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二百二十五节 赌约

大国崛起1900 第二百二十五节 赌约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哎,倒霉的总是老百姓啊。这些在日本做买卖的人也不容易!”

杨潮对采访他的伊莲娜说道,伊莲娜现在代表费加罗报常驻中国,专门负责采访杨潮。

“我号召旅日侨民都回国,同时请求各国的大使馆帮助中国撤出侨民。我们将雇佣美国、德国的游轮、商船去撤侨。我号召,中国百姓跟日本经济绝交,大家都不卖日本货,哪怕是英国人运过来的日本货。”

杨潮的号召一发出来,山东数百家和正在建设的上千家企业纷纷响应,表示他们将不再使用日本水泥材料。

日本水泥工业这几年大发展,已经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产业,仅次于纺织工业,比造船业规模还要大,三井、三菱等财阀没有一个放过这个赚大钱的买卖。

但是他们太依赖杨潮推动的工厂建设了,水泥这种东西,日本普通百姓可没有使用的习惯,日本经济也还没有发展到大建摩天大楼的时候,因此日本水泥业顿时失去了7成的市场,很多工厂一下子就面临了灾难,尤其是那些趁着热风投建的小型水泥厂,一个月不到,他们就倒闭了,大量工人失业,日本水泥行业第一个爆发了经济危机。

第二个出现意外的是纺织业。

“状元公,听说你们大生纱厂最近销路可是有点停滞了啊。”

张謇的纱厂扩张的太猛了,一年翻一番的增长,谁能受得了,今年大生纱厂第十个分厂投产,大生纱厂一下子就拥有了40万纱锭,雇佣工人10万人。

但是疯狂的扩张让大生的产品也开始滞销。因为其他纱厂的扩张也很猛,尤其是东北战争那几年,东营一带的大型纱厂建设了五十多家,雇佣女工超过60万。

“可不是吗,纱厂办的太多了!”

张謇苦笑道。

东营现在可不仅仅大生、荣氏等四大纺织公司,很多来自上海的资本家都到东营开办工厂。当然他们的纱厂规模还比不上大生,不过大生却没有用规模挤垮他们,相反张謇做了一个很让人意外的举动,大力扶持这些后辈,派技术人员帮他们,还建了一个纺织学校招收年轻女孩,培训他们做合格的工人,并且允许其他纱厂到大生的学校招募工人。

张謇为什么这么做?

“状元公还记得我跟你的赌约吗?”

杨潮笑道。

张謇白了他一眼:“当然记得。不过老夫可有点撑不住了,老夫可没有杨大人的面子。动辄就能跟杨潮借个几十亿两银子。”

杨潮笑道:“状元公放心好了,相信未来几年你们又能过几年好日子了!”

张謇面色沉重下来:“又要打仗了吗?”

他就是为这事来找杨潮的,看到眼下中国跟日本的对峙,作为一个心怀天下的士大夫,张謇不可能不关心,他为此心忧,他不怕日本,但是他觉得眼下正是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的时候。怎么能在这时候跟日本人打仗呢。

虽然上次杨潮联合日本跟俄国人打仗,张謇也不认为很有必要。尽管事实证明,那几年大生的生意很好做,东北几乎被独占了,可是这种发动战争来给工业输血的做法,张謇实在是难以认同。

一听杨潮说他们又可以过几年好日子,张謇不由想到杨潮又要打仗了。

杨潮摇摇头:“怎么状元公很怕打仗?”

张謇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一打仗就是百姓流离失所,日本可不比俄国,日本的海军可厉害着呢。”

杨潮笑道:“放心吧。这次可不是军事战争,而是一场经济战争。准确的说是跟日本的产业战争,我的大军可派不上用场。还得看状元公的纱厂啊。”

张謇问道:“何解?”

张謇虽然嘴上不说,但其实对杨潮的各个手段也是相当震惊,没有一定的大局观念,是做不出杨潮那些事的,起码张謇自叹不如,所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已经习惯了听去杨潮的意见,反而对自己心里的那些挂念,有些了一些不自信。

杨潮道:“只要我们跟日本一直紧张下去,日本的纺织品就进不了中国,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哪个人敢买日货,那些读书人就敢砸他家,哪家铺子敢卖日货,学生就敢烧了他的铺子。”

就算学生没有这么激进,杨潮也会让他们激进的,哪怕花钱雇几个小liu氓装学生呢,只要造成一种社会紧张感,无论是有心还是无心,都没有人敢跟日货产生关系,这可不是后世,砸几辆车都有人出来骂。

这是一个穿着日本和服,走到街上一定会被扒光的激烈的时代,一个革命的时代,一个民族意识正在觉醒,有些人激烈的过头的时代。

“日本人会善罢甘休?真的不会打仗?”

如果是那些士兵用命给他争取来的市场,张謇还真的有些不安,但是如果可以不打仗,可以考抵制日货就能得到的市场,他倒是很乐意填补。

杨潮笑道:“状元公以为,日本人蠢吗?”

张謇摇摇头:“不但不蠢,也许比我们当朝的大人要聪明许多。”

张謇说的是袁世凯,张謇跟袁世凯可是敌人,原因是当年两人都在淮军吴长庆手下共事,张謇是前辈,袁世凯后去,吴长庆觉得袁世凯不学无术,让他跟当时有才子之称的张謇学习。

一开始袁世凯对张謇极为恭敬,在张謇面前执弟子礼,张謇也把袁世凯看做学生,对他严格要求,悉心教导。但是后来袁世凯去了朝鲜,越来越发达,对张謇的态度就开始发生变化,而且张謇听说袁世凯在朝鲜飞扬跋扈,对袁世凯的做法十分不齿,于是写信以老师的身份去斥责他。袁世凯哪里有什么好脾气。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因此对张謇冷嘲热讽,两人就此绝交。

原本的历史上,当袁世凯在立宪中积极活动的时候,张謇才又给袁世凯写了一封信,和解了。但是这个历史上。由于杨潮的出现,袁世凯很早就跟载沣对峙,根本就没有机会参与朝政,反而在直隶拥兵自重更是让张謇鄙视。

哪怕现在袁世凯当了总统,张謇对他的鄙视更多,因此背地里张謇甚至跟gm党那波人活动颇多,甚至曾经想帮gm党采购军火,被杨潮委婉的拒绝了,为此还跟杨潮发生了一点小小的不愉快。于是杨潮给他下了一个赌约。

之后炮哥不顾大局,发动讨袁战争,张謇才看出这是一个只想着争权不择手段的货色,跟袁世凯相比是一路货,这才又跟杨潮和好了。

“那状元公以为,日本比我民国孰强孰弱?”

杨潮又问。

张謇道:“许是日本稍强。”

这几年山东的变化,让张謇的信心增加了不少,那些兵工厂。造船厂就是信心来源。

但是常年的失败阴影,让张謇乐观不起来。

“所以我民国绝不会主动攻击日本!”

杨潮道。张謇点点头。

“那日本比之美、德两国孰强孰弱?”

杨潮再问。

张謇道:“自然是美德强。”

这次张謇回答的十分坚定。谁都知道美国经济是世界第一,德国陆军是世界第一。

杨潮笑道:“既然日本人够聪明,又知道自己不是美德的对手,怎么会冒着跟美德开战的风险开战呢?”

张謇不是不知道中美德同盟条约,但是他不认为美德会为了中国跟日本开战,条约在他这样的传统中国士大夫眼中。没有任何意义,就好像中国抛弃越南,就如同抛弃一条狗。

但是不承担义务,也就失去了权力,西方人对权力义务可是分的很清楚的。

“放心吧。国际条约就是用来遵守的,我们观念中的某些东西,该扔掉了。”

当然杨潮也没有那么天真,西方国家尊重条约的原因,也不是因为道德,而是因为利益,他们知道不遵守条约的害处远大于遵守条约害处,如果他们发现不遵守条约更能获利的时候,也会毫不犹豫撕破条约的,就好像意呆一战中明明跟德国、奥匈是同盟,反倒站到了英法俄一边,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英法俄能赢。

俄国人更是说条约就是用来撕毁的,从来没有遵守条约的传统,但同时俄国人的国际声誉也是最低的。

但杨潮知道德国、美国绝不会提前宣布不履行条约义务,英国人也不会鼓励日本战争,提前给日本保证,那么日本人就不敢冒险。

所以这场战争打不起来。

就算真的打起来了,杨潮也有信心挡住日本人,这是一个防御胜过进攻的时代,守还是守的住的。

张謇还是不放心。

杨潮笑道:“把心放到肚子里。状元公只要记得我们的赌约就好,其他的有我们呢,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状元公就不用操心了。”

张謇冷哼一声,他这种人总觉得该管天下事,不让他操心,是在骂他。

“老夫会记住的!”

然后拂袖而去,讨袁战争后,他对杨潮刚刚升起的那点好感,又有些消散了。

赌约,什么赌约?

杨潮跟张謇赌,等张謇的纺织业能够在山东雇佣300万工人的时候,就是中国获取世界强国地位的时候。

取得强国地位的标志是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收回所有洋人侵占的租界。

当然两人的赌约只局限于山东,也就是杨潮要收回青岛。

如果张謇他们成功雇佣了300万工人,而杨潮还没有废除这些条约,那么杨潮就去张謇的纱厂当一个月扫地工人。

而如果杨潮提前废除了那些不平等条约,收回了殖民地,那么张謇就给杨潮当一个月笔帖式,帮杨潮拟文、磨墨!

为了达到这一个目标,张謇成立了纺织商会,号召江南的资本家都来山东办厂,然后还派自己的技术人员帮忙。

其实张謇哪里会在乎杨潮去给他扫厕所,他不过是需要一个目标,需要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然后为这个目标奋斗,而不是在漆黑的夜里,盲目的摸索。(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