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二百二十九节 中俄合作

大国崛起1900 第二百二十九节 中俄合作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斯托雷平一直以为俄国跟美国最像,他着力模仿的也是美国,他之所以鼓励俄国土地私有化,就是看到美国那一个个大型农场,那奔驰着拖拉机、收割机的现代化农场,一个人顶得上五百个俄国农民的产出。

而俄国同样拥有庞大的国土,对到耕种不完的土地,却因为无法开垦出来,动不动还要闹起饥荒。

他同样也羡慕美国那些巨大规模的工厂,可是他一直以为俄国是因为没有钱,无法将自己的资源变成工业实力。

现在他到了中国,看到中国人的建设,他感觉中国跟俄国更像,比俄国跟美国要像的多的多,庞大的国土,落后的国家,贫苦的农民。

但是中国人有钱吗?

斯托雷平能够得到的消息,杨潮也不过有一千多吨黄金,俄国也有一千多吨黄金储备,可是俄国就做不出他这样的事情,因此似乎有不仅仅是黄金。

他努力的理顺思路,抵押黄金贷款,撬动庞大资金,鼓励外国投资,雇佣外国工程师,把自己的国门打开,引进资金、设备和技术力量。

这些俄国曾经也做过,1890年开始俄国也是大量外国资本涌入,工业高速发展,十年间修建了两万多公里铁路,但是等经济危机一到外国资本撤出,俄国深陷危机不能自拔。

“若是外国资本撤走,贵国也怎么办?”

想到这里,斯托雷平好心的提醒了一下杨潮。

杨潮笑道:“我国接着就是了。资本可以走,但是工厂搬不走。外国资本如果撤走了,我国的资本,我国的工人,就会接管工厂。”

斯托雷平苦笑道:“怕是没有那么容易。资金从哪里来?没有资金如何给工人发工资,没有资金,如何采购原料。而且没有市场,如何维持生产。”

斯托雷平可不是傻子,不会被杨潮随便忽悠一下,就想当然的效仿。俄国不是日本,不会那么容易抛弃自己的一切,从头模仿另一个国家。

杨潮笑道:“所谓资金不过是需的而已,你或许没听过另一种说法,在会计学看来,货币只不过是会计单位而已。单位,比如重量单位千克,比如长度单位千米。用黄金作为货币的信用保证,实在是太昂贵了。大大限制了这个会计单位供给。可实际上货币既然是单位,就跟国家规定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容量单位一样,也是可以政府来规定的。”

这个斯托雷平来了兴致,让国家来规定货币,这是经济学中的一种观点,只是国际银行家们一致反对。那些掌握了黄金的银行家可不愿意看到法定货币的出现,那意味着他们对财富失去了控制。

俄国之所以得不到发展。在斯托雷平看来,就是太受制于货币供给了,这个时代,没有黄金储备,就无法增发货币,没有货币。就没有资金,没有资金就没有投资。

可是规定法定货币来滥发纸币,却危机重重,一次次货币危机,挤兑风潮。金融破产,让所有国家的执政者对法定货币视如豺狼,不敢碰触。

斯托雷平叹道:“法定货币之说只是理论罢了。”

他知道俄国不可能通过滥发纸币来制造资金,只能带来通货膨胀罢了。

杨潮笑道:“斯托雷平大人如果不信,我们可以来做一个试验。我们共同组成一个贸易委员会,不用俄国人承担任何风险。杨子银行可以筹集5亿美元作为平准基金,将撬动20亿美元双边贸易,而最后贵我两国会达到平衡,谁也不用向谁支付黄金。5亿还是那5亿,一分不会多,一分也不会少。”

斯托雷平来了兴趣,无论如何20美元的贸易都是好的,至于真的谁都不吃亏,没有贸易差额,倒是不重要了。

但是这需要复杂的会计计算,后世的会计事务所精于此道,杨潮也精于此道,而杨潮有一个超级计算机,计算能力比会计事务所更强大。

当晚杨潮就交给斯托雷平一份十分复杂的,牵扯到近百项贸易的数学模型。

比如杨潮向俄国农场提供一万辆拖拉机,这些农场是没办法立刻拿出粮食来支付的,可能得好几年才能偿清拖拉机的价款,然后就由贸易委员会提前支付这一笔钱,让农场慢慢还;接着俄国的铁矿提供铁矿石,杨潮提供采矿设备,而铁矿石暂时也抵偿不了设备价款,依然由平准基金垫付;但是俄国也有优势产业,比如西伯利亚的木材,乌兹别克的棉花,巴库的石油,这些又由平准基金向俄国产业垫付;平准基金得到的则是未来三年不断抵偿的粮食、铁矿,而差额只有5亿美元,第一年垫付之后,之后的收获完全可以抵偿。三年后刚好达到平衡。

三年之后俄国和中国没有向对方支付一两黄金,所有的收支都只是在账本上过了一遍,最后还平衡了,但是俄国多了一百个拥有一百辆农业机械的现代化农场,十几个大型现代化矿山,中国得到了大量的木材、棉花和石油。

说起来很简单,就是用原材料换设备,那笔黄金不过是作为一个工具,甚至都没有从杨子银行的金库中提走,只是账面的变动,俄国产业却大大提高了效率。

银行并没有赚取一分钱利润,因此这笔平准基金等于是无息贷款。

“看看,这不是记账工具,这是什么?”

当斯托雷平的人用了三天时间才将复杂的贸易模型计算清楚后,杨潮对他说道。

斯托雷平不由苦笑,用这点来说杨潮的说法确实是道理的,但是前提是有银行不要利息,无常帮忙做这个账,银行吗不就是靠做账来挣钱的,此举等于是让银行放弃了利润。

“没有银行愿意这么做的,如果贵国的银行愿意,我倒是很乐意进行这个实验。”

斯托雷平笑道。

杨潮只是给他一个模型,他却要当真进行下去了。

杨潮道:“那就如您所愿吧。杨子银行派人在满洲里进行交割。”

斯托雷平道:“看来我们有必要进行一些合作了。”

其实斯托雷平来中国就是打算开展合作的,但主要目的不是经济合作,而是军事合作,因为斯托雷平感觉到,俄国跟中国之间的经济合作短期内是打不开的,可如果按照杨潮这种做法,还真是有可能短期内扩大规模,于是他就改变了主意,希望促进一项有利的合作了。

杨潮摆摆手:“可没有白吃的午餐。银行归根到底是要挣钱的,那只是一个试验。”

斯托雷平道:“20亿美元的项目,赚取利润也是合理的。”

杨潮笑道:“只是来往贸易,却要让英国人收一大堆税,让人不甘心啊。如果能免税,利益就落到贵我两国的腰包里了,要么各自向企业征税,要么让企业落下利润,都好过让英国人把税收走。”

英国人收的关税,虽然最后还是要跟民国政府结算的,可是钱到了袁世凯手里,对国家有什么好处?

所以劫走英国人的关税利益,这是杨潮一直想做的事。

斯托雷平点点头:“只是满洲里口岸,也是有英国海关的。”

别说满洲里是陆地有海关奇怪,西藏的亚东还有海关呢,德国殖民地青岛还有海关呢。

这就是英国人的外交实力,也是清政府时期就让英国人管理海关的原因,因为英国人能做成很多清政府做不成的事情。

“免税!中俄边境口岸为自由口岸,不征来往关税。”

斯托雷平心中一动,这倒是一个办法。

这是一个好办法,是专门对中俄有利的办法,因为外国有片面最惠国特权,中国给任何一国的东西,其他各国都会享有相同的权力,所以在任何港口开放,都是对所有国家开放。

但是中国之间有唯一的陆路联系,开放满洲里等口岸,英法等国自然也可以免税,但是他们会来这里贸易吗?

两人之间很快就谈妥了,但是正式的条款还得等斯托雷平到北京才能签署,一个商业合作协议,为了鼓励贸易,俄国和中国都给与对方货物在满洲里等双方边境口岸城市化免税权,同时尊重各国的利益,英法美德等国在该口岸也获得免税权。

但问题来了,这些口岸几乎没有铁路相同,满洲里倒是跟西伯利亚铁路相同,本来可以连接到赤塔,但是赤塔被日本人割占了。

当斯托雷平看到地图的时候心里会如何,杨潮不知道,但是杨潮给他找了个解决方法,重新修铁路吧。

从满洲里修一条铁路通过俄国领土,连接到伊尔库茨克;从巴尔瑙尔修铁路到乌里雅苏台在到库伦最后通到北京去;中国修建从迪化到铿格尔图拉,乌里雅苏台到铿格尔图拉铁路;修通喀什格尔到霍罕;阿拉木图到塔什干铁路,能够连通巴库油田。

因为中俄将开放俄方的巴尔瑙尔、中方的铿格尔图拉;俄方的霍罕、塔什干,中方的喀什格尔、阿拉木图;俄方的伊尔库茨克,中方的库伦、满洲里等九个城市为自由口岸。

终于签订条约了,杨潮心中感慨,忽悠斯托雷平还真不容易,又是试验又是平准基金的,这可比当年忽悠载沣他们困难多了。所求无非是给俄国人输点血,让他们快点恢复实力,不然弄不好他们自己都不敢打一战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