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十五节 进逼北京

大国崛起1900 第十五节 进逼北京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聂士成死后,义和团和清军的攻势暂缓,联军终于喘了一口气。

之后形势逆转,7月12日,八国联军的增员终于到了,一万日军和四千俄军进入了战场。

联军立刻准备反攻。

八国联军分两路向天津城发动总攻,一路由俄、德为主的5000人进攻东城和东北角三岔河阵地;一路以日、美、英为主的5000人进攻南门。其余的2000多人驻扎租界和火车站,作为后援。

德军指挥官信不过华勇连的战斗力,竟然让华勇连留守,这倒让杨潮第一次感觉德国人也还是可爱的,不过英国人就狠多了,他们让华勇营冲锋陷阵完全没有顾虑,甚至可以说,英国人的主力部队就是华人组成的华勇,真正的英军白人士兵几乎没有。

援兵到达,八国联军本来士气就旺盛起来,这时候清军也帮了大忙,直隶总督裕禄和守卫天津城的清军提督宋庆、马玉昆等率部逃跑。练军、水师营和新招募的芦台团练,总数几千人和义和团万把人守卫天津。

在这种情况下,义和团和清军没有任何胜利的希望,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苦战了一日夜,伤亡联军七百多人,直到14日早晨,才有日军伪装成团民模样,混到墙根,炸开城墙第一个攻入天津,侵略军蜂拥而入,攻占了南门。而且杨潮发现,八国联军竟然还发射了毒气,这更让杨潮感到厌恶,离开天津的心情更急切了。

占领天津后,联军采取分区占领,抢劫等事情时有发生。

让杨潮意外的是,军纪最好的竟然是日军,他们纪律森严列队巡逻,甚少参与抢劫。

杨潮心中冷哼,八国联军侵华,这是日军一次在西方人面前表现的好机会,日本人最大的目的也在于此,他们急切的想要挤入列强国的行列,急迫的想要得到西方国家的认可,他们很成功,这次战争之后,西方人开始承认日本是一只国际力量了。

让杨潮气恼的是,看着别的士兵抢掠,华勇连这些士兵竟然也十分眼热,但是杨潮极力约束他们,法尔肯海恩也觉得劫掠是不文明的行为,不会下命令去抢劫,于是华勇连只能用嫉妒的神情看着别人大包小包的带回战利品,尤其是看到英国人纵容华勇营士兵劫掠,他们更是感觉到委屈。

杨潮心中哀叹,但是他心里却很清楚,因为被满清统治了两百多年,华人到这时候,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都十分的淡薄,根本就不是一个民族国家,更谈不上高涨的爱国情绪,义和团那种完全是文化上的一种排外情绪使然,也跟爱国情绪八竿子打不着,反倒是跟明末因剃发易服而引起的江南百姓反抗清军一脉相承,此时的中国还是一个文化认同大于民族认同大于国家认同的国度。

民族国家,爱国情绪,这似乎才是一脉相承的。

西方国家在建立民族国家之前,也没见过什么爱国精神。

而中国在战果时代,国家观念爱国观念甚至都比清末要强的多,要知道战果时期,赵国一个国家,就能跟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抗衡,李牧动辄就是斩杀数万匈奴骑兵,比赵国更强的秦国更不用说了。结果大一统后,到了汉代反而长期被匈奴人欺负的不成样子。

杨潮深知这一点,知道这是因为大一统后,国家没有可供比较的对象,所以反而国家观念淡薄了,因为大家所知就一个国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没有强烈的对比比较,很难产生一种所谓‘国民’的认同感。春秋战国时代,天下各国鲜明,因此大家都知道自己是哪国人,反而更容易形成国家观念。一直到抗战时期,中国老百姓才慢慢在西方国家,尤其是日本人的刺激下,产生自己是中国人的强烈认同。

此时是清朝,大家只知道自己是天子的子民,哪会有什么国家的观念。

这些士兵完全没有国家观念,只有地区观念,因此让他们不在天津抢劫,实在是一种折磨,在天津就已经是这样子了,如果到了北京呢?

这让杨潮不由得感到头大,要是到了北京,这群人不抢劫才怪。

杨潮明知道自己无法避免灾难,那就尽量不给百姓造成更多的苦难,抢劫他是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他觉得还是不要放这些人进北京的好。

可是如何才能让华勇连的士兵不进北京呢?

杨潮苦思冥想却没有任何办法,慈禧太后向八国联军宣战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北京这座城市要遭受一次劫难了,世界上别说中国了,恐怕除了俄国,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挡得住八个国家的联合的。

“这个老妖婆!”

杨潮不由恼怒暗恨。

八国联军在天津一直劫掠加休整了八月初,才开始向北京进军,此时出动兵力已经达到了一万八千余人,其中一万人都是日军,俄军有四千人,其他国家加起来才四千人。

一路势如破竹,6日占领杨村,11日占领张家湾,12日占领通州,无论清军还是义和团,在天津被打掉了一股锐气之后,已经士气低落,呈现崩溃之状,没有国家观念的旧式军队就是如此,那种韧劲完全无法和国家军队相比,更何况是一群连军队都不是的义和团呢。

北京陷落在所难免了,估计也就是一两天的事情,杨潮下定决心要马上带士兵离开。

不过怎么带?带去哪里?这是两个问题。

“杨先生,你说这洋人能打进北京城吗?”

“能!”

“杨先生,那你说洋人打进北京城后,咱大清朝咋办?”

“大清朝还是大清朝,皇上还是皇上,老佛爷还是老佛爷。”

夜里,杨潮依然找机会给士兵们讲讲战场上的形式,随着进军的顺利,这些人的兴致也高了起来,如此轻松的胜仗,竟然让很多人都很高兴,没有半点他的国家在被人胖揍的觉悟。

从后世日军侵略激发起中国人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来说,也不完全是坏事。

民智啊!

杨潮不由感慨。

“有军令!”

沃纳去参加军事会议了,然后夜里回到了军营中,立刻就来传令。

几个围坐在一旁另一个火堆边的军官全都站了起来立正。

战争中这些班长还没有太过离谱,都跟士兵在一起,不过他们也不反对杨潮经常性的给士兵们讲战况,这跟杨潮跟这些人的关系也不错有关,甚至让这些德**官产生一种,杨潮跟其他中国人不一样的认识。

沃纳念完军令,也坐在火堆边休息,他心情也不错,这些华勇连士兵表现还算好,因为没有出现他惧怕的战斗中逃亡现象,他不了解的是,在青岛这些人都是跑回家,现在远隔千里之外,他们才不会跑呢。

心情不错之下,沃纳很快就跟德**官们热切的欢笑了起来,讨论着打进北京之后的事情,有军官非常向往坐在中国皇帝宝座上的情形,表示一定要让摄影师给他拍张照。

沃纳则想着法尔肯海恩跟他说的,如果一切顺利,他很有可能会升一级成为少校,并且在中国驻军中担任高级职务,这意味着他很有可能通过军功改变命运,变成法尔肯海恩那样的‘冯’之一族,他感觉来中国果然没有来错。

杨潮的心思却活络起来。

联军决定明日出发,华勇连的任务是负责押后,护送军火物资,杨潮觉得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

第二日一早,联军士兵陆续开拔,杨潮却带着士兵留在了通州城郊仓库。

这里储备了联军大量的物资补给,以及军火弹药。

“黑牛、国柱,你们两个跟我去领一些吃的。”

杨潮突然对两个跟自己最亲近的士兵说道,这两人什么都没问直接就去喊人帮忙去了。

杨潮很庆幸,直到此时,华勇连的士兵对他的信任,依然要远高于对德**官的信任。

既然是负责保护后勤物资,这些东西自然不缺,虽然管理物资的军官奇怪为什么这些中国人突然要领取额外的食物,但是也没有拒绝,毕竟一些口粮也不值钱,而且如果要运输,还得靠这些华人出苦力,他们就是多吃一点又有什么关系。

很快军营中就飘起了一股股香味。

杨潮让这些山东士兵拿领过来的美国面粉,借了一些崭新的英国人大盖帽铁盔来烙饼。

德军日常主食往往都是面包加肉干,运气好的话会有果酱,很多士兵遗憾没有山东大饼。

这次领来了物资,让大家烙饼,兴致很高。

就连几个德**官都十分有兴致,分到了几张饼卷着肉干吃,连连称赞。

第二天傍晚,就传来了联军攻入北京的消息,并且传令让守卫通州物资的军队护送一部分军火物资往北京转移。

守卫通州的几个高级军官一商量,不知道为什么决定立刻出发,连夜都要进入北京城,很显然现在军情不是那么紧急了,他们这么着急的原因或许是出自其他的目的,比如劫掠。

当杨潮跟华勇连士兵一起赶着十几辆牛车离开通州城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带起天边一抹红晕。

“就是今夜了!”

杨潮在心中暗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