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一百七十九节 俄国攻势

大国崛起1900 第一百七十九节 俄国攻势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杨潮没有时间跟伍连德一起做研究,他的当务之急是处理俄国人发动的攻势。

俄国人并没有突破杨潮的证明防御,因为这个时代的战术刚好发展到一个革新的前夜,大家好像都走进了一个死胡同中,防御效果远超攻击效果,机枪战壕铁丝网的完美配合,让一切积极进攻的勇士都成了有来无回的死士,除了变成死尸之外,没有任何结果。

只要双方差距不是太大,只要不是八国联军和义和团那样的差距,就不可能出现崩溃式的战局,只能产生拉锯战,在钢筋混凝土阵地中,个人的勇武被完全限制住了。这从连意大利这样的军队,都可以跟奥匈帝国拉锯三年时间就可以看出来了。

而俄国人除了个人勇气可嘉之外,说实话训练上还未必赶得上杨潮的士兵呢。

杨潮军队的骨干是五万东北子弟,这些人在山东从1906年待到了1910年,整整四年时间他们都在山东,每天都唱着《松花江上》,每天都在想家,每天都在杨潮派去的富强党宣传部精英各种俄国人残暴,在东北无恶不作的宣传中挣扎,这些人早就恨不能跑回东北杀俄国人了。

除了精神灌输之外,军事纪律才是更重要的,四年时间足够让这些人掌握纯熟的军事技艺的同时,还了解到所有的军纪,为此他们是付出过血的代价的,因为被鼓动的太厉害,很多人偷偷的逃跑,甚至三五成群的约好回东北杀俄国人,凡是被抓回来的,都当众当做逃兵枪毙。这五万士兵早就学会了绝对服从命令,从不质疑。

杨潮相信吴佩孚这样训练出来的士兵,绝对不可能比俄国人差,俄军可不是一支以训练有素出名的军队,他们出名的是野蛮冲锋,是哥萨克的弯刀。是蒸汽压路机的刺刀。

但是现在这一切,在机枪战壕铁丝网外加铁蒺藜的离体防御下,根本无法施展,除了伤亡惨重外,得不到任何结果。

这种情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在飞机、坦克技术成熟之前,基本上是无法改变的,所谓一战的特点就是机枪战壕铁丝网,二战的特点是飞机大炮坦克车。一个是防御战术为主,一个是攻击战术见长,这就注定了在自动武器出现之后,装甲兵器出现之前,世界是一个以防御为主的世界,注定了所有的战争只能是持久战。

持久战拼的就不是什么勇敢,什么指挥艺术,基本上完全拼的是谁更消耗的过谁。拼的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拼的是一个国家的潜力。拼的是一个民族的忍耐力,拼的是一个人民的韧性。

而拼耐力和韧性,杨潮还真的不怕,这两样正是东方民族最擅长的。

情况也确实如杨潮所料,俄国人还真的找不到好办法突破哈尔滨的防御,甚至都不如成吉思汗时代。骑兵时代好歹能够打不过绕过去,可是刚刚进入现代化后,军队对物资补给的依赖大大加强,没有充足的给养,一只军队几乎打不了仗。所以俄军想要大规模的绕过哈尔滨,那是不现实的。

于是俄国人重新捡起了冷兵器时代的战术,他们这种战术还真给杨潮带来了一些麻烦,俄国人派了大量的哥萨克深入东北腹地,到处破坏铁路、抢掠百姓,打游击战。

这种游击战显然不可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唯一的作用是搞破坏,不过是开辟了另一个拉锯战场,让哥萨克跟北洋军收编的一大批土匪马贼相互拉锯而已,但是杨潮担心东北百姓的恐慌,一时间已经产生了从黑龙江往南的逃难潮,尤其是在鼠疫期间,极其难控制。

同时,哥萨克的破坏,更引起了东北人民对俄国的憎恨,报名参军更加踊跃了。

现在东北老百姓已经有一百万青年参军了,几乎所有闲散的东北年轻人都拿起了枪,杨潮只在前方留下了三十万人跟俄国人消耗,绝大多数都留在后方,给他们发枪,派军官训练他们,让他们维护地方治安,同时每隔一段时间跟前线士兵进行轮战,以达到锻炼士兵的目的。

前线的情况倒是不用担心。

俄国人持续的发动攻势,却根本无法取得任何效果,大规模炮击完全摧毁不了完备工事,而且俄国人的炮兵已经不是杨潮用炮弹喂出来的士兵的对手了,大炮数量和口径也比不上杨潮的炮兵。

杨潮军队中拥有大炮一万门,俄国人只有三千门,杨潮已经装备了九百门莱芜兵工厂新制造出来的150重炮,而俄国人普遍使用75炮,最大口径不过105,几个兵的280炮是用来攻城的,但他们连哈尔滨的城砖都摸不着,到目前为止,他们的炮火仅仅能够覆盖第一道阵地,连吴佩孚一道阵地都没有突破,谈何攻城!

以杨潮的计划,将跟俄国人就这样拉锯两年以上,接着杨潮才会出动飞艇这样的奇兵,飞到俄国人后方去破坏铁路,轰炸城市,制造恐慌,甚至飞到莫斯科上方进行威慑,甚至轰炸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相信两年之后俄罗斯这个没有耐心的民族就消耗光了耐心,国内就要开始闹腾了,现在才一年就已经出现了工人ba工的事情,两年的话,就该起义了。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杨潮是打算打持久战,消耗战,俄国人却不想打这种战争,历史上超过两年的战争,除非被侵略,他们几乎就没有打赢过,1853到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俄国人输了,1904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俄国人也输了,1904到1918年的世界大战,他们还是输了,输掉的原因,每一次都离不开一个国内闹事。

杨潮这次就是打算把战争拖到两年以上,甚至三年,直接拖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不过又有点矛盾,如果自己拖住俄国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打不起来怎么办?

杨潮可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可就是因为俄国人第一个进行了总动员,才让德国人加入战争的,如果俄国人克制。默认了奥匈帝国吞并了塞尔维亚,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就打不起来了。

现在俄国被拖在东北,显然他们是没有能力,跟德国人开战的,如果欧战不爆发,这才是杨潮最大的损失,那是一次挑战旧秩序的机会,还是德国人挑战,其他准好好的强国摘果子的机会。放过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所以杨潮还有种想要尽快结束战争的想法,不想把俄国人削弱的太厉害,就在这时候,俄国人发动了新的攻势,他们放弃了从哈尔滨正面冲锋,采取了张之洞等大臣最为担心的,从西北的新疆,和北边的蒙古广大正面突破的战术。

蒙古不用说了。横跨中国东西,与俄国接壤的边境长达两千公里。实在是难以设防,而且境内地形平坦,一马平川,太适合哥萨克骑兵驰骋了,所以俄国人选择这种战术之后,连张之洞都有些烦恼。加强了张家口一带的防守,担心俄国人千里奔袭北京,载沣那一群八旗子弟完全就吓坏了,竟然建议调杨潮回京。

“让段祺瑞到我这里来一趟!”

得到俄国人的西线新疆和中线蒙古的攻势之后,杨潮立刻派人给段祺瑞传令。

段祺瑞这段时间作为东路指挥官。负责哈尔被东北方向防御,其实也没少打仗,他手下的北洋军证明了他们的实力,防御作战完全没有问题,又有杨潮支援的大量机枪大炮,更是如虎添翼。

“卑职参见杨大人!”

段祺瑞中气十足,口气中带着尊敬,他确实是尊敬杨潮,尽管杨潮看起来唇红齿白,装模作样的在下巴上留了一缕稀疏的胡子,但怎么看都更像是一个书生。

可是杨潮的胆略,杨潮的气魄,却让段祺瑞打心眼里佩服,同时还带有一种神秘的敬畏感,他不知道这种敬畏感是从哪里来的,因为杨潮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可以随时暴起伤人的角色,也不是袁世凯那种看你一眼,就让你感觉他把你看穿了的感觉,杨潮十分的平易近人,说话也十分和气,与人接触有一种与君子交如沐春风的感觉,你会感觉到你充分的被人尊重的感觉。

但是这敬畏是从哪里来的呢?或许是杨潮身上一种段祺瑞说不清道明白的神秘感,段祺瑞感觉到杨潮很神秘,因为杨潮做的很多事情,他完全看不懂,但却知道很有水平,他知道在杨潮这个人看似年轻的身躯下,有一种叫做大才的东西。

“段大人啊,来来快做。本官找你来呢,是想跟你借个人。”

段祺瑞又听到那种亲切的声音,不是袁世凯那种刻意示好,同时还让你知道他是在恩宠你的声音,而是当做朋友的那种相互之间很从容的亲切声音。

“大人说什么借不借的,大人但有所命卑职照办就是了。”

杨潮笑道:“是这样的。俄国人进蒙古草原了,哪里到处是黄沙戈壁草原,根本无法防守,还是只能靠骑兵了。但是本官手下没有骑兵,你那里倒是收编了不少过去的马贼,本官听说一个叫张作霖的伸手不错,人也机智聪明。本官想调他去**当一面,所以跟你商量一下,不知道影不影响你那边的防御?”

段祺瑞突然感到有些委屈,杨潮如此尊重他,如此客气的跟他商量,岂不正是说明跟他不是‘自己人’吗,如果是吴佩孚的话,段祺瑞相信,杨潮肯定直接就下命令了,哪里会跟手下商量一番。

段祺瑞压住心中的一种莫名其妙的怅然,回到道:“张作霖这个协统为人确实机智过人,这段时间在后方围剿俄国骑兵屡立战功,多次设伏、诱骗俄国人,已经杀、俘了上百敌军了。”

张作霖是东北土匪出身,打仗从来不按照套路出牌,这一点段祺瑞虽然不喜欢,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很有效果。

杨潮大笑道:“那就好。本官就提拔他当一镇统制,让他去蒙古跟俄国人较量较量。”

三言两语中,又一个民国英雄闪亮登场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