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一百八十三节 袁世凯出山

大国崛起1900 第一百八十三节 袁世凯出山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在袁克定如同中大奖一般的表情中,恭敬的送上了一张汇丰银行的大额支票,一百万两银子。

袁世凯跟张之洞不一样,张之洞不揽财,而且一身正气,他送儿子去日本留学,因为儿子成绩不好,都坚决不用官费,而是私人掏腰包。

当年张之洞刚刚到两江总督任上,想修南京马路,结果没有钱,去钱庄查贪官的账,发现李鸿章存款二十万两的时候,立刻就提了出来。

当然花李鸿章的钱,这是一种恶作剧式的书生意气,但是张之洞真的不像李鸿章那样有钱,更没有袁世凯这个后起之秀懂得搜刮,如果把这两人任何一个放在他的位置上,京汉铁路、汉阳铁厂这样的工程,足足捞他个千百万两银子,只是小事一桩。

盛宣怀做铁路督办的几年中,据说捞到的钱就不下千万了。

袁世凯就算从直隶总督的位子上下来,他也依然攒下了几百万两的身价,此时再次出山,立刻就大把撒钱,而送钱的第一个对象,就是现在手握重兵,并且还是举荐了袁世凯的杨潮。

“这些钱留着运作吧。告诉你爹,我不管他用什么方法,反正国内不能乱。因为我是打算带兵北进的,可不想挥军南下!”

杨潮这句话是要求也是威胁,如果袁世凯搞不定,杨潮就要带兵南下了。

袁克定连连躬身:“小人明白,小人明白。”

袁世凯要花钱的地方还真的很多,奕劻哪里需要打点,打点了奕劻就等于买通了一大批八旗贵胄,接着载沣的几个弟弟也需要打点一下,袁世凯虽然是被这几个愣头青给扳倒的。但是他并没有跟这些人继续斗争的打算。

袁世凯的专车,不久就停在了卢沟桥,杨潮跟袁世凯简短的交流了一番,就将北京交给了袁世凯,自己接着回前线指挥去了。

满洲里已经攻占,伤亡三万余人。而这座边境城市,此时几乎被夷为了平地,驻守这里的十万俄军在狂轰滥炸之中,也只剩下了不到六万人,伤亡近一半后五万余人选择了投降。满洲里俄军投降之后,齐齐哈尔哪里的俄军,得不到任何支援,竟然主动联系也投降了。

加上早前旅顺投降的俄军,在东北境内。已经见不到一个俄军。

杨潮一到前线,看到伤亡情况,也终于选择了让士兵休整。

但是飞艇部队依然继续出击,不断的轰炸西伯利亚铁路沿线。

中国人轰炸俄国城市的消息,不断的出现在报纸上。

“中国飞艇轰炸巴尔瑙尔。”

“中国飞艇轰炸托木斯克。”

“中国飞艇轰炸鄂木斯克。”

“中国飞艇轰炸库尔干。”

“中国飞艇轰炸车里亚宾斯克。”

“中国飞艇轰炸叶卡捷琳堡。”

看着一个个西伯利亚铁路沿线的城市被中国的飞艇轰炸过去,全世界突然升起一种飞艇恐慌来。

“中国人还想轰炸莫斯科不成?”

军事观察员看着一个个被轰炸的城市,被摧毁的铁路桥梁,不由怀疑起来。

“不可能。飞艇可以单程飞到莫斯科。但是绝对不可能满载炸弹,飞一个来回。中国人在西伯利亚没有支点。他们不可能远隔万里轰炸欧洲的。”

对飞艇性能最为了解的德国上校解释着,众驻华武官这才松了一口气,如果中国的飞艇真的能够一路不停的轰炸到莫斯科去,那也太恐怖了,岂不是意味着全世界都在中国人的轰炸范围内,毕竟中国人环球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只有英国人眼神复杂的看了德国上校一眼。心里想着德国人已经掌握了飞艇生产能力,看来对飞艇战术也非常有研究,在飞艇这种恐怖的武器被中国人应用到战争中后,窄窄的那道英吉利海峡似乎再也不能作为英国的安全屏障了。

“必须寻找到一个支点,攻占一个俄国城市。并且守住他。挑选最精锐的士兵,最勇敢的勇士。给他们配备最好的装备,用飞艇送过去!”

杨潮也知道自己的飞艇没有满载炸弹飞跃西伯利亚的能力,所以他必须找一个支点,俄国在西伯利亚拥有数量庞大的城市,都是很小的城市,几千人的有,几万人的有,二十艘飞艇开过去,拉一万人偷袭,很容易就能攻占,接着准备防御,开辟飞艇起落的场地,后续部队源源不断运到,接着开始大规模轰炸俄国欧洲部分城市。

杨潮不可能从西伯利亚一路打过去,那么最好的结束战争的方法,就是通过大规模,大范围的轰炸威慑,让俄国人接受一场失败,或者一场对中国有利的和解。

就在杨潮准备着支点作战的时候,袁世凯已经行动了。

第一时间派冯国璋带领直隶新军南下武昌,巧合的是又是冯大爷的太爷爷出场。

冯国璋带兵到了武昌后,迅速就攻占了汉口,可是接着就停了下来。

载沣询问袁世凯为什么尽力平叛,袁世凯告诉载沣,前线将士没发军饷,都不肯出力,载沣只能砸锅卖铁的凑出了二十万两黄金来,很多都是皇宫中珍藏的艺术品。

就在袁世凯的迁延之下,其他各省也纷纷闹腾,就连近在咫尺的山西新军也起义了,阎锡山自认大都督,宣布山西du立!

云南讲武堂学生起义,蔡锷为都督。

从11月3日起,一直到9日,几乎每天都有省份宣布脱离清王朝du立。

3日上海du立。

4日贵州、浙江宣告du立。

5日江苏宣告du立。

6日广西宣告du立。

8日安徽宣告du立。

9日广东、福建宣告du立。

到了12月份,南京这样的城市也被攻陷了,两江重地沦陷。

顷刻间,半个天下崩溃,载沣无力回天。

别说载沣了,就是杨潮都感到有种失控的感觉。其实这种事情没有什么复杂的,无非两条路,一条是镇压,一条就是妥协。

关键在人心,不提别人的心,就是杨潮自己都很矛盾。以大局为重的话,其实应该用雷霆手段镇压,不用多,调回来两千士兵,第一时间到武昌,这场起义也就烟消云散了。

可是杨潮没有这么做,反而请了袁世凯回来。

袁世凯在干什么,磨蹭、拖延,诈骗了载沣四十万两黄金后。才打下了武昌城,接着又在汉阳城跟同盟会对峙不前。

打下武昌城是再向同盟会示威,告诉这些人老子有能力收拾你们,对峙不前是在欺骗八旗贵胄,是在等待局势进一步混乱,好坐收渔利。

袁世凯的目的很明显,他是不打算让载沣继续当皇帝了,袁世凯当初被这群八旗少年权贵逼的拥兵自重。后来又被迫从总督位置上下来,这些年总能听到载涛、载洵、蒲伟那群八旗子弟传出来要杀袁世凯给光绪报仇的声音来。

袁世凯好容易翻身了。虽然表面上看给这些小权贵送礼,极力的巴结他们,但是背后捅他们刀子的时候,袁世凯是不会眨一下眼的。

所以还是杨潮自己,他当时请袁世凯出来,就是不想自己卷入这种矛盾之中来。而他唯一相信的,就是袁世凯肯定能掌控大局,现在的情况虽然看起来很乱,可实际上呢,那群依靠青帮、会党的同盟会真那么强大?

看似近十个省份自立了。可其中同盟会人掌握的,连半数都没有,大半竟然是投机的地方督抚,连山东都宣布自立,暂时接替杨潮代理巡抚的孙宝琦先宣布自立,然后又宣布这是误会。

眼看着这几个月袁世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玩权术,杨潮自始至终都没有干涉,反而在不断的轰炸俄国。

他其实心里也相当矛盾,这次革命还是有意义的,只是时机不对而已,就好像俄国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打了三年了,眼看就要获胜,可以享受瓜分世界的蛋糕了,他们革命了,胜利果实一点没有享受到。

杨潮本打算狠狠的打击一下俄国人,把俄国伸向东方的利爪打断,然后开始制造跟日本人的矛盾,将中国的主要目标对准日本,借此避开欧洲,让欧洲人自己玩去,静等他们自残。

可没想到中国人自己先自残了。

但是要镇压吧,杨潮也觉得不适合,这是一次危机,但何尝不是一次机会,政治重组的机会,杨潮始终不认为,中国有君主立宪的条件,因为广大汉人是不可能接受一个满人皇帝的,民族观念越是觉醒,就越不可能接受。

用这次革命把清王朝打倒在地,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破而后立,然后建立一个崭新的权力机构。

所以杨潮才一直默认了袁世凯的手段,没有任何干涉,一心稳住前线的局势,自己稳住战局,让袁世凯稳住政局,然后中国才有资本攫取欧战的果实。

只是现在的局势发展,有点威胁到前线了,东北籍士兵的心理倒是没有什么干扰,他们都是淳朴的东北农家子弟,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保卫家乡,而且一直在获得胜利,此前士气高昂,虽然国内革命了,但是谁知道?九成都不识字,前线也没有报纸,没人知道!

威胁到战局的唯一原因,是后勤供应问题,国家内乱了,怎么可能供应前线。

但好在杨潮这些年都在山东经营,战争的一切后勤,几乎都是靠山东供给,从士兵身上的棉衣到手里的武器,山东工业开动马力,完全可以应付,甚至绰绰有余。

所以山东是必须稳定的。

“国柱,你带你部兵回去,告诉孙宝琦不要跟我耍什么花子,我要他保证山东的稳定,否则我要他死!”

“告诉他,不要怕死人,无论是谁,胆敢在山东闹事的,杀无赦!”

杨潮立刻抽调在齐齐哈尔休整的张国柱一镇士兵,一万两千人回山东,要用强力手段,保证山东的稳定,至于那个墙头草孙宝琦,必须得给点颜色,不然始终在投机。(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