住日本,而且背后的法国人模棱两可,最后还是选择有限的支持俄国,几乎全世界都在打日本,美国人不打就感觉太对不起世界了。

于是美国人也是真想打。

但是英国人游说他们,大英帝国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所以美国人说,只要日本不主动发动战争,他们就不会参战,美国人说到底还是怕怕,只要日本不主动攻击,他们也能忍住不参战,可如果日本先攻击,美国在负有国际义务的情况下,还能不打的话,那就太没种了。

而且要打的话,现在是最好的机会,现在不打,难道等英国人帮日本造的那24艘无畏舰交付了再打吗?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要求日本克制,绝对不能先打第一枪。

到那时日本不打,中国也不打,中国人不打还说得过去,他们怂惯了,让世界费解的是俄国人竟然也能克制住,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因为法国权衡之下决定有限的支持俄国,怎么叫有限的呢,就是不出兵,只借钱和帮助俄国人造船。

这就是俄国人为什么调集了百万大军到西伯利亚的情况下,竟然驻兵不前,因为他们在重建海军!

当时跟杨潮谈判的时候,俄国人是希望尽快动手的,因为他们迫不及待的要血洗耻辱,要收复失地。

但是杨潮问斯托雷平,你在陆地上打败日本,然后呢?

斯托雷平想了想,发现在陆地上打败日本毛用都没有。

于是杨潮建议斯托雷平重建俄国海军,用两年时间,中俄两国将各自海军扩张到比日本海军更强大的时候,到时候打败日本才有实质性意义。

同时杨潮告诉斯托雷平,一旦打败日本,中国是不可能同意俄国人在夺走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中国领土的,这意味着俄国将失去海参崴,所以俄国只有在海军打败日本,就像当年彼得大帝的海军打败瑞典的时候,才能得到俄国人的出海口。

杨潮答应斯托雷平,等两年重建海军,将来打败日本后,杨潮将支持俄国人在日本割让一块飞地,比如九州岛、四国岛之类的,或者支持俄国在‘独立’的朝鲜领土上租借一个不冻港,比如仁川或者釜山。

斯托雷平反复考量后明白,在海军消灭不了日本海军的情况下,任何陆地上的胜利,都没有意义。所以他决定耐心组建海军,就像彼得大帝在被瑞典打败后,耐心组建了最庞大的舰队,最后打败瑞典夺取圣彼得堡。

而在之前,俄国人将派出庞大的陆军到伊尔库茨克,目的不是准备攻击,而是为了防备日本的偷袭,在海军建成之前,阻止日军向俄国欧洲进军,为了防止日本偷袭,他们甚至在冰天雪地中就开始调兵了。

俄国人的这个决定得到了他们的盟友法国的支持,法国人虽然不喜欢俄国跟日本开战,但是还是不愿意放弃俄国,他们发现,如果他们这次放弃了俄国,俄国可能就通过中美德同盟倒向德国了。

一旦俄国倒向德国,不但这么多年法国付出的外交努力付诸流水,淡淡是俄军参战帮助德军,就是法国承受不起的。

于是法国人决定贷款,帮助俄国建造30艘战列舰为主力,配合100艘巡洋舰的庞大舰队,将日俄战争中被日本消灭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重建起来。

这个造舰计划也相当庞大,但是相比英德两国的造舰计划还差得远,甚至中日之间的海军竞赛都不如,毕竟日本可是要建造48艘无畏舰呢。但如果加上中国那24艘战列舰,中俄两国就将占有绝对优势了。

两年,只需要两年,俄国就能打败日本,收复所有被日本抢走的国土,就能打到日本本土,还能割让日本国土,俄国等得起。

但日本等得起吗?

日本等不起了。

经济危机,工人失业,让百姓终于将矛头对准了那些依然奢侈的财阀,大量的贫苦工人中出现了组织,开始针对财阀进行斗争。

经济危机,转为社会危机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