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二百零五节 飞艇狂热

大国崛起1900 第二百零五节 飞艇狂热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飞艇,此前在全世界都一直有争议,很多国家都展开过飞艇军事价值的研究,但是最终放弃了,因为技术的限制,这时代的飞艇军事价值并不高。

当然主要原因是大家对飞艇战术还没有看到,杨潮却直接将飞机轰炸那一套,提前放到了飞艇上来,而且还结合直升飞机运用方法,大规模在敌后强占阵地。

几十年后的战术突然出现,一下子让各国的军方开了眼,找到了一条新思路。

可是在飞艇研发方面,齐柏林领先了这个时代不止一部,齐柏林的飞艇即便是卖给其他国家,想要完美仿制出来的国家,也绝对不会多,一直在秘密研究飞艇的德国算一个,其他国家也就美国有这能力,但是美国人对军事不是很关心。

这也就是一战中,只有德国人才大规模采用飞艇的原因,因为只有他们和美国的工业,才能支持飞艇这么巨大复杂的飞行物的生产,而法国人对娇小的飞机运用最有心得。

但是这次杨潮战争中如此灵活的运用飞艇,取得的战果实在是太让人震惊了,而中国的军队的表现,各国看在眼里,尤其是最后大规模的逃兵出现人,让各国觉得中国的军队也就那个样子,之所以能打败俄国,不过是因为他们拥有大规模的飞艇罢了。

这更从一方面印证了飞艇的空前战斗力,所有人都没有看出来,或者忽视了,杨潮发动反击的时候,俄**队主力去跟日本人战斗了,国内也乱了起来,军心不稳。但是此时已经没人看到的了。

对战争的总结中,所有强国,无一例外的都将飞艇当做了第一要素,几乎所有的军方,都向本国政府提出了尽快装备飞艇,研究飞艇战术。训练飞艇部队的要求,已经到了一种刻不容缓,时不我待的情绪。

但第一个出手的还是日本人。

日本不惜背着英国人沉重的阎王债,狠狠心掏了3000万美元,以30万美元的天价,从杨潮手里买了100艘飞艇,加上战争中伊藤博文从杨潮手里讹诈的那些飞艇,日本的飞艇装备数量一瞬间达到了120艘。

接着战争中对飞艇刻骨铭心的俄国人,也利用英美德法四国给的援助贷款。购买了200艘飞艇。法国人一口气要了500艘,英国佬财大气粗又随着国内吵起来的一种飞艇恐慌,担心德国飞艇像中国人那样来轰炸英国的情绪感染中,一口气买了1000艘飞艇。

事实上,这几年各国都展开过飞艇的研究,尤其是日本的研究力度最大,但是他们落后的工业体系,实在是难以支撑这种复杂的大结构工业间断产品。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法生产铝合金。日本人甚至仿制了齐柏林早起的飞艇,就是那种用钢筋做骨架。纯铝做蒙皮,用厚厚的丝绸加帆布并且刷上沥青的复合材料作为气囊,他们倒是鼓捣出了飞艇,但是完全没有实用价值,100吨的重量载重量竟然不超过十吨。

全世界有能力生产山东齐柏林—杨潮飞艇公司同等级产品的,也就是德国。甚至让杨潮都有些惊叹。因为他以为德国人没有铝合金,但是他后来才知道,德国人1895年就发明了铝合金材料,当然德国人的铝合金没有杨潮的配方好,物理性能赶不上杨潮的。但是他们不在乎安全的情况下,还是能生产出来同等级性能的产品。

还有一点,杨潮可不相信,工厂设在青岛,技术工人都是德国人的齐柏林飞艇技术参数,能够瞒得过德国人。

英美德法这些工业国家都仿制不出来,其他那些工业欠发达的国家,就更不用说了,但是飞艇威胁已经在战后第一时间被吵了起来,那么作为有安全隐忧的一些国家怎么办呢?除了买似乎没有选择。

因此杨潮剩余的1200艘飞艇,也开始被争抢,土耳其买了100艘,土耳其买了,希腊就不敢不买,因为此时1912年巴尔干战争的苗头已经起来了,希腊联合了塞尔维亚等巴尔干国家,正打算跟土耳其开战呢。

希腊咬咬牙买了100艘,塞尔维亚也买,但是太穷,来30艘。保加利亚30艘,罗马尼亚有石油颇有点财大气粗来了100艘。

因为巴尔干问题牵扯,军队开战呼声很高,又觉得自己也是一个帝国的奥匈,不买也不合适,而且不能比土耳其这种落魄帝国少,来300艘,奥匈一买,意大利也得来300艘,塞尔维亚也要三十艘。

在一圈相互有威胁的国家争抢中,杨潮剩余的1200艘飞艇,也高价处理掉了。

但是卖掉飞艇后,第一时间不是感慨赚钱,而是感慨这世界确实充满了危机和矛盾,似乎不爆发世界大战也不太可能,心里反倒是放心了不少。

唯一让杨潮郁闷的是,美国人竟然不为所动一般,竟然迟迟没有下手。

作为这个世界上经济规模最大,财力最强大的美国政府,竟然不给自己的军队装备一只庞大的飞艇部队,这怎么能行?

杨潮决定活动一番。

很快当齐柏林飞艇公司最新一批飞艇下线之后,杨潮不顾过年,立刻就组织一场百艘飞艇横渡太平洋的大活动。

“天气条件合适吧?”

出发前的准备中,杨潮最关心的是天气。

杨潮之所以疯狂的装备了三千艘飞艇,真正的原因并不是战争中真的需要那么多,而是因为跨洋航行始终没有开展起来。

杨潮遇到了当年的兴登堡号困局,那就是全世界的关注度很高,可是真正的商业却不够火爆,因为乘坐飞艇始终被看成是一种冒险的行为。

杨潮环球都过去了六七年了,之间齐柏林飞艇从中国到美国的航线,依然只能保持一个月一艘的频率,就这样都不能保证客满,从美国到欧洲的航线倒是繁忙一些,但是也只能容纳一个月两趟,其他航线基本上就没有必要开设了,因此这些商业航线,最多只需要十艘飞艇罢了,这让齐柏林已经扩张到了一百艘飞艇同时生产,三个月就能下线一批的产量大大浪费。

杨潮为了支持工业那可是极为疯狂的,所以统统包销了,飞艇公司赚到了大笔的金钱,而杨潮积压了大量的资金。

为什么大家认为乘坐飞艇是冒险呢,因为很多科学家都表示过,飞艇不是一种安全的交通工具,他们列出很多看似很霸道的证明公式,认定飞艇不具有抵抗暴风的强度。对此齐柏林曾在报纸上跟专家们论战过,但是他明显干不过那些靠嘴巴吃饭的专家,败下阵来。

所以世界舆论依然认定飞艇不过是一种花哨的炫耀工具罢了,日常商务的业务始终就开拓不起来,而只能接待一些尝鲜的年轻人。

当然那些专家的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几年齐柏林飞艇还是遇到了好几次危机,幸好仗着足够坚强的骨架没有出现大的灾难,但是又一次飞艇甚至被风暴撕破了气囊,迫降在海面上,等待了足足一个星期才得到救援,这更是打击了飞艇的安全信用。

为此齐柏林也开始建立更安全的制度,比如聘请了一大批学习气象的学生,还有德国气象科学家免费在齐柏林飞艇公司中工作,皆以研究大气现象。

这些人这几年通过一个月一次的飞艇跨洋,积累大量的气象资料,构建了一个安全的气候模型。

“大人放心吧,现在是最合适的时候。我听那德国佬说过,说什么冬天冷,气流不活跃,所以风暴活动处于冷状态之类的,我也不是很懂。反正他们说冬天飞艇最安全!”

负责这次带队的龚明德向杨潮解释道。

龚明德在战争中,带领过百艘以上飞艇执行轰炸任务不下十余次,但是跨洋航行,他还是第一次,因此还是十分期待的。

“那就好。一旦出现问题,就紧急迫降。每艘飞艇上都安装有无线电,相信有很大几率获救的。”

杨潮叮嘱道。

龚明德不耐烦的说知道了,就亟不可待的蹬上飞艇,第一个出发了。

看着一艘艘飞艇升天,足足用了三个小时,所有的飞艇才升了起来,然后在天空中开始编组,用规模宏大的阵型,穿过太平洋,最后横空出现在美国的国土上。

如果这样都不能刺激到美国人采购飞艇的话,杨潮也没没有办法了。

日本人拥有一百来艘飞艇,而杨潮就用这种方式,告诉美国人,日本有能力48个小时,飞临美国领土,而他们一百艘飞艇将至少能运送一千五百吨炸弹,或者两万人降落美国。

杨潮相信,当一百艘飞艇,在他们的城市上空,在他们的工业区上空飞行的时候,美国人会考虑一下为保护他们国家安全花点钱的。

其实杨潮完全是多此一举了,因为美国国会已经在争论这个问题了,只是飞艇昂贵的价值让不少议员在反对而已,因此采购不采购不是一个问题,问题在于拨款数量和采购的数量而已。

但杨潮也不是做无用功,第三天就出现在美国领土上空的飞艇舰队,确实给美国人的争论画上了句号,美国国会通过了一笔建立飞艇舰队的特别拨款,总共五亿美元,在三年内建立五百艘规模的飞艇舰队,而第一年他们将购买一百艘。(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